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糧食與小六子和埃沃德巴巴亞
作者:不要打臉      更新:2020-06-12 14:20      字數:2409
  末法時代,糧食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其次是肉蔬禽蛋,再次水果。

  這些產出,理論上都需要土地。

  紀元二九六七年了,雖然,無土栽培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即便是拿一臉盆的水去種土豆,也是需要把臉盆放在地上的。

  就更不用提養雞養豬了,總不能把雞吖豬啊飄起來養吧?別說飛雞,現在飛機都不能飛了。

  文道就是最大的地主。

  在吳郡,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是最大的農業用地租賃方。

  在越郡,越郡文道分會是最大的農業用地租賃方。

  在河西郡,河西郡文道分會不是,農業土地租賃麵積隻在郡內排名第二,不過,河西郡文道分會從不因此臉紅,因為河西郡文道分會的主營業務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石碳行業,是支撐中洲電力供給支持的最大體量部分。

  紀元二九六二年,三月一日。

  時任吳郡文道分會財務總監的白晶晶女士,在吳郡文道分會成立以來最動蕩最黑暗的時刻,勇敢的站了出來。

  是日,白晶晶女士順利的獲得了文道吳郡分會所有高層人物的鼎力支持,得以就任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社長(主持工作)一職。並且在一周之後,正式向吳郡文道分會通傳了一份紀元二九六二年文道吳郡分會工作的指導建議方針。

  吳郡文道分會紀元二九六二年工作的指導建議方針,充分肯定了吳郡文道分會在紀元二九六二年之前的工作和成績,但是,也要清醒的認識到,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吳郡文道分會已經處在了一個非常複雜甚至混亂的時期,吳郡文道分會的工作方向和工作方式迫切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

  自紀元二九六二年三月始,建議吳郡文道分會暫停之前的一切公益以及公益衍生的基建項目,全力轉向,夯實根基,以五年期為計劃方針的首個節點,從推廣宣傳關乎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生活需求的基礎產業入手,細化分工,重點推進土地渠塘開發,道路倉庫興建,大力發展種植、養殖、捕撈、副食產品深加工、運輸儲運等民生產業的宣傳工作,為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為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的今後工作打下堅實長遠的群眾基礎,樹立積極正麵的輿論導向。

  方針既定,吳郡文道分會全體上下聞風而動,雷厲風行,風起雲湧……關鍵是有錢,甚至在吳郡文道分會紀元二九六二年工作指導方針還沒有正式發文叁基金的短短時間裏,白晶晶已經先期調撥了專項文宣資金,以確保吳郡文道分會紀元二九六二年工作指導方針的迅速推行。

  這一折騰就是三年,五年計劃時間過大半,任務過大半,吳郡文道分會和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的成績皆斐然。

  正當吳郡文道農業合作社管理倉儲事宜的負責人為了幾乎所有管轄倉庫內都開始鬧耗子這件事愁的薅頭發天天沒遍數的上例會搞提案以求解決辦法的時候,鼇洲沒了,鷗洲也沒了,一道無形的天障覆蓋大地……或許還有海洋……這回,文道管理倉儲事宜的負責人再也不為了幾乎所有管轄倉庫內都開始鬧耗子這件事愁的薅頭發天天沒遍數的上例會搞提案以求解決辦法了,這種情況下,別說糧食,連耗子都是稀罕物了。

  無論載重多少,汽車,火車,輪船,飛機,飛機就別提了,都跑不出二十八點四邁以上的速度了,無論開什麽牌子的車,也無論加什麽牌號的油。

  很多地方糧食儲備告急,甚至有不足一個月的糧食存量的情況,好在電話和光纜還能正常使用,可以及時呼叫支援。

  中洲的廣大人民群眾自古便是以執行力稱著於世的,拋開疑似板塊陸沉和降維封印這件事兒,疑似板塊陸沉和降維封印這件事兒所引發和衍生的事兒,根本就不叫事兒。

  山高水遠,路窄車慢,這都不是事兒,一個接力遞送的方案,輕輕鬆鬆的都解決。

  張村兒在山頂,王村兒在山腰,李村兒在山腳。山頂的張村兒缺糧,就安排山腰的王村兒給送去,山腰的王村兒把糧送去了山頂的張村兒,結果原本不缺糧的王村兒倒變成缺糧了。不過不用怕,還有山腳的李村兒呢,讓山腳的李村兒給山腰的王村兒送糧,要是山腳的李村兒因為給山腰的王村送糧,結果也缺糧了,那就再就近從別的山頭調糧。

  一棒接一棒,一環扣一環,中洲在總的體量上是不缺糧的,用了這個法子,便好像拿叵籮篩小米,勻勻稱稱的就把糧食從儲備充足的地方及時調撥到了糧食儲備不足的地方。

  不過,代價不薄,車慢,至少運輸成本高企,中間環節的各種漂沒,也不在少數。

  好在非常時期非常事,啥個人集體錢不錢的,幹就完了,這叫覺悟……要是談覺悟談不攏,也不怕,還有亂世重典呢。

  據有關此事人士楊小順先生回憶,中洲調糧足足花銷了小半年的時間,直到秋糧成熟,方才緩解了運輸壓力,糧價也穩步回升。

  至於中洲以外的其它地方,因為外媒從不靠譜的關係,外界信息的取得和分析趨向謹慎,而且由於漸漸眾所周知的各種原因,短時期內,客觀上實在是鞭長莫及,愛莫能助,主觀上也隻能良好祝願,自求多福。

  在穩定民生的同時,中洲又及時頒布並啟動了炸醬麵換熱狗計劃。

  有關部門緊急製造改裝出了大批混合動力船隻,滿載糧食,以實在無法超過二十七節的最高航速,不間斷的往返洲際,為流落在中洲以外其它地方的大批中洲裔人士爭取在外生存的時間和空間……

  想到這裏,楊小順先生的心中充滿了身為中洲一份子的自豪感,豪橫的一舉手中酒,高聲喝喊一句,“諸位,飲勝!!”

  當場眾人皆不明所以,卻沒一個不捧場的,咣咣咣,起勁兒的撞杯子。

  右手起,一直咣到左手邊,楊小順咣到了一張微醺的黑臉,豪邁的心情登時不好說了。

  這孩子,到啥時候都沒心沒肺的。

  頭兩年,末法初臨,世人皆若末世臨頭,奔走呼號,心神無所。然,花名泰克西者埃沃德巴巴亞,卻隻是往達吉爾達打了個電話聽那邊兒說了一句“老家不缺糧食木薯鹹魚管夠造江都這邊兒要是缺糧食老家那邊兒可以劃小船兒給送幾麻袋木薯來”之後就再不管老家到底是不是真的“不缺糧食木薯鹹魚管夠造”還很天真的跟小六子說“江都這邊兒要是缺糧食老家那邊兒可以劃小船兒給送幾麻袋木薯來”……

  當真是刺秦遺風,東嶽山崩於前而不色變,當然,更大可能是崩的時候泰哥還沒反應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