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副本:睥睨-福地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4-01 08:40      字數:4511
  有侍從前後照應著,李誌明雖疲累卻也安安穩穩的爬上了眼前這道三數十丈高的石梁。

  最後一階石坎,李誌明兩腿亂刨,被兩個衙役拉著手拽到了最上邊。

  剛露出半個身子,李誌明恍惚看見了什麽,完全忘了自己還半趴在石梁上,使勁擠著眼睛又看。

  “哎我去什麽玩意兒這是!”

  李誌明手刨腳蹬的上了石梁,一邊木怔怔的朝前邁著步子,一邊張大了嘴喘粗氣,一雙眼睛瞪的快比嘴更大。

  那兩個衙役隻管悶頭拽自家大人上來,此時看見李縣丞撞了鬼似的表情,也扭過頭去看,一眼就石化了,愣是不記得把身子擰過去,跟兩根麻花似的直愣愣杵在地上。

  某千戶大人身後的錢三趙四先李誌明上來,嘴張的也比李誌明更久些。

  韓三左右看看,很是滿意所有人看見祥瑞之後的震驚表現。

  石梁之下,是黑黝黝泛著油光的黑土,視線所及,哪哪都是。

  黑土地上,本是疏疏離離的黃草荊棘竟然隱隱返綠,一夜之間拔節抽葉,竟似長高了許多。

  左右望去,一望無際,絲絲縷縷極淺淡的水汽之下,黑緞子似的肥沃土地上點綴無數點黃綠顏色,蔓延而上,緩緩抬升,直鋪向遙遠的北方天際,把天邊一線灰白山嶺襯比的更是巍峨。

  噗通一聲悶響,韓三回頭觀瞧,隻看見一頭亂發在眼角裏閃了閃,就掉下石梁不見。

  不過眨眼之間,一個灰頭土臉的腦袋從石梁下鑽了上來,看眉眼頭型,正是胡麻縣新任的農事顧問崔旭。

  崔旭的一雙眼睛目光呆滯,嘴裏荷荷有聲,兩隻手扒住石縫子,就那麽趴在地上,昂著脖子直勾勾的望著接天而去的百裏沃土。

  土地在農耕民族的血脈裏代表了一切,肥沃的土地,代表一切的一切。

  除了來自冰闊落和杯麵時代的某千戶大人,站在石梁上的所有人都看不夠,怎麽看都看不夠,也想不明白,兔子都不來拉屎的半山荒原怎麽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算什麽,滄海桑田?還是某千戶大人言說跟天地求來的祥瑞?這麽大的祥瑞?特麽大的有點過分了吧,天地何以如此眷顧那個單眼皮兒的?

  總體而言,還是有文化人醒過來的早些,李誌明蹭蹭兩步走到千戶大人近前,一臉堅定的說,“北山自古以來都是胡麻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官以為,當陳情府郡,先把這個原則講清楚。”

  韓三點頭又搖頭……瞞是瞞不住的,憑空多出幾十萬畝上田,別說府郡了,若朝堂有閑,也得把手使勁伸過來……還好丫們都挺忙的。

  “你都說是胡麻縣的了,這種小事又何必去麻煩上官,按募集流民墾荒辦理也就是了。”

  韓三想想又說,“這縣裏的事,現是你我做主。朝堂許我千戶民賦養軍,隻言數目而未定出處。眼下有了這片荒地,我看就無需再侵占胡麻縣的熟地丁口,直接劃給新軍做賦田。另從流民中新募千把戶人口耕種,人地皆歸胡麻縣治下,也算是你我一番上上的考績。”

  “這樣也好。”

  這是明目張膽的要黑了這片地丫……倒也沒什麽關礙,李縣丞答應的更痛快。

  李誌明唯唯諾諾,倒不是畏懼驕兵跋扈的某千戶大人。

  震驚之餘,他是對這幾十萬畝從天而降的黑土覺著後怕……幾十萬畝啊,胡麻縣在冊田畝也不過四十二萬畝。當然這個數目的水分很大,不過,那也頂的過大半個胡麻縣了。

  古人古書中,移山填海的大神通也不過如此了吧,這千戶大人的手段也太讓人匪夷所思。

  想來,一個築基後期是妥妥搞不出這麽大的排場來的,難道是個謫仙?若真如此,就不能在榮華富貴這個層麵上無謂糾纏了。

  一世富貴和長生久視,哪邊的分量更重簡直無需多想。這要是真傍上個大仙,以後跟著舉宅飛升豈不美滋滋,何苦在區區財貨上糾結反而壞了一個雞犬升天的機會。

  想到這裏,李誌明立刻把忠心值刷到爆表,一屁股就坐到某千戶大人這邊出謀劃策,“隻是還要防備上麵過問。”

  “若真有人來問,且先少寫兩個零應付著,再要糾纏的話,你就無需擔心了。”這可是本千戶大人辛辛苦苦了大半天才搞起來的基業,誰敢亂動,爪子剁掉!

  李縣丞點點頭,轉身去找那兩個衙役說話,隻說你們兩個的富貴到了,裝眼瞎就行,世上再沒這麽便宜的事。衙役也都伶俐,連嘴都不敢張了,一個勁的點頭。

  轉回身,李誌明看見千戶大人的二姐夫叫詠雲的也從地上爬起來,顫顫巍巍抖抖索索的走到千戶大人的身邊,也不知是驚的還是喜的。

  “我看了,遠遠近近仔仔細細的都看了,全是上好的熟地,這麽大一片地得有幾十萬畝了吧?發了,這回發了!”眼神極好的詠雲兄興奮的有點語無倫次。

  這君子的骨子裏還是挺愛財呀,某千戶大人想起日後論片賣的生菜葉暗暗發笑,嘴上卻說,“發個雞兒發,這裏恁大地方荒了不知多少年,方圓二三十裏連口井都沒有,這地,兩天就得幹透了。”

  “雨水啊,雨水是夠的。胡麻臨海,氣候本就潤澤多雨實在不缺水,北山保不住水是因石丘少土的緣故。現在那個,那個天賜祥瑞,地湧膏腴,萬頃良田翻覆可得,這,這不就是……社稷有功,黎民有幸了。”詠雲兄說著說著就清醒了過來,忙不迭把小算盤藏起,嘮點為國為民的嗑兒。

  韓三道,“若天時不好呢?可怎麽辦,旱起來徹底沒得救。”

  “不能夠!此為天賜的福地,怎會不風調雨順的?”

  崔詠雲信心滿滿,也明白千戶小舅子帶自己來這一趟北山是什麽意思了。

  老特麽帶勁了,眼瞅著就要接手近乎一縣之廣袤來大展農圖……我要栽大豆,我要種高粱,我要修馬路,我要建農場,我要扣大棚,我要幹鄉長……

  韓三有些羨慕崔旭的運氣,更羨慕他有個任人唯親的小舅子,讓他姐夫這麽幼的時候就能擁有一片天地,想種大豆就種大豆,想幹鄉長就幹鄉長。

  橫走百數步,石梁上有一避風處,韓三席地而坐,對麵是李誌明和崔旭。

  從趙四手上接過水囊,韓三不忙喝,隻管問兩人的話,“說說看,接下來怎麽個章程?”

  “秋風剛起,按著往年的天時必會有幾場雨水,盡可籌備種植冬麥。來年春雨收歇,又是春麥的植季。”

  特麽這農業指導書算白瞎了,連本千戶大人這樣不知農事的人都知道這種常規,你個農事顧問好意思就這麽說出來混字數?

  “可有麥種?可有農夫?各需幾何?可有農具耕牛?可有屋舍倉房?滿山坡連一車柴禾都湊不滿,真就敢空著兩隻爪子跟土裏刨食?”別看是姐夫小舅子的叫著,公事上韓三還真不慣著,一點也不給親戚留麵子。

  “丁口上盡可放開了招募流民,之前則需擴張軍備,按一縣三百廂軍、各鄉數十上百的鄉勇計,千戶大人最少也要在此駐紮一營軍馬。”

  李誌明也不怕崔旭多心,逮著機會接過韓三的話頭,徐徐道來,“之後可與各鄉大戶分說,以高利籌借農具租用耕牛。其間使流民以工代賑,穩妥些就築一條北鄉進山的大路,若急,就直接從西麓伐林開山,抵達此地。伐木可做房庫的用材,枝椏燒炭,可禦冬寒。這些事都做完了,大可規劃引渠保墒灌溉水利之事,若順利,明年春初斷霜之際還可植一輪粟米,銜上冬麥的植期。”

  崔旭訕訕聽著,找機會也插了一嘴,“粟米傷地,需多種一季豆來養,這樣種冬麥的時辰就緊了。”

  韓三問,“是黃豆?”

  崔旭答道,“黃豆最宜。”

  “既然時間趕不及何不種一季土豆,土豆不傷地吧。”某千戶大人一點也不負責的滿嘴跑火車。

  “土……土?豆?”李誌明和崔旭都有點懵,互相仔細看對方的表情,終於確認自己發懵的表情是符合曆史發展規律的。

  沒聽過?難到還不叫這個名字?

  韓三看兩人表情,試探又問,“洋芋?馬鈴薯?不能吧你們?!?土豆都不知道?”

  靠著土豆起家的某千戶大人感覺有點悲憤了,多好的一種高產作物啊。薯條薯片土豆泥,蒸土豆烤土豆醬土豆,零食主食總相宜,功能解饞填肚子,一向深受群眾喜愛,再沒比這個性價比再好的了。

  結果到了你們這窮地方,居然聽都沒聽過,活該生產力上不去,連土豆都不認識還能怪誰。

  “真沒聽過?”韓三不死心。

  李崔二人齊齊搖頭。

  那得讓你們見識見識,人活一輩子連土豆都沒見過,也太悲哀了……有毛的悲哀呀!!

  韓三暗下決心定要給這幫土豹子開開眼界,順便引進新品種提高一下本位麵的糧食產量。

  整天介看見瘦的跟根劈柴似的人在眼前晃悠,某千戶大人沒少做惡夢,一定要改變這種狀況,要把這個事情的重要性提升到抽水馬桶的高度,大幹特辦,速度要快。

  “那好吧,咱們把事情捋一捋。”

  韓三準備終結話題,“調驍騎營配合縣中吏員督建流民開鑿北山西麓的山道,詠雲兄速速計劃引水灌渠爭取一同完工,流民至半山平原後分地定賦,造屋安居。縣丞大人需先期催辦糧草供流民越冬,春來再借農具耕牛,開耕作物……半山上要先有一座草場養馬,連同其它營寨校場的地麵都要預留出來,我已經調李大從軍中回返,此事你二人與他商議即可……銀錢米糧不足盡去借來,日後多給利息就是。你們看可還有疏漏之處,隻管提。”

  李誌明搖頭,崔詠雲則有話說,“開春的作物,種點啥?”

  “如此福地洞天,當要種些不尋常的。待我再叩拜天地,請些仙家常吃的糧種回來,還小半年的時光,不需急躁。”某千戶大人不學無術,徑直拉低了仙人品質,成仙了就見天吃土豆?要是傳揚出去,怕不得嚇退一多半的求神問道之人。

  大方向敲定,某千戶大人就不管什麽事了,細節協調自有李誌明這般老公事去跑。要說這李誌明也真是個人才,韓三偷閑用探查術照看一眼,內政90+,也不知是怎麽流落到這種小地方,要不是某千戶大人慧眼識英才,妥妥的埋沒了呀。

  天色將晚,車馬離開胡麻縣北鄉,某千戶大人駐馬回望,但見北山嶙峋巍峨,接連天際,哪裏還看得見已是沃土千裏福地洞天的半山原。

  招流民以工代賑是個大工程,調走了驍騎營,胡麻縣再無建製軍卒,重置廂軍也成了當務之急。

  某千戶大人把錢三趙四都趕出去幫忙,對外宣稱要去尋找仙家糧種,就高高興興的一個人出去浪了。

  韓三翻了翻知否百科看此時的年份,原來這時候土豆剛剛從南大西洲傳到了鷗洲,還沒中洲什麽事兒呢。

  那就提前去挖點唄,騎著摩托車穿山過海的去,還不到一萬公裏的路程。半路上,順便再收集點上好的牧草種子,養馬須用得到。

  掐指算了一算,就按著一百五十公裏的平均時速,一百三十三個小時,五天半就能往返。

  那還猶豫什麽,某千戶大人打開道標地圖,找到了中洲和鷗洲交界處的一片上等草場,又在與灰洲隔海相望的鷗洲某地莊園找到了土豆的蹤跡。

  設定目標,規劃路線,替身娃娃給我衝!!!

  吃撐了才自己親自去,就為了點兒土豆和草葉子,在摩托車上吃喝拉撒睡個五天五夜,那是一種什麽精神?那是神經!見了鬼都沒這麽幹的。

  等韓三在書房的小床上睜開眼睛,麵無表情的看著對麵牆上的電子鍾,2961年7月14日星期六,14:44:56……57……58……

  足足過了二十分鍾,韓三才回過神,跳下地,拉開了書房的門。

  走出門外,走廊裏靜悄悄的,再凝神細聽,一陣感覺極為熟悉的嘩啦聲從走廊裏的某一扇門後隱隱傳來。

  是打益智牌的聲音。

  家裏三個人是在的,另一個是誰?想來也是熟人,畢竟一般情況下來客人了都是招待果品茶水,沒說不見外拉過來頂三缺一用的。

  韓三想著,循聲音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