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白雲觀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264
  盧小閑愣了好半天才緩過神來,他向仵作問道:“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仵作戰栗道:“卑職剛才在門口就聽見一陣嗤嗤聲,進門一看,曾察的屍體已經化成青煙飛了,隻……隻剩下這副骨架了。”

  這怎麽可能?

  盧小閑當然不會相信有鬼神之說,他緩步走到白骨前,似乎發現了什麽,使勁用鼻子吸了吸。一縷淡淡的異香,似麝非麝,似檀非檀,似有還無,從他鼻端飄過。

  盧小閑突然有些意亂神迷,差點沒一頭栽倒在地。

  這是怎麽回事?盧小閑不敢再呆在屋裏,趕忙快步走出殮房,過了好一會兒才清醒過來。

  這是什麽香味,竟然這麽厲害?

  盧小閑猜測,問題就出在這香味上。他立刻吩咐人去曾察的家中,把平日所焚的香全部取來,但也沒看出有什麽名堂。

  就在盧小閑束手無策之際,冷卿派往靈州和涼州的手下“禿鷹”風塵仆仆趕了回來。

  “怎麽樣?有什麽情況?”盧小閑迫不及待的問道。

  “禿鷹”看了一眼盧小閑和冷卿身邊的郭勤,沒有說話。

  “不用避諱郭刺史,他是自己人!”盧小閑對“禿鷹”道。

  “禿鷹”這才將自己了解的情況一一說了出來。

  盧小閑聽罷,閉著眼睛沉思起來。

  他敢斷定,所謂吐穀渾人遭天譴而死一事,絕對是障眼法,這裏麵另有內幕,肯定有人在暗中操縱此事,隻不過一時找不到任何線索。

  涼州和靈州離奇死亡的吐穀渾人,加起來一共二十三人,比洮州城少的多了。這說明,洮州城才是重點,幕後之人說不定就藏在洮州城裏。

  還有,涼、靈二州這些吐穀渾人的離奇死亡,與洮州城一樣,也都是從前年正月到現在這段時間內發生的,這說明洮州、涼州和靈州所死的吐穀渾人都是幕後黑手一手策劃下的犧牲品,幕後之人應該是第一起案發之前到達洮州城的。

  想到這裏,盧小閑對郭勤道:“郭刺史,你立刻安排人,把首次案發前兩個月內遷到洮州城定居的人員,全部清理一遍,我讓冷總捕頭派人協助你!”

  郭勤臉上一懍,點點頭道:“我現在就去安排!”

  “先等等!”盧小閑叫住了郭勤,思忖片刻道,“不管是洮州還是涼州和靈州,死去的吐穀渾人都是五十來歲,不超過六十歲的男子,你們不覺得奇怪嗎?”

  冷卿與郭勤相視一眼,是呀,怎麽會這麽巧,就算是遭到天譴,老天爺為什麽要偏偏這麽眷顧這個年齡段的吐穀渾男子?

  盧小閑斷言道:“這些死者之間,肯定有什麽相同之處或者必然聯係!”

  “盧公子!”一旁的“禿鷹”突然插言道,“我在涼州的時候,無意中聽到一個消息,也不知有沒有用?”

  “你說來聽聽!”盧小閑衝著“禿鷹”點頭道。

  “涼州城死去的其中一個吐穀渾人,曾經在吐蕃軍隊從過軍,好象還參加過當年大唐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

  聽了“禿鷹”的話,郭勤不由一震,渾身竟然戰栗起來。

  “郭刺史,你怎麽了?”盧小閑奇怪的問。

  郭勤眼中流出了淚水,語氣沉重道:“當年與吐蕃的大非川之戰,我大唐多少軍中好男兒葬身於青海湖畔,每每想到此,我這心裏就不是滋味!”

  聽了郭勤這番悲憤的話,盧小閑和冷卿都不言語了,大非川之戰,可謂是大唐軍中男兒心中永遠的痛。

  大非川之戰是大唐與吐蕃為爭奪吐穀渾故地而進行的一場戰役。鹹亨元年,高宗詔令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些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領兵十萬征討吐蕃。

  唐軍以“邏娑”為出師之名,或許有勝利後直搗黃龍之意”。戰前唐方躊躇滿誌,大膽深入。

  吐蕃將領欽陵領兵四十萬屯駐青海湖附近,伺機迎戰。同年七月,薛仁貴的十萬大軍抵達大非川。鑒於行軍路徑艱險,攜帶輜重糧草必將影響行軍速度,薛仁貴決定將輜重糧草留在大非川上,由郭侍封率二萬兵看守輜重,自己率大軍尋找吐蕃主力決戰。

  郭待封是名將郭孝恪次子,曾為鄯城鎮守,由於自恃出身名門,郭待封不甘心屈居在薛仁貴之下,經常違抗令。他擅自率後隊繼進,又未能及時與主帥會合。吐蕃軍抓住戰機,以二十餘萬之眾邀擊其部,郭待封不能抵敵,輜重、糧草盡失。

  薛仁貴在河口剛打了一場勝仗,後方卻傳來郭部戰敗的消息,沒有後勤保障供給,薛仁貴隻得退回大非川。在大非川,論欽陵早已為薛仁貴準備下了四十萬大軍。兩軍交鋒,士氣低落人數處劣勢的唐軍大敗,十萬大軍全軍覆沒,薛仁貴、郭侍封、阿史那道真等將率數騎突圍。

  大非川之役是唐朝與吐蕃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較量。此役之後,吐穀渾故地完全被吐蕃所控製。

  盧小閑向“禿鷹”問道:“你這消息準確嗎?是聽誰說的?”

  “我是無意中聽西平大長公主府上的人說的!應該是準確的!”

  西平大長公主又叫弘化公主,高祖武德五年出生於唐王朝宗室之家。貞觀十四年二月,太宗遣左驍衛將軍、淮陽王李道民及右武衛將軍慕容寶攜帶大批物資護送弘化公主入吐穀渾與其國王慕容諾成婚。

  後來,吐蕃發大軍攻擊吐穀渾,大破之,滅了吐穀渾國。吐穀渾國王慕容諾與妻子弘化公主引殘部數千帳,棄國奔走依附大唐。弘化公主和慕容諾率殘部幾千帳經過長途逃亡,來到涼州涼州暫時安居下來。

  當年大非川之戰的前奏起因,正是因為高宗無法忍受吐蕃襲擊附屬國,並且驅逐唐朝公主的行為,才與吐蕃進行決戰的。但大非川一役,唐軍大敗,最終使吐穀渾依靠唐朝力量恢複其勢力的希望破滅。從此,吐穀渾作為一個部族,再也無力複國。吐穀渾國王慕容諾和弘化公主就一直居住在涼州城。武則天時,改封弘化公主為西平大長公主。

  聽了“禿鷹”的話,盧小閑心中一動,這些死去的吐穀渾人都在五六十歲之間。大非川之戰距今也就三十年,當年這些吐穀渾人大約也就是二三十歲的年紀,莫非他們當年都參加過大非川之戰?

  想到這裏,盧小閑對郭勤吩咐道:“郭刺史,你查一下這些吐穀渾人,當年是否都參加過大非川之戰!”

  郭勤臉色木然,衝著盧小閑點點頭,轉身匆匆離去。

  郭勤走了沒多久,張猛便來找盧小閑了。

  “什麽?去了兩次白雲觀?”盧小閑問道,“他們去白雲觀做什麽?”

  張猛搖搖頭:“白雲觀門口有個老道士在那兒擺攤算命,他們好象是找那個道士算命。我不敢跟的太近,連續兩天都是這樣!”

  這裏麵肯定有問題。

  歐陽健和唐倩好端端的算的哪門子命,就算真是這樣,誰會連續兩天都找同一個人算命呢?

  盧小閑又問:“白雲觀就在洮州城中嗎?:

  “沒錯,就在城北,白雲觀雖然不大,但在洮州還是很出名的!”

  “那個算命的老道還在嗎?”盧小閑又問。

  “還在!”

  盧小閑稍一思索,一個計劃便在腦中形成了。他向郭勤告知一聲,便和張猛與冷卿匆匆出了門。

  隨便一件青布長衫,隨便結起的長發,陽光溫煦照得盧小閑眉宇清澈,懶洋洋的神態中,透著一份清爽。

  他們徑自向長亭客棧而去,到了客棧問清楚歐陽健住的客房,盧小閑上前敲門。

  打開門,歐陽健和唐倩見是盧小閑,俱是一愣。

  唐倩臉上洋溢著笑容,驚喜的問道:“盧公子,你們怎麽來了,莫不是來通知我們去伏俟城的?”

  “哦!不是的!去伏俟城還得要等幾天!”盧小閑朝唐倩微微一笑道,“我們三個閑來無事在街上走走,恰好路過這裏,就順便進來看看你們!”

  “來來來!幾位趕緊進屋來,我給你們泡壺好茶!”歐陽健熱情的邀請著盧小閑三人。

  “不用了!”盧小閑擺擺手,依然站在原地,“我們就是來看看,你們忙吧,我們走了!”

  唐倩扭頭對歐陽健道:“要不,我們也陪盧公子出去走走?老窩在屋裏都快發黴了!”

  盧小閑就等著這句話呢,他看向歐陽健:“不知王郎君意下如何?”

  歐陽健爽快的答應了,幾人一同出了客棧。

  白雲觀是洮州城內一座小道觀,但也是唯一的一座道觀,所以城裏的人經常來這裏,也算是個熱鬧的地方。

  盧小閑等人看似無意,實際是有意,在張猛的帶領下一路溜達著便來到了白雲觀。

  大門上“白雲觀”三字古意盎然,不知哪朝哪代,誰人手筆。斑駁院牆邊是星星點點的牽牛,花已合攏,藤蔓卻牽纏攀爬,映得白牆綠意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