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二次賭約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9-13 00:40      字數:3204
  老滑頭還是原來那副模樣,從表情上什麽都看不出來。但謝雲軒就不一樣了,他臉色通紅,就像剛喝了酒一般的微醺模樣,胸脯上下起伏,似乎連氣也喘不勻了。

  “不用說了,不就是我與謝師兄的第二場賭約嗎?”盧小閑先入為主道,“你們都精於相麵,恐怕也看出來了,中宗也就三五年的壽命了。且不說李氏皇帝家族個個短命,高祖、太宗、長孫皇後、高宗都患有氣疾和風疾,中宗也不例外。單說是現在的朝政,也是風起雲湧,一不小心哪天就有政變發生。總之,中宗之後總得有人繼承皇位。你們的心思我也明白,肯定得以誰繼承下任大統為賭約。”

  說到這裏,盧小閑衝著謝雲軒道“師兄,你就直接說吧,你看重的人誰?”

  一潭麗水蜿蜒在景致各樣的兩岸之間,在這般奇妙的景致中垂釣,能不舒坦暢意?

  該想到的都想到了,該說的都說了,盧小閑這一番話,直接將缺德鬼和老滑頭的嘴給堵了嚴嚴實實,連解釋的機會都沒有。

  二人相視一眼,不由搖頭苦笑,齊齊把目光看向了謝雲軒。

  盧小閑的刁鑽,謝雲軒可是不止一次領教過,知道現在不是客氣的時候,他直截了當道“我選譙王李重福!”

  謝雲軒話間剛落,盧小閑便接口道“那我選臨淄郡王李隆基。”

  盧小閑的話不僅讓謝雲軒愕然,就連缺德鬼和老滑頭也有些出乎意料。

  李顯有四個兒子,除去李重潤已死之外,還剩餘的三個兒子李重福、李重俊和李重茂,雖然李重俊現在是太子,可李重福與李重茂並不是沒有機會將來繼承皇位。因此,謝雲軒選擇李重福也說得地去。

  可是盧小閑選擇的臨淄郡王李隆基,就太離譜了。

  暫且不說李旦是李顯的弟弟,他不可能有機會做皇帝。就算李旦做了皇帝,也不可能傳位給李隆基。

  李旦有五個兒子,分別為李成器、李成義、李隆基、李隆範、李業。李成器的母親劉妃是正妃,李成器是正兒八經的嫡長子,要傳位也隻能傳給長子李成器。

  嗣聖元年武則天廢皇帝李顯為廬陵王,改立李旦為皇帝,並臨朝稱製,裁決一切政事。當時冊封正妃劉氏為皇後,而長子李成器被冊封為皇太子。

  所以說,隻要有李成器在就不會有李隆基什麽事。

  再退一步來說,就算李成器做不了皇帝,那還有次子李成義,李隆基隻是李旦的第三子,怎麽算他也沒有一頂點希望。

  缺德鬼從盧小閑的表情中看不出任何端倪來,但他並死心,正準備詢問,卻聽盧小閑先說話了“賭還是不賭?”

  這話既是問謝雲軒,又是在問缺德鬼和老滑頭。

  謝雲軒毫不猶豫道“賭了!”

  既然謝雲軒都應了,缺德鬼與老滑頭也無話可說。

  盧小閑嘿嘿一笑,瞅著缺德鬼“你們的條件我答應了,該說說我們的事了!”

  ……

  景龍元年七月初八清晨,當長安城應天門第一聲鼓敲響的時候,數百名全副武裝的羽林軍士便潮水般的湧向了玄武門。

  許多剛出裏坊的百姓不明就裏,愣愣的瞅著眼前的一幕。而有一些知道輕重的,看著士兵們前進的方向,立刻明白即將會有大事發生。

  玄武門太重要了,它是皇宮與外界聯係的咽喉要地,也是宮城乃至整座長安城最為關鍵的一道門戶。玄武門修建在龍首原上,地勢較高,可以清楚地俯視整座宮城。登上城樓,城內任何一處調兵遣將的動向一覽無餘

  玄武門的得失事關宮城和皇帝的安危,為確保宮城的安全,玄武門城門建造得非常結實、沉重,不會輕易被打開,攻打城門若沒有內應則很難成功。但事情總有例外,武德九年,李世民就是在玄武門發動了流血政變,殺死了長兄和四弟,奪取了皇位。

  而今天的這一幕,與武德九年又何其相似。

  “快!快!迅速攻占玄武門!”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不停的催促著手下。

  士兵們隻知道大將軍奉旨行事,哪敢違命,迅速接近了玄武門。

  右羽林將軍李思衝與李承況手心都捏著一把汗,他們心裏很清楚,哪裏有什麽聖旨,李多祚隻不過是矯詔而已。他們倆都是宗室子弟,沒見過什麽大場麵,隻是一時頭腦發熱參與到政變當中。此時真要刀兵想見了,他們怎麽可能不緊張。

  相比起李思衝與李承況,沙吒忠義和野呼利就鎮定多了。沙吒忠義本是胡人出身,作為李多祚的部下跟隨李多祚征戰多年,是李多祚麾下不可多得的一員驍將。野呼利是李多祚的女婿,向來唯李多祚之命是從,隻要李多祚一聲令下,哪怕是刀山火海也敢闖。

  由於事發突然,守門士兵猝不及防,被野呼利帶來的士兵衝來砍倒一片。67

  守門的左羽林將軍陳玄禮見狀,一邊率眾拚死衝殺一邊大喊“關城門!”

  在衝殺軍士之後的李多祚,騎在戰馬上大聲喊道“陳玄禮,你給我速速閃開!”

  聽到李多祚的喊聲,陳玄禮手下不由一滯。

  李多祚在羽林軍有絕對的權威,從高宗皇帝開始開始他足足做了二十年的大將軍。陳玄禮進入羽林軍做一名普通士兵的時候,李多祚就是大將軍,如今他成了羽林將軍,李多祚還是大將軍。神龍政變時,就是李多祚率領羽林軍攻入宮中,逼迫武則天禪位於李顯。

  現在,李多祚向陳玄禮下達了命令,他怎麽能無動於衷?

  可僅僅隻是片刻,陳玄禮便恢複了正常,心中做出了定論李多祚叛亂,絕不能讓他攻入玄武門。

  這事說起來,與盧小閑多少也有些關係。

  前不久,陳玄禮收到盧小閑的一封書信。除了寒暄問候和回憶往昔之外,在信的末尾還綴有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話玄武門至關重要,是陛下的玄武門,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

  陳玄禮對盧小閑有所了解,知道他肯定意有所指,但卻一直參不透其中的緣由。今日,李多祚率兵攻打玄武門,陳玄禮立刻明白了盧小閑信中的涵意。

  玄武門絕不能丟,這可關係到陛下的安危。

  陳玄禮沒有停手,在他身先士卒的鼓舞下,守門士兵士兵漸漸穩住了陣腳。

  政變要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突然性,如果拖延時間越長對政變者來說就越不利。

  李多祚一邊命令士兵加緊進攻,一邊向後張望,焦急萬分的等待李重俊的到來。

  李重俊與李千裏率兵去了梁王府,按計劃他們誅殺武三思之後便會來與李多祚會合。

  其實,李多祚心中是不同意李重俊去梁王府的,殺一個武三思根本就不需要他去,有李千裏足夠了,他最應該出現的地方應該是玄武門。可是,李重俊執意要去梁王府,李多祚無奈之下隻得同意了。現在,他隻能指望李重俊盡快來與他會合。

  玄武門的廝殺聲很快傳到皇宮,李顯聽到稟報後,不但沒有驚惶失措。

  “楊思,走,跟朕去玄武門!”李顯一揮手道。

  “陛下!不可!”楊思一聽便急了,趕忙勸道,“陛下還是先躲一躲,待事變平息後再說,現在去玄武門太危險了!”

  “躲?往哪躲?”李顯淡淡道,“皇宮就這麽大,若玄武門真的丟了,躲在哪也無濟於事!現在唯一之計,就是牢牢守住玄武門等待援兵,尚有一線生機!”

  以前的江山是母皇的,李顯必須要向後縮。可現在他做了皇帝,還能縮嗎?

  見楊思還要再勸,李顯冷哼一聲道“你若怕了就留在這裏,朕獨自去玄武門,朕就不信了,大唐的羽林將士會殺了他們的皇帝?”

  說罷,李顯不再理會楊思,挺身向殿外走去。

  陛下要孤身赴險,這還了得,楊思趕忙招呼天極閣的手下,陪著李顯浩浩蕩蕩向玄武門而去。

  庭掖內,韋皇後聽說李顯去了玄武門,她思索片刻,招呼侍女也往玄武門而去。

  玄武門下,李多祚身邊的沙吒忠義突然大聲喊道“大將軍,快看,他們來了!”

  李多祚急忙扭頭,果然看見李千裏率領百十名羽林軍士趕來。

  到了近前,李多祚隻看見李千裏,卻沒見李重俊,急忙問道“進行的順利嗎?太子殿下呢?”

  “很順利,武三思父子與數十名手下已經伏誅!”李千裏回答道,“太子殿下說,還有重要的事情,讓我先過來,他隨後就到!”

  “還有什麽事情比攻下玄武門重要!簡直是胡鬧!”李多祚忍不住抱怨道。

  就在此時,李顯和楊思等人出現在了玄武門的城樓之上。

  李多祚知道,現在不是抱怨的時候,他衝著城樓上大喊道“陛下,奉太子之命,現已誅殺武三思父子,請陛下交出韋氏和上官婉兒!”

  武三思父子的被殺就像是晴天霹靂,炸響在城樓一群人的頭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