第384章 副本:睥睨-國師大人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4-01 08:40      字數:2246
  此一戰,檢校軍威。

  小六子領棲霞大半軍力於北地錘煉之時,某千戶大人未曾身臨目睹,棲霞擴軍複又山左輪訓交鋒流寇事,亦未矚目。

  說白了,自打在棲霞碼頭外抓舌頭那一次領軍,某千戶大人就從未再實際伸量過手下軍卒的業務能力。總聽總見報告上精銳虎賁的誇獎,到底有沒有那麽勇悍善戰,千戶大人的心裏是沒底的。

  此間方衲大軍殺到家門口,小六子以城拒之。

  韓三再放心小六子因為軍事作業指導書的緣故武力值從88變成97智力值60(+25)天賦特長從“武鬥”增加了專家級軍事指揮大師級軍事訓練兩項,也是心生忐忑,不親臨其境,無以安處。

  大秦崇啟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某千戶大人本以為用不多久的前朝年號還是因著中洲大地的混亂不堪而頑強的存有下來。實在是各郡各地太多年號廟號一股腦的噴湧出來,讓人無所適從,連一個故事的六要素都攢湊不齊。

  方衲征北右路大軍堂皇十二萬兵甲,不說多不說少,實打實的未有半點號稱。

  十幾萬兵卒馬步皆全,亦有水軍,魚鱗般散在苦蕎縣境,不似尋常軍紀嚴明,搜刮地方,征徭夫役,直把一個本本分分的老實縣地夷成上百座軍營。

  方衲右路軍的先鋒大營隔著胡麻河,遙遙對峙棲霞軍司的南衛堡,河上已經填出數條三五十尺寬的通途,千多降卒在前,數千民夫在中,其後是盔甲鮮亮刀鋒霍霍的督戰精騎,隻待一聲鼓響。

  和韓三想的不太一樣,兩軍對壘攻殺之前居然沒有你來我往的先罵上一陣,就這麽悶起頭喘著粗氣挺手上一根削尖木棍雜擁上來。

  或許是前幾日罵過戰了?韓三跨坐在伏地魔上,頗有些遺憾的搖搖頭,旋即放開眼光,遙遙看去城下七八百步外蜂擁出河道,而後散落成大股兵線的敢死降卒。

  未等初初登上河岸的降卒鋪開陣勢,棲霞南衛堡二十一尺高的城頭上一聲高亢嗩呐響,半天裏隨聲一暗,無數頭顱大小的渾圓石球呼嘯著自城牆之後拋射出去。

  眨眼之間,好似清晨四點開過了灑掃車的淩晨街道,一堆堆一處處的降卒被漫天而來的石雨一層層的抹去,在河岸上留出大片大片讓人觸目驚心的赤地。

  南衛堡城牆之後,其中四十架投石車揚臂拋射了兩回即便收歇,一回投得頭大石球,一回投得大兜碎尖拳石。

  兩**驟,河岸上死傷枕籍,哭痛悲嚎,千多人散陣的降卒頃刻漂沒大半,囫圇個站起的不多,拿得起槍棒者更無一二。

  仆登戰場,即遭重擊,而攻襲擊棲霞南衛堡的前路上,數百步間更有無數半人高矮厚重滾圓的鋼鐵地堡陣列,讓人一眼看過,頓生絕望。

  遙遙一通鼓響,數目更為龐大的民夫老弱也被驅動,哭喊掙紮著衝過河來。

  陣後,方衲右路先鋒軍的攻城序列亦整裝待發,隻待老弱炮灰趟開幾波石矢就要攻殺上前。

  再一通鼓響,胡麻河再南一點地方,方衲先鋒右軍的後陣亦是發了無數投石,在半天裏呼嘯著劃過胡麻河的上空,惡狠狠的砸向棲霞南衛堡前的鋼鐵地堡陣中。

  乒乓叮當,碩大的石塊打著滾兒翻著個兒一路滾砸過來,拍在血肉泥地裏,砸彎折斷地堡外穹上顫巍巍的蜂集鐵刺,撞碎在兩寸來厚的地堡弧塔上。

  這地堡,韓三看得新奇。

  大體好似個四分之一瓣的球,精鐵打造,夯實在地,其上有射孔,弓弩皆宜,其外通體栽滿快有四尺長兩寸粗細的鋒棱長刺,稍稍向上斜舉著。

  地堡內置有踏張弩二,單臂弩四,長弓二,箭矢數百,刀槍盾牌俱全。三兩軍士據此,箭如雨發,呼應身周左右,守禦如若金湯。

  真特麽敗家啊,造這樣一個烏龜殼管鐵料就不下四千斤,更別說南衛堡城外這樣敗家的烏龜殼還有二三百個那麽多。

  一個烏龜殼子裏滿打滿算躲三個人,不過就是一支千人規模的步弓營而已。不計工本投入這麽多鐵料下去,顯是異乎尋常,難不成這些軍卒的射術都精湛到百步賣油的境界?

  遙遙望著地堡內張弓架弩全神貫注等待來襲之敵進入極效射程的棲霞虎賁,某千戶大人思緒一時翻卷,騙腿下了伏地魔,緩緩在南衛堡的東山牆頭顯出身形。

  冷不丁在身邊冒出一個人,還很風騷的站到牆頭上那麽高,隱在女牆後關注戰場局勢的官長士卒都結結實實的嚇了一跳。

  登時就有七八支鋒快的槍尖比了上來,伴著七八道警醒眼神,深邃森寒。

  負責這一段城頭防禦的是陷陣軍一個哨將,當年棲霞成軍的時候有幸受過某千戶大人的鼓舞訓誡,故此對某千戶大人的絕世風姿印象頗深。

  待看到牆頭上那一抹衣袂飄飄,哨將趕忙上前嘩啷一聲單膝觸地,俯首低喝,“國師大人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倒不是這哨將能吹善拍,韓三國師的稱頭確有其事,公示文件都下來小一個月了。

  自打韓三給了吳王世子朱曉常一個“監國攝政、待擇明主”的指示方針,半山議事團拉開架子大會小會結結實實的開了三四天,把這八個字研磨深挖的七零八落。

  監國攝政,皇帝巡外,皇子之常例也。

  就是說,或許以後,現在還不是皇上。

  以後的事情怎麽說得準呢?以後還要待擇明主的,這明主,當無異議,不言自明。

  如此,這種敏感關係就讓人撓頭了,千戶大人把自己放在朱世子的順位之下,到底幾個意思?當真是修行罔顧,不沾塵緣?

  到最後還是賈似詡有些道行,一句‘監國亦有兄弟例’,局麵登時豁然開朗。

  不愧是千戶大人,自己修行不理國事,卻把子孫後輩安排的妥妥帖帖。

  待明主,可不就是待得白夫人未來膝下麽。

  其時,眾皆頷首,唯誌明縣丞搖頭,問其故,誌明提刀補之……莫要忘了還有一位郡主,怎知日後不得貴戚?大舅哥監國也不唐突吧。

  眾默然,以目詠雲……會白開了,還是你去問個準信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