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副本:睥睨-搬家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4-01 08:39      字數:2223
  當完了小舅子再當姐夫,韓三把腰板拔得直直的,在內宅外廂房的炕桌上接見小舅子白展旗。

  要說不學無術吧,實在是冤枉了自己的小舅子。

  白展旗自小在家學裏就勤奮,五經六義也是經年打磨過的,奈何童生順利秀才坎坷,考了兩輪連頭張榜都沒進去過。

  自己認了命,白展旗卻不認做一輩子掌櫃,苦求了堂姐白晶晶,走某千戶姐夫大人的麵子,在司隸織造局的黑衣縱裏謀了個差事。

  白展旗考運不濟,可巧卻是個多才多藝的,尤擅作畫,在工筆人物上更是出類拔萃。

  他姐夫腦筋夠用,平日裏一直記住這個事,後來找機會借一件凶案讓白展旗根據苦主的描述繪了一幅凶手的圖樣。大案告破,擒住的凶手竟和畫上的人物有八九分相像,這一下子就行內知名,簡在上心了。

  隔了沒一個月,某千戶姐夫愣是以不拘一格提拔技術人才的名義給他小舅子謀了個總旗的位子,某小舅子的晉升速度也以史上第三的名次長存北織造黑衣縱的官名冊,至今仍不時被人提起。

  所以,有什麽好事當姐夫的總忘不了小舅子,小舅子也安安心心的跟著姐夫悶頭做事,這一次喊過來,肯定是又有好事了。

  “這本書拿去看,看仔細了。以後,碼頭的事,船塢的事,打漁的事,造船的事,但凡沾上水的事情,你都得能拿起來能放得下。”

  韓三把那本海事作業指導書從桌麵上推了過去,白展旗低聲應了一句是,小心的接過書卷來,卻不翻看,揣在懷裏,還是恭敬的等著聽他姐夫的吩咐。

  “我知道家裏是有船的,不過長跑江湖,少涉海路。海貿有厚利,這一次機會,你可以多多聯係家中,北有胡桑下有南洋,我部的戰船也不是時時總總的在用,大可以分一部出來護衛商船,賺一些軍資用度。”

  白展旗站在地下一躬身,“姐夫提攜家裏了,稍後就把這訊息傳回本家去,讓他們早作打算。”

  “這是不要緊的一件,再有就是大事。”

  韓三鬆開盤著的雙腿,慢慢說道,“吳郡鎮軍主力在江都相持反賊方衲,方衲一時不得進取必有糧草之憂,若散出一部搶掠就難保越郡不受波及。越郡武備早弛,擋不得流民悍匪,你家裏可有成算?”

  “已經從鄰近的幾個縣裏開始收回了。家中又使銀錢與府郡上下,籌備了兩千甲士散於地方,以備不測。”

  “有備就好,中洲已然多事,再無一處是桃源,多備船舶,海外也是一條生路。”

  “姐夫說的是。”

  送走了白展旗,韓三站在主宅的滴水簷前,看韓莊幾進院子裏出出進進很多人,都是忙忙碌碌的樣子。

  山左流民已經在上西鄉胡麻河對岸聚集了數千人,這幾日人口更見增長,形勢上有了幾分搖搖欲墜之相。

  流民滯留的消息已經送去府郡,縣中各地的鄉紳大戶也都籌辦了不少糧米賑濟,隻是暫且擋得了眼前,必定穩不住日後。

  胡麻縣丞也找韓三商議過,某千戶大人自然是憂國憂民的,腦筋勤勉的轉了半圈就想出一個應急的法子。

  流民之患,首在失地。

  無恒產者無恒心,作惡太少顧忌,一旦點起火頭,橫下心來作死的怕不要有太多人數。縣中可招呼多有田產者,一畝地多雇上一二人安置,流民數量就能減去好多數目,再搜羅縣中無主的河灘山地,又能安穩下來好多人數,流民之禍自解,地方也可安靖。

  胡麻縣丞想想搖頭,且不說縣中哪還有什麽無主荒地,單說雇田每畝塞上一二人之事,不等流民作反,縣中本地的雇農就要翻車了,再老實的人你搶他嘴裏骨頭,那也是要拿命出來拚的。

  那就等著看流民暴亂?

  沒法子,民皆短視,刀不砍到骨頭裏是不怕痛的。

  那好。

  韓家有田莊一座,田畝兩千畝,跟縣裏換海東的那座南崖島,此事縣丞大可做主?

  這……韓翁有此心?

  家翁總念叨無安靜可以修學之地,連鄉下都嫌吵鬧。南崖島地遠人稀,薄有景色,安置在島上,想來再沒什麽可抱怨的事情了。

  島上也有薄田,大可征召些願意跟隨的,留下兩千畝地,縣丞大人也能暫置流民,兩全其美。

  縣中上田換海島荒地,不管胡麻縣丞如何做想都是該立刻應下來的事情,倒是韓家關起門商量的時候,韓景明一副雲淡風輕的樣子很讓人意外……莫不是氣到失心瘋了?

  要說書念得多,見識就不一般,能位列一代文宗的,就沒個腦漿子不夠用的。

  韓三隻提了一個意思,韓家老爺子想都沒多想就給應下了。甚或還要韓三加緊安排,把家裏藏的,倉裏囤的,速速騰挪,不要耽擱了時日。

  故此韓家莊宅裏人喊馬嘶的熱鬧成一團,金銀細軟糧草米麵幹菜臘肉,不走碼頭,東西都一車車的拉到南鄉的胡麻河邊。

  早有一隊大小海鰍飛翼倉船在河沿水深處等著,搭板裝船,迅捷有序,一船船的沿河出海,把韓家搬到南崖島上去。

  韓三調了兩屯廂軍,讓錢三趙四兩人領著操辦此事,願意跟隨韓家上島的親近佃戶隻管去找韓家的農戶管事長貴一統安排,不願走的,韓家也補償了足量的銀錢糧米,去賬房來福那裏領了,就算賓主一場,好聚好散。

  韓家一番動作,縣裏人家自然聽說,又不都是傻的,暗地裏惴惴不安者大有其人。棲霞鎮外海也隻有一座南崖島算得上安居之地,再遠就沒了門路,暗恨韓家腳快之餘,心中也隻能僥幸盼著情勢沒有想象中那麽惡劣罷了。

  舉家海外,沒了後顧之憂,趁著還有些時日才能搬得幹淨,韓三這兩日就呆在莊子裏,說什麽也不回鎮上去……自打某個老太太在某個布莊的後院柴房找到玩累了睡在裏麵的自家小孫兒,某千戶大人能掐會算鐵口直斷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的顯赫聲名已是在棲霞鎮乃至胡麻縣域傳揚開來了,這風頭上回去,怕是要被圍觀到天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