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總體失敗的影視項目引發的思考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2239
  一個半月的時間,轉眼即逝,《大唐玄甲軍》和《裝甲旅》兩部電視劇,在播放的時候確實引起了觀眾的強烈反響。

  隨之上映的《百騎破萬》和《我的三場戰鬥》也表現出了不俗的票房號召力。

  “終於遇見了良心劇組”

  “什麽是專業,這就是專業”

  “原來影視劇可以做到如此專業,請大神收下我的膝蓋”

  ……

  等等一番評論過後,並沒有在觀眾的心中留下更多的印象。

  看劇答題贏獎金的活動,搞得倒是異常火爆,可是事後調查發現,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效果。

  看完吳一師提交上來的項目完結報告,張有道站在窗前,看著窗外現代工業作品的城市,內心開始反思,踏入影視文化行業是不是個錯誤。

  用心之後,收獲的僅僅是金錢,最初的目的,可能一個都沒有達到,這讓張有道不免對他當初的決定產生了一絲懷疑。

  產生和物質基礎相匹配的時代文化,難道真的不能通過現有的平台和文化內涵推動嗎?

  難道真的需要一次百家爭鳴,才能確定指導工業時代長期發展的文化嗎?

  百家歸儒,百家歸道,讓中華文明繁榮昌盛了一千多年,如燈塔般的照耀了大半個農業時代。

  如今工業時代,沒有了百家爭鳴,沒有了照耀我們前進的燈塔,人們陷入了對物質財富無止境的追求當中,衣食住行加享樂,好似組成了我們全部的人生目標。

  偉大的先賢創造的農業文明時期的思想,曾經照亮我們的民族,高調的走過了千百年的歲月,放眼望去,一覽眾山小。

  而如今先賢的思想已經不能繼續照亮我們民族前進的道路,新的聖賢又在何方?

  曾經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英烈們,前赴後繼的消滅了資本主義剝削製度,讓我們民族的人均預期壽命大增,人口也是暴增,基本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可是他們像是貪欲世界裏的一股清流,雖有信仰和熱血,卻不能抑製人性中的貪婪,在匯入龐大的資本世界海洋之後,海水倒灌之下,清流也變成了濁流。

  曾經的努力,毀於一旦。就連民族的自信心,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幾乎是兩代人在內心深處對我們中華民族失去了本有的自信。

  這就是高級別文化缺失的後果。

  曾經北方的遊牧民族在踏入中華大地之後,都已學習華夏文明為耀,引經據典,篡古修今,都要讓自身變成華夏正統。

  就算山河破碎,漢人整體被貶成了四等人,可是修習了華夏文化的有誌之士,卻從來沒有失去對中華文化的信心。

  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徐達北伐,發布的《諭中原檄》展現出來強烈的文化自信,其中“驅逐胡虜,恢複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更是深深的影響了當時的人心向背。

  相較之下,清末時孫先生提出的“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宗旨被采納為同盟會綱領,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時代在變,當中華文明還是世界最先進文明的時候,這樣的口號當然振奮人心,可是在六百年後,工業時代到來之際,還是提出農業文明時代的口號,就顯得軟弱無力了。

  畢竟用堅船利炮和鋼鐵洪流支撐起來的工業時代,再用農業時代的指導思想來武裝自己,顯然是駕馭不了那股龐然巨力的。

  如何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來駕馭工業時代的力量,顯然是需要長期探索的。

  在這個隻能用恐怖來平衡的世界,危險無處不在,曾經的世界大戰、美蘇爭霸,就表明了用野蠻和恐怖來約束工業時代的力量,一旦有一方支持不住,後果將會有多麽的嚴重。

  死亡的人數之巨,簡直稱得上是人類的浩劫,還好後來的美蘇爭霸沒有真正的打起來,要不然,人類艱苦探索出來的文明進程,恐怕已經要重新再來了。

  到底該如何引出工業時代的文明之光呢?張有道滿漫無頭緒,心裏空空蕩蕩的。原本以為將工業時代的力量展示給大眾,他們就會探尋何為工業時代的文化,從而將我們的文明真正的推入工業文明時代。

  可惜,大眾除了觀察細節之外,竟沒有一個人發表文化層麵的感歎。

  大唐玄甲軍之所以能夠天下無敵,除了精良的裝備之外,還有大唐的開闊胸襟和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裝甲旅》中其實是缺少了一些文化層麵的東西的。

  雖然人性有共通性,可是蒙昧時代的人性和經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人性是有所不同的。可是兩千多年的進步,我們的人性還是停留在是非善惡欲望克製這種層麵沒有等到升華。

  難道工業時代的進步,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種低級欲望嗎?

  大眾還是超脫不了對於衣食住行的追求?雖然衣服變得漂亮了,吃的精致了,住的幹淨寬敞了,出行更加便利了,可是這些和兩千年前有何區別呢?

  難道他們的衣服不美?吃的不好?住的不是寬敞?還是出行靠走?

  這恐怕就是沒有適合工業時代文化支撐的後果了。

  千百年來,總在重複一種事情,難道還不夠厭煩?

  雖然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可是低頭看自身的時光,要遠遠超過對天空的熱愛。

  二十一世紀,已經進入第三個十年,總算產生了一批超脫對衣食住行關注的人,可是沒有先進文化的指引,還是無可奈何。

  兩千年的文化延續,一直讓我們的領導階層,關注在讓民眾不餓肚子這種事情上。

  千百年來,中國人吃飯穿衣的問題在進入工業時代解決之後,難道還一直低頭看我們自己嗎?繼續研究和滿足人性中的貪婪和欲望嗎?

  仰望星空,會發現我們的渺小,俯瞰大地卻會發現我們偉大。這也難怪我們都喜歡看大地上的變化,可以讓人產生無限的豪情和自信。

  密集的高樓大廈是越來越多,可是這些有必要嗎?難道大地已經狹小的容納不了那麽多人了嗎?

  此時,窗外繁花似錦的大都市,並沒有讓張有道感覺到一絲的安慰和自信,卻陷入了深深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