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借
作者:鈍書生      更新:2022-12-21 17:06      字數:4154
  第76章 借

  雨歇,馮玉貞打開大門,擎著掃帚,將院子裏被雨打落的落葉碎花全掃了出去。

  有人朝她打招呼:“貞娘,起這麽早呀?”

  馮玉貞直起身,才看見是對麵那戶人家的周大娘。一年下來,街頭巷尾都彼此熟絡,她應一聲道:“誒,大娘,我是昨晚被雷驚著了,一直沒睡好。”

  周大娘了然地點點頭,道:“貞娘,你男人還沒回來嗎?你一個女人,又帶著孩子,到底還是辛苦了些。”

  馮玉貞神色未變,大抵是被問多了,將臉側的碎發往耳後一攏,無奈道:“昨日回來的。他走南闖北的,十分不易。沒兩天又要走。”

  正說著,一個中年男子從馮玉貞身後走出來,他留著兩撇胡子,麵容精明,一瞧就是個商販,扭頭對她道:“該吃飯了。”

  馮玉貞順勢同周大娘分開,轉身進了院子裏,關上門,那個中年男子忽而薅住自己的頭發,往上一扯,那張精明的臉便成了皺巴巴的一張皮,被拽了下來,露出原本清俊的少年五官。

  無論看過多少回,馮玉貞都會感慨於嚴燁這手出神入化的偽裝,竟然連聲音都能隨之變幻。

  他揉了揉腦袋道:“行了,明日再出去轉兩趟,這下又能撐三四個月。”

  馮玉貞將灶台上的粥盛一碗給他,由衷道:“太辛苦你了,對了,壁櫥上有我醃的小菜,要是嚐著滋味好,便拿走一壇罷。”

  說罷,她把另一碗粥端在手上,轉身回屋,並非是她把人撂在廚房,隻是喜安不待見嚴燁,兩個人坐在一塊,這口飯誰也吃不好。

  她推開門,喜安果然已經醒了,乖乖坐在床上,手裏拿著一串九連環擺弄,這是她之前不過一個時辰就解開過的,此時隻是百無聊賴解悶用。

  “安安,先吃飯吧?”

  聽見娘親來了,喜安立馬扔下九連環,挪到床邊,馮玉貞為她穿好鞋,喜安便十分自覺地自己爬上一隻椅子上,馮玉貞望著女兒的小臉埋在大碗裏,呼嚕呼嚕喝粥的可愛模樣,可思及那把花剪的事,不禁微微走神。

  說起來,馮喜安自小便異於常人。她尚在繈褓之中時不哭不鬧,隻有餓了才哼唧兩聲,誰都能抱,隻拿兩隻圓溜溜的、烏黑透亮的眼睛瞧人。

  到了牙牙學語的年歲,她也隻能從嗓子眼裏冒出兩個氣音,別的孩童蹣跚學步時,喜安卻連爬都費力。

  當時許家的婆子們都瞧出異常,在馮玉貞麵前卻安慰她放寬心,隻道“貴人語遲”。

  私底下卻漸漸起了推測:這個大姑娘半路接上、來路不明的馮夫人,怕是生了個癡傻的閨女。

  流言蜚語不脛而走,馮玉貞明麵上是許家雇的繡娘,卻單獨住於樓閣之上,早早便有人猜測馮玉貞曾與老爺在豐州時暗通曲款,是許雍見不得人的外室。

  對於那些戳在她身上的明槍暗箭,馮玉貞頂多隻覺得些許不適,然而這些冷言冷語挪到喜安身上,卻是如同紮了她心窩一般。

  馮玉貞如何不知曉喜安的異常呢?她摟著女兒,有時望著臂彎中小小的身影,暗自垂淚。

  她的喜安雖說不出話,卻知道伸出軟乎乎的手,為阿娘擦去臉上的眼淚。

  她把嘴唇貼在女兒額頭,幾乎是懺悔的語調,不求她日後榮華富貴,隻盼今生災厄永消,喜樂安康。

  等到喜安兩歲,馮玉貞身子調養好了,能獨自帶孩子,便正式向許宛秋道謝,隻說不欲再打擾,是時候該收拾東西離開了。

  然而許宛秋的回複卻來的很遲,等了半個月,才托人回她:“孤兒寡母在外謀生,未免太過不易,再遲一年罷。”

  許家執意留她的傾向已然十分明顯,馮玉貞困惑至極,實在不懂自己有什麽可供這些貴人們覬覦的,想來想去,又繞到唯一可能同這些人勾纏著關係的崔淨空身上。

  可這都兩年多過去,按話本所言,他理應步步升高,嬌妻在側,何故又和她一個不清不白的寡嫂藕斷絲連呢?

  馮玉貞麵上應承,心裏卻知曉其中蹊蹺,另想法子要帶著女兒從許家脫身。

  可到底人算不如天算。

  半年後的一日,馮玉貞出樓辦事,分不開身,照常由身邊相處了兩三年的丫鬟代為看顧喜安,回路走到半截,那丫鬟卻慌慌張張來尋她。

  喜安把小主子弄倒了。

  女兒連話都說不明白,平日裏跟個小木頭人似的,怎麽會出手傷人?

  馮玉貞跑的鞋都要掉了,那丫鬟都險些追不上她,她甫一進門,便見那個金貴的小男孩窩在同樣金貴的許家主母懷裏,哇哇大哭,一眾奴仆慌慌張張圍著,無從下手。

  自己的小姑娘卻孤零零坐在一旁的冷板凳上,頭上她親手紮的小辮子亂七八糟地散開,身上灰撲撲的,兩隻小手乖乖的放在膝頭。

  馮玉貞心裏泛酸,衝過去將喜安一把揪進懷裏,著急地問:“安安,可是哪裏不舒服?”

  喜安仍然訥訥的,任由她娘捧起她的臉,這一下便瞧見小臉上的手印,又挽起兩條胳膊,胳膊上也有類似的印跡。

  小孩皮子薄,力氣大點就青紅一片,馮玉貞心疼極了,她低聲問道:“疼不疼?”

  喜安不說話,隻埋頭在她胸口,那邊,馮玉貞聽到那個男孩抽抽噎噎控訴道:“她是個怪、怪物嗚嗚……”

  許家主母坐在上位,冷眼睨著她,她不用開口,一旁的乳母倒是張嘴,利落地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少爺無非是想同她玩耍,誰知一下被推到了地上,這也就罷了,還非要打臉——馮姑娘,你自己瞧瞧。”

  這個男孩正是許家主母的幼子,比喜安大八九個月,均是同年所生。一瞧,可不是麽,男孩哭花的臉上掛著彩,還留有一道淺淺的血痕。

  自己的女兒,馮玉貞哪兒會不知曉她的性情?她不隻聽聞這乳母一麵之辭,低下頭溫聲去問:“安安,你告訴娘,是你先動的手嗎?”

  喜安抬起頭,直直望著她的臉,搖了搖頭,小聲道:“阿娘,他擰我的臉,疼。”

  乳母卻不依不饒:“小姑娘家家的,怎地戾氣如此之重?把臉都劃了,衝著眼睛下手,馮姑娘,你是沒在當場,你女兒撲上來打人,真像個怪——”

  馮玉貞眼疾手快捂住喜安的耳朵,脾性柔和似水一般的女子驀地抬起眼,硬生生頂了回去:“喜安不是怪物,還請嬤嬤慎言。”

  她全身緊繃著,不容任何中傷插在女兒身上,不知曉她懷裏的喜安仰頭,愣愣盯著母親同往日截然不同,甚至頗為冷硬的神情。

  馮玉貞的脊背挺得很直,全然相信自己的女兒,猶如張開翅膀護崽的母鷹,沉聲道:“喜安說不是她先動的手,是少爺擰疼了她的臉。”

  許家主母稍動了動,她拍了拍懷裏的小兒子,這才搭腔問道:“到底怎麽一回事?”

  小少爺的紅眼睛呼溜呼溜轉了兩下,憋著哭腔:“我,我就是想和她玩,她不理我,我就掐了掐……”

  “那臉上的口子呢?不是說被她劃的嗎?”

  被一個女孩壓在身下打,小少爺一時又氣又急,況且馮喜安當時像個炮彈似的飛過來,麵無表情揍他,伸手要挖他的眼睛——想想還是犯怵。

  於是自然把什麽罪名都推在了她身上,如今被仔細一問,自己也迷糊了:“娘親,我記不得了……”

  江邊多碎石,興許是推在地上時,恰好劃出來的痕跡。

  馮玉貞的袖口忽地一緊,她下意識低頭,卻見女兒此刻好似不大一樣。往日烏沉沉的眼眸中好似亮起點點微光,牽動原本木訥的神情也活泛了起來,像是總算有了靈魂一般。

  她心中微微一動,喜安將手心攥著的那塊尖銳的石頭鬆開,悄悄放進自己的口袋裏,整個依偎在阿娘懷裏。

  無非是小孩之間打打鬧鬧失了分寸。這點事有什麽好搬上台麵說的?

  許家少爺嬌生慣養,瓊枝玉葉一般,或許是丫鬟抱著喜安,下樓走了兩圈,在江邊恰好碰上。

  喜安生的圓潤喜人,小少爺往日說一不二,見喜安並不搭理他,小孩子心性,生出惱火,伸手擰臉拽胳膊,下手沒輕沒重,還把女孩推搡到了地上。

  喜安並不哭鬧,隻是自個兒爬起來,趁著他一旁的乳母反應不及,徑直把他也一下撞倒在地,撲上去要以牙還牙給他幾下。

  然而就是因為這樁小事,馮玉貞終於忍受不了,當時周圍並非沒有奴仆,卻無一人去攙扶起她的喜安,哪怕是相熟的丫鬟也被喝止住動作,隻得匆匆來尋她。

  這回契機送到了她手上,馮玉貞把女兒牢牢抱在懷裏,心裏生出沉甸甸的安穩來,徑直起身道:“承蒙夫人這三年間對我們母女二人的恩情,民婦打擾的時日已久,應當自行離去。”

  這一番話才說到正題上,許家主母不像許宛秋似的百般挽留,她聽從丈夫的指示,知曉馮玉貞大抵失去用處了,遂果斷點頭答應。

  不過許宛秋已嫁作新婦,不在此地,念在許宛秋與她相識一場的份上,特意派許家的一名侍衛前去送她一程。

  這個侍衛便是嚴燁。

  嚴燁彼時隻有十二三歲,臭著一張臉,腰間別著足足有他半身長的劍。馮玉貞乍一瞧是這樣一個侍衛,隻覺得哭笑不得,在她眼裏,這委實還是個小孩。

  她一笑,嚴燁臉更臭,覺察出是笑他年歲輕,話也不跟她說,馮玉貞權當哄小孩,一個是哄,兩個也差不到哪兒去,兩手各自拉扯著兩個小孩,一路向南。

  嚴燁雖然年歲小,身手卻十分了得,總是來無影去無蹤,時常告知她有些事宜急需處理,離開一兩日,卻叫馮玉貞不必等他,自行趕路即可,他不久後會跟上。

  最後,馮玉貞停駐在了江南的一處小鎮上。鎮上人不多,同京城隔著萬八千裏遠,民風淳樸。橋下路邊,處處是水,氣候宜人。

  馮玉貞看好了一間窄院,不算大,但住安安和她兩個人住綽綽有餘,她拿著這些年的積蓄買下,住進去的當晚,她摟著女兒,雖然周圍陳設簡單,心口卻是熱的。

  冥冥中知曉,這裏是她們娘倆以後真正的家了。

  嚴燁雖然明麵上不冷不熱,可還在長身體,一路上沒少吃馮玉貞做的飯,吃人嘴短,再加上兩人相處融洽,便想著送佛送到西。

  馮玉貞和馮喜安娘倆二人,無異於行走在鬧市中抱著金條的小孩,他們這一路上走走停停,常有貪財好色之徒盯上。

  一是為了降低風險,二也是馮玉貞也想掩人耳目,嚴燁扮成一個瘦小精明、時常需要外出的賣貨郎,兩人在眾人麵前偽裝成一對聚少離多的夫妻。

  自從她定居後,嚴燁便算完成了任務,回了許家,這兩年間偶然經過此地,便會時不時來看她兩眼,馮玉貞將人當成弟弟來招待。

  眨眼間就過去一年了,馮玉貞暗自感歎,喜安吃飯很幹淨,她鼓勵地摸了摸女兒的頭,還是蹲下身,和女兒對視,問道:“安安,是你拿了娘之前的花剪嗎?”

  馮喜安並沒有隱瞞的意思,她點點頭道:“阿娘,我喜歡。”

  她察言觀色的本事幾乎與生俱來,立刻補上了一句:“安安是不是不該拿?”

  馮玉貞望著她女兒稚嫩的臉,盡量柔聲道:“安安沒有做錯,隻是這種尖尖的工具,很容易傷到別人,也會刺痛自己,安安想用它來做什麽呢?如果以後真的想用,就來娘這裏借,好不好?”

  就跟三歲的喜安說出沾血的手“好漂亮”那次一樣,她驀地生出一種走鋼絲的錯覺,馮玉貞知曉馮喜安聰慧,可是她的聰慧肖像其父,一經點燃,不加控製便極易自焚。

  喜安懵懵懂懂,她還是太小了,隻明白了馮玉貞字麵上的意思,於是拉著她的手,承諾道:“安安知道了。以後我若是想要,便向阿娘借。”

  馮玉貞親了親女兒的小臉,將碗筷收拾起來。穿過簷下時,有水珠滴落在額上,沁地人心裏清涼。

  她忽地頓足,遠山青黛,近處煙火,歲月枯榮,都不過彈指一揮間,輕飄飄過去了。

  俄而她回過神,又加快腳步。

  得快些呢,今日午後兩個拜她為師的小姑娘上門學繡活,她也得趕緊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