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38歲的新娘
作者:蘇主任陳謹月      更新:2022-12-11 18:39      字數:2204
  第90章 38歲的新娘

    雖說蘇江找不到媳婦,但也不意味著他們來者不拒,要說二婚女人或者寡婦,這附近的村莊也不是沒有,何必要花高價買個外地的二手貨呢?

    尤其還說什麽,生過娃娃的。

    我們蘇江就那麽不堪嗎?

    董辛軍也不管他的心理活動,照樣翹著二郎腿吐著煙圈。他手上並不是沒有姑娘的資源,隻是不知道為什麽,就是不想“介紹”到這戶人家,不想便宜這老流氓。

    當天,蘇義天沒有答應,默默地離開了。

    可沒過兩天,又找來了,並且堅決地說,女人就女人,隻要不帶娃娃就行。

    董辛軍善解人意地說,那好,女人的價位比姑娘少一千。

    那天回去,蘇義天悶悶不樂地輾轉反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開始罵這個罵那個,搞得一家人都莫名其妙。

    早飯時分,蘇海又提出讓父親上門提親的事,說人家女方的父母已經在催了,再不去還不知道會有什麽變數呢。

    不屑於和歪嘴老婆商量,蘇義天打算唱一出瞞天過海的戲碼。並且他堅信,以蘇江的智商,一定發現不了。

    “呸,他能發現個狗屁。”蘇義天狠狠地在地上啐了一口,“真有那本事,早把媳婦娶來了。”

    和董辛軍確認好送人的時間後,蘇義天就開始各家各戶,盡一個父親的責任。

    畢竟不是明媒正娶,蘇義天也不打算請村裏人了,準備給親房親戚打個招呼,簡單擺個酒席就行了。

    按理,大哥家應該最先得到通知,可每次準備過去他家的時候,謹月都在。自從上次在土豆地裏不受待見後,蘇義天就感覺臉上有點掛不住,能繞著走絕不直走。

    這不,他還是瞅著謹月去了娘家才過來的。本來以為女人正月轉娘家總要待個三五天,誰承想,這娘們當天就回來了。

    真是冤家路窄。

    謹月本來對這二叔沒啥好感,但因為當著長輩的麵,又是在自己家裏,她還是硬著頭皮打著招呼,盡量裝出熱情的樣子。

    “謹月,正好你回來了,蘇江初八成親,你和你嫂子過去幫幫忙。”

    謹月應了一聲,蘇微聽到母親回來了,就跑過來纏著謹月說自己今天贏了七顆核桃,纏著謹月去看自己的戰果。

    謹月小時候也玩過這個遊戲,不過她那個年代,不僅僅用核桃玩,糖果也會加入其中。

    童年,多麽愜意。

    謹月很快把即將飄遠的思緒拉了回來。揉揉發酸的眼睛,謹月發現,時間並不能讓一個人真正地忘記什麽,尤其是那些魂牽夢繞的過往。

    很多次,她以為自己忘記了,可真正獨處或者夜深人靜時分,她總是恍惚覺得這一切都是夢。

    初八,天氣晴朗,出奇地冷。謹月和張氏一大早就過去蘇義天家。

    雖說婚事要簡單辦理,但從院子的收拾裝扮來看,也不算簡單,甚至在村子裏也算得上盛大。

    紅對聯、大喇叭、鞭炮、桌椅,廚師,一應俱全。蘇江穿著不太合身的黑西服,左胸邊別著一個“新郎”的胸花,笑吟吟地給她們打著招呼。

    蘇江的歪嘴娘也換了一套新裝,笑得嘴巴斜到了耳朵邊,倒是蘇義天還是和平時一樣,懶洋洋地和親房鄰居拉著家常,絲毫沒有緊迫與激動樣。

    “兒媳婦都快來了,你這個老公公還不趕緊收拾一下。”蘇廣德開著玩笑。

    “就是啊,你今天倒是會裝模作樣了。”王大夫也插嘴了。

    “不能亂說,不能亂說。”蘇義天使著眼色,周圍的人都會意地笑了。

    廚師是從外鄉請來的,聽說在他們縣上開了一家川菜館,蘇義天說,畢竟是他們家的頭件大喜事,也讓街坊鄰居嚐嚐四川菜。

    謹月和張氏隻能打打下手,摘摘菜,洗洗碗什麽的,其他也幫不上什麽忙。

    謹月一向有點排斥這種熱鬧的場麵,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社交恐懼症。

    所以在廚房已經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在門外的爆竹聲連連迎接新娘的時候,她還是待在廚房,四處搜尋著可以幹的活。

    直到張氏進來喊她時,謹月才有點不情願地出去了。

    新娘子穿著紅棉襖,黑褲子,頭上披著紅方巾,由蘇江背著向西邊的洞房走去。看身形,是個苗條的姑娘。

    蘇海和其他幾個大男生扔著糖果,小孩子在後麵嘰嘰喳喳地追趕著,推搡著,有一個調皮的男孩子甚至一把拉下了蘇江的褲子,害得蘇江踉踉蹌蹌地差點摔倒。

    在一片哄笑聲中,他們終於進了新房,謹月懸著的心也總算放下了。

    新娘和蘇江剛一進去,歪嘴女子就端著糖果快速地走過來,擋住湧動的小孩們,拉上了門。

    “走,我們進去看看。”張氏低聲對謹月說。

    “不好吧,二娘把門都拉上了。”

    “看看有什麽要緊。”

    抵不住張氏的拉扯,謹月也跟著過去了。

    新娘子坐在炕沿邊哭哭啼啼,蘇江手上正拿著一張紙條。

    看到有人來,新娘子止住哭,抽泣著。

    張氏極其熱心地安慰著新娘子。

    謹月突然就對麵前的陌生女人起了憐愛之心,她掏出自己的手帕,遞了過去。

    通過董辛軍嫁過來的姑娘,在附近村子已經有好幾個,不用猜也會經曆這樣的場麵,張氏他們已經司空見慣。

    謹月後來才知道,這個叫翁向娣的女人,是在一次外出打工時被騙。翁向娣已經38歲了,據說孩子都已經16了。

    董辛軍安撫她說,隻要乖乖聽話,以後會協助她逃離蘇家,與丈夫兒子團聚。

    董辛軍在董灣的村頭修了一座房子,這房子在外麵看著很小很普通。

    但裏麵,新娘用品卻一應俱全,尤其那個化妝台上,各種瓶瓶罐罐堆得滿滿的。這是董辛軍給新娘子們提供的“娘家”閨房。

    婚禮前夕也有專門的化妝師前來效勞。董辛軍還會根據新娘子的生辰八字,在出嫁當天擺放火盆、鏡子等東西。

    新娘子是由專門的伴娘扶著跨火盆,上“花轎”的,按他的話來說,就是“安撫人心,圖個吉利”。

    當然遇到不識相的女人,董辛軍也有其他不識相的辦法,威脅隻算小小的一種,曾經也有被打到頭破血流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