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庫銀被盜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6-13 04:19      字數:3237
  “這是為何?”盧小閑不解。

  “蝗蟲什麽都吃,唯獨不吃綠豆!”

  盧小閑這才恍然大悟。

  “主人教給我們滅蝗的法子很管用,特別是深夜點火燒蝗,效果尤其好,深挖壕溝,夜間在壕溝內點火,將藥物灑入火中,蝗蟲見光即來,集中人力撲殺效果甚佳。”

  “那白日怎麽辦?”

  “白日主要靠著人力殺傷蝗蟲,幾萬人要麵對幾千萬隻蝗蟲,而奮戰一天的結果,往往是蝗蟲數量未見減少,而農作物已經被吃光了,蝗蟲一展雙翼,飛離此地前往下一塊田地,隻留下滿滿的一地蝗蟲卵。”

  盧小閑低頭沉思起來。

  “我們也想了不少法子,白日要求各村設哨觀察,嚴密監視。發現蝗蟲將要到來,就各持工具嚴陣以待。集中人力,分點分片,高舉紅旗或各色布條,在空中揮舞,大鼓大鑼配合著敲敲打打,造成紅旗招展鑼鼓喧天的局麵,嚇得蝗蟲不敢落地。若蝗蟲已經落地,就全力以赴,用掃帚等工具一起撲打,趁早晨有露水蝗蟲飛不動時候,效果最好。有時若能查明蝗蟲盤踞地點,挖一條深溝,有水源的可往溝內放水,將蝗蟲驅趕入溝中淹死,沒水就往溝中填入柴草,放火燒死。”

  盧小閑想起了白日幫婦人驅趕蝗蟲時的情景,覺得使用竹竿效果不佳,便又問道:“你們用什麽捕打蝗蟲?”

  鍾三道:“將竹條樹枝紮成掃帚狀,掃麵加寬、把柄加長,這樣一來,一把結實撲打工具就製好了。”

  盧小閑對海叔吩咐道:“讓楊司戶請人將盧三所說的工具畫圖成型,派衙役將圖型分發到各縣仿製,不得有誤。”

  “姑爺!我這就去安排!”海叔答應一聲便轉身離開了。

  “盧三,你這裏還有什麽困難嗎?”盧小閑又問道。

  盧三想了想道:“商號運來的治蝗藥水非常管用,隻是量太少了!能不能多發放些?”

  “這藥水真的好使?”盧小閑驚喜道。

  盧三所說的治蝗藥水,便是盧小閑讓華雲峰與宋雪誠去查閱古籍而找出來的。

  “是的,隻須在田邊上支起了大鍋將藥熬上,待藥涼後一手端起盛藥水的臉盆,一手用高粱穗笤帚沾上藥水,向玉米葉子上噴灑。真別說,這治蝗藥水還真頂事,隻要撒過藥水的玉米再也沒有被蝗蟲吃掉葉子。相反,一片一片的蝗蟲都死在了玉米地裏。”

  其實治蝗藥水很簡單,用曼陀羅、天仙子、烏頭、毒芹、風信子等多味草藥製成。關鍵是現在需要量太大,一時難以籌集。

  盧小閑道:“我會盡量安排商號為你們運來的,但主要還得靠人力為主,蝗災沒有徹底消滅,便一刻也不能放鬆。”

  第二日,盧小閑又去了岑氏商號在陳留的分號。

  陳留的分號沒有設在城中,竟然在城郊臨時搭建了幾間木屋。這裏異常熱鬧,許多百姓都在這裏上交蝗蟲。

  “這蝗蟲能賣多少錢?”盧小閑向一名來交蝗蟲的漢子問道。

  “蝗蟲十擔一兩銀子,蝗蝻貴一些,五擔一兩!”那漢子笑嗬嗬道。

  本來蝗災來了,大家都以為要倒黴了,誰知這岑氏商號竟然大量收購蝗蟲,這漫山遍野的蝗蟲都成了銀子了,引得無數百姓紛紛開始捕蝗,就連城中沒有地的人,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參與到這捕蝗大軍之中。

  “一斤一文錢,還是挺劃算的!”盧小閑隨口問道:“這岑氏商號收蝗蟲做什麽?”

  “他們沒有說,但傳言說他們收來做馬料,據說用蝗蟲做的馬料都供應給邊防的軍隊,馬吃了這玩意不掉膘,很受歡迎。”

  盧小閑聽了目瞪口呆,這都是誰傳出來的,竟然還有鼻子有眼的。

  那漢子見盧小閑這副模樣,左右看了看,又道:“還有人說,這些蝗蟲收了是運進宮裏去的,皇帝與妃子們都喜歡吃這蝗蟲。”

  盧小閑聽了差點沒笑出聲來,這流言真是越來越玄乎了。

  “你吃過這蝗蟲嗎?”盧小閑忍住笑問道。

  “俺也偷偷嚐過兩次,似乎並不好吃。”說到這裏,那漢子道,“管它是用來做什麽呢,隻要他們收,咱就捉來給他們,能換銀子這才是最實在的。”

  盧小閑點點頭,不再說話,轉身離去了。

  分號的掌櫃姓曾,是岺少白從長安總號臨時抽調而來的,他見過盧小閑,因此對盧小閑異常恭敬。

  “曾掌櫃,分號現在有多少人?”盧小閑問道。

  “現有二十六人!”

  “這麽多?”盧小閑吃了一驚。

  “本來陳留分號隻有三人,但出現蝗災隻後便陸續增加了人手,大多是從長安總號與別的分號抽調而來的,蝗災之後,還要回去的!”

  “現在人手夠用嗎?”盧小閑又問道。

  “分號現在不做別的生意,專門收購蝗蟲。為了收購方便,分號也從城中遷到這裏來了。現在的人手全部是用來收購蝗蟲的,夠用了。”

  “收購多少了?”

  “已收購蝗蟲四萬一千擔,蝗蝻三萬兩千擔!耗銀一萬一千兩!”曾掌櫃回答的很利索。

  “蝗蟲做馬料是怎麽傳出來的?”盧小閑問道。

  曾掌櫃小聲道:“這是岑大掌櫃讓人放出的風聲,他說天下哪有做生意願意賠錢的?商號無緣無故收蝗蟲,老百姓肯定不會相信。編出這麽個瞎話來,就不由老百姓不信了。”

  盧小閑哈哈大笑起來:“你們岑大掌櫃這個辦法好!”

  曾掌櫃也陪著盧小閑笑。

  “蝗蟲是怎麽處理的?”

  “都在深夜悄悄拉出去埋了!”

  “做的不錯!”盧小閑滿意地拍了拍曾掌櫃的肩,“蝗災結束前,收蝗蟲這事一刻也不能停,不要怕花銀子!”

  “我知道,來之前大掌櫃專門交待過了!”曾掌櫃點頭道。

  離開陳留分號,在回城的路上,楊玄圭忍不住感慨道:“像定國公這樣花錢救災的法子,真是亙古未聞!這得要花多少錢?恐怕就連朝廷也難以負擔的起。”

  盧小閑笑道:“與人命比起來,銀子又算得了什麽?”

  ……

  就在盧小閑四處巡視之際,倪若水突然派人請盧小閑速速回到汴州城去,說汴州城內出大事了。

  盧小閑看了倪若水送來的急信,二話沒說便匆匆趕回了汴州。

  盧小閑一回到汴州城便來到刺史府,見了倪若水,他皺眉問道:“倪刺史,究竟是怎麽回事?”

  倪若水一臉惶恐地向盧小閑講述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隨著汴州的蝗災越來越嚴重了,為了救災,倪若水急報朝廷,奏請先挪官庫之銀以做應急之用,待朝廷的賑災款到後再衝賬。

  姚崇接到倪若水奏折後,特事特辦便準了他的請求。

  姚崇的牒書到達汴州的當天,倪若水便與捕頭何止來到汴州錢庫。

  錢庫由庫官趙成把守,有二十名護衛日夜巡視內外,是整個汴州府最安全的地方之一。

  趙成老成穩重,是汴州有名的孝子,倪若水向來比較敬重他。

  趙成向倪若水行過禮之後,領著二人來到正堂,伸手在牆壁上摁了個機關,就見地麵自動裂開,露出一條幽深的地道來。

  趙成點起長明燈,領二人走下台階。

  錢庫深入地下十餘丈,由巨石壘砌而成,除了幾個直通地麵碗口般粗細的通風孔,幾乎與世隔絕。

  來到生鐵鑄就的大門邊時,倪若水與趙成各自拿出一把鑰匙,合二為一,插入鎖芯,大門應聲而開。

  隨後,趙成將銀庫內的油燈點燃,一排排裝著銀錢的箱子呈現在二人麵前。

  倪若水對何止道:“何捕頭,你與趙庫官清點官銀,記錄在案。”

  “是。”

  何止點頭,上前將一隻銀箱打開,卻突然發出一聲怪叫。

  倪若水與趙成忙上前查看,也失聲驚叫起來。箱子裏半兩銀子沒有,倒是有具屍體蜷縮在裏麵。三人回過神來,連連將其他銀箱盡數打開,發現銀庫內的銀子整整少了一半,總共有十萬兩銀子不翼而飛。

  半晌,倪若水才定了定神,取來油燈察看屍體。

  死者五十歲左右,表情痛苦,因銀庫中堆放了大量的木炭和石灰等幹燥劑,屍體未見有腐爛跡象,但也因此難以判斷死了多久,又因為屍體蜷在箱子裏已經僵硬,一時無法查看身上是否有傷口。

  倪若水令何止速去傳仵作驗屍,隨後,他對趙成道:“趙庫官,我有幾句話要問你。”

  趙成早已呆若木雞,聽到倪若水叫他,突然發出一聲怪叫,跟著猛衝數步,一頭撞在牆上,哼也沒哼一聲便倒在了地上。

  倪若水與何止大吃一驚,還沒反應過來,躺在地上的趙成突然又搖搖晃晃地爬起來。

  何止衝上去一把將他扶住,喝道:“趙庫官,你……”

  趙成卻兩眼直愣愣地看著他,嘿嘿笑道:“你幹嘛抓著我?”

  說著,欲推開何止,但哪裏推得開,趙成竟咧了咧嘴,大聲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