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未雨綢繆
作者:棄還真      更新:2020-04-01 07:54      字數:3364
  元始諸天最新章節

  聽人話,吃飽飯!

  荀少既然知道了圓光和尚的態度,自然不會去討這沒趣,去練什麽內家功夫。

  佛道之爭,一內一外,倒也是異曲同工!

  不過,外家功夫,竟然與【易筋煆骨】之境,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倒是讓荀少,有些意想不到,出乎意料。

  “小成煉皮肉,大成煉骨節,巔峰煉竅穴,”

  這幾乎是字字珠璣,坦言此世武學道理。

  “不過,最大的收獲,還是……”

  荀少瞳孔,那道道身影交錯,最後匯聚成一道。

  那一道身影,似剛猛無鑄,似拳意滔滔。

  一百零八招式,赫然不斷精簡,化作一套武學殺招。

  “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

  一滴赤色源力,轟然四散。

  一絲一絲赤氣,在石鏡表麵,泛起赤色光澤,環繞不住。

  “這……才是我,最大收獲啊!”

  荀少,拳掌之間,變化莫測。

  仿佛一種天性本能般,在瞬息之間,已然有一十八種變化,一一生出。

  …………

  大慈安寺,般若堂下,

  莊嚴佛堂中,百盞油燈,灑下細碎金黃,

  一尊純金佛像,盤坐高台上。上有一襲,深黃經布,自佛像臂膀蓋下。

  法台之下,猶有一尊,三足兩耳,銘刻道道箴言的銅鼎。

  有著三縷青煙,自銅鼎周匝,徘徊不定。

  在燭光映照,飄搖之中,一尊身影,正盤膝靜坐。

  圓光和尚,自僧舍院落出來,沒有回自家的羅漢堂。

  反而,不緊不慢,走入了此間佛堂。

  “師伯,”

  他雙手合十,聲音中滿是敦孺。

  雙膝彎曲伏地,對著那一位正在佛像前,盤坐的身影。

  這位莽和尚,溫順有加。

  了通大和尚,緩緩睜開雙眸。

  淡淡的望一眼,這位一直,就以粗莽形象,顯露在人前的師侄兒。

  “嗯,你來了,”

  大和尚眸光,一如清澈見底,隻是淡淡的說道。

  “南無阿彌陀佛,”

  圓光叩首,誦念佛號,以示對這位的尊崇。

  “不必多禮,”

  看著這師侄,了通和尚的嘴角,不禁浮起一抹笑意。

  這一位師侄,自幼是由了空和尚,扶養成人的。

  在個人情分上,自是不比,那些尋常弟子一般淺薄。

  而且,這為圓光和尚,無論在武學修養、或是佛學見解上,都是圓字輩弟子中的翹楚人物。

  甚至,了然禪師與了通和尚,都有意欽定圓光和尚,作為大慈安寺,下一任主持人選。

  所以無論公、私,了通和尚,在對待圓光的態度上,就有著幾分親近的。

  圓光和尚起身,低頭道:“弟子已經去見過,圓真師弟了,”

  “嗯……”

  大和尚應了一聲,道:“怎麽,貧僧的這位衣缽弟子,可還入得了,你這位羅漢堂首座的法眼?”

  此時的,了通和尚,百衲衣坦露胸脯,一串念珠,順著脖頸而下。

  絲絲金色光輝,在念珠浮麵之上,不住醞釀。

  這些金輝,在一百零八枚念珠,若隱若現著佛音禪唱。

  這是以一顆琉璃禪心,孕養念珠。

  以上乘佛法,將這一顆顆念珠,打磨的綻放佛光,玄妙更甚以往。

  圓光和尚,頷首低眉,回想著這幾日間,與荀少一言一行。

  他道:“圓真師弟,既是入得師伯門牆。想必,這位師弟,早就通過了師伯的考較,”

  “不過,弟子這幾日以來,與師弟言談、交往,此子不似個安分之輩啊!”

  圓光和尚,是何等樣人。

  能做上羅漢堂首座,被當成下一代主持培養。決然不是表麵上,是那般簡單的粗礦漢子。

  寥寥幾日,與荀少的相處,自然察覺到,荀少那看似恭謙的背後,那一絲凜然傲骨。

  然而,了通和尚聽到,這樣一番,似褒似貶的評價,反而暢然大笑。

  他道:“好一個,不似安分!”

  “當今時局,亂象初顯,正是開拓進取之機,”

  “咱們想要安分守己,說不定那些人,反而升起警惕。不折騰出,幾下響動來,他們是不會放心咱們的。”

  了通和尚看的長遠,這天下動亂四起,益州雖偏安西陲,但益州各地儼然有人磨刀霍霍。

  但,他們大慈安寺,並不準備爭龍。

  爭龍風險太大,太嶽山的教訓,可是觸動了不少道脈!

  所以,除非是確定了益州潛龍所在。否則了通和尚,是不會輕動的。

  隻是,慈安寺在錦平府,信眾諸多,潛在勢力頗大。

  難免不會有人,想要對慈安寺這一塊,汁多味美的‘肥肉’下手。

  這就需要適當的,展露一下獠牙,讓慈安寺多上一層保護色了。

  了通和尚,道:“這圓真,就是不二人選,”

  “您是說?”

  到底是一堂首座,‘政治’智慧不低,圓光和尚明悟。

  “嗬嗬嗬,玉不琢不成器,這小子,秉性不錯,但要不經過幾次雕琢,日後也難成大器,”

  大和尚低聲笑了兩聲。

  一位青氣秉命的苗子,無論在何時何地,都無法不去重視!

  無論荀少他,未來的際遇如何。

  但,對於了通和尚,乃至於整個大慈安寺的意義,都是難以言喻的。

  畢竟,在這風雲漸起,鼎革天地的關鍵時刻。

  一位青氣秉命者的能耐,足以攪動乾坤,讓人不敢生出,小覷之心了。

  “出身於慈安寺的一方之主,對於慈安寺的作用,可就太大了,”

  了通和尚心中,略過這般念頭。

  無論荀少,未來是成為一方一地之主,或是直接成為益州潛龍的從龍之臣。

  這些,對於大慈安寺來說,都是難得可貴的‘政治資源’。

  猶其是這當中,大慈安寺的投入,近乎與‘無’,真正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阿彌陀佛,”

  圓光和尚目光閃爍,問道:“想必,圓真師弟日後,會明白師伯苦心,”

  “他會明白的,”大和尚微微頷首,神色中不含其他情緒。

  荀少命格之事,在這闔寺上下,也僅有了然禪師,與了通大和尚。

  這兩位寺中,地位、名位最高者,才有資格知道。

  就是圓光和尚,也隻是明白些枝末,不明白全尾。

  不過,了通和尚,也是用心良苦。

  佛家重因果,在此類事之上,比之道家,更猶甚數分。

  一但沾染孽業,一身佛家神通,登時就要十去七八。

  而荀少本命純青,命數厚重。

  大和尚受了天地之噬,金身有瑕,又攬入這般因果之數。

  這舉動,不吝於是自家斷了自家道途,再無補救機會,隻能枯坐老死,在這茫茫紅塵之中。

  他目光平和,望著著這位師侄,道:“我慈安寺,興建與先衛,始盛於今朝,從一介荒山野廟,成了這一方大寺。”

  “曆經數代,才有著這般香火,不易啊!”

  圓光和尚欲言又止,隱約間似乎明白了什麽,呼道:“師伯,”

  了通大和尚低聲呢喃著:“五百載古寺,舍了老衲一人,換取個機會,值得,值得啊!!”

  …………

  秋風瑟瑟,楓葉映紅,

  小鏡湖畔,一小和尚,在凜冽秋意下,仍舊一襲單薄的灰色僧衣,站在秋水一側。

  這小和尚,年齡大約十二三歲,相貌清瘦,顎骨飽滿,目光中似是,帶著些活潑靈動。

  在這秋意當中,愈發明朗清晰。

  倏然,小和尚身軀一動。

  嗡嗡嗡

  骨骼之間,發出如雷咆哮。

  一拳轟出,仿佛一架架戰機般,呼嘯而過。

  一時間,周匝數尺之內,草地稀疏,紅葉頓然在拳風之下,灑落漫天。

  “先天羅漢拳,”

  小和尚身影交錯,僧衣鼓動,獵獵交響。

  這一門,石鏡精簡衍化出得武學,仿佛是對這小和尚量身定做的。

  動如猛虎出柙,靜似老樹盤根!

  那一拳,那一腳,都是近乎完美。

  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

  荀少收起拳架,靜靜品味著,這一門拳法精義。

  時光冉冉,五載過去了!

  荀少的和尚生涯,整整度過了五個念頭。

  他漸漸退出,武學定境。

  “五年了,”

  荀少看著一汪湖水,楓葉殷紅,甚至染紅了這一湖碧水。

  時間過的很快,對於荀少來說,更尤為如此。

  對於此世之人而言,這是度過了五個年頭。

  但對於荀少自己來說,卻不過是在主世界,多多來回了幾次而已。

  有著石鏡的鎮壓,這兩方世界,倒是對他無礙。

  隻是主世界一日,大魏世界是一年!

  若非主世界,荀少不可能放棄,呂國公子的名位。

  他甚至都想要,一直停留在大魏世界,指揮這具身體的一舉一動,圖謀氣運。

  隻是,在經過荀少幾次,來回兩方世界時。

  荀少才愕然發現,這一具軀體的原主人,還是有著一些微薄意識的。

  隻是那些意識碎片,在經過石鏡毫不留情的鎮壓,再有荀少不斷同化下,幾乎都成了荀少的意識分身,且承載了荀少的知識。

  正是如此,才讓大慈安寺,闔寺上下,對荀少的關注,如此之甚的情況下,亦沒發現絲毫不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