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被傳統科學家們無視的張有道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7-09 03:01      字數:2185
  但凡是巨型科研項目,都需要一個智商超群、學識淵博、人品貴重的頂尖天才來領導,才能夠激發出團隊裏普通研究員們的潛力,解決一個有一個難題。

  如今張有道麵臨的困境就是沒有一個超凡的天才,來架構他設想中的全屬性虛擬世界。忙活了幾個月,也沒有招攬到一個,擁有多學科領軍能力天才科學家。

  這讓陳重不禁有些納悶,難道科學的氣運,都被前輩們耗盡了嗎?

  二三十歲的科學天才們,都去了哪裏?

  人口爆炸了幾倍,怎麽天才的數量反而不如以前了呢?為此張有道專門谘詢了一個退休的社會科學家。

  原來不是天才變少了,而是孕育天才的突然消失了。許多孩子在小時候表現出來的科學天賦,被家庭、社會、甚至現實的文化環境,給生生扼殺了。

  還有給孩子們過多的非理性教育,也讓一部分天才兒童失去了原本的靈性。

  總之,生活的富裕,娛樂的多樣,誘惑的增加,讓天才們自由自在茁壯成長的土壤消失了。

  這也是二三十歲大科學家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才基礎沒了,更多的是流水線產品,都是些有著高學曆高收入的匠人科學家。

  喜歡對原創性、自主性、未知性的東西,研究的人沒了,不得不多,這是一個挺大的社會悲劇。

  原本張有道還以為,我們的國家一派欣欣向榮,各行各業你追我趕,紛紛趕超了世界。

  如今看來,想要實現跨時代的超越,在未來是不可期的。

  最多也就做到同等水平罷了。

  能夠係統的駕馭整體科學知識的人,一個都沒有。

  一些人進行了所謂的交叉學科研究,聽起來是個高大上的東西,其實絕大多數,都是不三不四,不左不右的東西。

  還有一個原因,科學研究越來越精細化的劃分方法,讓原本一個整體變得四分五裂。認識和研究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和作用機理,變得越來越專業,偏離了整體性的研究方向。

  細節末支,微觀層麵的研究,大大的超過了整體性宏觀層麵的研究。

  倒是工程領域的科學家,在整體性方麵的經驗,比科學領域的專家要多得多。

  還有另外一個現實問題,因為天才科學家的人數較少,都是各個單位的寶貝,並無餘力給張有道提供幫助。

  而一些願意加入項目的二把刀,他又看不上。

  這就讓整個項目陷入了比較尷尬的境地。

  甚至,張有道還聽說了一些怪壞,例如:為什麽那麽多錢,不用來做有預期收益的科研項目,或者是,有個人傻錢多的商人,準備撒錢了,大家做好收錢的準備,等等。

  反正不是什麽好話,讓人感覺他們好像骨子裏有些看不起張有道。

  至於擁有科學情懷的那種科學家,抱歉張有道是一個都沒遇到,可能有人擁有,但是不屑於和張有道一起玩鬧。

  就好比,幾年前有那麽一個大富豪,雄心勃勃的成立了一個某某大學,招攬了某某領域的專家。

  可是仔細一看,就是個空殼子,一個專心做研究的人都沒有,至於龐大的科研經費投入,更是別提了,那就是個笑話。

  張有道好像也遇到類似的困境,而且更為麻煩的是,他的影響力遠不及那位聲名遠揚的富豪,雖然他也算是有錢人行列。

  無奈,張有道隻能將目光放在了那些還沒畢業的博士生身上。

  期待能從博士生這個龐大的人群中尋找到一批合適的人選。

  果然,還是年輕人有魄力,在發了成千上萬封的問詢函之後,總算招攬到了各種專業的博士生四十幾多人,其中計算機軟硬件方麵的人數最多。

  至此,以那四十幾個人為骨幹的項目組正式成立。

  當然,控製世界的人工智能算法,還有腦機接口,等等解決現有技術瓶頸科研項目,都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合作對象。

  新世界計劃,啟動大會,在張有道特異安排下,進行了一個高調開幕式。

  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隻不過,在看到他的科研陣容以後,看熱鬧的人居多,冷嘲熱諷的人也有不少,對計劃表示悲觀的人則更多。

  他們不相信,以現在的技術水平能夠真正的做出全屬性的虛擬世界。更何況在有些人的心裏,發達國家都沒有的項目類型,你們都敢做,簡直是不自量力。

  就算做出來了,也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迫停擺的。

  對於這些言論,張有道噗嗤一笑,權當是個樂子。

  不過,對於下麵這些人的言論,張有道就要著重注意了。因為他們的身份不一樣,代表了所謂的主流。

  有一個搞社會學研究的學者,對於張有道的計劃,批評道,我們有些企業家,在賺到錢之後,不思回報社會,反而窮凶極惡的炫富,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己之私,把科學研究當成了他炫富的新場所,如果是正經的資助科學研究那麽行為值得鼓勵,可是看看他都投資的什麽項目,為了滿足自己的幻想,肆意妄為的浪費社會資源……

  還有一個科技工作者,公開發表寫了一篇文章,《一個富豪的新玩具》。

  另外還聽到了一些私底下的其他議論。

  總之都是一些對他的計劃可能產生影響的議論。

  畢竟當計劃真正開始以後,有可能會出現許多,違反現有倫理道德的現象。就好比,模擬原始人生活的時候,隨地野合,就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因為虛擬世界過於真實的畫質,那畫麵將會堪比風月片,甚至更為火爆。

  所有人不穿衣服的場景,也會真實再現。

  到時候麻煩可能更多。

  未雨綢繆,提前想好應對策略,就成了實驗能否繼續的關鍵。

  當然實驗也可以秘密進行,不過,還是會出現一些違法現有規定的東西。

  畢竟涉及到倫理道德方麵。

  還有第二人格方麵,這些都是需要防範的風險領域。

  也難怪有些人不看好,張有道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