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論功行賞
作者:吉日      更新:2021-03-10 02:53      字數:3280
  當盧小閑走入朝堂之時,所有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射向了他,有讚賞,有不屑,有畏懼,有憎恨。

  盧小閑卻對這些目光視而不見,隻是找了個角落打起盹來,就連崔湜向他揮手打招呼都沒看到。

  李顯今日上朝顯得神采奕奕,意氣風發,前些日子的頹廢一掃而空。

  在朝議中,李顯對盧小閑大加讚賞,任命盧小閑為刑部侍郎,並加封為開國縣伯。

  刑部侍郎與京兆尹同為從三品,但刑部侍郎是刑部的副長官,權力遠不是京兆尹所能比的。

  大唐的爵位分為親王、郡王、國公、開國郡公、開國縣公、開國縣侯、開國縣伯、開國縣子、開國縣男九級,盧小閑被封為開國縣伯屬第七級爵位,這也讓很多人眼紅不已。

  眼紅歸眼紅,但對盧小閑的任命和加封,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反對。

  當然,有些人不是不想反對,而是沒法反對。

  盧小閑使用雷霆手段將根深蒂固的京城痼疾全部清除,長安百姓甚至自發敲鑼打鼓以示慶賀,政績明擺在那裏,此時反對豈不是自討無趣。

  按理說,盧小閑升了官應該高興才是,可此刻他卻苦著臉:做了刑部侍郎,今後每逢朝議就得早早起來上朝了,這可不是盧小閑想要的。

  接下來李顯與眾臣又議了一些其他事情,很是枯燥無味,盧小閑壓根就沒聽進去,立在一邊打起瞌睡來。

  就在大臣們以為今日的朝議就要結束的時候,李顯突然又說話了:“眾位愛卿,前些日子,皇後向朕提議,要朕到泰山封實禪,不知眾卿意下如何?”

  大臣們聽罷,心中不由咯噔一下。

  曆代各朝最隆重的典禮就是封禪了。

  所謂封禪,是帝王為祭拜天地而舉行的活動,一般是在泰山舉行。

  所謂“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而“禪”則是在泰山下的小丘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間太平。

  在活動過程中,皇帝是初獻,就是第一個把祭品捧上去的人。

  而公卿代表是亞獻,第二個擺上祭品。

  當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封禪泰山時,唐高宗初獻之後,擔任亞獻的,不再是公卿代表,而是皇後武則天!這件事讓武則天大大出了風頭,政治地位也進一步提高。

  韋皇後有效仿武則天之心,眾位大臣都已經明了,如今韋皇後向李顯提出這樣的建議,明著是為了歌頌李顯的功績,實際上是想必是想謀取那亞獻之名,為自己造勢。

  聽了李顯的話,文武百官麵上神色各異,卻沒有一個人說話。

  就在此時,中書侍郎蕭至忠出列奏道:“陛下,自古帝王各科典禮中,封禪的規格最高,必須是在國泰民安、皇帝廣受推尊的條件下才能舉行,故而封禪的君

  王並不是很多,請陛下三思!”

  蕭至忠這話說的很委婉,但李顯與眾位大臣們都聽出來了,以中宗的文治武功來說,根本就不具備封禪的資格。

  蕭至忠是想通過勸退李顯方式,讓韋皇後的如意算盤落空。

  李顯雖然生氣,可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怎麽辦呢?

  他退而求其次,決定到長安城南郊舉行祭祀天地大典。

  李顯讓步了,不去泰山封禪,隻是在南郊舉行祭祀天地大典,這下蕭至忠沒有理由再反對了。

  南郊祭天也是最高規格的國家典禮之一,所以事先要求官員們商定行禮的程序。

  到了這個關鍵時候,韋皇後在朝廷中的支持者就該派上用場了,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宗楚客施了個眼色,翰林院學士祝欽明奏道:“臣在翻閱古書時發現,在遠古每逢大的祭祀,都有皇後參與獻祭。所以這次南郊祭天,皇後娘娘也應當參加,並助祭天地。”

  祝欽明言畢,馬上有人跳出來反駁:“虧你祝欽明還是個讀書人,你還認不認字,還懂不懂古人說的話啊?古代皇後可以參加祭祀,但參與的是祭祀祖宗的活動,從來沒有聽說過有皇後祭天的。”

  朝內韋皇後與太平公主兩派的大臣各持己見,相持不下。

  看著朝中眾臣亂作一團,李顯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此時,盧小閑已經不打瞌睡了,兩個眼珠子骨溜溜亂轉,他似乎想到了什麽。

  “陛下,微臣有話要說!”

  李顯一看,是盧小閑要說話,臉色稍微緩和了些:“愛卿直言無妨!”

  “朝中大臣意見不一,現在決定此事有些不妥,若陛下信得過微臣,讓微臣下朝後與眾大臣先行溝通,取得一致意見後,下次朝會再議,請陛下恩準!”

  “你能讓眾愛卿取得一致意見?”李顯瞪大了眼睛。

  “微臣願意一試!”

  李顯一揮手道:“好了,這事就交給你了!散朝!”

  “哼!”

  李顯身後的珠簾內傳來了一聲重重地冷哼,接著傳來淩亂的腳步聲。不用問,是韋皇後拂袖而去。

  ……

  “下官見過公主殿下!”盧小閑向太平公主施禮道。

  盧小閑一下朝就接到了太平公主的請柬,盡管不知太平公主是何意,但既然與她聯手了,就不能不給她這個麵子。

  “盧府尹,哦,現在應該稱呼你為盧侍郎了!”太平滿臉滿臉帶笑道,“看不出來你的能量還真不小!”

  “謝殿下的誇獎!”

  太平公主引著盧小閑來到書房,盧小閑知道,太平公主宴請自己是假,從自己這時探聽虛實是真。

  “拜見一下相王殿下吧!”太平公主指著屋內的一個人對盧小閑吩咐道。

  盧小閑

  一看,果然是相王李旦,趕忙恭身施禮:“下官見過相王!”

  “盧公子,咱們好久不見了!”李旦笑嗬嗬道,“盈盈可是天天把你掛在嘴上,三郎也時常寫信來提到你,看得出來這兩年你已經是風生水起了!”。

  聽了李旦略帶戲謔的話,盧小閑不知該怎麽回話,隻好微微一笑,不再言語了。

  三人坐定後,太平公主直截了當問道:“盧大人,你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話,可否是有什麽深意?”

  盧小閑點點頭道:“下官的確是有些自己的想法,這事還與相王有些關係!”

  “哦?”李旦有了興趣,“與我有何關係?”

  “下官想讓相王的五個兒子回到長安來!”

  “啊?”這回輪到李旦愣住了。

  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成是韋皇後重點防範對象,李旦的五個兒子也被被發配到地方。

  太平公主恍然大悟道:“盧大人,你莫不是想勸說我們,將那亞獻的名分給她,以此做為交換,讓四哥的五個兒子回京吧?”

  盧小閑點頭道:“正是!”

  李旦沒想到盧小閑竟然會有這種心思,不由感動道:“盧大人,若你真能讓他們回來,我算欠你一個天大的人情,日後定會回報!”

  盧小閑倒不在意:“相王客氣了,下官可不要什麽回報,下官曾經答應過臨淄郡王,一定會設法讓他回到長安,這也算是履行諾言了!”

  太平公主在一旁有些擔憂道:“盧大人,能讓四哥的五個兒子回來當然是好,這麽一來豈不是助長了那賤人的囂張氣焰,萬一她……”

  盧小閑笑道:“下官知道公主殿下擔心什麽,不過還請公主殿下放心,這世上隻會有一個則天皇帝,韋皇後空有野心無才無謀,成不了大事的。”

  “盧大人為何如此肯定?”太平公主奇怪地問道。

  “則天皇帝每走一步,心中都思慮著全局和通盤部署,能夠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最主要的是能夠顧全大局。而韋皇後的終極目標不過是為自己、為個人做皇帝,謀取最高權力。則天皇帝能夠知人善用,唯才是舉,而韋後卻做不到這一點,你看看她現在用的那些人,哪有一個真正有才幹的?則天皇帝稱帝時已經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後,實際操控政局二十五年,施政才能卓越,得到百姓和大臣的認可和信任,即使不稱帝,也是實際上的皇帝。但是韋氏做皇後不過五年,不但沒有任何建樹,而且驕奢淫逸,不顧百姓死活。所以,她隻能玩些權術,斂些錢財,拉攏些不上台麵的黨羽。”

  武則天是李旦與太平公主的母親,盧小閑說的這些,他們二人感同身受,不禁暗自點頭。

  “當然,韋皇後成不了大事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盧小閑

  頓了頓又道。

  “是什麽?”

  “濫封斜封官導致朝廷內烏煙瘴氣、腐敗墮落,很多正直的大臣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太平公主聽罷,渾身一顫,陷入沉思當中。

  “得到亞獻的名分隻能暴露她的野心,讓朝臣對她更加厭惡,我們何不順水推舟將名分給她,換得五位郡王回京,增強公主殿下與相王的實力,最不濟也多了份自保的實力。韋皇後最大的依仗是陛下的庇護,下官若經常能為陛下分憂,就會得到陛下的信任,下官會借機對陛下循循善誘,這豈不是可以將她的優勢抵消了?再說了,下官這樣示之以好,可以避免她覺得大勢已去而狗急跳牆,何樂而不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