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隔岸觀火
作者:吉日      更新:2020-08-08 15:09      字數:3269
  “倩兒分析的沒錯!”王先生接著唐倩的話,道,“武三思此去房州,已經與李顯結成聯盟,故麵可以不用考慮。太平公主一介女流,也可以不考慮。至於張氏兄弟、狄仁傑、來俊臣等,目前雖有武則天的庇護,但他們肯定也會考慮武則天百年之後,誰做皇帝的問題。所以說,主公所需要對付的,隻有武承嗣、李顯與李旦三人!”

  “師父說的沒錯,那我們應該做些什麽?”歐陽健問道。

  “我們隻須隔岸觀火便是!”

  “隔岸觀火?”歐陽健重複著四個字,又問道,“如何個隔岸觀火法?”

  “以靜觀變,隨變而動,讓他們三方互相殘殺,自相削弱。當在他們相爭時,既不援助,也不魯莽幹涉,靜觀其變化,直到事情發展到有利於主公的時候,才相機行動,及時出擊,坐收漁利。”

  見歐陽健似乎還不明白,王先生進一步解釋道:“火是危險之物,搞不好會引火燒身,所以,此計需要有岸可隔,在火與自身之間有道鴻溝。當然,這個岸有時是天然的,有時是則需要我們自己來打造。”

  歐陽健與唐倩不住點頭。

  “一定要與這三方保持距離!”王先生沉吟道,“時刻的關注火情,而保持距離,先讓主公置身事外,使他們三方勢力感覺不到主公對他們的威脅。根據不同的條件,有時需要袖手旁觀,有的則需要主動煽風點火。根據他們的分歧,及時調整我們的戰略,引導火勢的延燒方向,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漁利的目的。”

  如果盧小閑在場的話,一定會為王先生分析之精準而鼓掌的。

  “隔岸觀火計謀最需要掌握詳細的消息,知己知彼方能布局,若沒有可靠的消息,就不可能施展此計謀。”說到這裏,王先生有意瞅了一眼唐倩,“盧小閑嗅覺很靈敏,不要咱的隔岸觀火不搞成,反而讓他火中取栗了!”

  唐倩低下頭,不說話了。

  ……

  回到府裏,盧小閑叫來張猛和曇空。

  “你們倆準備下,明天咱們出一趟遠門!”盧小閑對二人交待道。

  “去哪裏?”張猛莫名其妙。

  “去九五門!”

  “啊?”張猛愣了愣,“去九五門做什麽?”

  “你不是九五門的弟子呀?”盧小閑沒好氣道,“當然是去拜見師父了,一點沒有尊師重道的意識!”

  尊師重道,這似乎與盧小閑沾不上邊。九五門內若說最不尊師重道的,除了盧小閑不會再有第二個人了。

  見張猛嘴裏不停的嘟囔著,盧小閑沉著臉道:“你要不願去就算了,我和曇空去,你留在家裏吧!”

  張猛一聽便急了:“我啥時候說不去了?你可別把我一個人扔在家裏!”

  說到這裏,張猛有些疑惑道:“咱們都沒去過九五門,怎麽能找得著呢?”

  “怎麽會找不著?”盧小閑滿不在乎道,“棲鳳山就那麽大,咱們可以打聽打聽嘛!”

  缺德鬼曾經告訴過盧小閑,九五門就在棲鳳山上,還大概說了路線。隻不過盧小閑對此不感興趣,沒有太在意。現在要去棲鳳山去找缺德鬼,盧小閑隻能憑著大概的感覺去慢慢找了。

  “對了!”盧小閑又吩咐道,“把那個安平郡王也叫上,讓他一起去!”

  上次武攸緒讓盧小閑算命給算跑了,回家思忖了好久,他意識到盧小閑是個高人,便整日纏著盧小閑,要拜師學藝。趕也趕不走,罵又罵不得,讓盧小閑不勝其煩。

  此刻,盧小閑臉上露出壞笑:把這個難纏的家夥交給老滑頭或者缺德鬼,讓他去頭疼吧。

  ……

  棲鳳山位於秦嶺腹地,每條溝、每道梁都很有靈氣,凡是能叫上名的都是風水寶地,要麽有名寺古刹,要麽景色綺麗。九五門名列其中,當然是一方鍾靈毓秀之地。

  四人一路打馬狂奔,進入了棲鳳山中。

  一條小溪順著溝底流淌,盧小閑四人沿著溪水逆流而上,一會跨過小溪,一會又回到彼岸,清澈透明的山溪碰撞出歡快的曲調,在腳下生澀地跑過,美妙的音符回響在這寂靜的溝道裏,悅耳又動聽,伴隨著幾人向前的身影。

  沿著山路到大山深處,路越來越窄。到了一段陡坡,騎馬已不能再往前行,隻能徒步順著一條羊腸小道向山上行進。

  爬山的路實在不好走,坡度漸漸地陡起來,腳下的羊腸小道也隻能看到兩、三步遠,便不知去向。

  順著小道的走向,不停地在山坡上扭來扭去,幹枯枝條碰到身上立馬就斷成幾節,滿是沙土的小道一步一滑地把幾人帶到更高處,終於腳下開始磕磕絆絆。歇歇,向下看看已不見溝底,向上望望,想要尋找的目標卻不知在何處。

  瞅著興奮的武攸緒,盧小閑悠悠道:“別說我沒提醒你!你要不節約體力,等會肯定會走不動的。”

  “我知道!”武攸緒看著一路美景,眼中放著亮光,不由讚歎道:“這裏真是修行的好去處。”

  盧小閑揶揄道:“你堂堂一個郡王,真能舍得放棄榮華富貴,來此處修行?”

  “我當然放得下!”武攸緒很認真的說。

  武攸緒的臉上滿是虔誠,沒有任何虛偽和做作。或許他說是真心話。與這般純粹的人比起來,盧小閑不由覺得有些慚愧。

  “好好好!就算你能放得下吧!”盧小閑歎了口氣,“可現在,我們必須得先解決眼前的麻煩!”

  “什麽麻煩?”

  “我們迷路了!”盧小閑苦著臉道。

  盧小閑雖然他大致知道九五門就在棲鳳山上,可沒想到棲鳳山比想象的要大的多,在群山當中想要找到九五門,無異大海撈針。

  “這可怎麽辦?”武攸緒一聽也犯愁了。

  “活該!誰讓你逞能!”張猛小聲嘀咕著,頗有些幸災樂禍。

  盧小閑臉色一變,正要發飆,卻聽曇空突然說:“公子,你看那是什麽?”

  盧小閑抬起頭遠眺,在數裏之外的滿山枯黃之中,有一點白色在移動。

  瞅著瞅著,盧小閑突然笑了。

  盧小閑扭頭看向張猛,張猛與他目光對視,臉上也露出憨憨的笑容。

  曇空沒有專門訓練過,當然看不清楚,但盧小閑和張猛目力極佳,早已分辨出了那個小白點,那個曾經把他們二人折磨的死去活來的家夥:白公子,

  有白公子在,想找到九五門之所在,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隻見盧小閑把手指放在口中,一聲非常響亮的呼哨,傳出好遠去。

  那個小白點,飛快的向他們移動而來。

  路實在不好走,其實也沒有路,就是一步一步拽著藤條向前爬。胳膊、臉被荊棘劃出了道道裂紋。

  在白公子的引導之下,經過兩個多時辰的攀爬,他們三人終於登上山頂。

  武攸緒終於嚐到了苦頭,此時他已經像條死狗般躺在地上,隻有大口大口喘粗氣的份了。

  無限風光在險峰,站在這兒,盧小閑領略到了什麽叫大山的磅礴?什麽叫綿延不斷?

  群山一座座相連,也不知連到何處,遠處的遠處那些美景看不到,隻能憑想象了。

  九五門就在峰頂之上,當盧小閑站在那個古老的山門前時,精神一振,一路疲憊頓時散去一半。

  三人隨著白公子進入山門,他們眼前忽然一亮。

  足有七八畝地大小的庭院,與剛剛走完的羊腸小道形成極大的反差,那麽平整,那麽幹淨,那樣井井有序,那樣色彩協調,大大地出乎了意料。

  院子當中,一個人笑吟吟的正瞅著他們。

  盧小閑揉了揉眼睛,似乎有些不可思議。

  麵前之人不是缺德鬼,也不是搖風,更不是老滑頭,而是一身白衫的謝雲軒赫然立在那裏。

  撞見鬼了嗎?謝雲軒怎麽會在這裏。

  略一思量,盧小閑心中便已明了。

  既然武三思護送李顯已經回到洛陽,謝雲軒應該也一並返回了。如果沒猜錯,謝雲軒是來向老滑頭問計的。他與盧小閑的對賭,已明顯落入下風,自然要來求助。

  盧小閑清楚未來走向,他知道無論謝雲軒再怎麽折騰,也不可能有任何勝算,更改變不了最終的結果。

  “盧師弟!張師弟!我們又見麵了!”謝雲軒主動向盧小閑和張猛打招呼。

  “謝師兄好!”張猛客氣的回應。

  盧小閑卻懶得搭理謝雲軒,而是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謝雲軒對盧小閑的態度絲毫不以為意,還是那麽笑吟吟的,他對此早就習以為常了。

  院子很大,正中間是一張石桌,周圍環繞著幾個石凳。再往前是個大殿,大殿的兩側有很多木屋依次排列開來。

  看到眼前的情形,盧小閑頓時恍然,在望雲山住過的木屋與這裏何其相似。

  他忍不住扭頭,白公子正忽閃著尾巴,似笑非笑的瞅著他。

  盧小閑從謝雲軒身邊走過,緩緩進了大殿。

  謝雲軒與張猛和武攸緒也跟了進去。

  殿上供著一尊木刻的雕像,一個慈眉善目的老者。雕像前麵有一個香案,上麵擺放著香爐和香燭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