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未來的方向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2349
  從旁觀者角度,看起來挺簡單的工作,實際上真正動手去做的時候,往往困難重重。倒不是會遇到什麽大困難,而是小困難很多。

  從貌似看懂了,到錯誤百出,再到被年輕十歲的小師傅訓斥,最後慢慢的提升技能。張有道他們兄妹四人就這麽一點點的進步,逐漸的適應了工人的身份。

  很快,三個月就過去了。張建設也適時的告訴他們實習的時間到了。

  終於脫離“苦海”的兄妹幾個,感覺身上卸下了一副重擔。

  隨後,就被張鐵流叫回老家了。

  看著一輛大拖拉機在他們麵前,飛速的修整土地,張有儀問道:“爸,您到底要讓我們看什麽?”

  張鐵流指著拖拉機說道:“你們看,它幹的多快啊。”

  張有儀說道:“用機器幹活,當然快了。”

  張鐵流說道:“去看看你們平整的土地,對比一下。”

  張有儀說道:“爸,您到底想讓我們知道什麽?”

  張鐵流說道:“你們再看會吧,回家告訴你們答案。”

  一個小時後,他們終於回到了家中。

  還是那間書房裏,張鐵流給他們看了一副字畫,上書“工業時代”四個大字。

  看著宣紙上用機器打印出來的字體,張有德問道:“爸,這是誰寫的?還挺有特色,和打印機打出來的差不多。”

  張鐵流說道:“這就是用打印機打印出來的。”

  張有德說道:“爸,您沒事吧?就算我不懂書法,可也知道,好的書帖都是人寫出來的。您用機器打印一副,算怎麽回事呢?”

  張鐵流指著那副字,繼續問道:“你們看出什麽了嗎?”

  四人紛紛搖頭。

  張鐵流說道:“看不出來就對了。現在一張拍片,就可以讓你們看到原本被深藏大內的奇珍異寶。幾個按鍵,就能打印出,你想要的珍本,而且比臨摹本更加直觀。”

  張有道突然開口說道:“爸,您的意思是說,現在時代變了?以往珍貴的東西,以後隨處可見?”

  張鐵流說道:“我是想告訴你們,這種從農業時代土壤中成長起來的碩果,也就僅僅是農業時代的珍寶罷了。如今工業時代了,你們以後的思維一定要轉變過來。什麽是重要的,什麽是不重要的,都要搞清楚。”

  張有道回想了一下,父親的所有安排,好像逐漸的明白了什麽。

  隨後,開口說道:“爸,我懂了。您是想告訴我們,如今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千萬不能用農業時代成長起來的道理,來約束自己?”

  張鐵流聽到張有道如此說,內心是複雜的,他隻是想讓他們體會一下濃縮的奮鬥精神,從而在今後的日子裏,不要沉迷古董書畫這些代表了享樂的陳舊的東西,而是要努力的發展科技,在科學的指導下,在新時代奮鬥。 *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可是張有道卻將這些上升到了文明層次。

  對此,張鐵流都不知道要說什麽了。

  然後他就讓張有道說,道:“有道,你說的有道理。那就詳細的給他們說說吧。”

  張有道說道:“我是這麽想的,讓我們體驗手工勞作,然後體驗工人生活,最後觀看工業成果。一係列的鏈條,可以概括成,農業到工業的轉變,生產效率的轉變。

  看打印出來的四個楷書,是想讓我們明白,有些在農業文明時代結出的碩果,其實在工業時代,一無是處。

  如今,我們國家也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工業時代,那麽就不可能在退回到農業時代了。一些農業時代的倫理道德,將會被新工業的產生撕了支離破碎。就比如說,網絡的出現,就讓信息流通變得非常快捷了。

  再比如說,化肥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讓饑餓徹底的遠離了我們的生活。還有航空航天工業的發展,讓我們將浩瀚的地球整體收入眼中,變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還有……”

  看到張有道還要繼續,突然張有儀大聲喊道:“停。別再說了。”

  張有道看著她問道:“怎麽了?”

  張有儀說道:“哥,我們不是來聽你將新社會和舊社會對比的。簡單說幾句就得了。”

  張有道說道:“既然你們不想聽,那就算了。”

  也不知道,他們最後有沒有達到,起初張鐵流曆練他們的目的。在第二天,張鐵流就宣布,曆練結束,讓他們各忙各的去吧。

  回到深圳家中的張有道,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去公司看看。而是將自己關在書房裏,整整三天。

  直到他從房間裏出來以後,妻子趙美思才小心的問道:“你怎麽樣了?”

  張有道說道:“我很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找到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

  趙美思說道:“難道以前沒有發展方向嗎?”

  張有道說道:“以前,我以為有,其實它沒有。隻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的模仿而已。”

  趙美思說道:“能告訴我嗎?”

  張有道說道:“當然了。”

  原來張有道的公司,雖然已經開發出來不少的應用軟件,或者遊戲軟件。可是都是一些為了賺快錢的項目。真正可以長效支撐公司發展的項目是沒有的。

  如今張有道想到了公司發展的方向,那就是做大數據。通過海量的大數據來量化每一個個體的需求。

  等收集的數據足夠之後,就能和傳統的製造業相互結合,從而成立一個互聯網+的平台公司。

  要知道,工業層次決定了消費層級,反過來消費需求又可以促進工業發展,從而提高工業發展的層次。

  而張有道就想最兩者之間的橋梁,從而大大的提高工業發展的水平。

  從大規模機器生產的大批量單一貨物,升級到類別豐富的小批量貨物,最後升級到可以根據個體需求而定製出來的私人貨物。

  按照這個模式的提升,張有道覺得很有發展潛力。

  最後,一定會導致,智能工業的出現,甚至人工智能的出現也不是不可能。

  聽完張有道的講解以後,趙美思並沒有露出興奮的表情,而是問道:“你想好,通過什麽方式來收集每個人的數據了嗎?”

  張有道說道:“當然想好了,這就是未來十年我們公司發展的重點方向。而且行動指南,我已經有了腹稿,以後我們公司的所有產品,以收集數據為第一要務,利潤第二,甚至免費提供也在所不惜。”

  此時此刻,坐在張有道對麵的趙美思,好似看到了一個野心勃勃的“獨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