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的征程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4-01 02:00      字數:2730
  我們的生活,往往隻在不經意間產生些許變化,讓我們毫無察覺,可是有時候卻會突變,直接改變我的未來。劉蘭朝的突然登門,就是改變了張百順未來的一件大事。

  一年半不見,張百順發現劉蘭朝身上的氣質發生了些許變化,書生之氣消失殆盡,但鐵血之氣卻大增。

  熱情的請他進屋入座之後,張百順開心的說道:“劉先生,近來可好?我這都等了你一年多了,終於又見到你了。”

  劉蘭朝笑著說道:“有勞老弟掛念了,都是我的錯。實在是差事繁忙,得不出空,來見百順你。”

  相互問候之後,張百順問道:“劉先生,你這次還是專程過來辦事的嗎?”

  劉蘭朝說道:“我這次過來,沒其他事,是專程來拜訪百順兄你的。”

  被劉蘭朝這個曾經的先生,稱兄道弟,這讓張百順心裏非常受用,不禁想到,這麽多年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終於可以和劉先生平起平了。

  張百順那喜悅的神情,簡直掩飾不住了,要從眼神裏流淌出來了。

  一臉笑容的問道:“劉大哥,如果有什麽事情用得到小弟,您盡管開口,小弟定不推辭。”

  劉蘭朝也不客氣,就直接說道:“百順兄,我這次過來,主要是來請你出山的。”

  張百順有些詫異,問道:“請我出山?可是我並不是當兵的料啊?”

  劉蘭朝知道張百順想岔了,就解釋道:“沒讓你去當兵。如今我家大帥正在奉天大興實業,眼看一座座工廠就要拔地而起了,可是技術人員卻奇缺,所以讓我來這裏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人,請些技術工人回去。這不,我第一個就想到了老弟你。”

  張百順聞言後,心裏卻有些犯難了,讓他放棄現在的小康生活,去冰天雪地的東北,他的思想上沒有絲毫的準備,也從來沒有想過這種可能。

  可能是看出了張百順的顧慮,劉蘭朝說道:“百順兄弟,你放心,我家大帥為人豪闊,重視人才,是不會虧待你的。”

  聽聞此言,張百順心裏有些搖擺,一方麵是他的恩人開口,另一方麵,他又沒有準備,最後隻能說道:“劉大哥,可否容我想想?”! 愛奇文學 …!免費閱讀

  隨後,劉蘭朝又說道:“百順兄弟,機會難得,你可不能錯過了。我家大帥願意給高級技師二百元的月薪,隻要肯去,還有一筆豐厚的安家費。”

  每月二百塊的薪水,讓張百順心動了,要知道現在他的月薪已經降到了不足五十塊的地步了。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是直線下降,完全達不到前幾年的水準了,可是他又沒有好的辦法改變。

  如今劉蘭朝肯出二百元的月薪,張百順不心動是假的。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鋒之後,張百順問道:“劉大哥,如果我去了,你家大帥能給開什麽級別的月薪?”

  劉蘭朝說道:“百順老弟,你就放心吧,你的技術我心裏有數,肯定是按高級技師的水平發放月薪。”

  原來劉蘭朝在登門拜訪張百順之前,就已經做過了詳細的調查。

  見張百順眉目之間,還是有些猶豫之色,劉蘭朝就使出了“殺手鐧”,說道:“百順老弟,你還記不記得你最初的心願?”

  “最初的心願?”張百順不知道劉蘭朝指的是什麽。

  劉蘭朝說道:“當年,你在福音小學旁聽的時候,不是說以後要學習製造槍炮嗎?如今正好有個機會擺在你的麵前,我家大帥打算在奉天組建軍械廠,用來生產咱們自己的槍炮了。如果你加入了奉天軍械廠,今後在那裏工作,當初的心願不就能夠實現了嗎?”

  此言一出,張百順心中最後的一絲猶豫也沒有了。劉先生是他的恩人,邀請他去奉天,原本就不打算拒絕,如今聽聞張大帥要組建軍械廠,心裏就變得向往起來。

  當即說道:“劉先生,我跟你去。咱們什麽時候出發?”

  看到張百順雙眼放光,劉蘭朝就笑著說道:“還不急,我們需要的熟練工人數量不少,我還得再招募一些。”

  張百順問道:“您要招募什麽樣的工人?我可以給你介紹,上海灘的所有技術工人,我大概都認識。”

  劉蘭朝大喜,說道:“有百順老弟的鼎力相助,我這趟差事,肯定會輕鬆不少。”

  達成共識以後,兩人的聊天內容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劉蘭朝一直在張百順家待到深夜才離開。

  送走劉蘭朝,張百順回到臥室裏,孔氏看他一臉的興奮,就問道:“你和那個劉先生都說了些什麽,怎麽這麽高興?”

  張百順說道:“好事,大好事。咱們的苦日子終於要到頭了。”

  隨後,張百順就將去奉天工作的消息告訴了孔氏,可是孔氏並沒有露出張百順期待中的向往和喜悅,而是皺著眉頭說道:“我聽人說那個地方的冬天很冷很長,有誌和春花年齡還小,恐怕適應不了那裏的天氣。”

  張百順毫不在意的說道:“沒事,隻要在那裏多生活一些日子,就都會適應的。”

  孔氏卻有些不舍的離開家鄉,說道:“咱們真的要去嗎?”

  張百順說道:“當然要去了,我已經答應劉先生的邀請了。而且為夫這次去奉天,可以進入軍械廠工作,到時候就有機會製造真正的槍和炮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

  當年在漢陽的失利,張百順可沒有忘記。

  孔氏心底雖然不太願意,可是也不該忤逆張百順,最後隻能聽從了他的決定。

  接下來的幾天,張百順就從紡織廠辭職了。

  然後,他就和劉蘭朝一起,拜訪了許多技術能手。

  隻不過,收獲不大,隻有三個人表示願意跟張百順一起北上,而其他人則不願意離開繁華的上海灘,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掙那份不確定的高工資。

  對此,張百順也是無奈,畢竟南北有別,讓這些南方人去那麽北的地方,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間酒樓裏,張百順對劉蘭朝說道:“劉先生,真是對不起,我也沒想到,他們都不願意去奉天。”

  劉蘭朝說道:“那些工人的想法,我都理解,這不怪你。隻是他們現在對奉天的了解不多,不太相信我們。不過,沒關係,我有的是耐心,一定可以招到合適的人才。”

  張百順點頭說道:“這樣吧,劉先生,我還有幾個朋友,他們的技術也不錯,還不是南方人,我看能不能勸他們和我們一起北上。”

  劉蘭朝表麵毫不在意,可是心裏還是有些著急了,就讓張百順放手去幹。

  這次,張百順沒有辜負劉蘭朝的期望,為他請來了好友曾凡和王輝二人,他們二人都是精通機械,使用和維修蒸汽機的好手。

  在隨後的日子裏,張百順和劉蘭朝不停的拜訪有技術的工人,直到年底都沒有停歇。

  新年伊始,隨著,上海灘的工業環境變得越來越差,技術工人們的工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就讓張百順和劉蘭朝抓住了機會,又邀請到十多個技術精湛的機械工人。

  就這樣,在初春的時候,劉蘭朝結束了招募的工作。二十多位技術精湛的工人同張百順一起踏上了北上的輪船。

  孔氏和兩個孩子並沒有同船北上,而是留了下來。經過他們夫妻的再三商議,張百順終於被孔氏給說服了,相較於不確定的奉天,在上海的生活還是更加的方便一些,畢竟已經生活了七八年了。

  就這樣,張百順離開了家人,踏上了新的征程。那年,他二十九歲,兒子張有誌六歲,女兒張春花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