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流人軍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4-01 02:57      字數:2989
  萬國俊辦事果然利索,他很快便將官府的布告張貼於潘州各縣,並通過各縣官府將消息傳達到各鄉各裏。有了潘州刺史府和討擊使帥府的公文,盧小閑和郭振便可以名正言順的協助李珣招兵了。

  讓盧小閑沒有想到的是,像李珣這樣孤注一擲,想通過戰功重返神都的流人之後比比皆是。

  僅第一天,來南巴縣衙門口報名的流人就有千人之多。

  盧小閑對征兵不在行,但李珣的四名殘個俱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對軍士所需要的條件非常熟悉,盧小閑便將選擇兵員的事甩給了他們。

  大唐向來尚武崇軍,特別是千牛、萬騎、羽林等精銳無一不是勳舊、官宦宗族子孫。大小官宦治家均是極為嚴謹,督促子弟平日裏勤修苦練武藝,便是最重要的家教之一。

  流人之後都是獲罪之身,即便是被發配到嶺南,這種尚武的傳統卻也沒有丟失。故而,前來報名的流人基本上個個都身體強壯,若真招募來也可稱得上是精兵了。

  四名殘仆不敢怠慢,選擇的條件也非常嚴格,一天下來隻召募了兩百多人。

  盧小閑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他不由皺起了眉頭,照這種辦法,何時才能招滿所需要的人數呢?

  衣已深,盧小閑正在思考著招募流人之事,忽聽房頂咯啷一聲輕響,這聲輕響轉瞬即逝,但盧小閑脊梁上莫名生出一縷涼氣。

  咯啷之聲又起,萬籟俱寂之時,盧小閑緊閉的眼底竟浮出屋頂上的影像——兩個人正在瓦上輕躡著步子,朝自己臥室尋來。

  盧小閑歎了口氣,探手摸來放在床邊的鐵蕭在掌心摩挲。

  那兩人翻身躍入天井,正待用利刃切斷門栓,卻見房門飄然而開,頭發蓬亂的盧小閑,正打著哈欠看著他們。

  “歐陽兄,唐美女,如果我沒犯錯,又是你們二人吧?”盧小閑拱拱手道。

  那兩人聞言相對而視,搖了搖頭,麵巾下都是一臉苦笑。盧小閑猜的沒錯,來的正是歐陽健和唐倩。

  歐陽健和唐倩覺得納悶,他們穿著黑衣,又蒙著麵,為何每次盧小閑都能第一時間猜出他們的身份來。

  盧小閑當然不會猜錯,因為他又聞到了那股香味,有了那股香味必有唐倩在,和唐倩在一起了,除了歐陽健不會再有別人了。

  盧小閑見他們搖頭,又打了個哈欠,道:“不知你們這一次來,又要做什麽?要不我們坐下來聊聊,說實話我對你們的營生也好奇得很……”

  歐陽健拔出身後背的長劍,指向盧小閑沉聲道:“請賜教。”

  盧小閑滿麵好奇之色,走上前來,盯著其中一柄長劍,凝眉思索片刻方道:“我於兵器不大懂,這把

  劍青光閃爍,那自是淬火極好了,隻不知究竟有多鋒利。”

  說著伸手撫向劍刃,像是要摸上一下再做品鑒。

  歐陽健哭笑不得,見盧小閑手伸過來,便橫劍削去。

  盧小閑身影遊動,已避開這一劍,還不忘讚道:“好劍!”

  歐陽健劍尖翻轉斜出,刺向盧小閑咽喉,卻覺眼前一花,已不見了盧小閑的蹤影,再看時,發現盧小閑還在自己身側站著。

  唐倩在一旁也攻了上來,雙劍一左一右,畫起兩條弧線,弧線過處,圍攏成一圈劍影,將盧小閑困在圓心。

  盧小閑身材輕盈四處騰挪,也不還手卻將兩人劍勢一一消解。

  歐陽健此時心裏驚懼萬分,原以為盧小閑隻會搞些陰謀詭計,誰知他身手也不錯。

  隻見盧小閑身影飄來蕩去,鐵蕭在兩人劍上點來點去,口中念念有詞,竟還在品評這兩柄劍的優劣。

  月光下,盧小閑形如鬼魅,卻偏偏讓人覺得他離塵脫俗。兩人急攻不下,互相使了個眼色,便準備抽身離去。

  盧小閑也沒有阻擋他們,隻擺擺手道:“既然要走,那我就不送了。”

  唐倩停了停,想說什麽卻始終沒有開口。

  盧小閑衝她笑了笑:“你長的很美,胸也不小,不錯,真的不錯!”

  也不知盧小閑是說她長的不錯,還是她的胸不錯。唐倩想起了那晚的情形,臉上一紅正要說話,卻見盧小閑已轉身

  唐倩愣了愣,緊咬嘴唇,跺跺腳也轉身離開了。

  第二天一大早,盧小閑便找來四名殘仆,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四人聽了覺得奇怪,但李珣吩咐過,一切都按盧小閑的意思辦,他們也好照做。

  這一日招募流人的標準有了變化,家有六十歲以上的父母,又無兄弟者,可回家侍奉老人。一戶四五個兄弟同時來報名的,可回去一個。除了精神恍惚視力虛弱患病的人,體力、意誌不足以完成戰鬥的人,不能服從命令者之外,隻要想報名,照單全收。

  盧小閑這是人性化招兵,充分考慮到流人的實際情況,隻有真正厚待他們,他們才會誓死追隨。其實,盧小閑真正關注的,是每人人報名態度的堅決與否。隻有這股子“富貴險中求”的士氣,才能在與叛軍狹路相逢時敢於亮劍。

  很快,盧小閑便招募了一千二百人。流人軍因不是大唐正規府兵,並沒有按折衝府的編製設置,而按團練兵的形式隨意設置二十個隊,每個隊任命了一個隊正,由李珣擔任都尉。

  人員招募完畢後,緊接著開始練兵。時間很寶貴,因為萬國俊給盧小閑的時間,隻有半個月。他深知練兵場上練不出精兵,隻有經過戰場血與火的

  洗練,才能鍛煉出真正的鐵血戰士。

  在有限的時間內,除了由四名殘仆給流人軍教些簡單的軍事常識外,盧小閑一直在給流人們強化兩個意識。

  一是服從意識。一支富有戰鬥力的軍隊,必定有鐵一般的服從意識;一個合格的士兵,一定有強烈的執行觀念。戰場上,機會隻有一次,沒有“重新再來”的可能。所以士兵如果不能絕對服從,一切都隻能是紙上談兵。

  二是搏命意識。盧小閑不停的給每一個人灌輸,叛軍要比流人軍強大的多,若沒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那隻有死路一條。要想生存下去,要想取得戰功,隻有以命搏之。

  時間過的很快,十五天時間轉瞬即逝,出征的日子終於到了。

  嶺南討擊使李千裏、監軍萬國俊、潘州刺史馮君衡,在南巴縣擺開儀仗,為流人軍送行。

  望著身後控韁列陣、軍容整肅的一千多名流人軍,還有李千裏配給的纛、旗、幡、槊等一應節鉞。李珣意氣風發,到嶺南這麽久,他還沒像今日這麽揚眉吐氣過。

  身旁的盧小閑,小聲提醒李珣:“先別想能不能立功的事情,能活著回來比什麽都強。”

  李珣哪能聽得進去盧小閑的提醒,他高昂道:“盧公子,我雖然平日荒唐了些,卻也知那裏——”

  說著揚鞭一指軍陣前方,意氣飛揚道:“戰場上,才是男兒該當用心所在!我輩理應快意疆場,博取功名,凱旋而歸!”

  說到這裏,李珣似乎覺得一股浩然之氣鼓蕩於胸,四名殘仆也受到了他的感染,齊齊高聲喊道:“博取功名,凱旋而歸!”

  他們的聲音高亢激昂,在天地間回旋,一千流人軍應聲齊齊喝道:“博取功名,凱旋而歸!”

  李珣雖然於一瞬間便鼓起了士氣,但盧小閑本就皺著的眉頭越擰越緊,他目光如矢,射向李珣,心中暗忖:口號人人都會喊,隻是真正到了戰場上,豈容兒戲?

  ……

  不期而遇。

  流人軍出征的第二日,但在山穀內與叛軍不期而遇。說是不期而遇,不夠恰當,對方應該說是以逸待勞。

  他們進入穀中還不到一個時辰,叛軍便大兵壓境。

  盧小閑是第一次出現在兩軍陣前,多少有些緊張。

  一排接一排的叛軍士兵,手持兵戈步伐嚴整,似一滾滾壓來的大山,沉重有力,接踵而來,仿佛無窮盡。如驟然升騰的雲朵,席卷著眼睛能看到的各個角落,每一塊土都在顫抖,每一根草都在戰栗。

  盧小閑不知誰是真正的叛軍主帥,但他不能不承認,這個人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把叛軍訓練成現在這樣,真的很不容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