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檢閱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5-27 00:51      字數:3189
  <b></b>李思經平日裏耀武揚威,不可一世,如今被盧小閑收拾的灰頭土臉,這讓崔宣道等人在暗暗稀奇的同時,又覺得很是解氣。

  “好了,薛帥,這事就此揭過,免得傷了咱們的和氣!”盧小閑趕忙打圓場道,“薛帥難道不給我引見引見你的得力手下嗎?”

  薛訥笑道“我正有此意!”

  說罷,薛訥指著李楷洛道“這位是左驍衛將軍李楷洛!”

  “見過定國公!”李楷洛主動行禮道。

  盧小閑拍著李楷洛的肩頭道“李將軍,去年冷陘一戰雖然敗了,但與你半文錢的關係都沒有,都是孫佺那廝指揮不利,還不聽勸阻,自己搭上了性命不說,還害得數萬大唐將士為國捐軀!我隻想告訴你,你李楷洛是好樣的!”

  盧小閑絲毫不提當年他們的交情,隻是就事論事,也算給了李楷洛麵子。不管怎麽說,李楷洛也是當年契丹酋長,若是把這個底揭了,說不定會讓人誤解他是有意幫助舊主。

  去年冷陘一戰,李楷洛雖然死裏逃生,可他麵對的不是鄙夷的目光,就是背後的指指點點,讓他覺得心如死灰。

  今日,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為他說了一句公道話,這讓他壓抑了很久的積鬱一掃而空!

  李楷洛的眼睛有些濕潤了,他哽咽著艱難道“謝謝定國公!”

  薛訥長長歎了口氣,又指著崔宣道“這位是定州刺史崔宣道。”

  盧小閑向崔宣道抱拳道“崔刺史是載初二年的探花,文采無人能及。今日崔刺史又披掛上陣,邊塞建功,真可謂是文武雙全,盧小閑佩服你!”

  看得出來,盧小閑來之前,已經下足了功夫,對這些人都已經了如指掌。

  崔宣道被盧小閑誇獎文武雙全,這讓他有些心潮澎湃,趕忙回禮道“定國公言重了,崔某不敢當!”

  “盧奴折衝府都尉王海賓是定國公的熟人,本帥就不介紹了!”

  “聽說王都尉的折衝府大多都是官健?”盧小閑笑著向王海賓問道。

  王海賓點頭道“盧奴折衝府全部都是官健,已經沒有府兵了!”

  盧小閑向王海賓豎起了大拇指“不是我恭維你,我敢保證,盧奴折衝府官健的戰鬥力,絕對是薛帥此次所有兵力中最強的,你功不可沒。”

  王海賓謙遜道“這主要是崔刺史的支持,末將隻是奉命行事。”

  薛訥又指著李思經道“這位是右衛將軍李思經,你們已經見過,也算不打不相識嘛!”

  盧小閑調侃道“我在長安時,就聽說右衛的李將軍不好相處,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李思經之前已經丟了麵子,此時又被盧小閑輕看,早就窩了一肚子火,他反唇相譏道“李某哪裏有定國公好相處,不像定國公,在長安一下子就搞倒了三個宰相!”

  李思經話中的意思很明白你盧小閑要明白自己的身份,你是被陛下貶到軍中效力的,不要在這裏擺什麽國公的臭架子。

  盧小閑聽了李思經的話,卻並不生氣,他笑了笑道“李將軍說的沒錯,這長安宰相多,搞倒幾個宰相也不算什麽。現在我到了軍營,這裏將軍多,我覺得搞倒幾個將軍,恐怕會更好玩些,你說呢?”

  李思經剛要張嘴,盧小閑卻不再理會他了,而是轉向了薛訥道“薛帥,我們別在這裏敘舊了,先回去再說吧!”

  薛訥問道“定國公,你的團練現在何外?”

  “距此地五裏!”

  “若定國公不介意,我想去看看行嗎?”薛訥小心翼翼地問道。

  “薛帥說了,我怎麽會不同意呢?”盧小閑很是豪爽,大喊一聲,“趙朗,頭前帶路,我們歸隊!”

  “是!團練使!”趙朗答應一聲。

  二百騎兵在前麵向後隊行去,薛訥等人與盧小閑跟在騎兵身後,因為路途並不遠,他們沒有策馬狂奔,而緩慢向前行走。

  “定國公,末將有一事不明,可否賜教?”王海賓在一旁向盧小閑詢問道。

  “王督尉,不用客氣,有何事不明,直接說來便是!”盧小閑衝著王海賓笑了笑。

  “為何郡王的騎兵都是一人雙騎?”

  盧小閑奇怪道“一人雙騎在奔襲和衝鋒時可以進行輪換,防止馬匹負重時間太長而失去戰鬥力。這樣既可以讓騎兵達到戰略機動的能力,又可以增強持續作戰能力,難道這樣不好嗎?”

  “定國公,我不是這個意思!騎兵一人雙馬當然好,這我怎麽會不知道?我隻是想知道,朝廷為什麽會給你們團練兵配發這麽多戰馬?”

  此次征討契丹與奚族,動用了那麽多的軍隊,可朝廷偏偏卻隻給潞州團練配發了一人雙騎。難道就因為陛下曾經在潞州待過,難道就因為盧小閑是定國公?王海賓的確覺得有些不公平。

  “朝廷?”盧小閑搖搖頭道,“潞州團練又不是正規軍,朝廷怎麽會給我們配發戰馬呢?這些馬都是我自己的!”

  “啊?定國公自己的?”王海賓愣住了。

  不僅是王海賓,就連薛訥等人也吃了一驚,他們沒想到盧小閑居然會為潞州團練花費了這麽大的本錢。

  “我的騎兵全部是一人雙馬,而且是青一色的突厥馬!”

  “什麽?突厥馬?”王海賓再一次大吃一驚。

  大唐雖然實施馬政多年,可唐軍的軍馬主要有四種產於呼倫貝草原的三河馬、西域的哈薩克馬、焉耆馬和威爾勒馬。這其中尤其是焉耆馬和威爾勒馬,因其高大健壯、長頸高揚、步輻伸展流暢,對韁繩反映靈敏,是唐軍正規騎兵使用最多的馬種。突厥馬要比以上的四類馬更加優秀,所以說突厥騎兵在馬匹上要比大唐占優勢。因為突厥人的嚴格控製,大唐境內的突厥馬並不多。而盧小閑卻能給自己的騎兵全部配備了一人雙騎的突厥馬,這可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定國公,這得花多少錢?”王海賓瞪大了眼睛。

  盧小閑不以為然道“這算什麽?你再看看我們的騎兵的裝備,人人披掛的都是明光鎧,人手一支韌木馬槊!還有橫刀、弓箭那都是上好的。”

  唐軍的鎧甲主要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

  明光鎧是一種護胸鏡鋥亮的板式鎧甲,非常華麗,而且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在唐軍中隻有高級將領才會配備。潞州團練的騎兵,竟然全部配備了明光鎧,豈不讓人咋舌。

  相比明光鎧,更讓眾人驚詫的還是韌木馬槊。

  唐軍騎兵通常配備的長兵器是馬槊,類似丈八蛇矛,前端尖銳扁平,既可挑砍,也可直刺,近身肉搏則用橫刀。

  馬槊裏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幹,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複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幹數月。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幹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葛布上生漆,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nbp;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隻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所以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聽盧小閑如此一說,不僅是王海賓,就連向來眼高於頂的李思經,也覺得有些自慚形愧。

  這哪裏是什麽團練兵,自己這些正規軍在他們麵前,簡直就是一群叫花子。

  見薛訥等人神色各異,盧小閑神秘兮兮道“其實,這些還不算最值錢的,最值錢的還在前麵呢!”

  說話間,潞州團練的大隊已經進入了眾人的視線。

  “定國公,他們這是?”薛訥見潞州團練早已將車陣擺好,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不由奇怪地問道。

  盧小閑笑著解釋道“哦,剛才我不知道是老薛你來了,斥候傳來消息說有騎兵接近,所以就擺好了車陣,以防萬一。”

  “這麽說,你們剛才是在行軍當中?”薛訥又問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