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冤枉
作者:鈍書生      更新:2022-12-21 17:06      字數:3713
  第46章 冤枉

  馮玉貞到底不太知悉這些事,追問道:“大娘,他們工坊先前鬧過這種事嗎?”

  那個大娘回想片刻,隻搖搖頭:“老趙和他侄子曆來很厚道,誰知道近些日子怎麽了?”

  近些日子?

  馮玉貞越發覺得奇怪,她望向遠處的趙陽毅,微微出神,心裏思忖著這個巧合。

  大抵是盯得時間太久,趙陽毅好似覺察到了她的視線,竟然徑直兜捕住了她,兩人的眼睛穿過怒火衝天的店家、熙熙攘攘的人群,忽地碰撞在一起。

  尤其是那隻灰色的眼珠,像是堅冰一般冷厲鎖住女人的臉,然而隻待一瞬間看清之後,冰便忽地化開了。

  ===第35節===

  趙陽毅下意識想衝馮玉貞扯出開一個笑,笑意隻微微浮現,猛不丁發覺自己此刻正在她眼前出糗,於是困窘地撇開臉,垂眼不去瞧他。

  這樣硬朗的男人一旦展露出與他冷峻作派全然相悖,極為少見的軟弱情態來,難免早叫人心生憐憫。馮玉貞是很心軟的女人,隻覺得趙陽毅似乎很有幾分無妄之災。

  她心裏立馬生出一個模模糊糊的猜測,然而也不想對崔淨空妄加揣測。再看下去也不過給趙陽毅徒增難堪,馮玉貞動身離開。

  心裏窩藏著事,路上步伐加快,她走近宅子,卻見李疇沒有如往常一般守在門口,心生疑竇,不知她不在的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麽。

  領著身後的兩個丫鬟,步入庭院,隻聽得中堂發出一些響動,好似幾個人在交談,馮玉貞走到中堂,沒料到他們談正事不關門,乍然出現在門口,徑直和客人們大眼瞪小眼。

  跑來慶賀的劉奉誨和方轅倒是下意識起身,兩人出身世家,自是禮數周全,瞧見門口立著一個女子,兩方都無言,劉奉誨見局麵僵住,於是轉向崔淨空,笑道:“想必這位便是尊夫人了?”

  “無事,坐下吧。”

  坐上主位的崔淨空沒有回答他的問話,倒是很沉穩地掀起眼皮,朝身後立侍的李疇瞥一眼,李疇立刻通曉他的意思,忙湊到女人身前,對馮玉貞低聲道:“夫人,老爺正會客呢,您先回正房歇著罷。”

  馮玉貞略一愣怔,隻瞧見崔淨空那張無波無瀾的臉,將兩個丫鬟留下來伺候,很快走了。

  這時候兩個客人才又輕快起來,主動把剛才的話頭掠過,有女眷在場總歸是不自在的。

  方轅和劉奉誨是前幾日遞上名帖後才來訪的,崔淨空極打眼的才學和不可估量的前途讓兩人不免起了結交的心,為表誠意,特意趕了幾天的路,親自前來祝賀。

  聊到酣暢處,天色漸晚,三人又喝了一杯茶,方轅和劉奉誨不欲在府上留宿打攪,遂動身離開。

  兩個人到了外麵,方轅才拿著手裏的扇柄捅劉奉誨的胳膊,壓低聲音道:“我看你那時糊塗了,話沒說對,那個女子可不是崔淨空的夫人,我瞧著倒像是他那個嫂嫂。”

  崔淨空簡單的家室早一並被他們倆知悉了,劉奉誨“咦”一聲,又覺得奇怪:“在陵都還同我們說已有家室,本以為他是金屋藏嬌,為外界所不知,可今日連個影兒都沒瞧見。真是叔嫂……?”

  話腔拖長,劉奉誨回頭一望,見出來送他們的崔淨空已經掉頭回府,庭院深深,不知他去向何處。

  他知覺兩人並非叔嫂這樣簡單,男女之間的事總十分玄妙,哪怕連衣角都沒沾上,然而隻憑著眼神往來,往往就能卷起不為人知的洶湧巨浪來。

  兩人對視一眼,都領會到其間微妙,隻是不禁想……原來表麵清冷疏離的崔解元,也有如此私密豔事。

  崔淨空回去,先是把兩個丫鬟招到身前,仔細問過馮玉貞今日外出行蹤,如此自然得知了她在街上偶遇趙陽毅一事。

  他陰沉沉地思索,馮玉貞跟那個木匠真是有緣,跟月老親手牽線似的,平白走道上也能撞見,倒顯得他像個千方百計,屢次強拆苦命鴛鴦的凶徒一般。

  這下便解釋了為何寡嫂神色匆匆,在門前明顯憋著什麽話想說,又礙於有人在場。他心中定下對策,掩去寒意,抬腳去正房尋她。

  馮玉貞正心不在焉地看著手裏的書卷,她的神思卻沒有落在這上麵。

  直到有人從後攬住她,馮玉貞心口一跳,轉頭瞧見原來是小叔子,才軟下身子,嗔道:“怎麽走路沒聲音?嚇著我了。今日有人上門,怎麽不提前同我說一聲?叫我衝撞了他們,卻是讓你出醜了。”

  崔淨空輕描淡寫:“這些事交給李疇來辦,奴仆便是用來頂事的,不必事事勞煩嫂嫂。”

  馮玉貞放下書,正想說自己在宅子裏整日不出門,很有些憋屈,讓她經手一些事也並無不可。

  可身後的人兩手輕捧著她的臉,微微抬起,垂眸盯著她,道:“嫂嫂,我今日聽他們說起陵都的一樁案子。有人橫屍街頭,官府查不著凶手,雖沒有半分證據在手,卻把同他有過節的人抓起來一番審問。嚴刑拷打半個月,直到真凶再次犯案,這回露出馬腳,抓捕歸案,才知那個死對頭全然無辜,白白背負了一身傷。”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馮玉貞想,倘若按著她原來的想法直接問,不也如同這件事裏的官府一般,無憑無據便貿然懷疑崔淨空對趙陽毅下手,倒像是她先入為主,不信任他的為人,頗有屈打成招的意味。

  於是她隻得把猜忌壓下,不知道是在回應崔淨空,還是在說服自己,隻簡短道:“無憑無據,確實是冤枉的。”

  日子走到九月末,天氣隱隱透出涼意。那位官小姐真是不知道什麽來頭,出手極為闊綽,馮玉貞將那一袋銀錢往外一倒,意外發覺裏麵居然塞著四五顆金光閃閃的金瓜子。

  平時連銀子都不常見的人,遑論收到貨真價實的黃金,惴惴不安幾天,還以為是婢女將這幾個金瓜子放錯了地方,思忖著不若盡早給他們送回去。

  崔淨空回府上知曉了,這才告訴她,原是這是貴人們慣用的,用來隨手打賞給下人的小玩意。在她們眼裏這跟扔幾個石子打水漂似的沒區別,特意還回去,反倒鬧出笑話。

  馮玉貞半真半假收起來,不敢亂用,心裏並不踏實。這兩個月以來,她又攢下一筆錢,本欲拿去充盈府中,崔淨空卻不肯收,隻說現在他全權負責開支,嫂嫂不必憂心。

  這可和兩人先前商量決定的“共同負擔”大相徑庭。盡管崔澤還在時,一家兩口全靠他一人打獵養活,馮玉貞也沒覺得不對。

  可換個對象,小叔子也要這樣同出一轍養她,馮玉貞便有些莫名的不情願,她始終抱有一條雖然已經斑駁,但確切存在的界線。

  這條界線恰恰是崔淨空最想消弭的,他油鹽不進,說起一些胡話:“我跟嫂嫂之間,同那時比已然天差地別,何必再如此涇渭分明?”

  歪理眾多,沒人辯得過他,馮玉貞這種嘴拙的更奈何不了。加上崔淨空又逐漸恢複成了早出晚歸的作息,馮玉貞一天下來也沒有很多時候同他說話了。

  直到九月末,崔淨空一日忽然早歸,晌午回來吃飯。兩人用完午食,崔淨空卻沒有去書房,而是跟著馮玉貞,一前一後步入正房。

  馮玉貞午後憊懶,還以為崔淨空也要在床上休憩片刻,不料對方卻從袖口裏拿出一個窄長的紫檀盒子,垂眸喚她道:“嫂嫂。”也不說別的,隻等她接過。

  馮玉貞不明就裏,但還是伸手接過,打開鎖扣,看清匣子裏的物件,霎時手下一頓,愣怔在原地。她下意識抬頭看向青年,見他神色柔和,朝她微微頷首。

  馮玉貞複爾又低下頭,將發釵取出,放在掌心裏,蝶戲雙花的花紋靈動異常,好似下一秒那雙翅膀就會扇動,從死物的發釵上飛出來。

  大抵是觸物生情,酸澀、欣喜一同漫上心頭,眼圈便倏地紅了。

  自族譜事出,好不容易走出來的馮玉貞將亡夫的遺物妥善收置好,卻不再時不時拿出來回憶,包括山上那間據理力爭才歸還的木屋,她也許久沒有再去過。

  發髻之所以絲毫點綴也無,並非是沒有別的首飾可佩戴,隻是不想再戴罷了。

  然而此刻,掌心裏的明明是崔淨空送給的華美銀釵,花紋精細,眼前卻恍惚間閃過那些飽含情意的簡陋、粗糙的簪子。

  宛若死灰複燃,先前努力藏在腦海深處,用泥沙蓋嚴封死,餘生本應該再不碰觸的傷口,又被隱秘撕開一角。痛得掉下眼淚,這才知道原來從未釋懷過。

  默默看了許久,她轉身露出一抹笑意,起身坐在銅鏡前,請求道:“空哥兒,幫我戴上罷?”

  崔淨空走近,馮玉貞直直盯著鏡子裏,他的身子隻漏到胸口,俯身將簪子插在女人發髻之上。

  黃銅鏡子模模糊糊映照出她的麵容,好似一切跟嫁給崔澤那年一般,別無二致。馮玉貞視野湧上水霧,明明唇角翹著,卻分不清是感動還是遺憾,腮邊垂下兩行淚珠,依偎在身後崔淨空的懷裏。

  她的反應竟比上回的鯉魚燈還要激烈,概是崔淨空心裏還窩著另一件馬上發生的要緊事,於是有意無意忽略了馮玉貞的神色,以為此番隻是單純感動,甚至覺得寡嫂實在好哄得很。

  遂輕巧抱起她的腿彎,將人放在那張新塌上。馮玉貞身子打顫,將頭埋在他的頸窩裏,不去看他。

  隻覺得腦中渾渾噩噩,後背不斷被磕在窗台上,傳來一陣隱隱的鈍痛,像是一個軟團子似的來回揉捏。

  正意亂情迷,不知隔著翻騰的春潮幾步之遙,一個人站在盆栽與樹叢之後,他的眼睛穿過泛黃的枝葉,隻能看到兩個人的頭頸,其餘的全被嚴嚴實實擋著。

  女人的腦袋仰在窗台上,脖頸拉扯出一條脆弱的線條,好似崩到極致,馬上就要斷裂。麵色酡紅,她閉著眼睛,眼睫滾著一點晶瑩,滿頭青絲如同軟緞一般流泄下來。

  一隻大手突兀地插進她汗濕的、烏黑的鬢角,略略抬起馮玉貞的後腦勺,讓她枕在自己手心,不令腦袋被撞地東倒西歪,免得被磕破了頭。

  站在遠處的人活像是一尊石像,眼都不眨,宛若正在承受緩慢而殘忍的刑罰一般,將這裏的每一寸活絡,每一聲曖昧全數看進眼裏,納入耳中。

  青年聲音發啞,問道:“嫂嫂,舒服嗎?”

  隻聽見女子低低哼一聲,她好似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聲音輕的聽不見。

  “喜歡嗎?”

  “……嗚,”馮玉貞啜泣著,魂都飛走了,隻知道被他帶著說:“喜歡。”

  在她回答的當口,青年抬起眼眉,瞥見盆栽之後果然已經空無一人。

  他心裏閃過不耐,隻覺得讓趙陽毅貪了極大的便宜,把馮玉貞此刻格外動人的聲音聽去太多,徑直把人摟住,關上了窗。

  這才滿意,屋裏隻剩他們兩個人,他再度低頭,這回才順心如意地封住她的軟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