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大史國篇 第二十六章:到齊
作者:失心粽子      更新:2020-04-01 03:00      字數:2466
  雖說深雪城僅是一小城,僅有四邑,邑畢竟是邑,該有多大,還得有多大,一邑約有三十萬人,可深雪城裏四邑都沒那麽多,大雖然大,可空房子是有多的,大的城池,是有七邑八邑的,都城清元城可是有十二邑。

  李擇善,陳玉姝,王懷仁,王懷義他們,都是住在北邑穗邑,懷仁懷義家裏,開了家的麵館,生活也不富裕,可早上吃麵,總比是饅頭來的暖和,所以生意也就過得去,一年到頭,餘錢也不多。對麵,也就是小袁秉家,這兒都是四合院的,中間是口井,旁邊是一雪鬆,很多年了,都一直在這兒,前些年關係都特別好,過年過節的時候,可親切的很呢,可突然統領說是,地方可以是私人的,等於說,原來那沒人的房子,超過多少多少年沒人住,可以算是自己的,但統領把那些房子都充了公,自然是想不了了。可中間那口井,怎麽想,都是一處好地方,附近許多人家都是來這兒打水的,以前統領沒說,自然是不會介意的,可現在不同了,是自己的,那就隻能自己用,別人要用呀,隻能買!不然呀,就自個兒跑個幾裏路去別的井,挑水去。

  原本親的像姐妹的兩婦人,突然就變了臉,那髒字兒呀,一個接著一個往外蹦,聲音一個比一個大,生怕別人聽不到一樣,隔著老遠都聽得見。這可就苦了兩家漢子,沒事的時候,經常一起坐在門檻上,勾肩搭背的,一根煙管兒,吧唧吧唧的,你一口我一口,又你抱怨一句,我抱怨一句,看著自家媳婦兒對罵,都默契的不去阻止,除非是動起手來了。

  懷仁懷義跟小圓餅倒是依舊關係狠好,隻是偶爾會鬧矛盾,沒過多久就會和好,大概隻要開口說,你那包子哪兒買的,聞著真香之類的話,後者就會分一半兒,關係就好了。

  李擇善,陳玉姝家裏都挺有錢的,因為他們父母是經商,常年不在家,過年也難得回來一次,好在雇了幾個傭人,還有管家,還送他們去附近的書塾念書,倒也是認識了。

  本來於樂安年紀是到了的,可以去念書,畢竟有統領那層關係在,可母親不讓小樂安去念書,說什麽書念多了,就想去都城之類的話,為此,還跟父親大吵一架,最後也還是沒念成,不過小樂安呢,倒是想去看看念書

  是什麽樣子的,經常偷跑去書塾看,去的多了,就認識李擇善跟陳玉姝。劉和謙他們,倒是隔的有些遠,聯係不多,隻是都看彼此不對眼,見麵就想打架,隻是後來於樂安家裏發生變故後,劉和謙並沒有落井下石,反而還偶爾過來幫幫忙之類的,隻是經常念叨著,你可別倒下了,我劉和謙還沒輸過誰呢,總得討回場子吧。

  變故之後的幾年裏,於樂安都小心翼翼的,唯恐出了差錯,雖說是沒人說他,可就是因為沒人說,才特別難受,有一次於樂安跟著隊裏的人送木頭,沒把繩子係緊,導致中途掉了木頭,晚了一個時辰,結果被管家罰了一天不準吃飯,可他們都不怪於樂安,都說下次小心點就好,隻是後來,他們都不讓於樂安碰那些木頭,隻讓他在旁邊看著。從那時候起,於樂安就覺得,錯了就是錯了,不能就當沒事一樣過去,得在心裏留個坎兒,總沒錯。

  事故發生後大抵兩月,李黎就去了邊界,跟徐正陽他們回合,當然,肯定是不會說,來這兒的目的。中間這些時間,他倒是想起來自家祖上似乎傳下來一套拳,便回了老家找,隻是老家附近的老人,大多都離世了,問也不好問,最後還是花了半月時間,找到祖上習武的地方,取回了拳譜。隻是那拳譜,看了一遍後,拳譜就變成了空白,這讓李黎有些發懵,不過印象卻特別深。

  後麵,李黎便賣了老宅子,剩下一間在山裏搭的屋子,一直住在邊界了。

  大抵是兩年後,邋遢漢子周台和胖子魏錦時間也到了,便回了深雪城,聽說是一直住在李統領的河邑,日子過的安穩,倒是沒挺他們說過有什麽打算,每次問起來,都說是走一步看一步,他們回去後,於樂安本來想去看看的,隻是一直都不知道他們住哪兒,河邑是很大的,挨家挨戶去問,那不得問到過年?問李統領吧,好像又怕因為這點小事麻煩李統領,所以就沒了聯係。

  知徵知謹這幾年倒是長的很快,個子也長高了,隻是依舊不適應天氣,先生也沒教他修行,說是時機未到,不可心急。兩人對於於樂安他們,都是特別喜歡的,他們來,先生才會高興一回,其它時候,都是憂心忡忡的,不是靜坐,就是皺眉看著北方,除了每日的功課外,先生就沒其它言語了,這

  讓兩人著實覺得奇怪,問了,先生也隻是說沒事。似乎先生對於樂安特別好,雖說是沒給什麽特別好的東西,都是些聖賢書,最貴重的一本,也不過是《大學》,隻是先生反複提醒於樂安買些書,對於於樂安的疑問,也是為其解惑。可知徵知謹覺得先生似乎有點過於偏向於樂安了。時間長了,便對於樂安態度也就一般,可對於樂安這人,卻是很佩服的和同情的,隻是在先生麵前,需要表現的關係一般。

  徐正陽不是在修行,就是在考慮國家事,自他成聖後,回大史國娶妻生子,希望能將自身所學,用在實處,可家族日漸龐大,家族裏的人也越來越無法無天,上一任王上倒是有雄心壯誌和才華,這一任王上卻隻會空談,無法落實,失望後,便隱居家中,不出門,收了兩弟子,希望他們能學到學問。直到這裏靈氣暴動,才發現這裏有一個很大的威脅,自己卻沒辦法解決,還被受製於此,大概從他第一次知道小天地後,便一直有股壓力,壓在心上,自己的一舉一動,估計都被摸的通透。後麵於樂安過來,總覺得感覺有些親切,仔細查探一番,卻又不是自己的血脈,也就不是自己的後人,本想算下天機,可自己傷還未痊愈,正氣不足,算出來的也不一定準確,也就作罷。

  於樂安來此送木材,起初是不知道李黎的事的,後來伐木隊裏老哥問起,才說了李黎,隊裏有人聽到過管家說起那獵戶的事,才想起來李黎的當過強盜,參與過殺人,而且還是於樂安父親那次,就讓於樂安別跟他說話,甚至有些還讓於樂安拿把刀砍死他。於樂安楞在原地,恨嗎?有的,殺了他?那跟強盜有什麽區別?就這樣算了?不甘心。後來便去問看徐伯伯,算是想通了些吧。

  正如徐伯伯說的,我不會說,你也不會說,你隻要見著我,便會痛苦,這就是懲罰吧。

  正如那天,雪地裏腳印很深,風雖然不大,可是陣陣刺骨。

  於樂安抬頭看了看天,雲團翻湧,緩緩移動,露出了一絲微弱的金光。

  於樂安咧嘴一笑,朝李黎招了招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