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會見狄仁傑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382
  “狄公子,可否向狄閣老通報一聲,我要見他!”盧小閑笑著問道。

  “不通報!”狄光遠搖搖頭。

  盧小閑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他有些尷尬道:“狄公子,這是為何?”

  狄光遠看了一眼盧小閑,一本正經道:“家父吩咐過,隻要盧公子來府,一概不用通報,直接去見他便是!”

  聽了狄光遠的回答,盧小閑差點沒上去胖揍他一頓。這廝原本挺老實的,現在竟然學壞了,竟然不動聲色的調戲了自己一回。

  很少見盧小閑吃癟,這讓狄光遠很是開心,哈哈大笑起來。

  “笑你個頭!”盧小閑沒好氣道,“趕緊去準備,待會我要與狄閣老出趟門!”

  “去哪裏?”狄光遠愕然問道。

  盧小閑眼珠一轉,嚴肅的說:“我們要去龍門山!”

  “龍門山?”狄光遠有些糊塗了,追問道,“去龍門山做甚?”

  “狄閣老說了,過幾天他準備辭了宰相,和我一起去龍門山重新開張秋風破!所以,我們要去原來那地方瞅瞅,商議飯莊開張的事情!”盧小閑鄭重其事道,“對了,狄閣老說了,到時候還要帶上狄公子你一起去,畢竟你做店小二有經驗!”

  “什麽?”狄光遠臉上頓時顯出苦色來,“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你要不信,等會可以親自問狄閣老!”盧小閑拍了拍狄光遠的肩頭:“放心,咱們都是老熟人了,付給你的薪酬肯定要比原來多,不會虧待你的!好了,趕緊準備馬車吧!一會我們就出發!”

  狄光遠狐疑的打量著盧小閑,心裏有些七上八下。

  狄光遠雖然覺得盧小閑的話有些不靠譜,但他心裏也沒底。

  有盧小閑在,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

  上一次,盧小閑就成功的忽悠狄仁傑一起經營了秋風破。萬一這是真的,豈不要了命了。

  見狄光遠麵色不停變化,盧小閑不再理會他,轉身便往狄府正廳而去。

  一邊走,盧小閑心裏一邊樂:狄大公子,想跟我玩心眼,你還嫩了些。

  盧小閑進了正廳,果然看到狄仁傑與一個五十歲上下的官員正在說著什麽。

  見盧小閑進來,狄仁傑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趕忙站起身迎了過來:“盧公子,你什麽時候回來的?”

  盧小閑向狄仁傑行禮:“小閑見過狄閣老!我是昨天到洛陽的!”

  旁邊那官員見狄仁傑對盧小閑如此客氣,不由奇怪的問道:“狄閣老,不知這位是……”

  狄仁傑哈哈笑道:“他是我的忘年之交,名叫盧小閑!”

  吉頊身材高大,走路時喜歡高昂著頭,視高而望遠,故而被人起了個外號叫“望柳駱駝”。

  盧小閑雖然從未見過吉頊,但從麵前之人的身材上判斷出,他便是吉頊。

  “草民拜見吉宰輔!”盧小閑向吉頊施禮道。

  吉頊一臉茫然的向盧小閑回了禮,他不知盧小閑為何一口便能道出了自己的身份。

  “來來來,盧公子,快快請坐!”狄仁傑招呼盧小

  閑坐下。

  讓下人奉了茶後,狄仁傑這才詳細詢問起盧小閑離開洛陽這些日子的情形。

  盧小閑有問必答,但隻是簡要的向狄仁傑介紹了情況。若是真要細細說來,恐怕沒有兩三個時辰說不完。

  盡管如此,一旁的吉碩聽了也不由嘖嘖稱奇。他沒想到盧小閑一介布衣,竟然做成了那麽多事情,難怪狄仁傑會如此看重於他。

  聽盧小閑說完,狄仁傑急切的問:“盧公子,你從營州來,你覺得現在形勢如何,朝廷該如何應對?”

  盧小閑看了一眼狄仁傑:“想必陛下已經做出了決斷,可否說來聽聽?”

  說起朝廷對營州叛亂一事的最後決斷,狄仁傑不由有些憂心忡忡。

  朝議出兵平定叛亂,群臣沒有異議。但在主帥人選上,反倒生出了些波瀾。

  武三思自然是以一副積極的姿態,所舉薦者自然是他武家人,尤其是與他交好的建安王武攸宜,甚至提出願意親自掛帥。

  狄仁傑老成持國,也舉薦了幾個人,薛仁貴之子薛訥、涼州都督唐休璟、甚至遭貶不久的王孝傑與婁師德。

  但武則天的態度,一直是不置可否。

  狄仁傑看得出來,女帝此次在任帥用將上,十分謹慎和猶豫。

  邊事告急,根本沒有給武則天和群臣太多遲疑的機會,武則天雖然謹慎,但也絕不是瞻前顧後、遲疑不決的性格。

  最終,武則天還是迅速地做出了決定。

  聽狄仁傑說完,盧小閑大概知道了朝議的最終結果:一是給李盡忠、孫萬榮改了名字;二是任命武三思成為此次平叛大軍的主帥;三是派出二十八名將領參與平叛。

  武則天下詔把李盡忠的名字改為“李盡滅”,把孫萬榮的名字改為“孫萬斬”。

  貌似當年阿史那骨咄祿建立後突厥汗國,武則天對其無可奈何,也給其改名為“不卒祿”以泄憤。

  至於武三思掛不掛帥,盧小閑根本懶得過問,他知道此戰必敗,所以誰掛帥都無所謂。

  至於派出二十名將領,估計武則天是想到了雲台二十八將。

  雲台二十八將,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二十八員大將。

  世民間傳說,雲台二十八將對應上天二十八星宿,是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下凡轉世。

  武則天湊了這麽個吉利的數字,可見一舉平定營州之亂的決心是很堅定的。

  據說,鳳閣舍人李嶠以其生花妙筆,接連寫下二十八封授將製書,文不加點,一氣嗬成。

  現在,盧小閑最關心的是二十八將都是哪些人。

  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司農少卿麻仁節、左豹韜衛大將軍李多祚……

  大多是朝廷的三四品大員,此次出征,規格不低。

  張玄遇,兩年前嶺南獠人之叛就是此人平定的。

  李多祚,長壽二年冬奚人反,就是他領軍,且此人衛戍禁宮好些年了,雖然是靺鞨人,資曆卻很深厚,且得女帝信任。

  曹仁師,這些年大周四麵

  用兵,總能在製書上看到其名字。

  當然,這裏麵有些人也是用來湊數的。

  譬如說,盧小閑的老熟人陳玄禮和郭振赫然也在其列。

  陳玄禮從洮州歸來,被晉升為從四品的羽林軍中郎將。

  郭振是正五品上的禮部主客郎中,現在也搖身一變成為從四品的右監門衛中郎將。

  十六衛的將軍和中郎將、府寺的少卿、六部的郎中,再加地方的都督、守將,簡直是一鍋大雜燴。

  二十八個將帥。

  這讓盧小閑不由有些頭疼,若這其中有王先生的人,讓他如何去一一甄別呢?

  “狄閣老,現在契丹有何動向?”盧小閑收回心神,向狄仁傑問道。

  狄仕傑回答道:“十日前,崇州被契丹攻破,龍山軍討擊副使被俘。五日前,契丹再攻檀州,被清邊道副總管張九節部擊退。”

  “我離開營州沒多長時間,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麽多動作?”盧小閑吸了口涼氣,躊躇道:“看來,契丹的胃口不小呀!”

  見狄仁傑與盧小閑都是一臉愁容,吉頊實在忍不住了,大聲道:“狄閣老,你們是否有些太過高看那些契丹人了,二十幾名將帥,十幾萬大軍,定如泰山壓卵,契丹叛軍必將灰飛煙滅!”

  盧小閑瞅了一眼吉頊,微微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不僅隻是吉頊,估計包括武則天和中樞的那些大臣們,到現在依舊沒覺得契丹之叛影響會有多大。

  在他們看來,當年阿仆固聯合奚人作亂,還不是被輕鬆鎮壓了,反成就了薛仁貴武功威名。

  此次契丹造反,頂多是規模大一些,卻也還不足以讓大周朝廷如臨大敵。

  契丹畢竟不是吐蕃,甚至遠不如三年前慘敗的後突厥。武則天和群臣有小覷之心,也是很正常的。

  小小契丹,竟勞動這許多名將、如此龐大的一支軍隊,未免有些小題大做了,殺雞也用牛刀!

  狄仁傑沒有答話,看向盧小閑:“盧公子,你怎麽看?”

  “這根本就不是將帥和兵力多少的問題!”盧小閑慢慢晃了晃腦袋,眼中彌漫著憂色:“一個口號,便直擊朝局痛處,實不可小瞧彼輩吶!”

  狄仁傑和吉頊默然。

  自天授革命以來,社稷的承繼問題一向是大周朝內部的主要矛盾。

  武則天不遺餘力地對“反武”力量進行清洗削弱,但朝野內外,懷念故唐的人一直也沒見少。

  更多的人都把目光放到武則天百年之後了,關於繼嗣,皇帝與朝臣們之間進入了一種“默契”狀態。

  如今,契丹打著扶持廬陵王李顯的旗號,著實挑動了一些人的神經,將那隱於浮麵下的矛盾,直接給挑了出來。

  狄仁傑對此相當的擔心,他小心翼翼的問:“盧公子,你說陛下會不會對廬陵王……”

  武則天猜疑之下,會不會因此對李顯甚至李旦出手?

  狄仁傑擔憂朝局動蕩,更擔心李顯的安危。

  李賢之死,哪怕過了十餘年,仍舊曆曆在目,怎麽不讓人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