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現場搶人
作者:陸思魚沈行雲      更新:2022-12-10 10:09      字數:2113
  第168章 現場搶人

    楊曼麗伸頭看過去,照片的確漂亮,閨女拍的水靈靈的,婆婆也精神。

    她又看一眼包裹,裏麵有板鴨、幹蝦仁……裏麵怎麽還有兩雙皮鞋?一雙男款一雙女款,都是大人穿的。

    這兩雙皮鞋都是陸思魚空間裏的,她在黃山挖了諸多藥材,新兌換的物品中就有男士皮鞋。

    楊曼麗不知道這些,隻覺得她花錢的勁頭實在嚇人,這些東西,這些照片要花多少錢啊,她深深懷疑閨女工資月月光。

    她看向那邊還在打鬧的父子:“停下停下,吵死了。”

    陸思國走過來笑說:“媽,我奶真有意思,不論我姐給她弄了點什麽,她都要來跟我爸顯擺,還次次不重樣。”

    楊曼麗往他頭上敲一下,問陸振邦:“這次她信上有沒有說,信封上的地址能不能回信?”

    “這次寫了,讓我把回信寄到相城地質局去。”

    自從小魚崽子去做地質工作後,來信的地址就不固定了,平時他們很難聯係上她,隻能等著她來信。

    來信吧,他們還沒辦法回信。因為她總是離開一個地方之前寄信,到一個地方之後,又馬不停蹄進山,住的地方沒人給她收信,於是她每次都在信尾說一句勿回。

    這次留地址,估計還是為了老娘的作文。

    “絕了,我畢業那麽多年了,居然還要重新寫作文,她還在信上說,會讓小魚給我的作文打分,滿分60分,要是寫的不及格,還得重新寫。”

    楊曼麗莞爾。

    “你寫完作文,在信上跟小魚說一下,讓她把工資都攢起來,不要總是往我們這寄東西,平時寄點吃的也就算了,又是寄皮鞋又是寄布的多貴?我們天天穿軍裝,也沒什麽機會穿這些,別浪費這個錢。”

    “知道了。”

    陸振邦對著信和照片無奈至極,作文怎麽寫?要不要把小學語文課本拿出來借鑒一二?思考再三,最終決定還是借鑒語文課本。

    寫完作文又寫正常家信。

    陸思家:“你幫我問問姐姐,怎樣才能找到金礦,我們同學和校友都想學。他們現在對我姐的對象替補不感興趣了,想做她徒弟。他們怕以後找不到工作賺不到錢,要是學會怎麽找金礦,以後就能去找黃金花。”

    說完羞澀一笑:“就是這次的人數比較多,因為女同學也想學,加起來足有一百多個。”

    陸振邦唇角抽抽:“那你們同學夠未雨綢繆的,可惜了,金礦是國有資產,你們不能私自動。”

    陸思家:!!!

    陸思國哈哈一笑:“我就兩句話,明年暑假我能不能跟她去體驗生活?要是能,給個地址,我自己去找她,不用他們回來接。”

    陸思家一聽就很心動:“爸,幫我也問問這個。”

    “……”

    你一句我一句的,因為好幾個月沒有正常通信了,好不容易能通一次,一封信了二十來頁,普通信封都不好裝。

    ~

    再說尋金五人組,事情解決後,他們稍作準備,就決定立刻出發。他們拿著高薪是真的,但幹活也是認真的。

    隻是他們的車子才啟動,就被一群人攔住了去路。

    王金花看著那麽多人,以為又出什麽事了呢,立刻將陸思魚替她準備的帽子,從頭上拽下來卡著臉。哎,她不想再跟著去的,可小魚說送她回去耽誤時間,非要帶她再去北方兜一圈,過年再回去。

    此時已經十一月多,天還挺冷的。

    不過她從太子那換來兩顆延年益壽的藥,她偷偷放一顆在湯裏喂給小老太太喝了,倒也不怕她此行會生病什麽的。

    另外一顆給沈行雲了,他準備拿去給沈老爺子吃。

    說起這藥,太子本來隻願意給她一顆,但是她給太子一次性做了紅、白、藍三種顏色的假發套,藍色是用染料染的,為此太子一高興,多給她一顆藥。

    沈行雲跟陸思魚說:“站在前麵的那個是省地質局的蔡主任,其他人不認識,我跟徐明下去看看,你跟奶奶就別下去了。”

    倒是徐明道:“蔡主任旁邊那個是無江地質部門的,以前開會的時候我見過一次。”

    沈行雲打開車門下去,他還什麽都沒來及說,蔡主任身邊的那些人就圍上來七嘴八舌的說個不停。

    一個說:“沈同誌,都是宛陵報社的那幾個混賬不幹人事,我代他們你道歉,不過你放心,我們領導已經讓那幾個人回家種紅薯去了,紅薯一日畝產不達兩萬斤,他們一日見不得光。還請你務必既往不咎,再次前往宛陵。”

    一個道:“沈同誌,我是無江第一地質隊的隊長,我代表無江城誠心邀請你去我們無江做客,我們小隊的成員還可以陪同你一起爬個山,你放心爬山的時候,髒活累活都由我們來看,你隻管看哪裏有寶物就行,嗬嗬……”

    一個擠開兩人說:“沈同誌,做人你要一碗水端平,你都去了定城,去了九子山,怎麽能不去安嶺城?我們可沒得罪你。”

    “……”

    尋金小組的事情在省內鬧得沸沸揚揚,這幾個城市的人怎能不知?

    又聽說老虎山那邊的金礦已經被看守起來,年後就要動工開采。一旦開采起來,本地居民和所在城市都會因此而受益。最直接的就是工作崗位會多出一些,各項物資的分配也會優先於其他城市,未來的經濟發展、政策扶持都會優於其他城市。

    各城市怎麽能不心動?

    本來呢,沈行雲他們應該先去宛陵,再順著宛陵把周邊地區都繞一圈,可現在因為那麽一份報紙,幾人一氣之下直接回省城了。

    這怎麽可以?

    其實他們本地不是沒有尋礦工作者,隻是尋金小組這群人動作更快,別的隊伍找到礦後,要勘測許久才能確定有礦山下有多少儲量能不能開采,他們一兩個月就能搞定了。

    眼下有快的隊伍在眼前,幹什麽要放過?

    於是這些城市的相關部門,琢磨琢磨,就紛紛派代表前往省城請尋金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