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互相試探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281
  與李盡忠的宴請盧小閑比起來,乞乞仲象的宴席就要寒酸多了。不僅沒有那麽多的美食,而且沒有陪酒的人。

  席上隻有盧小閑、乞乞仲象和祚榮三個人。

  這倒不是乞乞仲象過於小氣,而是因為盧小閑再三要求如此。

  桌上擺了一大盆燉好的狼肉,兩壇子自釀的老酒,另外還有幾盤叫不上名的野菜。

  盧小閑挑了根足有一尺長的狼腿骨,一點也不客氣,美美的啃了起來。

  他一邊大口嚼狼肉,一邊讚不絕口道:“不錯,真的不錯,這狼肉果然很有嚼頭!”

  真有那麽好吃嗎?

  看著盧小閑誇張的表情,乞乞仲象和祚榮忍不住相互對視了一眼。

  說實話,他們吃過無數次狼肉,怎麽可能不知道狼肉是什麽味道?

  狼肉有嚼勁倒是沒錯,但也柴的很,味道也很腥,一點也不好吃。如果換了他們,他們寧肯吃羊肉也不願意吃狼肉。

  見乞乞仲象父子倆怔怔瞅著自己,壓根就沒有動手,盧小閑熱情的向他們招呼道:“唔!你們也吃呀!不要客氣!”

  父子倆又對視了一眼,不由苦笑:到底誰是這裏的主人?

  出於禮貌,乞乞仲象和祚榮隻好各自拿起一根肋骨,陪著盧小閑啃了起來。

  一時間,整個屋內都充斥著牙齒與骨頭的碰撞聲。

  一連啃了四大塊狼骨頭,盧小閑這才拍了拍肚皮,愜意的伸了個懶腰。

  好不容易才等盧小閑吃完,乞乞仲象趕忙舉起碗來,對盧小閑說:“盧公子,既然吃飽了,那就嚐嚐我們自釀的狼骨酒吧!”

  “狼骨酒?”盧小閑點點頭,“當然要嚐嚐了!”

  狼骨酒入口很淡,似乎還有一股苦澀,味道真不怎麽樣。

  喝完酒,盧小閑知道,該進入正題了。

  他也不等乞乞仲象先開口,直截了當的問:“首領,據我所知,粟末靺鞨原本依附於高句麗,居住在長白山一帶。大唐滅了高句麗之後,你們奉詔遷來營州,已經二十多年了,不知今後有何打算?”

  乞乞仲象看了一眼盧小閑,淡淡道:“還能有什麽打算,一切都要聽從朝廷的安排。”

  “首領說的不是心裏話吧!”盧小閑眼中閃著睿智的光芒,“驊騮向北,越鳥歸南。禽畜尚且如此,人豈能不思念故土。如果我沒猜錯,首領一直在謀劃東歸之事吧?”

  “哪有的事!”乞乞聽罷不由一震,腮邊的肌肉一下子變得僵硬,像是抽搐般的幹笑道,“盧公子可真會開玩笑!”

  祚榮也一臉緊張的望著盧小閑,神色陰晴不定。

  “我可不是開玩笑!”盧小閑意味深長的看著二人。

  “不知盧公子這話從何說起?”乞乞仲象問道。

  “這麽多年來,粟末靺鞨不與漢人深交,不學漢人習俗,不與漢人結親,不在營州安葬死去的族人,分明是沒打算在營州長久待下去。”

  乞乞仲象看著盧小閑,卻並沒有說話。

  祚榮卻在一旁反駁道:“盧公子說的這些,隻是我們粟末靺鞨的習慣,並不能說明什麽!”

  盧小閑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祚榮公子,今天中午談到嚴克時,你當時說了一句‘大不了一走了之’,可見這事在你心裏早說有了定論!不是嗎?”

  祚榮好整以暇道:“這隻是我當時的氣話,沒想到盧公子還當真了!”

  盧小閑不置可否,瞥了祚榮一眼:“其實,最令我生疑的還不是這些,而是你手下的那些精銳騎兵!你們想要東歸,就必須要有一支能戰勝營州都督府和鬆漠都督府的兵力。東歸之後,你們還要與遼東及長白山區各種勢力較量,也得要有一支頑強的軍隊才行。正因為如此,你們才不遺餘力的訓練騎兵。難道你們能否認,這麽一支精銳的騎兵,不是為了東歸做準備的嗎?”

  祚榮愣了愣,笑著解釋道:“哪有什麽精銳騎兵,盧公子說的是我們的捕狼隊吧?他們都是粟末靺鞨的族人而已,平日裏以放牧和打獵為生!”

  “粟末靺鞨有十萬部眾,其中青壯年男子有三四萬,而這些人都被祚榮公子組建成了軍隊。依我看,你這三萬軍隊已經非常厲害了。不說別的,單論集結速度,便不是一般軍隊能比得了的!我替你們算了算,三萬人地處百裏之地,僅半日內便全部聚齊,即便是大唐建國之初的鐵騎,也不過如此!”

  祚榮依然辯解道:“盧公子恐怕看走眼了,我們這隻是捕狼而已,哪有你說的那麽厲害。”

  “隻是捕狼?”盧小閑一臉玩味的瞅著祚榮。

  祚榮振振有辭道:“粟末靺鞨族人除了牧民以外,大多都是獵人。獵人不行獵,那就象像漢人不種田一樣,不合天理人情。”

  “你們捕狼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如果幾萬人馬大張旗鼓地練兵,肯定會招來麻煩,所以你們才想出了這麽個辦法。你們這支軍隊平時是牧民,練兵時按編製集合,實際上你們是以獵代練,通過這種方式練出了一支精兵。”

  祚榮還要解釋,盧小閑擺擺手道:“祚榮公子,我是上過戰場的,你手下究竟是捕狼隊還是精銳騎兵,我一看便知。你不承認也無妨,其實和這事我沒一點關係!”

  說罷,盧小閑不再理會祚榮,端起一碗酒對乞乞仲象道:“好了,不說這些了!首領,明日一早我就回營州,我敬您一碗,感謝您的款待!”

  說罷,盧小閑先幹為敬,將酒喝了個底朝上。

  乞乞仲象默不作聲,也將碗中酒喝。

  放下酒碗,乞乞仲象一臉慚愧的說:“盧公子,在契丹時我就看出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人之相交,貴在信任。不瞞你說,我日夜都在做東歸之夢,也一直在為此而準備,隻是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故而不示以外人,請見諒!”

  “首領言重了!”盧小閑坦然道,“要換作我,我也會這麽做的!”

  乞乞仲象真摯的向盧小閑請

  教道:“以盧公子看,我們東歸之事,有沒有可能實現?”

  盧小閑沉吟片刻道:“恕我直言,至少目前沒有可能。除非……”

  “除非什麽?”乞乞仲象目光閃動。

  盧小閑深深歎了口氣道:“除非契丹人反叛,因為契丹人一反,大周朝廷的兵力就會被吸引過去,你們才可以在沒有追兵的情況下從容東歸,部眾不受損失。”

  說這番話的時候,盧小閑心中頗為矛盾。

  曆史上,粟末靺鞨就是在契丹人叛亂後才東歸建立渤海國的。

  乞乞仲象迫切回歸故鄉的想法,盧小閑能夠理解。

  可問題是,他正在努力阻止契丹人的叛亂。若真是這樣,乞乞仲象東歸故鄉的希望就會徹底破滅。

  聽了盧小閑的話,乞乞仲象額上飽經風霜的皺紋似乎在這一瞬間舒展開來,一雙眼睛眯成了彎彎的月牙,蒼老的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盧公子的分析,果然深刻透徹,令人欽服。”

  盧小閑擔心乞乞仲象沉不住氣,會壞了自己的大事,鄭重其事的提醒道:“首領,此事您可不能著急。若是貿然行動,以你們十萬族人的行進速度,朝廷軍隊很快就能追上你們。到了那時……”

  盧小閑話雖然沒有說完,但乞乞仲象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當年,粟末靺鞨從家鄉遷居至營州,整個部族走了差不多快一年時間。返回故鄉差不多也要一年,這中間要真有大周朝廷軍隊追趕攔截,後果的確不堪設想。

  乞乞仲象小心翼翼的問道:“那依盧公子看,契丹人會不會造反?”

  “這……”盧小閑有些躊躇,不知該如何回答乞乞仲象。

  若沒有盧小閑的穿越,契丹人必反無疑,這是曆史已經證明過的。可現在經過盧小閑的一番運作,依目前的形勢來看,契丹人應該是不會再造反了。

  可是,他又沒辦法向乞乞仲象解釋。

  祚榮在一旁插言道:“少則三個月,多則一年,契丹必反無疑!”

  聽了祚榮的話,盧小閑一下子愣住了。

  雖然盧小閑一直在盡最大努力,但能不能改變曆史走向,他心裏一點底都沒有。

  斬祚榮沒頭沒腦的這麽一說,盧小閑的心頭不由忐忑起來。

  他咽了兩三口唾沫,好像是嗓子裏發幹似的,愣愣的瞅著祚榮問:“為什麽?”

  “營州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形勢非常複雜。營州都督經略,諸夷納貢,皇帝詔命,至高無上,其實這隻是表麵現象。按朝廷規定,營州都督府應該有五萬常備軍。可這些年來邊疆無戰事,趙文翽到任後不把軍務放在心上,現在營州兵力不足三千,而且都是老弱殘兵,隻會吃糧站崗,不知如何打仗。契丹八大部落總共有騎兵六萬,早已不把營州都督府放在眼裏。”

  祚榮的話聽上去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但盧小閑越琢磨越有後味。祚榮能把營州的形勢看的這麽透徹,的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