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現場作詩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3299
  ?

  定鼎門有東、中、西三個門道,中間一門平時封閉不開,隻供皇帝車駕出入。北邊正對的,是皇城的正門端門,兩門之間數裏長的大道叫定鼎門大街。與三個門道對應的,是定鼎門街分成的三股道路,中間的一股是禦道,專供帝王車駕通行的道路。

  禦道兩邊的兩條道路是官吏和百姓行走的道路,是神都洛陽城內最宏偉最寬敞的主道,號稱洛陽城中的第一街,洛陽百姓則稱它為天街權要和顯貴也多聚於此。。

  大街兩邊臨街的建築,一律都是重簷,屋簷至少也得雙層,並飾以丹粉。為美化街道環境,定鼎門大街兩側各有四行櫻桃、石榴、榆樹、柳樹、槐柳,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國景象。

  天街西側一個茶坊二樓的雅間內,盧小閑和馮曼焦急的等待著。

  不一會,楊思引著一個女子進入雅間。

  馮曼打量著眼前的女子,隻見她素衣淡容,寬大裙幅逶迤身後,優雅華貴。墨玉般的青絲,簡單地綰個飛仙髻,幾枚飽滿圓潤的珍珠隨意點綴發間,讓烏雲般的秀發,更顯柔亮潤澤。美眸顧盼間華彩流溢,紅唇間漾著清淡淺笑,最吸引人的是眉心有一朵怒放的紅梅!

  女子雖然沒有穿宮裝,但馮曼從她的氣質以及額前的紅梅妝上,猜出麵前之人必定是上官婉兒。

  盧小閑上前向上官婉兒施禮:“盧某見過上官尚宮!”

  上官婉兒回了禮,瞅著馮曼打趣著盧小閑:“盧大才子,也不向我介紹介紹你金屋藏嬌的佳人?”

  盧小閑趕忙向上官婉兒介紹了馮曼。

  “原來是馮刺史的千金!”上官婉兒肅然起敬,朝著馮曼點點頭,“令尊的事情我聽說了,馮小姐一定要沉住氣,終會有撥雲見日那一天的!”

  聽了上官婉兒的話,盧小閑有些驚詫,以上官婉兒的閱曆,初次見麵按理說不該在馮曼麵前說這話的。

  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她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後來,她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這才擺脫了奴婢的身份。馮曼此時麵臨的情形,與當年的上官婉何其相似,所以才會脫口而出了這句話。

  上官婉兒所說,讓馮曼不由眼睛一紅,連道謝都忘了。

  “馮小姐,如果你不嫌棄,今後我們就以姐妹相稱吧!”上官婉兒主動對馮曼說。

  “這敢情好!”盧小閑在一旁拍手道。

  若上官婉兒與馮曼結為姐妹,馮曼想去宮裏看望馮元一,上官婉兒怎麽可能不幫忙。

  上官婉兒冰雪聰明,怎會不知盧小閑的心思,她微微一笑並沒有說話。

  幾人坐定後,上官婉兒取出一張絹紙,遞給盧小閑:“這是你作的詩?”

  盧小閑接過一看,正是自己昨天讓楊思交給上官婉的那張絹紙。

  他點點頭,臉不紅心不跳的說:“沒錯,是我作的詩!”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上官婉兒吟誦

  完後,笑了笑,“對女人的觀察力,果然無出盧公子左右者!”

  盧小閑心中腹誹:這是王昌齡的詩,我隻是拿來用用,什麽觀察力,和我有什麽關係!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遊絲無定。”上官婉兒又吟完下一首,不禁感慨,“論起寫詩來,我不得不佩服盧公子!”

  聽了上官婉兒的話,盧小閑不禁有些飄飄然,儼然已經忘了那些詩都是剽竊的。

  還沒在空中飄多久,上官婉兒的一句話又將盧小閑打落在地:“雖然盧公子的詩不錯,但都是提前作好的,萬一有人捉刀,這就不妙了!所以,我想請盧公子現場作首詩!”

  盧小閑的眉頭擰成了麻花,這個上官婉兒太賊了,居然想出讓自己現場作詩的主意,這下豈不是要露餡了?

  見盧小閑這副模樣,上官婉兒又補充了一句:“如果盧公子能現場作出好詩,你的忙我幫定了。如果作不出來,別說幫忙了,我保證你終身都見不到他!”

  這是威脅,加趕鴨子上架,再加放在火上烤,而且還沒有選擇的餘地。

  狠,上官婉兒真夠狠的!

  心中雖然咬牙切齒,但盧小閑麵上卻沒有任何變化,就算被烤死,也不能被嚇死,他微微一笑:“好啊!”

  說話的同時,盧小閑心中暗暗祈禱:老天爺保佑,但願上官婉兒不要出的太難的題,不然自己肯定要出糗了。

  “那好我先出個情景,請盧公子即興作詩一首,如何?”上官婉兒開始做起考官來了。

  “沒問題!”盧小閑神色自若。

  上官婉瞅了一眼馮曼,對盧小閑道:“就以你和馮小姐之間的感情為題,請盧公子作首詩!”

  盧小閑一聽便樂了,當初馮曼在潘州拒絕了盧小閑,那天晚上,盧小閑就從記憶中搜尋過一首貼切的古詩來自嘲,現在正好拿來派上用場了!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心戀落花?。”盧小閑朗朗將這首詩吟出。

  果然是出口成章,上官婉兒心中暗自讚歎。不過,這詩中的意境,讓人有些無奈。

  她下意識的看了馮曼一眼:這麽有才華的人,她怎麽會看不上呢?

  馮曼也聽出盧小閑詩中的意思,她想也沒想,便回應道:“小春天氣暖風賒,日照江南處士家,催得臘梅先迸蕊,素心人對素心花。”

  馮曼是大家族的千金,從小對詩文便不陌生,她的詩肯定不是剽竊,雖然比不上那些大詩人,但也遜色不了多少。

  盧小閑忍不住瞅了馮曼一眼,他從馮曼回應的詩中聽出了一絲別的意味:難道她已經看破紅塵,要去修道?

  自大唐成立以來,女子入道修行已漸成風尚。當年,就連太平公主也作為女冠,入道進行過修行。

  馮曼真有這樣的想法?

  上官婉兒當然也聽出了馮曼的想法,屋內的氛圍有些不對。她四下打量了

  一番,站起身來來到窗前,打開窗戶向下望去。

  正巧見到大街上有兩位富家公子並排騎著馬,緩緩前行。富家公子的身後,還跟著不少家丁仆人。

  上官婉兒臉上露出笑意,她轉過身來:“盧公子,請移步過來!”

  盧小閑到了窗前,上官婉兒指著大街上那兩位公子的背影,笑著說:“請盧公子以此為景,再作一首詩吧!”

  見了窗外的情景,盧小閑不由又樂了,這個他還真會。

  為了不引起上官婉兒懷疑心和好奇心,盧小閑裝假絞盡腦汁的在思考。

  過了好半晌,盧小閑這才張口緩緩誦道:“君馬黃,我馬白。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共作遊冶盤,雙行長安陌。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壯士時屈厄。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

  這首《君馬黃》是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古詩,意在闡明人與人之間相交,無論貴賤,貴在急難。全詩一氣嗬成,抑揚有致,一波三折,跌宕生姿,語言活潑明快,格調清新自然,體現了豪放的風格。

  李白真正做這首詩,要在幾十年之後,所以盧小閑毫不客氣將它據為己有。

  聽了盧小閑吟的詩,上官婉兒不由愣住了。

  這首詩不僅緊貼情景,而且內涵豐富,前四句比喻身份雖不同,但心意卻可以不隔,為“相知在急難”作鋪墊;“共作”六句言雙方俱顯達時,能同遊同樂,同顯赫,同富貴;末四句言人之相知貴在急人之難,道出詩的主旨。

  上官婉兒是懂詩之人,不用問,這是一首難得的好詩,這下她真的服氣了,這可是經過檢驗的真功夫。

  楊思也是懂詩之人,在一旁看的心癢,也忍不住道:“我也出個情景,盧兄弟可否再做一首?”

  盧小閑心中暗暗叫苦,要再做一首,豈不是真要露餡了?

  此刻容不得盧小閑有半點退路,他隻能一臉淡然道:“楊兄,請出題!”

  楊思順著窗戶指著定鼎門大街,對盧小閑說:“洛陽城繁華無比,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盡顯大周太平盛世。盧兄弟,你就以安居樂業為題做首詩吧!”

  盧小閑心中暗罵:楊思這廝真不是東西,出這麽刁鑽的題,關鍵時刻壞我的事!

  盧小閑沒想起哪首詩是歌頌安居樂業的,正準備認輸,腦中突然靈光一閃,他想起了另外一首詩,也顧不得切不切題,便直接吟道:“安心凝眸冷風雪,居山伴水暖人間;樂天悅地知龍脈,業火紅蓮鑄寶劍。”

  楊思聽了不由一愣:盧小閑做的這詩,似乎和安居樂業沒什麽太大關係。

  還是上官婉兒冰雪聰明,一臉驚喜道:“盧公子,你這是首藏頭詩?”

  楊思這才反應過來,他豎起了大拇指:“果然是首藏頭詩,盧兄弟大才,我服了!”

  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作出這首藏頭詩,不管是上官婉兒,還是楊思,誰也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