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論如何才能引起文化戰爭?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2211
  想要擁有衝突很簡單,可是衝突發展成戰爭卻很難。擁有敵人是發動一切戰爭的根本條件,如果連敵人都沒有了,那麽戰爭就無從談起了。

  而沒有固定敵人的戰爭,最多是場恐怖襲擊而已。

  如今張有道就麵臨這這樣一個難題。想要引起文化戰爭,就要為它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可是這個敵人是誰,卻沒有一個人能夠講清楚。

  是社會文化?

  政治製度?

  還是人性的貪婪?

  亦或者其他沒有被發現的東西?

  張有道認真的思考過,答案是他不知道。

  和諧社會的本質,就怕的就是衝突,就是不穩定,而文化戰爭很有可能掀起巨大的風波。甚至發展到流血犧牲都是有可能的。

  雖然是文化之爭,但也是道統之爭,也是創新和保守之間的爭鬥。

  是確定和不確定之間的爭鬥。

  更令人沮喪的是,張有道自己還不知道能代表工業時代的文化具體是什麽,他隻知道,肯定和現在的不一樣。

  超強的工業能力,會逐步的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工業的力量,最終也會被普通人掌握。

  就那無人機來說,剛出來的時候,是軍方手中的秘密武器,可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民用無人機的性能越來越強,操作也變得更加的方便靈活。

  作為一個武器搭在平台,它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任何普通人拿著它都能擁有超強的戰鬥力。

  最簡單的,飛到你的頭頂扔個磚,也能將人砸死。

  更別提小型化之後了,就更加方便了,手指粗細的攻擊無人機,在手機的操縱下,就能做到殺人於無形。

  當然,法律會嚴格的限製這種情形。

  可是當技術更加進步,更加方便的時候,DIY一個攻擊無人機,將會一件比拚積木更加簡單的事情。

  難道這就是,人人如龍,天下大吉?

  其實,沒有先進思想文化的指導,人們隻會放大各自心中的欲望,而不是像書上寫的那樣,倉稟足而知禮儀。

  我們的社會已經邁入了整體小康的地步,滿足了所有人的兩不愁三保障的基本生活條件之後,讓我們絕大多數人擁有了更多的休閑時間。

  而這些休閑時間,更多的是被浪費了。

  珍惜時光,從一點一滴做起,要不然就會被人趁虛而入,搶奪你的時間。

  是的,就是搶奪你的時間。

  時間是可以被搶奪的。

  因為人的生命有限,被搶去一點,就會少一點。

  那是不是可以讓大眾擁有一個選擇未來的權利呢?

  想到此處,張有道搖了搖頭,直接否決了這個想法。因為隨著VR技術的迅速成熟,像電影《頭號玩家》裏綠洲一樣的虛擬世界終將產生。

  但是數字世界是可以被設計和修改的,而設計他的組織,肯定不是為了夢想或者信仰。畢竟金錢已經給我們身邊的萬事萬物標記上了記號。

  在虛擬世界裏引起文化戰爭,恐怕也不可行。因為在短時間內,我們並沒有能力做到虛擬世界發生的事情,現實也感同身受。

  遍閱古今中外,各種文化衝突和宗教戰爭,總給人一種局促的感覺,從來就沒有恢弘和大氣的場麵。

  愚昧和無知,幾乎主宰了曆次的文化衝突和宗教戰爭。

  發現世界,認識世界,利用世界,創造世界,這是我們應該走過的發展路徑。

  文化是不是也可以按照這個方式進行更新迭代呢?

  應該嚐試一番,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發現,已經進入到第三步利用世界的階段了,工業時代的物質力量,已經可以做到利用世界了,那麽創造世界,是不是就該提上日程了?

  遍觀各種各樣的前沿領域的研究,都在為創造世界做準備。

  可是那些隻是冰冷的物質和一堆解釋用的數字而已,在文化層麵卻缺失了很久。

  甚至連發現世界都做不到。

  挖掘工業時代的文化,不僅僅是用數據說話,用數據解釋世界的本質,而是升華數據,讓數據成為一種超脫特定概念的綜述性質的一句話或者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都行。

  可惜這些都沒有。

  血與火的洗禮,應該能夠喚起一部分人的好奇心。

  可惜,兩次世界大戰,那麽慘烈的戰爭,也隻是讓人類見識了一番工業時代武力的強大罷了。

  如今的西方世界,文明中擁有先天性的缺陷,不足以從血戰中,成長成文明的碩果。

  而中華民族在經曆了半個世紀的亂世之後,產生了一些能夠發現工業時代本質的英豪。也正因如此,短短半個多世紀,就讓我們民族掌握了工業時代的物質基礎。

  也造就了迄今為止,地球上仍然保留著完整工業體係的唯一的一個國家。

  全球化的浪潮,扼殺的不僅僅是各國的工業體係,恐怕還影響了各自獨立文化體係,和不一樣發展道路。

  求人不如求己,艱苦奮鬥,自力更生,都是很樸素的道理,就和飯碗要端在自己的手裏才放心一樣,文化的更新迭代,還是在本民族之內完成更加的令人放心。

  也正是因此,張有道放棄了借鑒外來文化的必要。

  因為,自家的文化已經在各種困難麵前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可謂傲視群雄。

  在這個動蕩不安的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張有道覺得,越是動蕩的時候,越應該樹立壓倒性的文明優勢。

  在上個時代,先進文明的生命力,總是顯得格外頑強。

  之所以我們民族,能夠從古至今,一以貫之,就說明了這一點。

  如今,又到了文明的拐點,如何才能推動像百家爭鳴一樣的文化盛宴,恐怕任重而道遠。

  不過,張有道不想將這件事情留給下一代人了。

  可以毀滅世界幾十次的核武器,已經不那麽牢靠了,隨時都有被使用的風險。

  工業文明的誕生,是徹底控製這一力量的核心關鍵,刻不容緩。

  想到核彈,那麽文化戰爭是不是應該用一枚核彈來引爆呢?

  張有道覺得可以。

  而且文化核彈,張有道是知道那裏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