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子監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8-14 00:58      字數:3168
  聽王先生與楚成如此讚賞盧小閑,歐陽健的表情有些不然了。到底誰才是師父的大弟子,值得對一個外人如此讚賞有加嗎?

  王先生怎能看不出歐陽健的心思,他毫不客氣的說“你可別小看他,自古以來做大事者,必有布局的眼光,決定成敗不光要靠實力,更要考慮的是謀略和布局。我有一種感覺,他正在悄悄布局,一個大大的局。”

  王先生的嗅覺向來靈敏,在他看來,謀略的布局與圍棋的布局頗為相似,圍棋中那些“大場”,攻防的“急所”,兩軍對壘的“天王山”等等,即是考量每個棋手的眼光。最終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有先予後取的度量、統籌全麵的高度以及運籌帷幄而決勝千裏之外的方略與氣勢之人。

  聽王先生如此說來,歐陽健哪還敢小覷盧小閑,他虛心的求教“師父,他到底在布什麽局?”

  “現在看不出來!”王先生搖搖頭,“這要等他再走幾步才能判斷。”

  “師兄不必過於擔心!不管怎麽說,他在明處,我們在暗處!”說到這裏,楚成嘿嘿一笑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這次角逐中,說不定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下他呢!”

  王先生微微頷首。

  唐倩心中有些擔憂,師父和師叔聯起手來對付盧小閑,他能應付的了嗎?

  ……

  盧小閑與李氏、諸武眾人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下,上官婉兒一紙詔書,就把他們推進了國子監。

  除了武延秀因傷可以先不去,其餘的人一個也沒拉下,武則天敕令他們次日便去報到。

  大唐的學校分為官學和私學。

  官學大致包括中央開設的國子監各個學館,崇文弘文館,皇宮內的習藝館,太常寺各個署專設的陰陽、占卜學館,太史局的天文曆法學館以及地方的州學、縣學。

  私學大致有啟蒙教育的童蒙學,寺院的義學,某姓家族為教育子弟設立的家族學館。

  國子監是唐朝主管教育的中央機構,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個學館。

  國子監的生徒稱國子監生,以三百人人為限,經過嚴格考試才能入學。進入國子監的監生不僅免交學費,連食宿也是免費的。不過,學生進入哪一個學館就讀,要看家庭出身背景。

  《唐六典》規定,國子學的學生,其父母的官階要在三品以上;太學的學生,其父母的官階要在五品以上;四門學除了接收父母官階七品以上的學生外,還錄取平民子弟中的優秀者,稱為“俊士”;律學、書學、算學三館,招收八品以下官員的子弟及平民子弟。

  與李武諸子弟不同,盧小閑隻是個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拚爹的資本,更何況他的爹早就不在了。若沒有武則天的特批,別說進國子學館了,就連進算學館的資格都沒有。

  國子監位於立德坊東北角,從盧小閑所在的修業坊前往國子監很方便,但他拗不過李重俊的請求,隻好在應天門外等候,然後一同前住。

  看著幾輛馬車緩緩駛出,盧小閑頓時目瞪口呆。

  除了李重俊和李裹兒每人乘坐一輛豪華馬車之外,還有兩輛馬車拉著各種物什,吃喝拉撒睡一應俱全,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是要去遠遊。

  更誇張的是馬車後還跟著太監、宮婦,書僮,林林總總不下十餘人。

  盧小閑看了看跟在自己身邊的盧小逸,還有他手中的一個小包袱,心中不由感慨與李重俊兄妹這樣的暴發戶比起來,自己簡直就像個要飯的。

  盧小閑上前詢問才知道,李重潤與李仙惠已先一步去國子監報到了。

  按理說,國子監是不招女子做監生的,但李仙惠與李裹兒的身份不同,就沒這些限製了。

  女子受教育在大唐並不罕見,雖然沒有專門針對女性的館學,但科舉製帶來的私學興辦,讓女子也間接受益。許多人家,包括聚族而居的家族和富貴人家均自設私塾,延請名師,或者幹脆自己親自教授子弟。大多女子的讀書識字,就是依靠自家或家族的私塾。

  當然,這些要歸功於武則天。在她看來,女人既然能做皇帝,巾幗不讓須眉,也可以在其他方麵有一番自己的作為。這其中就包括受教育,女子可以讀書、作詩、著文、體育等等,不隻是簡單的在家中做一位賢妻良母,

  宮廷之中的女子在宮中也會有專人進行教育,例如公主們會交給妃子們來教導,有一些公主也會擁有自己的伴讀書童。不少有文化的女性也能教授子女識文斷字,且因此成為史書中的“賢母”。不僅是平民女子,就連很多婢女和倡優都通詩文曉書墨,足見女性受教育的相對普及。

  正因為如此,大唐才女頻出。

  譬如說上官婉兒,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她一出生就進了司農寺,掖庭局專門為官奴婢的子女設置了學校,由宮教博士教習宮人書、算、眾藝。上官婉兒就是這些博士們的弟子她的學識就來自於朝廷掖庭局的教育。

  當然,才女與李裹兒是沾不上邊的。在前往國子監的這一路上,她不停的在抹眼淚。

  李裹兒一出生就隨父母被流放至房州,打小野慣了。她心直口快,不拘小節,率真豁達,喜歡登山吟嘯,縱情而歌,喝酒談玄,有時甚至會毫無顧忌的捋袖劃拳,絲毫沒有女兒家的矜持溫柔。

  安逸、閑散慣了李裹兒想到要去國子監受苦累,當然心不甘情不願了。但是武則天的敕令,是沒人敢違拗的,她除了哭還能有什麽辦法?

  盧小閑有時候是真挺佩服女人的,她們連續不斷的輸出能力極強,他實在想不明白,到底是什麽動力可以讓女人源源不斷的流淚,直到下車也未得其所。

  國子監位於立德坊的東北角,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和最高府學。自隋以來一直是廟附於學,兩位一體。武則天稱帝後,在立德坊設貢院,建神都文廟,形成貢院、文廟、國子監成為相連一體的建築群。

  到了國子監門口,大門以及門內兩側景致不錯,尤其是“國子監”三個大字顯的金碧輝煌。

  李裹兒一副很興奮的表情,高喊著“國子監,我來了!”,便衝了進去。

  這時候盧小閑又佩服女人了,剛才的事可以做到一點不記得。這哪像剛哭了一路的,這分明就是遊覽壯麗山川……

  國子監單獨給他們準備的授課學堂頗為寬敞,當盧小閑進去的時候,發現前幾日一起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全部都在,一群皇親紈絝搖身一變都成了監生。

  李氏與武氏眾子弟加上盧小閑也就十幾個人,但他們帶來的隨從竟有近百人,把偌大的屋子擠的滿滿當當。

  學堂裏隻有李仙惠與李裹兒兩外女子,武崇訓與武延秀都想坐在李裹兒旁邊,可李裹兒卻主動坐在了盧小閑旁邊。

  盧小閑一直有意躲著李裹兒,可在大庭廣眾之下也不好駁了她的麵子,隻好向武崇訓與武延秀投去了抱歉的一瞥。

  二人也覺得麵上無光,隻得訕訕另外找位置坐了。

  此時,眾監生各自坐在案幾前,一邊等候博士來授課,一邊聊的熱火朝天。整個學堂內人聲鼎沸,比起南市的酒樓也不遑多讓。

  國子監的長官稱為祭酒,官階從三品。副職稱為司業,官階從四品下。另有監丞和主簿各一人,還有教習博士若幹。

  眾監生本以為來授課的是教習博士,最多也就是司業,可當一個高大的身影走進屋子時,大家都不禁愣住了來的竟然是吉頊。

  吉頊官居天官侍郎,加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與狄仁傑一樣是當朝宰相。

  武則天竟然派了宰相來為他們授課,可見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眾人不禁麵麵相覷,不僅是震驚吉頊的宰相身份,更是為今後的境遇而哀歎。

  吉頊剛正不阿,向來以敢言著稱,就連武則天他也敢頂嘴,今後有這麽個嚴厲的人來給他們授課,怎麽會有好日子過。

  其實,吉頊自己心裏也很鬱悶。

  這倒不是吉頊沒有能力教授這些尊貴的監生,相反,這對他來說隻是小菜一碟。

  吉頊自幼熟讀詩書,九歲便能作詩,二十歲科舉中了進士。十多年前,他也曾擔任過國子監的祭酒,教授這些監生綽綽有餘。

  關鍵是政事堂的朝廷大事太多,他與狄仁傑等眾宰相每天都忙的腳不沾地,有時當天的事情處理不完,還得積壓到第二天才行。現在可好,吉頊要把手頭那麽多重要的事情放下,來國子監做一名高級博士,他心中哪能舒服。

  不樂意歸不樂意,可是陛下親自交待的事情,吉頊又不能抗命,隻能怏怏不樂的來了。

  與其他監生不同,盧小閑見到吉頊時,不由樂了這老家夥果然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