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觸碰
作者:鈍書生      更新:2022-12-21 17:06      字數:3674
  第3章 觸碰

  馮玉貞猛地回頭,見崔淨空就站在打開的門裏。

  微弱的月亮自窗扉鑽進柴房,隻映在青年側臉漠然的神情上,另一邊卻完全隱沒在黑暗裏,辨識不清。

  明暗交錯間,他五官的棱角陡然鋒利起來,線條猶如挺拔而深沉的山川溝壑。

  她驀地一陣悚然,端著碗的那隻手抖了抖,險些把湯傾灑出來,趕忙用兩隻手捧穩。

  “……給你們熬了些湯,晚上回來喝著暖暖身子,”她不安地道歉:“對不起,我是不是吵醒你了?”

  沒有答話。崔淨空微蹙起眉,一動不動地盯著她手裏的碗,不知道在想什麽,馮玉貞手都麻了,他才慢吞吞地動起來。

  抬手托住碗,概因他個子高,手自然也不小。指節修長,掌心輕輕鬆鬆就包住了碗底。

  指尖便輕輕搭在馮玉貞的手腕上,本該一觸即分,他卻不知為何動作一滯,之後才挪開。

  馮玉貞待他接過就急急收回手,崔淨空的手溫度很高,簡直像個火爐,那片皮膚微微發熱發癢,她頗有些不自在。

  “空哥兒喝完好好歇息吧,我就不耽誤你了,明天我們還得走挺遠的路呢。”

  她幹巴巴說完,恰好浮雲遮月,光線黯淡,就連崔淨空半邊臉都看不清了。

  隻聽對麵的人輕輕嗯了一聲,她瞬間如蒙大赦,連忙離開了這裏。

  她哪裏知道,崔淨空並沒有立即關上門,而是靜靜站在原地,烏沉的眼珠直直凝視著那道微跛的身影,在黑暗裏猶如一頭蓄勢待發、擇人而噬的野獸。

  等人消失在拐角,他才合上門。隨即強撐著踉踉蹌蹌把碗放在小桌上,這個簡單的動作已經徹底耗盡了他的氣力,連再多走兩步回床上都不成了。

  上空好像有一把看不見的錘子朝他狠狠砸下,崔淨空身形一閃,終於支撐不住,直僵僵倒在地上。

  身體內部湧上一陣接著一陣幾乎要把他撕碎的痛楚,好似根骨被寸寸碾碎。

  額頭冒出密密麻麻的細汗,嘴唇發白,左手腕上的琥珀念珠卻發出了詭異的金鈴聲。

  金鈴聲響地越來越快,如同刺入大腦的銳物,他神誌已經有些不清,卻並不求饒,也懶得痛呼,倒不如說是已經習慣了。

  這是他十歲那年種下的咒。

  彼時法玄方丈已接近圓寂,臨死前枯瘦的手死死攥住他的小臂,混濁的雙眼遍布血絲,幾乎目眥盡裂。

  他逼崔淨空發誓永生永世不得濫殺無辜,如有違背,便以他一生功德換其餘生皆如身處阿鼻地獄,受斧鉞湯鑊之苦。

  俄而又閃過沾血的衣角,雨夜湍急的溪流,和在他手掌下被悶在水中,拚命掙紮、逐漸疲軟的頭顱,掌控生死時近乎靈魂發顫般的快感。

  一幕幕雜亂的畫麵早已爛熟於心。一張半新的,溫順、白皙的麵容忽地浮現在心頭,合掌念經時臉上短短的絨毛被燭光映照得異常柔軟。

  月光適時又重新撒在他身上。

  崔淨空半邊臉摔在地上,沾染不少塵土淤泥。臉側還在倒下時剮蹭到了一旁堆放的柴火,劃出一道短短的傷痕,狼狽不堪。

  即使身體在不停地發出哀鳴,眼眶已經開始往外緩緩滲血,他隻動了動那兩根手指。

  指腹輕輕摩挲對撚,仿像回憶那截伶仃的手腕內側,細膩、微涼的觸感。

  如同在熊熊燃起的烈焰上潑了一盆冰水般,原本折磨他兩年之久的滔天苦痛,在觸碰到對方時竟然全數消失,那一瞬間,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

  崔淨空忽地睜開眼睛,眼睫沾著星星點點的血珠,瞳孔因為疼痛已經有些渙散,可他不在乎。

  他把那兩根觸碰過她的手指咬在齒間,一點一點咬破表皮,流出血液,再緩緩地舔舐,鮮血將兩片薄唇染地鮮穠不已。

  意外的收獲。

  在極致的痛苦中,他低低笑了。

  馮玉貞走得慌張,回到偏房時仍然驚魂未定,卻越細想剛剛的事越覺得不對勁。

  直到睡前吹滅蠟燭的一瞬間,她猛然間茅塞頓開。

  起身往窗外望去,果不其然,扁扁的上弦月高掛天際,浮雲繚繞。

  話本中,從十五歲起,每個伴雲的下弦月夜晚,崔淨空都會獨自一人在房間裏呆上整個夜晚,直到第二天早上晨光熹微時方才出來,且神色疲累、衣衫淩亂。

  至於緣由,馮玉貞心頭一緊,如同有寒氣躥上脊背,她把被子往身下掖緊,企圖讓自己更暖和一點。

  因為十五歲那年,崔淨空第一次親手殺人。

  “貞娘,我看崔二一時半會回不來了,要不吃完晌食再走罷?”

  “謝過大伯母,”馮玉貞把劉桂蘭手裏的包裹提過來,“天黑了路更難走,我們腳程快點,還能趕上回去吃飯。”

  之前陪著馮玉貞在族祠睡的兩個新媳婦剛剛也回老宅去了,隻剩劉桂蘭在這兒等著送一程她。

  心善的老婦人此時卻有些憂心忡忡:“也成,不過這崔二大清早就出去了,就跟我說了一句待會兒回來,一下等到現在了。”

  提起崔淨空,馮玉貞神情便不自然起來,劉桂蘭卻沒察覺,隻管扯著她叮囑:

  “貞娘,你離了老宅,娘家人那邊怎麽辦?別怨我多事,這下光你和崔二兩個人,可小心點你那個倒黴爹哪天再找上門。”

  馮玉貞聞言一怔,這才反應過來。

  馮家夫妻二人,統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四女一男,前麵四個閨女都是馮父嘴裏的“賠錢貨”。

  馮玉貞排行第三,虧了她跛腳的殘缺,其他包括四妹在內的姐妹們,無一不是十二三就早早定了婚事。

  上輩子馮父從崔澤死後就三番四次帶著兒子吵嚷著上門要人,甚至在族祠就鬧過一場。

  老宅十幾口人,光男丁就有七八個,馮父回回都礙於崔氏人多勢眾不了了之,後來意識到恐怕是要不回這個女兒,賣不出錢了,於是徹底死心,斷絕往來。

  可是這輩子她擺脫了老宅的禁錮,也失去了原有的庇護。

  她一個弱女子麵對膀大腰圓的馮父自然是胳膊扭不過大腿,而那小叔子看起來又哪裏是會好心腸幫她的人。

  思及馮父自小動輒便對她破口大罵、拳打腳踢,不久還揚言要是馮玉貞再落到他手裏,就把她再嫁給老鰥夫換米錢。

  她扶住劉桂蘭的手臂懇求:“大伯母,您幫幫我吧……”

  “我知道,前兩天我就叫這回過事的人都把嘴縫上,別把你搬出去住的事給漏出來。

  你爹再上門我就騙他說你病倒站不起來。但貞娘,騙也騙不了幾回,早晚得被識破,還是得趁早做打算。”

  老婦人安慰地拍了拍她的手,馮玉貞正是心神不寧的時候,身後傳來搖晃的鈴鐺和呼哧呼哧的喘氣聲。

  兩人扭身一瞧,一頭黃牛拉著車悠悠從不遠處走來,崔淨空沒有坐上去,而是在地下牽著韁繩走到兩人跟前。

  他今日換了絳紫舊袍,清瘦如竹,墨玉般的長發以木簪束起,深色襯得愈發眉目疏離,不似凡人,除了側臉添了一道已經結痂的劃痕。

  昨天晚上有這個傷口嗎?馮玉貞盯著他呆了片刻,下一秒迎麵撞上對方看過來的眼睛,跟被燙到似的頓時低下了頭。

  “不愧能考上秀才,辦事就是周全牢靠,牛車可不好借!瞧我這記性,這幾天下來我都忘了貞娘腿腳不好使了。”

  劉秀蘭一拍腦門:“誒,有車正好,我去給你們抱床被子,去年秋天彈的棉花,可暖和了。”

  馮玉貞攔不住,見著她風風火火又跑回屋裏,隻剩他們兩個人站在族祠門口。

  “……弟弟有心了,”相對無言,馮玉貞隻得硬著頭皮說了一句。她想起昨日的事還是頗不自在,下意識扯了扯袖子,把手腕遮住。

  崔淨空隻三言兩語輕飄飄帶過:“嫂嫂不必這麽客氣。”

  等劉桂蘭抱著被子回來,又再三叮囑了馮玉貞兩句,兩個人坐上車正式啟程。崔淨空坐在車頭牽著韁繩,馮玉貞便老老實實坐在他身後。

  她雙手扶住車沿,把自己縮成一團,盡量少占位置,這輛牛車原先是拉柴火和幹草的,空間並不算大,即便如此她還是竭力地跟前麵的人保持了一段距離。

  直到行至坑窪地段,左右顛簸劇烈,馮玉貞手下一個沒扶穩,身子前傾,避無可避地趴在崔淨空背上。

  她立馬跟彈簧似的支起身,磕磕巴巴連著道歉了兩聲:“……抱抱歉,我沒坐穩。”

  冷清的聲音從前麵模模糊糊傳來,“沒事。”

  馮玉貞這才頗戰戰兢兢地坐回去,心裏很是埋怨自己,這下死死扶著車沿,生怕又倒在人家身上。

  而崔淨空看似平靜地直視前方,然而在她看不見的地方,帶著念珠的左手卻在病態地發抖,他無法自抑地咧開嘴角,笑容狂熱。

  猜對了。

  昨晚殘留的餘痛,果然在溫軟的女體貼上來瞬間化為烏有。

  他低頭看了看盤踞在他手腕上的那串琥珀念珠,霎那間一張玉麵笑意全消,甚至有些陰沉可怖,但很快便恢複了雲淡風輕的神態。

  ===第4節===

  日頭正高的時候,牛車停了下來。

  雖然馮玉貞在煙霧裏已經隨著崔淨空見過,但還是為眼前這間磚房的老舊程度所震驚。

  磚房廢棄已久,破敗不堪,牆縫裏稀稀疏疏鑽出來雜草,瞧上去一陣風就能把它吹倒。

  據村裏的老人回憶已經有將近七十年的光景了,最早還得追溯到上上個皇帝在位期間的事。

  大約三十年前裏麵死過人,原住的人家不久後就遷走了,於是荒廢下來,直到崔淨空後來被寺廟趕出去走投無路才住進來。

  推開搖搖欲墜的木門,一股陳腐的味道充斥鼻腔。屋裏倒是很亮堂,堪稱四麵透光,馮玉貞抬頭一看,屋頂上的瓦塊缺了半塊,從缺口投下光束,揚起的灰塵在光線裏彌漫跳躍。

  狹窄的堂屋隻橫著兩個低矮的板凳,滿打滿算走六七步就到頭了,東間是廚房,灶台積了厚厚一層灰,西邊隻有一間廂房。

  “叫嫂嫂見笑了,我之前都借住在夫子家裏,半年未回來住過了。”

  崔淨空見她被飛塵嗆得咳嗽了好幾聲,臉都咳紅了,善意說道:“不若嫂嫂出去喘口氣,我先來打掃一遍。”

  馮玉貞哪兒敢讓他幹活自己歇著,登時搖搖頭。

  他們拿從老宅帶回來的麵餅喝水將就了一頓,兩個人擼起袖子收拾起來。當她推開廂房門,一瞧卻愣在原地。

  廂房空間更是逼仄,簡單的榆木床和書桌就塞得滿滿當當的,桌子上立著半根蠟燭。

  重點是,隻有一間睡人的廂房,房裏隻有一張床。

  她正無措的時候,耳後襲來一股溫熱的吐息,她打了個激靈,急急扭頭,小叔子就站在她身後。

  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不過一掌,崔淨空眼眸微垂,牢牢鎖在她仰起的、毫無防備的臉上,如同蛇捕獵前的豎眸。

  “嫂嫂,怎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