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潘家園之行
作者:薑梔施蓮舟      更新:2022-12-15 11:08      字數:2170
  第372章 潘家園之行

    小禦知道靳風沙入獄的消息出奇的順利和平靜,沒有如薑梔所想的那樣“發瘋”。

    他倒是黏住了薑梔,小腦袋窩在薑梔肩窩,怎麽都不願意離開。

    “大哥,你為什麽要抱著媽媽?以前我抱媽媽的時候,你還說我不像男子漢!”小戈有些疑惑地看著小禦,問話時還捎捎頭,大哥可不是個這樣黏糊的性子。

    小曜瞟了一眼胡永誌和趙玉芳,小心思一轉,壓低聲音道:“應該是風沙叔的事吧。”

    在大哥心裏,除了靳風沙的事算事,其他可能都沒什麽特別的了。

    一聽這話,小戈噘噘嘴,衝小禦翻了個白眼,他就覺得大哥總是向著靳風沙不對,明明媽媽才是他們的媽媽,爸爸才是他們的爸爸!

    四個小家夥裏,小戈絕對是最忠實的“施蓮舟黨”。

    胡珊珊小臉玉雪可愛,臉上笑意就沒斷過,看哥哥們都圍著小禦,想了想,上去扯了扯他的衣角,奶聲奶氣地道:“小禦哥哥,咱們一起玩捉迷藏吧?”

    她雖然年紀小,卻也從大人嘴裏知道,原來的靳鋼鐵現在已經改名字了。

    而且這裏好大,玩捉迷藏正合適呀!

    小禦揉了揉眼睛,從薑梔頸窩把頭抬起來,聲音還悶悶的,沒好氣地道:“都這麽大了還玩捉迷藏,幼稚鬼!”

    胡珊珊睜著大眼睛看向小禦,歪了歪頭道:“什麽是幼稚鬼?”

    薑梔失笑,拍了拍小禦的屁股:“去玩吧。”

    小禦這才慢吞吞的從薑梔腿上跳下去,微微仰起下巴,又恢複了往日的生????機勃勃:“我是大哥,捉迷藏的話我先找你們,你們去藏好咯!”

    “咯咯咯,我要藏起來啦!”胡珊珊清脆的笑聲回蕩。

    幾個小家夥很快就投入到了愉快的遊戲中,小淙雖然依舊拿著自己的魔方,卻也任由小曜拉著自己四處躲藏,偶爾小嘴邊還能看到笑意,已經漸漸有了人氣兒。

    薑梔輕舒一口氣,眉眼含笑。

    胡永誌也笑了笑,說道:“老板,這潘家園咱們什麽時候去?”

    說話間,他從隨身的背包裏取出一遝一遝用報紙包好的五千塊,一一放到桌上,這還是薑梔臨走時給他的一萬塊,用來給靳風沙疏通關係後剩下的。

    這些錢已經足夠他們去潘家園“大撈一筆”了。

    “待會就去。”

    ……

    上京城有句老話:“逃不開的潘家園,繞不過的琉璃廠。”

    潘家園。

    薑梔和胡永誌站在潘家園門口,後者情緒還有些激動:“老板,總算是到了!”

    他以前就是個見不得光的販子,能這麽光明正大出入這種地方,真真是托了她的福。

    “走吧。”薑梔神色平靜,上輩子這地兒她都快走爛了,這輩子入眼還不如上輩子繁華熱鬧,倒也沒什麽好激動的。

    事實上“潘家園”這個名字也是近兩年才改的,以前這地兒隻是一大片居民區,叫“潘家窯”,後來人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才改成潘家園。

    兩人剛走進市場,胡永誌就被熱鬧的場麵和氛圍給震的眼睛發亮。

    一排排的攤子,隨意鋪著塊紅布,上麵擺著瓷器、銅錢、字畫等等琳琅滿目的“古玩”,皆是透著古韻,外行人看哪樣都像是真品。

    攤主們都坐在攤位後的小馬紮上,和熟客討價還價,頗接地氣兒。

    薑梔和胡永誌都不算新人,所幸時間多,就一個個攤位的看。

    兩人看第一個攤位時,正有一個年輕的女人拿著一支玉簪子在問價。

    “老板,這個怎麽賣?”女人翻看著手裏的玉簪,語氣滿是歡喜。

    薑梔輕瞥一眼,就知道這個女人是外行。

    她手裏的玉簪子,姑且說是玉簪子,雖說看著像老玉,但色澤幹枯,內裏還有氣泡,一看就是做舊過的假貨。

    做古玩生意的攤主都是人精,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這女人開口就問玉簪子,已經給了攤主一個“外行”的想法。

    攤主是個留著兩撇胡子的中年男人,他看了女人一眼,不鹹不淡地道:“二十塊錢。”

    “二十塊錢??”女人一驚,這個價格可超出了她的預算。

    這年頭,一個月工資也就三十四塊,哪能真掏出二十塊錢買個不知真假的玉簪子?

    女人有些戀戀不舍的把簪子放下,歎了口氣,背著小包走遠了。

    攤主輕哼一聲,最煩這種屁都不懂隻知道問價的青瓜蛋子。

    “老板,看看?”胡永誌試探問道。

    薑梔沒說話,卻在攤位前半蹲下來,神色從容又鎮定的掃著攤子上的物件。

    攤位看????薑梔穿著打扮不俗,臉色也熱情了幾分:“同誌瞧瞧,我這都是從鄉下剛收上來的貨,你要是能入眼,咱們再詳談!”

    古玩行裏,流行倆詞兒,撿漏和打眼。

    撿漏是說賣東西的人道行不夠,把東西便宜賣了,讓你撿了漏。

    打眼是說你學藝不精,把假貨當真的買了,看走了眼。

    在這個行當裏有個行規,不找後賬,不能退貨,權當買個教訓。

    攤主看薑梔不說話,依舊再接再厲的客套吹噓:“同誌瞧著臉生,頭回來咱潘家園吧?那你可不知道,前幾天,剛有個收破爛兒的從我這收了副古字畫,最後在‘青花拍賣行’賣了三萬塊錢!三萬!!”

    說著,攤主怕薑梔不信,還加重語氣,用手指比劃著,臉色十分肉痛。

    “是嗎,我看你這攤上都是瞎活,連荒貨都算不上。”薑梔纖細的手指點了點攤位上的東西,唇邊泛起淡淡的淺笑。

    一聽這話,攤主心裏頭就咯噔一聲,遇上行家了。

    瞎活是說攤子上都是做舊的新東西,攤主拿來冒充老物件。

    荒貨則指的是走街串巷,下農村到處收購來的“古董”,八十年代,荒貨是古玩市場的主流物件,大多魚目混珠,真假參半。

    他訕笑著看了看薑梔,沒說話。

    這時,薑梔卻上手拿起了一個鼻煙壺。

    這支鼻煙壺瞧著像玉質的,扁瓶樣式,壺身上設色以墨色為主,以淡彩作點綴,景物格調高雅精致,畫中還有很多題跋,內容與畫麵協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