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營州城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161
  營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踏進東北的要地,人口密集,族源紛雜,其中契丹人占據了主流。唐初滅掉高句麗後,為強化東北統治,於貞觀年間在營州設立都督府,擔負“押兩番”即管理兩個附屬國奚和契丹的責任。

  作為東北的行政中心,鬆漠、饒樂兩都督府直接受營州都督兼東夷校尉管轄。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比起一般的邊關重鎮,營州更加繁華與熱鬧。

  城門外與奔騰洶湧的白狼河之間是一片廣闊的河灘,河灘上,氈帳疊彩,攤鋪掛紅,牛羊嘶叫,駿馬長嘯。身穿契丹、庫莫奚、突厥、東胡、秣褐、鮮卑、高麗、大唐等各族服裝的人如潮似浪,邊貿十分火爆。

  營州是朝廷向來是朝廷關注的重點,鴻臚寺是專管藩國夷族事務的,巡視附屬夷族郡州部落也是慣例。此次,朝廷派鴻臚寺少卿杜宇前來營州巡視,營州都督趙文翽對此非常重視。

  昨夜趙文翽隻睡了半個時辰便頂著兩個黑眼圈早早起來,督促手下做好迎接準備,整個營州城都忙碌起來,街道上都灑上了水。所有的事情準備完畢,接下來要做的隻是等待。

  卯時三刻,趙文翽帶著營州都督府眾官員,來到營州城門外恭候杜宇一行。

  若隻是一個鴻臚寺少卿來營州,趙文翽完全沒必要搞這麽大的陣勢,畢竟他是正三品的都督,而杜宇的官秩隻是正四品,派別駕或長史前來迎接說的過去。可問題是隨杜宇一起來的,還有梁王府的客卿謝雲軒。

  前幾天,梁王武三思專門差人給趙文翽送來書信,讓他好生接待謝雲軒,有什麽事要多和謝雲軒商量。

  營州都督是封疆大吏,趙文翽能做上這個位置,武三思可是使了大力氣的,當然,趙文翽也沒少花銀子。

  武三思派來的人,趙文翽不能不重視。在官場混跡多年,他心裏很清楚,哪些人能得罪,哪些人是不能得罪的。這個謝雲軒,便是不能得罪的人。

  趙文翽雖然身處營州,但對洛陽城的事情他也是非常關注。這位謝雲軒可是武三思麵前的紅人,至於他來營州的目的是什麽,武三思的信中並沒有提及,這讓趙文翽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

  站在最前麵一排的都是營州重要官員,品秩低的官員則列隊肅立在他們身後。當然,還有很多官吏,連迎接的資格都沒有。

  趙文翽居中,左手邊是別駕馮青山,右手邊是長史嚴克、司馬柳斌,兩邊再依次是契丹首領李盡忠和孫萬榮、奚族酋長李大酺、靺鞨首領乞乞仲象。

  契丹和奚人在營州聚居的時間較長,而靺鞨人相對時間較短。

  靺鞨人隋代末附於高句麗,唐滅高句麗後為了防止高句麗政權複辟並有效控製高句麗遺民與臨近各民族,將大批高句麗遺民和一部分靺鞨人強行遷至營州。

  粟末靺鞨隻是靺鞨中的一部,乞乞仲象作為粟末靺鞨的首領,和部族遷到營州生活了二十多年,與其他各族相處的也算比較融洽。

  朝廷來不來人,來的是什麽人,這幾個部族首領根本就不關心。但趙文翽派差官來請他們,他們也不得不來,畢竟他們都屬於營州都督節製。

  李盡忠小聲對身邊的孫萬榮說:“我們向趙都督求了幾次,讓他開倉放糧接濟一下我們,可他總是推脫沒有朝廷的諭令。這次朝廷派鴻臚寺少卿杜大人來,我們向杜大人求個情,說不定這事就能成了!”

  這兩年的營州一帶大旱,不僅莊稼欠收,就連草場也養活不了牲畜了。契丹人主要靠放牧為生,他們的日子過的越發艱難。

  這些日子以來,李盡忠為此操碎了心。

  李盡忠是朝廷任命的鬆漠都督,他與妹夫歸誠州刺史孫萬榮多次聯名打報告給頂頭上司趙文翽,希望給予救濟,援助點糧草物資。

  按理說趙文翽應該代表大唐朝廷,給予些許的安慰與支援,然而這趙文翽卻根本不把契丹人當回事,不僅

  不給錢糧,而且說話還非常難聽,讓李盡忠和孫萬榮一肚子的怨氣。

  “哥,我勸你還是省省吧!”孫萬榮冷哼一聲道:“他們都是一路貨色,哪會管我們的死活。”

  孫萬榮心中有氣,說話聲音便大了許多,引得趙文翽不由側目。

  見趙文翽向自己看來,孫萬榮也毫不示弱的向他瞪去。

  趙文翽心中一陣惱怒,這些沒有開化的蠻夷部落之人哪有什麽禮數,他正待發作,卻聽人群中有人小聲道:“來了!”

  趙文翽顧不得再與孫萬榮計較,放眼向前望去。

  果然,遠遠行來了一支隊伍,看上去人數並不算多。

  隊伍到了近前,身著官服的杜宇和謝雲軒下馬,向趙文翽交付了吏部開具的文牒。趙文翽和營州眾官員一陣客套後,將杜宇一行迎進了營州都督府。

  ……

  就在趙文翽和杜宇一行進入都督府兩個時辰之後,盧小閑一行也悄然進了營州城。

  本來謝雲軒是邀請了盧小閑同杜宇一起進入營州的,但盧小閑不想去湊那個熱鬧便拒絕了。

  進城後,循著之前與刑峰約定留好的暗記,他們很快就來到了一處落腳點。

  紅的磚,綠的窗欞,白的欄杆,淡黃的瓦,這是一座標準的三進院,獨立的三個院子連在一起,按大唐禮製,這已是百姓人家最高規格的宅院了。

  盧小閑走進三進院的第一進院內,好奇地打量著眼前的一切。這裏離大門最近,屬於前院,應該是以前主人府上的奴婢和下人們居住的地方。

  四幢相對的灰磚平房中間,是一個灰磚鋪就的長方形小院。院當中砌著個花壇,上麵陳放著十幾盆盛開的菊花。花壇旁那棵一丈多高的紅海棠樹,枝條被修剪得疏密適度,整個庭院更顯得古樸、靜謐。

  盧小閑對此非常滿意,這所宅院既寬敞又氣派,比起自己在洛陽的那所宅院強的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