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一百二十章 二張的心思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413
  ?

  張氏兄弟回府後,急忙讓人去喊盧小閑過來。等了好一會,盧小閑沒有來,卻見劉管家來了。

  張易之急忙問道:“老劉,盧管家到哪去了!”

  劉管家垂手答道:“二位老爺,盧管家一大早就出去了!”

  張昌宗不滿道:“既然做了管家,他不在府裏好好待著,往外跑什麽?”

  張易之也皺著眉頭問:“我們不在府上的這些日子,盧管家都在做什麽?”

  劉管家老老實實的說:“府上的大小事情,盧管家都不過問,全交給了我,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劉管家的回答讓張易之覺得很奇怪,“什麽重要的事情!”

  “盧管家說了,二位老爺在宮裏有陛下的恩寵,不會有什麽問題。張府的事情讓我管著,也不會有大問題。真正容易出問題的,是皇宮和張府以外!他告訴我,陛下對二位老爺越來越信任,二位老爺的官也會越做越大,勢必要和許多的皇親貴族和朝廷大臣打交道,這是個很重要的事情!”

  說到這裏,劉管家頓了頓,偷偷打量了張氏兄弟一眼,見他們二人聽的很認真,便接著又說:“盧管家還說,二位老爺沒有和這些人打交道的經驗,一不小心就會得罪了他們。所以,盧管家要先和他們府上的各種管事的人搞好關係,關鍵時刻或許會幫上忙,就算幫不上忙,探聽些消息應該沒有問題!”

  張易之饒有興趣的問:“盧管家都和哪些府上的人接觸呢?”

  “這就多了去了!”劉管家掰著指頭說,“前天,盧管家請梁王府的管家去了瓊花樓吃酒,直到天黑才回來。昨天,太平公主府的賬房回請了盧管家,臨走還送給他公主府的腰牌……”

  張易之和張昌宗聽的眼都直了,這個盧小閑還真不簡單,居然連公主府的腰牌都弄到手了。

  “今天一大早,盧管家又去了狄閣老的府上……”

  “等等!”聽到狄閣老三個字,張易之不由一激靈,急忙問道,“你說什麽?盧管家去了狄閣老的府上?”

  見張易之臉色有些不對,劉管家怕他生氣,趕忙替盧小閑解釋道:“老爺,您可別生氣!盧管家這麽做也是為了您們好。他說了,狄閣老這人最是正直,眼裏揉不得沙子,說不定哪天就會和二位老爺起衝突,要提前想好對策。所以,他才會和狄府的人套近乎,去了解狄閣老喜好,以便將來為二位老爺出謀劃策!”

  聽了劉管家的這一番話,張易之和張昌宗不由對視了一眼:盧小閑難道是神仙不成,又讓他給預料準了,狄仁傑果然向他們發難了。看來這趟回府來討主意,應該沒錯!

  張氏兄弟越不說話,劉管家心中就越沒底,他怯怯的問:“二位老爺,要不,我現在安排人去把盧管家請回來?”

  “哦!不不不,不用!”張易之擺擺手,“讓他忙正事吧,我們不急,等他回來再說吧!”

  劉管家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以他們兄弟往日的作派,想幹什麽就要立刻做到,根本不會有耐心去等待。今日也不知怎麽回事,他們居然會等待盧小閑回來。

  張昌宗在一旁問道:“老劉,你告訴我,盧管家是怎麽和那些人牽上線的?”

  張昌宗的確很奇怪,那些皇親國戚和朝廷大臣府上的管家和下人,可沒那麽容易打交道,有時甚至比他們的主子架子還要大。盧小閑年紀輕輕的,究竟是用什麽法子和這些人搞好關係的?

  劉管家撓撓頭說:“這個盧管家沒細說!我覺得應該是盧管家肯花錢的緣故,二位老爺前些日子賞他的三千兩銀子,他分給我了一半,剩下的都拿去打點關係了。還有,盧管家口才好,嘴裏時常帶著吉祥話,他在那些人當中人緣好著呢!”

  劉管家離開後,張氏兄弟進了聽鬆居,盤腿在蒲團上坐定。

  張易之眯著眼睛問張昌宗:“六郎,盧公子這事,你怎麽看?”

  “怎麽看?”張昌宗忍不住笑道,“那還用問,簡直太貼心了,太有才了,太神奇了,五哥,咱們算是撿到寶了!”

  張易之點點頭:“我也是這麽認為的,我們撿到寶了。甚至可以說,他是我們的福星。六郎,你沒發現嗎,自從他出現之後,我們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

  “沒錯!”張昌宗附和道,“他的確是我們的福星!”

  張易之想的遠些,他斟酌道:“六郎,既然他這麽能幹,又是我們的福星,那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把他留下,萬一哪一天被人挖走了,那就太可惜了!”

  “五哥說的是!用什麽法子呢?”張昌宗想了想,“要不咱多賞他些銀子?”

  “銀子是要賞的,但這不是留人的好辦法!”張易之搖搖頭,“光靠錢不行,要是將來別人給他更多的銀子,他豈不是還要一走了之?”

  張昌宗犯了愁,他懶得再想,直接問道:“五哥,那你說怎麽辦?”

  “我覺得,得從他的身份上下功夫!”張易之將盤著的雙腿拿開,盡可能讓自己舒服一些,接著又說,“他現在還是官奴婢的賤籍身份,我們設法改變他的身份,讓他脫離賤籍成為良民!”

  依照唐律,因罪而籍沒為官奴婢者,世代為奴,屬於賤籍,律比畜產,身份自不待言。也就是說,盧小閑現在的身份是賤籍之人,賤籍之人不是“人”,是屬於張氏兄弟的私人財產,他們可以隨意的處置或打殺盧小閑。

  大唐等級觀念非常嚴格,不是所有的主人都願意給自己的奴婢放良,張氏兄弟下決心讓盧小閑脫離賤籍,這已經算得上是天大的恩賜了。

  張昌宗點頭道:“這法子好,他入了良籍應該可以對我們歸心了!”

  張易之拍拍張昌宗的肩:“這樣吧,六郎,你抓緊時間寫好放良書,辛苦跑一趟洛陽府,給他辦理改籍授田的手續,以後他就會死心塌幫我們了!”

  大唐要按照良口戶籍上的人丁向每個家庭授田,十八歲以上的男丁每人授田一百畝,其中八十畝為“口分田”,受田之人去世之後,則由國家收回;另外二十畝為“永業田”。口分田與永業田原則上都不允許自由買賣,隻有在戶籍遷移或無力喪葬時,才準許出賣永業田。商人的授田數量是平民的一半。貴胄則可以擁有從二百畝至一百頃的田產。

  假如盧小閑改成良籍,他就等於獲得了國家授田的資格,今後就要和其他良籍百姓一樣為國家納稅和服役了。

  “好吧!”張昌宗爽快的答應了,“五哥放心,我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