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超級工程的超高耗資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7-04 00:53      字數:2269
  所有的超級工程,往往都代表著超高的投入。

  基礎設施類的超級工程還好說,這類工程所需要的技術、材料、人員、資金等等基本上已經有了現成的模板。

  一般情況下,隻要有一群人肯踏踏實實的去做工作,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隻要能夠克服一些困難就能夠辦成。

  比如西南地區超高橋隧比的鐵路公路之類的基礎設施;再比如,珠三角地區的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也都被工程人員一一克服,成為了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

  但是前沿科技領域的超級工程就不同了,不光前期投資巨大,而且未來的具體收益也不明朗,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立項之初需要進行慎重的評估才能下定決心。

  這類超級工程的難點,倒不是工程建設方麵的難度,而是科學原理方麵的難度。就好比世界上正在建設的各種可控核聚變設備。基礎原理很簡單,但是能夠做到可控,其中的科學技術原理,就不那麽簡單了。

  再比如碳基芯片技術,通過數學計算,性能上要優於現在的矽基芯片,可是想要實現碳的半導體性能,就必須讓碳納米管進行有序的排列,實驗室的製備已經非常困難,更別提大規模的工業製備了。

  再比如說,反重力引擎技術,它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麽,現在還不知道……

  此間種種,不一細表。

  ……

  “蠻荒”計劃,所涉及主要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麵,人腦科學,高性能計算機,腦機接口,記憶屏蔽(第二人格培養),超大規模虛擬世界的架構等等一係列的前沿科技。

  就好比,虛擬世界的結構,就需要對各種基本物質進行數學建模,還有記錄各種物質之間的化學性質和自然界的物質運動規律。

  就好比,在虛擬世界裏的人,要感受到風霜雨雪、四時變化,還有周圍環境中的植物生長和互動。

  這都需要海量的科學數據作為支撐。

  還有模擬各種行為反應的人工智能係統,比如說,一個人磨石頭,人工智能就需要分析他的這種行為方式,從而將虛擬的石塊,按照行動的邏輯,進行時時的變化,根據不同的力度和角度,來分析,磨好後的石頭的形狀,是變禿了,還是變鋒利了。

  這種小小的細節,都需要考慮進去,並自動形成相應的反應機理。

  可想而知,期間所需要的數據運算量是多麽的恐怖,這就要求,必須擁有數量眾多的分布式的計算中心,可以這麽說,有幾個人,就需要幾台高性能的計算機。

  龐大的雲端服務器,也是比不可少的東西,記錄這些海量的數據,所需要的存儲器耗資是巨大的。

  這些都還是,世界上擁有的現成的技術和硬件。

  接著腦科學的研究就更加複雜了,如何正確的了解人的思維方式和行動邏輯,其中的內在機理又是什麽,都是需要解決的方案,雖然已經有了一些這方麵的研究,可是遠遠不夠。

  還有,人機接口問題,如何實現高性能的人機交互,是傳統的運動控製,還是高性能的神經控製?這都是需要進行研究的方向。

  再比如,如何做到記憶屏蔽,讓玩家隻能通過係統記憶庫,來決定他的行為方式,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些都建立在對人體各種運動和思考能力的充分研究上來。

  總之,要解決這些問題,都不算是簡單易行的事情。

  “蠻荒”計劃,如果真正的按照張有道的想法實施,簡直堪比人類最複雜的超級工程,足以和“開天辟地”相媲美了。

  畢竟活生生的建造一個虛擬世界,那是需要多麽龐大的科技支撐啊。構建世界的過程中,幾乎可以囊括人類現有的所有科學技術。

  這種龐大的係統工程,往往需要分階段的進行,而且各種項目要做到先易後難的逐步實現,才有可能隨著係統工程的推進,時間的消耗,最終達成最初的目的。

  看了看自己的錢包,張有道突然發現,自己好窮,以他現有的資金,好像隻能搭建出一個堪用的硬件設施。

  硬件係統搭建完成之後,那些耗資巨大的科學研究,恐怕都不一定有錢資助了。

  作為曾經執掌科技公司的總裁,張有道清楚的知道,要進行這種精細程度和規模的虛擬世界架構,所要花費的人力成本有多恐怖。

  這個不是網絡遊戲那種砍人爆裝備的簡單世界,而是充滿了複雜性的多樣世界,同步驅動器的數量就不會是少數。

  要保證各個子係統的獨立性,而且還不能破壞大係統的完整性,這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係統衝突導致整個世界崩塌,是大概率事件。

  代碼的行數,已經可以預見,是天文數字,緊緊靠程序員們,一個一個敲代碼,恐怕50年後他都不一定能夠看到虛擬世界的建成。

  人工智能輔助開發係統,就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東西了。智能程度,起碼要達到電影裏的程度才行。

  想要靠現在那些負責搞笑的人工智能,就有些癡心妄想了。

  初步構建一個縣城大小的係統,就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如何才能夠在工程進行當中,補充足夠的後續開發資金就是張有道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了。

  僅憑他手中的六十幾億現金,恐怕做不了什麽,就算他把其他的資產全部折現投入進去,對於整個“蠻荒”計劃來說,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杯水車薪而已。

  這就要求,張有道能夠做到,一邊開發係統,還能一邊賺錢了。

  而虛擬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恰恰是能夠為他賺錢的技術。隨著“蠻荒”計劃的推行,肯定會有一些特殊的需要,那麽新的技術,就是另外一種賺錢的工具了。

  按照張有道的規劃,先期計劃投資五百個億,構建真正的活著的虛擬世界。

  錢從哪裏來呢?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別看外麵吵著到處都是錢,可是對於真正需要海量資金的人來說,打量的融資也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沒有國家層麵的資金支持,僅憑個人的自有資金,沒人能夠做到大規模投資。

  這種計劃帶來的風險,就不是個人能夠承受的。一般來說,這種超級工程,都是由政府投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