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新的開始
作者:名不可簡      更新:2020-06-22 08:51      字數:2282
  連續思考文化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之後,張有道還是滿腦子的疑惑。

  他還是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文化,什麽是真正的文明。

  為何人類要發展出禮儀製度,或者規範我們行為的道德標準,還有上古聖賢們為何會定人倫等等問題?

  問題實在太多,有些問題,越想越是麻煩和無解。

  最終張有道隻能無奈的將那些文化問題放在一旁。這種需要大智慧才能想明白的問題,實在不是他所擅長的領域。

  不過,從他所翻越的文件中,他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偉大的事業都需要一些天真的想象力。

  剛剛建成的小康社會如此,登月、探索宇宙亦是如此。

  放下手中的文稿,張有道向同在書房裏讀書的張星辰問道。

  “星辰,爸爸問你一個問題,你有什麽夢想嗎?”

  正在讀書的張星辰一臉詫異的抬頭看著發問的張有道,說道:“爸,您怎麽突然問這個問題?”

  “告訴爸爸,你有什麽夢想嗎?”

  “我想要一台F1賽車算不算夢想?”

  以為張有道突然想要表達父愛給他買東西,張星辰有些激動的說道。

  “嗬嗬,你小子,想什麽呢!我問的是夢想,不是想要。”

  張星辰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說道:“那算了。我沒有夢想。我隻想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的完成我的學業,將來能去空間站從事空間物理研究。”

  沒有從兒子那裏得到想要的答案,張有道就離開書房來到了客廳。

  正好小女兒張玄月也在,正在陪她媽媽趙美思看電影。

  看到張有道過來,張玄月立刻將目光從無聊的電影畫麵中挪開,扭頭問道:“爸爸,你不看書了嗎?”

  “爸爸我不能一直看書,得時不時的出來透透氣。”

  “那我陪你去花園裏散步吧,正好我也不想看電影了,沒意思。”

  “好你個張玄月,讓你陪媽媽看會電影就這麽難嗎?”

  父女二人的談話,讓旁邊的趙美思聽不下去了,佯裝生氣的說道。

  “就讓玄月,陪我走走吧。她又不喜歡文藝片,你非要逼著她看。”

  “我那是培養她的審美,讓她知道,人性有多黑暗。”

  “玄月,咱們走,不和你媽談電影了。咱們說不過她。”

  說完張有道就拉著玄月離開了家,留下趙美思狠狠的瞪了他們父女倆一眼。顯然對他們不喜歡自己的好好,有很深的看法。

  沿著步道,幾分鍾,父女二人就來到了公園裏。

  清風徐徐,還有絲絲涼爽的感覺,讓人說不出的舒服。

  “爸爸,你是不是有心事啊。”

  可能是感覺到張有道心裏有煩惱,張玄月就好奇的問道。

  “玄月,告訴爸爸,你有沒有那種感覺不靠譜的夢想?”

  “不靠譜的夢想?爸爸,什麽是不靠譜的夢想?”

  “就是那種你長大以後,都沒有可能實現的夢想。”

  “那我沒有。我的夢想都能實現。”

  “看來,你和你哥一樣,思想都挺現實的。”

  “爸爸,你想說什麽?現實難道不好嗎?您以前不是教導我們,不要好高騖遠,要看清現實嗎?”

  “最近爸爸覺得,這件事,恐怕是我錯了。沒有天真的夢想,如何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爸爸,您的事業是不是又遇到瓶頸了?”

  “你還關心爸爸的事業?”

  “我怎麽就不能關心了,我都快十四歲了,又不是小孩子。”

  “哎……”

  “不說這些了,陪爸爸,去那邊的山頭上走走吧。”

  半個小時後,父女二人總算登上了那座不足百米的小山頭。

  看著遠處的大海,還有海麵上的遊船,張玄月說道:“爸爸,明天咱們出海怎麽樣?”

  望見大海肯能真的能夠讓人忘卻煩惱,張有道感覺心情舒暢。

  “好啊,既然去海上玩,咱們就用你劉伯伯家的那艘大遊艇開遠點,到南海看看。”

  張有道口中的大遊艇,其實不是真正的遊艇,而是一艘排水量接近七百噸的退役導彈艇改裝的遊船。

  ……

  觀望大海確實能夠讓人心情變得舒暢,尤其是身在大海中,放眼望去,四周全是海水不見陸地,見天連地分不清東南西北,給人的感覺其妙極了。

  洶湧澎湃的海浪讓,人不自覺的意識到自己的渺小。小小的艦隻被海浪拍打的左搖右晃,立身其中,感覺好不難受。

  感受著風浪的澎湃,張有道心中的阻塞,全都消失不見,獨留鬥誌在心田。

  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

  戰天鬥地的精氣神,才是我們人類能夠斬浪前行的澎湃動力。

  天真一些,快樂一些,大度一些,好奇一些,張有道覺得,這才是他真正需要尋找的答案。

  既然已經開始深入的認識世界,那麽深入的利用世界,不是一件更加穩妥的事情嗎?

  何必在乎經濟利益。

  錢,此時他並不缺乏。

  夢想,才是他真正缺少的東西。

  天真的夢想,就更是他缺少的東西了。

  循著心底的那點印象,張有道覺得,今後的人生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至於改革大眾,塑造新的社會文化,還是交給當權者去頭疼吧。

  在其位謀其政,不正是說的他們嗎?

  至於自己,做點天真的事業,恐怕更加符合自己的身份。

  短短幾百年的科技史已經顯露出一個問題,任何偉大的發現,最初的動力,都不是利益驅使的結果。

  工業時代,我們該如何發展?

  這個問題,問一百個人就能得到一百種不同的答案。

  總體來說,現在各國在工業時代的發展,都不算是最正確的道路,隻能說是階段性的過度道路罷了。

  各種複雜的工業係統,並沒有給我們人類提供更加安全的生存空間,反而令我們自身變得更加的危險了。

  創造力好似不如破壞力大?

  我們的生命本質也並沒有被提升。

  精神境界就更別說了,甚至還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倒退。尤其是在進入信息時代之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了。

  如果按照人類曾經在大自然中崛起的步驟來進行工業化研究,那麽有沒有可能出現新的形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