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洛陽行 第九十八章 神都洛陽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413
  應天門是神都洛陽宮城的正南門,南與皇城正門端門、郭城正門定鼎門相對應,北與明堂、玄武門、龍光門相對應,處於洛陽城南北軸線上。

  隋朝末年,隋將王世充固守洛陽,將則天門改名為順天門。李世民攻占東都後,放火焚之。唐高宗即位後,因常攜武則天來洛陽居住,遂重建此門,複稱則天門。後來,為避諱“則天”兩字,改名為應天門。

  盧小閑立在應天門下,心潮澎湃。

  洛陽!

  神都洛陽!

  武周一朝的政治中心,盧小閑終於踏入了洛陽城。

  盧小閑和張猛從潘州城出發,一路上沒敢耽擱,僅用了二十來天便趕到了神都洛陽。

  李千裏不僅為盧小閑和張猛開了官府的路引,而且還讓他們攜帶著官府公文,有了這樣的便利條件,他們一路在驛站吃住,路途雖然遙遠,但也沒有吃多少苦。

  看到應天門,盧小閑想起與楊思告別時,他說的那一番話。

  他下意識從懷中掏出楊思交給自己的那塊鐵牌,細細打量起來。

  楊思告訴盧小閑,有了困難可以拿著鐵牌讓守衛應天門的軍士去找他。

  此時楊思還在潘州,就處盧小閑有了困難,也得要等楊思回來才行。

  洛陽城的繁華不是潘州所能比的,大街上往來士庶,熙熙攘攘。路兩邊都擺著一串子地攤。有賣成盆的旱金蓮和四季海棠等珍花異草的花匠,有賣虎皮鸚鵡等各種鳥兒的鳥人,有賣大大小小,黑黑白白各種狗類的玩主。

  老百姓們走的走,停的停,買的買,賣的賣,一幅和諧的畫麵。

  盧小閑和張猛一邊嗑著瓜子,一邊東瞅西看地走在街市上。

  前麵的街口上圍著一圈人,鬧鬧嚷嚷的,他們二人走過去,擠進人群中觀看。

  隻見一個長相端正的小夥子,大冷天的光著上身,打著赤膊,頭上係著一條紅帶子。

  他先是攥緊拳頭,“嘭嘭”地擂打著自家胸脯,而後抱拳在胸,繞場一周,口裏嚷嚷著:“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各位大爺、大娘、大哥、大姐、大嫂,有錢就請幫個錢場,沒錢你也別走,幫我個人場。耍得好

  了,你就丟兩錢;耍得不好,你哈哈一笑,轉身走人。好!各位閃開點,拉開場子,看我給各位看官露兩手。”

  說罷,年輕人開始耍槍弄棒起來。

  盧小閑和張猛都是懂行的,看得出來年輕人使的是花拳繡腿。

  出來混飯也不容易,待年輕人耍完,盧小閑上前往破帽子裏丟下幾個銅錢。其餘看熱鬧的人,大多掉頭就走,分文不施。

  看著破帽裏寥寥無幾的幾個銅錢,年輕人和目光有些無奈和暗淡。

  “拿著!”

  就在這時,年輕人聽到一個洪亮的聲音,接著手中的破帽一沉,差點沒掉到地下。

  帽子裏被丟進兩大錠銀子,看份量至少有二十兩。

  年輕人驚詫不已,抬眼一看,麵前立著一個大和尚。

  和尚大概四十來歲的年紀,身披紅色袈裟,濃眉大眼,目光銳利,不怒而威。

  年輕人正要道謝,卻見大和尚已經轉身離去,他這才發現,大和尚後麵還跟著四五個身材魁梧的和尚,不過他們都穿著青布僧衣。

  瞅著大和尚的背影,盧小閑心中暗忖:這個和尚不簡單。

  “嘖嘖!”人群中有好事者的聲音傳來,“薛國師出手就是不一樣,這小子算是走狗屎運了!”

  薛國師?

  盧小閑心中一動,莫非此人便是大唐曆史上鼎鼎大名的薛懷義?

  想到這裏,盧小閑朝張猛一揮手:“我們走!”

  盧小閑猜的沒錯,大和尚正是薛懷義。

  薛懷義默默走在路上,腦海中閃現出剛才那個年輕人的影子。他並不是因為憐憫才給年輕人銀子,當年他剛來洛陽,和這個年輕人的境遇一模一樣,隻是有些懷舊罷了。

  那時候雖然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比現在苦多了,但他的內心是快樂的。現在,薛懷義不愁吃不愁喝,有了地位,有了權勢,卻覺得一點也不快樂。

  薛懷義不由歎了口氣。

  盧小閑遠遠跟在薛懷義身後,在後世的曆史教課書中,薛懷義都被描述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無賴,是靠著武則天的寵愛才上位的。

  但直覺告訴盧小閑,薛懷義絕不會隻是

  一個簡單的男寵,武則天的眼光應該不會差到如此地步。

  就拿剛才看到的那一幕來說,以薛懷義現在的地位,完全可以騎馬或乘轎,但他卻沒有任何排場,徒步行走在洛陽城的大街上,的確很難得。

  “咣……咣……”前麵的街口上,有一陣開道的鑼聲傳過來,接著,聽見有吆喝聲:“梁王車駕在此,閑人回避讓路!”

  隨著吆喝聲,一大隊官兵,拿槍挎刀,舉著旌旗木牌,擺著儀式,簇擁著一頂八抬大轎迎麵而來。

  有識貨的混混兒眼尖,認出是梁王武三思的車駕。大隊兵馬儀式迤邐而來,行人自動站在一邊回避。

  薛懷義冷冷瞅著大隊車駕,也不回避,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車駕來到薛懷義麵前時,忽然停下了。

  轎簾掀起,一個穿著黃蟒紫金朝服的中年男子,蹣跚著從轎裏鑽出來。

  不用問,此人便是梁王武三思。

  武三思往薛懷義這邊一望,裝做一副驚喜的樣子,奔過來,先施了一禮,而後抓住薛懷義的手,連連搖著說:“薛師,幸會,幸會。有空到我府上玩玩去。”

  薛懷義淡淡道:“現在沒空,等有空了,貧僧一定拜訪!”

  “來人哪,”武三思回頭吆喝著,“把車駕閃開,讓薛師先走。”

  官兵們慌忙把武三思的大轎往一邊抬了抬,閃開了一條道,武三思一伸手,恭恭敬敬的說:“薛師,您先請!”

  薛懷義擺擺手道:“不用客氣,梁王先請!”

  武三思堅持道:“薛師,您先請,您不走,三思也不敢走。”

  薛懷義不再推辭,領著幾個尚先走了,走出大老遠,回頭猶見武三思佇立在原地招手送別。

  盧小閑暗中打量著武三思,心中不得不佩服,堂堂親王竟然會對一個和尚如此恭敬,要麽是武三思待人謙恭,要麽是薛懷義權勢過大,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在後世,盧小閑聽過北京的高官多,一抓一大把,扔下塊磚頭,就能砸著幾個部級幹部。

  如今在洛陽同樣如此,這才多大工夫,他就見著了一位親王,還有一位讓親王都忌憚不已的國師和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