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擊鍾金仙
作者:棄還真      更新:2020-06-17 13:11      字數:4301
  ————

  一尊大神通的可怕,已然遠非一切先天大神通之下的生靈,所能想象之極限。

  超拔虛空宇宙命數之外,得大自在大逍遙,可謂天地朽而吾不朽,日月滅而吾不滅。

  但是,世人所不知,大神通與大神通間也有差距,其中差距之驚人,更非是一切後天芸芸眾生,所能揣摩億萬分之一。

  須知,一尊證得先天大神通之人,已然是超拔命數之外,開辟一方後天世界,教化芸芸眾生,都是一尊尊創世之祖。

  而天地間最為頂尖的大神通者們,則是在先天大神通之上,更進了不知多少,成為虛空宇宙中的一部分,渾然化為三千先天大道之數,得無極無量無生無滅之果。

  因而,這些在大神通者中稱尊作祖之人,無論是身化命運長河,亦或是道化光陰長河,都是承載天地宇宙之重,為虛空宇宙恒河沙數世界,幾位真真正正執棋之人之一。

  在這一方虛空宇宙,一道命運長河無始無終,一道光陰長河一存永存,二者貫穿虛空大千,其中恒河沙數世界,億萬萬兆無盡生靈,盡在命運長河、光陰長河之中沉浮。

  故而,但凡未跳出命數,證得大神通之境者,其過去未來清晰明了,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從生到死事無巨細。

  這些最為頂尖的大神通們,以天地宇宙為棋盤,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眾生為子。更有幾尊絕頂大神通,有著自久遠之初,無盡歲月之前,落下一步閑棋,曆經千萬載光陰之後,這一枚閑棋才會落到實處。

  這一位盤坐玉虛宮的古仙人,其師尊就是一尊絕頂大神通,俯瞰命運長河變化,自無窮歲月前落下一子,並讓這一尊古仙人為此枯守千萬歲月。

  讓古仙人這一尊先天大神通枯守千萬載,如此驚人的大手筆,便是在絕頂大神通著中,不能說獨一無二,也是極為少見了。

  “師尊在上,廣成子定當不負師尊教誨,讓此子心向玉虛,光大吾玉虛法脈!”這一尊古仙人懷抱落魄鍾,盤坐紫色蒲團上,太極八卦仙衣鼓蕩,鍾聲悠悠回蕩在玉虛宮中,麵容中固然似喜似憂,但其清朗的聲音,依舊徐徐震動玉虛宮。

  這一尊古仙人身份著實驚人,赫然就是道門七十二大聖之一,玉虛十二金仙,上古黃帝之師,擊鍾金仙廣成子。

  而廣成子之師,便是道門三大源流之一,諸果之因太上三清之首,浮黎元始大天尊,萬界諸天尊其為‘盤古氏’的那一位。

  一尊絕頂大神通者無處不在,廣成子話音剛剛落下,這一位諸果之因就有聖跡顯化,玉虛宮中一絲絲流光徐徐轉動。

  嗡——

  嗡——

  玉虛宮宮門前三十六座石井,一口口石井井水湧動而出,其間三十六道靈光閃爍不定,似乎呼應著廣成子的話語。

  “看來,師尊要貧道等的人,果真是來了,不然玉虛宮也不會生出如此異象!”

  看著玉虛宮的異象,廣成子若有所思,對於這一枚’棋子’的突兀現世,就連廣成子這等存在,也有了幾分躊踔不前。

  廣成子畢竟枯坐千萬載,要說心裏沒一點想法,卻也是不可能的。哪怕是貴為先天大神通,也不會斬斷所有的性情。

  這一刻,廣成子心頭暗自想到:“貧道倒要看看,那是個何等人物,能得如此的師尊垂青,甚至降下神跡顯聖。”

  畢竟,廣成子枯坐玉虛宮千萬載,隻為了自家師尊的一步’棋子’,就是祂已然證就大神通,也不能完全的脫去性情。

  固然祂大神通化身億萬,在這些歲月以來,雖以先天真身枯坐玉虛宮,但也能用億萬化身往來諸天,也不能說是付出多少代價

  可在,無論代價如何,在廣成子的心裏,能讓祂枯坐千萬載之人,讓元始師尊為之另眼看待的人物,必然有著不凡之處。

  隻是,尤其似太上三清一般的人物,一言一行莫不是天意,廣成子更要小心揣摩,細細品味其中真意。

  雖然廣成子亦為大神通者,是道門赫赫有名的大仙家,更在一些先天世界中,有著道門十祖的呼聲。其法力神通不算與其師同輩之人,在道門之中也能入得前二十之列,一身道行難以估量。

  但廣成子與三清祖師間的差距,簡直就是皓月與螢火一般,二者不可相提並論一分一毫。對於元始師尊的吩咐,哪怕如同天意茫茫一般,也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廣成子法眼燭照,番天印氣機震懾住虛空間一道道神念,看向道境的某一處角落,大神通一念知過去未來,眸光乍然一定,看透了一切內因外因,詫異道:“咦……竟是這一宗寶物,它不是被……那人打碎了嗎?”

  這一發現可不得了,驚得廣成子氣機一震,待到仔細查看,看到那一麵石鏡滿布碎痕跡,才又不著痕跡的鬆了一口氣,道:“原來如此,如今的這一宗寶物,已是跌落了先天奇珍的品階,隻為一口第四品神兵,再也不負先天奇珍之品階矣?”

  話雖然如此,可是廣成子心頭依舊沉重,這一尊先天奇珍畢竟鬧出過好大的風波,其中的牽扯麻煩之大,以至於就連廣成子這般人物,都不願摻合進去。

  “而且,此子修行的是肉身大藏,竟然不是煉氣存神之道?師尊看重的這人,竟是個修肉身的人物!”

  “也罷,此子能在滾滾紅塵之中,煉就一具金剛不壞之體,倒也不失為是個人物。”廣成子微微蹙眉:“莫非師尊,是打算將祂的盤古真身神通,傳給這人?”

  廣成子兀自揣測著,倒也不急著見一見這人,元始天尊隻是讓廣成子照看其一二,個中的可操作性太大。對其人不用太放在心上,也不用不放在心上,全看廣成子心頭所想。

  隻是,在看到那一宗寶物後,對元始大天尊的心思為何,廣成子雖有一點猜測,又有些拿捏不準了。

  廣成子心頭隱隱有所觸動,似有靈感醞釀,卻摸不到實處,呢喃自語道:“隻是一個修行肉身之道的小子,手上便是有著那一宗寶物,也未必能鬧出多大風波,師尊之意究竟是為了什麽?”

  要知道,廣成子這一絲靈感,可是先天大神通的靈感,不可等閑視之。或許不一定是正確的感應,卻不代表就不重要。

  所謂道門煉氣修行之士,需要時時打磨元神真靈,參演天地大道至理,一舉臻達真靈透徹,無暇無礙之境。得不可思議之神通,知禍福前因,斷明是非之果,諸般因果不沾,就是憑著這一絲靈感,才能元神道體長存不壞。

  要不然,在神通鬥法之上,一般得了長生的煉氣士,不如肉身成聖的人物多矣,為何卻能活的比肉身成聖之人長久。

  肉身、煉氣之道各有千秋,世上肉身成聖之人,皆是戰力無雙之輩,一吼山河碎,一身壓萬古,氣血精元如江似河,磅礴無止無盡,舉手投足都有打破虛空之力,破滅一切諸象之能,隻為見得真我,求得一著力之極致,粉碎真空妙境。

  而修行煉氣參演天道之人,則與肉身成聖人物的側重方向不同,雖在鬥法神通之上,遠遠弱於同一級數的肉身成聖者。

  但凡煉氣修行之士參演天機,事事料敵以先,占盡了機優勢,更是勝在壽數長久。

  隻要,一朝煉就一道元神法力,就有三百壽數之多,在其九轉元神純陽之後,更是幾千幾萬壽數不止。倘若一朝參悟天地玄機之密,便是煉就天地同壽之體,日月齊輝之身,也並非是虛無妄念,乃是真正的長生不死之道。

  食氣者,神明不死,為天地大道正宗!

  大千宇宙之中,更不乏道行高明之士,在煉氣修行之中,參悟高深天地大道之理,以元神寄托天地虛空。

  煉就一道萬劫不磨不壞之體,一點真靈本性與虛空天地相合,一方天地之事無有不知,堪稱這一方先天天地化身一般,在大神通者中稱尊作祖。

  故此,這煉氣存神之道傳承綿延不絕,不禁是勝在闡述天道至理,順天應人之上,能大為延長壽數也是一大重要因素。

  正是因為如此,道門三清祖師的真傳大道,方為正宗元神大道道法。在道門門庭之內,除了一位天賦秉異的三代門人昭惠二郎顯聖之外,以及某位蓮花化身的少年人物,少有能在肉身修行上有所建樹之人。

  …………

  主世界的道境天地,簡直廣闊無垠,天地靈機充沛,不乏有著上古氏族、道門仙真、佛門羅漢、魔門魔頭,爭相演繹著萬般精彩,乃是當之無愧的天地鍾神秀!

  這一座道境作為人間四境之首,仙佛神聖之宗,自是受大道氣運所鍾,不但是四境之中最為廣袤之境,亦是天地靈機最為匯聚之地。

  自太古神魔時代起始,道境就以三十三州劃分,億萬載無有變遷。雖然因為滄海桑田,每一大州的州土,縱是有所增減,但三十三大州的道境格局,確實是存在了萬萬載之久,至今猶未有變化。

  東荒州,魁隗王部,王土八百血部之一,血石部!

  “殺!!”

  一聲聲呐喊響徹雲霄,一個個披著獸皮的大漢,手中揮舞著骨戈戰矛,在血石部落空曠的場地上,肆意的宣泄著一身的氣力。

  “殺!!”

  這些身披獸皮的壯漢,一個個猶如虎豹一般,天生筋骨強健,似乎個個神力驚人。隻是渾身帶著一股野性的氣息,隻是這區區的幾十人,呼喊起來的聲勢已然不小。

  一個個聲嘶力竭的漢子,手中的骨矛上寒光閃爍,顯得異常的專注。這雖隻是血石部的一場晨練,但一個個全神貫注,顯然沒有一個人隻是將其當成晨練。

  道境大地固然是仙佛神聖之宗,是仙人們修行的樂土,可那是對修行有成的人物。

  對這些隻能熬煉筋骨皮膜,沒有完善修行法的血部中人,道境大地不說是步步危機,也是相差不大,一個不慎就會成了上古異種的糞便,成為億萬裏大地的養料。

  這時候,每多出一絲一毫的力量,就是能否活命的先決條件,是生存下的磨礪,讓這些漢子們不敢不全神貫注。

  “真是沒想到,道境的人族竟會是這種生存狀態!”荀少彧身上穿著獸皮,背脊靠著石屋的石牆上,饒有興致的觀看著血石部的戰兵們,眸子中閃爍著精芒,似乎在想著什麽。

  由於這一座東荒州,位於道境邊境的東荒州,不僅是道境三十三州排名最末的一州,同時也是距離東海最近的一方大州。

  因此,荀少彧自入道境之後,一直向著一個方向走,連續行進了不知幾日幾夜,一度以他天人神魔的體魄,都感到了一絲疲憊,才走到這一處人族聚落。

  也正是這一處人族聚落處,荀少彧才知道道境三十三州的一些基本情況,更知道道境之上也有著人族聚落的存在。

  道境上的億萬人族,生養於道境,天生體魄強大無比,一個個強人輩出,實力、勢力著實不小,堪稱是一方霸主,

  就以這一座血石部為例,其中就有著上百個具備倒拽九牛之力的漢子,而這隻是一方王部下轄八百血部之一。

  然而,這一座王部還是勢力較弱的,整個道境三十三州的人族王部,足足有著七十二之多,其勢力之龐大恐怖,就是大殷帝丘都未必能與其相比。

  甚至,一些在苦境大地之上赫赫有名的上古氏族,如今都成了人族王血,統治著道境大地上的億萬人族,作為道境人族的精神寄托。

  荀少彧看著血石部的練兵,眸光沉沉:“八百血部啊,這一股力量不可小覷啊!”

  而且不知是因為道境、苦境製度不同,還是因為別的什麽原因,道境人族與苦境人族的凝聚力完全不同。

  這一處人族聚落,就是因為看在荀少彧是正統人族血脈的份上。哪怕荀少彧來曆不明,還是毫不猶豫接納了荀少彧。其間應對雖然說不上熱情款待,但也讓荀少彧暫且有了一個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