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新任宰相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8-28 00:51      字數:3185
  盧小閑說的是實情,姚崇舔了舔嘴唇,不甘心的問“那怎麽辦?就這麽任凶手逍遙法外?”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打草驚蛇,慢慢在暗中調查。”盧小閑目光中透著堅毅,“放心吧,遲早有一天會水落石出的!”

  ……

  裴嶽、張猛和盧小逸沒有讓盧小閑失望,他們把閻知微安然無恙帶回了洛陽。

  其實,並非他們三人有多大能耐,而是默啜主動放棄了閻知微。

  隨著大周軍隊穩紮穩打,開始不斷收複失地,默啜節節敗退,不得不撤離趙州。

  閻知微這個傀儡可汗已經沒有利用價值,默啜決定拋棄他,於是在大軍北還時告訴閻知微“你自由了!可以回南朝了。”

  閻知微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拋棄,大靠山失去,故國不會放過自己,他真正成為了孤家寡人、喪家之犬,隻得四處躲藏淒惶度日,不久即被前往搜索的張猛等人擒拿,押送到洛陽。

  武則天聽到閻知微被抓回來,大喜,立刻下令將其處於磔刑,分裂他的肢體於西市,並命令百官一起向他的屍體射箭。

  最後閻知微屍身上插滿亂箭,如同刺蝟一樣。這樣武則天還不解恨,命令再剔光他的肉,挫斷他的骨頭,滅他的三族,就連不認識的遠房親戚也都被抓來一同處死。

  最淒慘的是族中的孩子,才七、八歲,也被抱到西市處死,老百姓可憐孩子,給他們一些糖果,小孩子懵懂不懂事,不知大難臨頭,還互相搶奪糖果,覺得很好玩。

  旁人都不忍心,連監刑的禦史也不忍殺害孩子,請示武則天留下孩子不殺。最後經姚崇說情,才免除孩子們一死。

  就這樣,閻知微以極其淒慘的方式結束了他奴顏婢膝的一生。

  除了閻知微之外,投敵的趙州長史唐般若被滅族,刺史高睿被朝廷追贈為冬官尚書,定諡號為“節”。

  閻知微被處死的第二日,姚崇在朝會上上奏“臣請命前往朔方,督建三大受降城,以禦突厥!”

  沒等武則天大帝說話,秋官侍郎張柬之在一旁幫腔說“修建受降城用意乃朝廷大事,此非姚崇不能克。”

  武則天終於同意了“依卿所請,授姚崇靈武道行軍大總管。擇日起行,早去早回。”

  姚崇將行,特往宮中拜陛辭行,談了一些邊關的情況後,姚崇對武則天從容進言道“陛下年事已高,朝中須有一老成持重之人壓陣。”

  武則天點點頭“卿與朕不謀而合,奈何像故國老仁傑那樣的良輔已不多見矣。”

  姚崇這才推出他心中的目的,拱手向女皇說“張柬之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已老,惟陛下急用之。”

  武則天猶豫道“狄閣老亦向朕數度薦之,奈何他政績平平,向無建樹,又無建言,且年已八旬,朕所以不用之。”

  姚崇恭手道“張柬之為人不偏不倚,從不拉幫結派。柬之為相,可以很好地處理各方麵的關係,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為陛下分憂。”

  武則天點點頭“這點他倒是個人才,朕見他既不惹易之、昌宗,也不惹武氏諸王,和朝臣們也相處得挺好。”

  “惟陛下急用之。”姚崇叩頭道。

  因為姚崇的推薦,武則天終於授予張柬之“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晉升鳳閣侍郎。

  鸞台即門下省,鳳閣即中書省,同平章事就是與兩省一把手等同,位列宰相,兼任中書侍郎。

  薑太公八十拜相是神話傳說,西漢公孫弘七十出仕,七十八歲出任丞相是真事。張柬之複製了公孫弘的奇跡,從這一刻開始,他成了朝廷新一任的首輔宰相。

  ……

  李重潤之死,讓李顯與韋氏跌入了地獄,當然受影響的不僅僅隻是他們,還有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

  最懊悔的莫過於太平公主了,她在心中暗暗自責,不應該太急功近利了。

  太平公主有意識給李重潤灌輸對武氏的仇恨心理,主動告知裴環的情況,做這些都是為了讓李重潤信任自己,將來好讓他為己所用。誰知道最終竟然會是這種結果,一個活著的李重潤肯定要比死去的李重潤要有用多了。燃文

  李重潤之死也讓李旦心中生出警惕來。

  武則天是他的母親,也是大周的皇帝,在皇權麵前親情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為了避免李重潤的悲劇在相王府發生,李旦不僅自己深居簡出,而且嚴令家人出門。他雖貴為相王,但一些重大場合,已經看不到他的身影了。

  李旦可以不出門,但他卻阻止不了別人進門來。最近有一段時間,一個人時不時會來相王府,她便是武則天的侍女韋團兒。

  別人不清楚韋團兒的身份,但李旦卻非常清楚。他在東宮做了十幾年的皇嗣,對韋團兒底細非常清楚。知道她還有另外一層不為人知的身份天極閣的首領。

  天極閣是專屬於皇帝的秘密組織,隻聽從皇帝的命令,專門為皇帝打聽一些隱秘消息,解決一些明麵上不好解決的事情。而韋團兒,就是替武則天管理天極閣的首領。

  韋團兒替武則天掌握著天極閣的秘密力量,李旦他心中明白這個女人是自己得罪不起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韋團兒代表的就是武則天。

  事實上,韋團兒還真是代表武則天來相王府的。

  武則天把李顯從房州接回來,並立為太子,就是為了讓李氏與武氏和平共處。所以,她得適當提高李顯在朝中的地位。當然,提高李顯的地位,就得防著李旦。雖然說李旦對皇位並不在意,但他身邊那些忠於李唐大臣們的勢力並不小。

  武則天交待過韋團兒,讓她多關注一些相王的動態。於是,這便成她隔三岔五來相王府的理由了。

  關注相王府,關注相王李顯,一方麵是韋團兒的職責所在,另一方麵她也自己的私心。

  韋團兒伺候在陛下身邊,天天目睹陛下與張昌宗,張昌宗之間讓人刺激不已的一幕幕。這對年輕漂亮的韋團兒來說,的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韋團兒正是芳心大動的年紀,她也需要男人的嗬護和滋潤。但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這種想法隻能是一種奢望,陛下怎麽可能讓她嫁人而泄露一些機密呢?

  本來,韋團兒還能壓抑住自己內心渴望,但隨著武則天身體越來越差,韋團兒的心中的欲念又蠢蠢欲動起來。

  按現在的情形來看,陛下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不趁著現在為自己謀劃好後路,將來新君登基誰知道會是什麽情況。

  當然,這個念頭隻能藏在心裏,萬萬不能讓陛下知道,陛下的手段韋團兒是非常清楚的。

  別看韋團兒隻是個宮女的身份,可她的心氣高著呢。就算找男人,也不會找一般的男人。經過一番觀察,她選擇了相王李旦作為自己的目標。

  之所以選擇李旦而不是李顯,也是有原因的。李顯貴為太子,將來是要繼承大統的。韋團兒要與李顯暗中往來,目標太明顯,風險很大。但李旦就不一樣了,他現在是相王,相對來說沒有李顯那麽引人注目。還有一定更重要的,李旦為人寬厚,就算在這裏出了什麽岔子,他也不會為難自己。

  韋團兒的想法很簡單,效仿當年的武則天,提前與相王處好關係,一旦將來武則天駕崩,她便可以理所當然的脫離皇宮,嫁給李顯了。

  當年,武則天也是在艱難時勾上了高宗,後來高宗繼位,武皇才能青雲直上。

  在韋團兒看來,武則天也是女人,自己也是女人。武則天有迷人的容貌,自己也有迷人的容貌;武則天攀的是一個軟弱多情的太子李治,自己想攀的是一個多情善感、膽小怕事的相王,二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韋團兒不是個優柔寡斷的人,有了這種想法,便很快付諸行動了。正因為如此,她才會經常到相王府去見李旦。

  這一天傍晚時分,身穿大紅五彩通袖羅袍兒,下著沙綠百花裙的韋團兒,雲一樣地飄過來,來到李旦的麵前。

  李旦見到韋團兒,不由苦笑為了不讓母皇產生懷疑,他專門交待過韋團兒來王府不用通報,現在這女人已經快把相王府當成她的家了。

  韋團兒輕輕地扯動李旦的衣袖說“相王殿下,還沒用晚膳吧?”

  說話間,韋團兒拍了拍手,變戲法似的,三、四個侍女手捧一盤盤熱氣騰騰的禦膳,魚貫走進屋裏,把香氣撲鼻的飯菜擺到桌子上。

  李旦心說剛吃過飯沒多久,這是幹什麽?

  見李旦驚詫地望著自己,韋團兒嫵媚地笑了一下,揮手讓侍女們出去。

  親自把盞,倒上兩盅酒,而後把李旦按坐在桌邊的凳子上,說“陛下吩咐,讓我問相王幾句話,咱們邊吃邊說。”

  聽韋團兒說是陛下吩咐的,李旦哪還敢再質疑,隻得老老實實聽從韋團兒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