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無奈之舉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354
  盧小閑心中忽覺不忍,想要說什麽,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於是黯然向張說問道:“到底是怎麽回事?”

  聽張說講敘了事情的經過,盧小閑皺眉又問道:“蘇浩現在在哪裏?”

  張說搖搖頭:“從東峽石穀撤離後,就再沒見過他。我問蘇宏暉到底是怎麽回事,可蘇宏暉卻始終一言不發!”

  盧小閑若有所思。

  王孝傑跳崖殉國之事,很快便傳遍了後軍,三軍將士悲痛欲絕,他們自發聚焦在帥帳前,齊刷刷向王孝傑遺體下跪,場麵令人震撼。

  ……

  帥帳內,隻有盧小閑與蘇宏暉二人。

  “如果我沒猜錯,這一切都是蘇浩搞的鬼!”盧小閑瞅著蘇宏暉,一字一板道,“你之所以不辯解,是因為你想不明白跟了自己十幾年的養子,為何要陷你於不忠不義當中!”

  臉色死灰的蘇宏暉,猛然抬起頭來,嘶聲道:“我待他比親兒子還要親,這是為什麽?為什麽?”

  盧小閑看著如瘋似顛的蘇宏暉,搖了搖頭:“不用問為什麽,這世上很多事情就根本解釋不清楚。或許說,你根本就不了解,蘇浩他到底想要什麽!”

  此時此刻,盧小閑已經基本上可以斷定,蘇浩和衛擎一樣,都是王先生的人。

  一個是左監門衛的中郎將,一個是蘇宏暉的養子兼副將,竟然都成了王先生的臥底,而且他們潛伏的如此之深,讓人細思極恐。

  黃獐穀之戰和東硤石穀之戰,與其說大周敗給了契丹人,不如說是敗給了王先生。一個衛擎,一個蘇浩,二人在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在潘州從見到王先生的第一麵起,盧小閑就覺得他不簡單,也不敢小覷他。現在看來,王先生暗中的實力比盧小閑想象的要更加強大。

  聽了盧小閑的話,蘇宏暉垂下了腦袋。或許他真不了解自己這個養子,可是大錯已經鑄成,王孝傑因他而死,數萬名將士因他而折戟沙場,他就是死一百次也贖不了罪過。

  盧小閑知道蘇宏暉此刻的心情,歎了口氣道:“你有失察之過,這是逃不了的。就算回到洛陽,陛下也不可能放過你!我教你一個辦法吧,或許還能保全你的家人……”

  ……

  何阿小的營寨就紮在玄水河穀的一片開闊地上,他很是大膽,一點也不擔心周軍來襲。

  自營州起兵以來,黃獐穀和東峽石穀這兩場戰役都大獲全勝,大周軍隊對契丹畏之如虎,哪還有膽量來偷襲。

  契丹的青壯都不止一次參加過城傍軍事訓練,如今這支由大周親自訓練出來軍隊,竟然把作為師父的大周軍隊打的滿地找牙,這是一種什麽樣的諷刺呀。

  兩戰下來,契丹繳獲甚多,士卒的裝備有著明顯的改善,有些精銳部隊,裝扮卻是越發像模像樣了。

  雖是黑夜,尚有兩千多的大周軍俘虜,被契丹人役使著在砍柴生火,加固營柵。

  何阿小就在自己的營帳內,喝酒吃肉好不愜意。

  孫萬榮好吃,何阿小作為他的心腹,自然也不例外。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身邊沒有像孫萬榮身邊陳三與吳六這樣的烹調高手。

  何阿小一邊享受著美酒佳肴,一邊盤算著下一步的進軍計劃。就在此時,大帳外突然傳來的喊殺聲,接著火光四起。

  敵襲?

  何阿小吃了一驚,迅速跑出了大帳。

  借著營帳前微弱的火光,何阿小隻見無數的士卒或被大火燒醒,或被帳外喧鬧慘叫之聲驚醒,一個個連衣服都沒有穿便奔出了軍帳。

  黑暗當中,到處都是潰兵四散奔逃,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敵人了。

  更要命的是在混亂當中不停有人舉刀狂砍,間或者挑起寨內的油燈,使得營寨內四處火起。

  何阿小恰好從火光映射中看清了一個人的臉,雖然身著契丹士兵的服裝,但很明顯是大周人。

  他一聲不吭的砍殺著身邊的人,不時有人倒在血泊當中。

  何阿小急了,抽出刀來就像那人奔去。可是混亂當中,那名偽裝者很快便從何阿小的視線當中消失了。

  正在頓足之際,何阿小突然感覺到有刀鋒向自己砍來,他敏銳的躲過然後還擊,襲擊者應聲倒地。

  瞅了一眼被殺之人,何阿小不由脊背發涼:襲擊自己的竟然是真正的契丹士兵。

  看來敵人故意製造混亂的目的已經達到,契丹士兵已經開始不分敵我的互相殘殺了。

  剛才落入何阿小眼中的那名偽裝者不是別人,正是蘇宏暉。他一擊得手之後,並沒有急於撤退,而是盡情宣泄著憋屈的怒火,不停的點火燒營,引得無數契丹亂卒自相踩踏。

  此次,他帶了兩百多人來襲營就沒打算活著回去。

  兩百人雖然有些少,但他們拉開距離混入契丹士兵當中,見人就砍,砍到自己人的概率比砍到敵人的概率小多了。

  快天亮時,襲營終於結束。

  蘇宏暉和二百死士無一生還,但契丹人卻損傷了兩千多人,其中九成是瘋狂自相殘殺所造成的。

  一方是來拚命的,一方是為保命,人少反而占優勢,人多的怕誤傷首先想的是跑和躲,這便此次蘇宏暉夜襲大勝的原因。

  ……

  張說與楊思返回洛陽後,親自麵見武則天,詳細敘述了東硤石穀的戰況。

  聽張說講完,武則天麵色肅穆,沉默不語。

  一切都在盧小閑的預料當中,武則天此刻終於明白,當初盧小閑讓王胡風訂製繩索與掛鉤,竟然是用來讓王孝傑來逃命的。

  可是,盧小閑怎麽會在數月前就能斷定王孝傑必敗呢?

  再說了,就算敗他怎麽就會知道王孝傑要敗在東硤石穀呢?

  良久,武則天看向張說:“愛卿,對王孝傑與蘇宏暉二人,朝廷應當如何對待呢?”

  武則天心中也很矛盾,王孝傑雖然陣亡了,但東硤石穀之戰畢竟是敗了,這讓她很沒有麵子。

  張說當然知道武則天此刻心中的想法,據理力爭道:“孝傑忠勇敢死,乃誠奉國,深入寇境,以少禦眾,但為後援不至,所以致敗,應於表彰。宏暉知恥而後勇,立功贖罪,率二百死士夜襲敵營,斃敵數千人,應於嘉許!”

  武則天點了點頭,采納了張說的建議。

  於是,武則天讓人擬旨,追贈王孝傑為夏官尚書,封耿國公,拜其子王海賓為朝散大夫。至於蘇宏暉,按陣亡撫恤,不降罪於家人。

  東硤石穀的失利對大周朝廷的震懾,比黃獐穀的失敗更厲害。

  本來,武則天已經派出建安郡王武攸宜率兵北上支援王孝傑和蘇宏暉了。武攸宜得到東硤石穀的敗報,深受震恐,剛到達漁陽後就命令軍隊停止推進,觀望不前。

  孫萬榮再次取得大勝之後,又有好消息傳來:契丹人的新城也建造好了。

  孫萬榮將鬆漠府的部眾與家底全部轉移到了新城,沒有了後顧之憂,孫萬榮派遣精兵四出抄掠,幽州、瀛洲等邊境州郡全都受害,大周軍隊試圖阻擊契丹騎兵,全都被擊退。

  此時身為清邊道行軍大總管的武攸宜率重兵駐屯在漁陽,與幽州近在咫尺,因被王孝傑全軍覆滅的消息嚇破了膽,哪敢親自揮兵救援幽州,情願坐視失守。

  一番誅殺擄掠之後,昔日的繁華富庶的中土幽州邊城,竟被殺紅了眼的契丹兵馬夷為人間地獄!

  ……

  王孝傑部覆滅之後,大周舉國震動,甚至開始憂慮有亡國之險,武則天終於沉不住氣了。此時,她終於想起了被自己冷落的的暾欲穀。

  暾欲穀雖然整日停留在四方館,但東硤石穀之戰的消息他也知道了,這下讓他不禁信心大振,他斷定不出三日武則天一定會召見他。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暾欲穀得到消息的第二天,郭振專程來四方館迎接暾欲穀進宮見駕。

  武則天把希望寄托在了突厥人的身上,決定先放下身段與突厥搞好關係,一切都等滅了讓她很沒麵子的契丹再說。

  趁著大周新敗,暾欲穀則趁機提出了兩個苛刻的條件:要求大唐割讓單於都護府所轄的漠南全部土地,且向突厥提供巨量的鐵器、穀物和繒帛。

  每件非常苛刻,武則天作為精明的女皇,怎麽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利害。

  在之前的數年中,突厥與大唐頻頻作戰,河西降唐的這些突厥部落選擇了依附大唐,這不啻於背叛族群,與其它突厥各部已然結下深仇。

  可以說,他們將舉族的身家性命全都托付在了大唐身上。

  當然,大唐也曾鄭重許諾會對他們進行庇護。

  若是無恥地將他們徹底出賣,此舉毫無信義勢必會讓大周在四鄰心中的威望和誠信降低,為眾鄰國、鄰部所鄙夷。

  可是如今,大周自身難保,武則天也顧不了他們了。

  通過與暾欲穀的談判,武則天決定同意突厥的意見,加封默啜為加封默啜為立功報國可汗,要求突厥人自背後攻擊契丹,以解大周之危。

  在聲名和實際利益兩方麵均付出慘重代價之後,大周終於求得突厥人再次出兵。

  默啜分文未付便輕鬆從中原獲得了四萬斛種子、五萬匹綢緞、三千套農具和四萬斤鐵器。除此之外,他還得到了六州數量龐大的降戶。

  暾欲穀圓滿的完成了談判任務,功成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