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誥命夫人
作者:張薇薇李雲睿      更新:2022-11-20 09:20      字數:1809
  第713章 誥命夫人

    這句飽含哲理的話聽得徐俊坤一愣一愣的,呆呆地看著栓子,說:“大哥,真看不出來,你這麽懂感情的事嗎?難道你也被拒絕過?什麽時候的事?我怎麽不知道?”

    “說什麽呢!你也不想想我這半年都幹啥了,看的多了,自然就懂得多了。”栓子瞪了眼小胖子,怎麽說話呢,小爺怎麽可能被拒絕過!

    徐俊坤拍拍胸脯,鬆了口氣,“嚇我一跳,我就說你怎麽一副過來人的想法,還以為這半年有什麽我不知道的事發生了呢!”

    “行了行了,咱們男人嘛,灑脫一點,正所謂天涯何處無芳草,感情的事以後再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學業,咱哥倆不都要考狀元嘛!”

    被大哥勸過後,小胖子明顯精神好了許多,認真點頭,“大哥你說的對,我得灑脫點,還是先考出狀元再說。”

    “這就對了嘛!”栓子露出笑容,一把摟住小胖子的肩膀,“這樣,今天我請客,咱們哥倆一整天啥也不幹,好好享受一番美食怎麽樣?”

    聽到美食,早上沒怎麽吃飯的徐俊坤立刻覺得肚子餓了,回摟住大哥的肩膀,說:“走走走,咱們吃好吃的去!”

    栓子別過頭去,暗自鬆了口氣,可算是將人勸住了,否則可真不好辦啊!

    此時的栓子立馬做出決定,他要去國子監讀書,香山書院他看過了,沒有他特別看好的,再去國子監看看,一定要好好給妹妹物色一個合適的相公人選。

    二人剛出了書房門,就見門房匆匆跑過來,低聲說:“大少爺,宮裏來人了。”

    “啊?”栓子蒙了幾秒鍾,然後語速飛快地說:“這裏我先招呼,你去把老爺夫人還有小少爺叫回來,速度要快,但不要亂。”

    “是。”門房答應一聲,不再慌張,快步離開。

    “俊坤,幫我一起招呼吧,我還是第一次應對這種情況。”栓子大方求助,沒見過宮裏人也沒什麽可丟人的。

    “行啊,咱們一起過去,說不定來的人我還認識呢。”大哥有事,小弟當仁不讓。

    見到來人,徐俊坤果然認識,熟絡地開口道:“馮公公,好久不見。”

    原本還覺得受到怠慢,但礙於身份不好發作的馮公公看到徐俊坤,立刻換上一副笑臉,“原來是徐小公子。”

    說罷,又看向栓子,說:“這位一定是張大人家公子吧,雜家有禮了。”

    “大哥,這是馮公公,深得陛下信任。”徐俊坤故意這樣跟栓子介紹,既抬高了栓子的身份,又點明了馮公公的紅人身份。

    “見笑了,雜家不過是個普通太監罷了。”馮公公謙虛笑笑。

    “馮公公謙虛了,俊坤可從不說假話,您能來,實在令府上深感榮幸,快快裏麵請。”栓子恭敬說道。

    馮公公矜持點頭,引入正題:“雜家是來宣讀聖旨的,不知令尊可在家?”

    “父親外出會友了,不過您放心,已經派人去叫了,很快就能回來。”

    “那張公子的祖母可在家?”馮公公又問。

    聖旨跟祖母有關?

    栓子有點猜到了,回答說:“祖母與祖父回鄉探親去了,尚未歸來。”

    馮公公眉頭一皺,“行吧,不在也無妨。”

    栓子伸出手,“那就勞煩公公先去書房喝個茶休息會吧。”

    “那雜家就卻之不恭了。”

    書房裏,三人坐好,茶水備齊。

    因著徐俊坤的緣故,馮公公態度不錯,再加上栓子經過這半年的遊曆,說話明顯老練許多,一時間賓主盡歡。

    等去伯府道謝的張清遠匆匆趕回來的時候,就看到這樣一副場景,滿意地點點頭,不錯不錯,兒子已經可以獨當一麵了。

    “馮公公,在下來遲,有失遠迎!”

    看到張清遠回來,馮公公立刻站起來,笑著說:“雜家也沒等多久,張大人,既然回來了,那就接旨吧。”

    然後眾人就來到了院子裏。

    薇薇、棟子、石頭、李若蘭都在,連懷孕的春桃和劉靜香以及開店的張鬆張柏都被李若蘭叫來了,畢竟接聖旨的機會可不常有。

    張家人外加徐俊坤麵朝馮公公跪下。

    馮公公朝一旁的小太監點了點頭,小太監會意地將盛有聖旨的盒子拿過來。

    馮公公拿出聖旨,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國子監太學博士張林之母徐氏,善積於身,賢良淑德,教子有方,茲封為六品安人,欽此。

    “徐氏不在,那就張大人替母接旨吧。”馮公公將聖旨合上,又從小太監手裏接過安人的衣服,一起遞過去。

    張清遠伸手接過,“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喜了,張大人,聖旨已下,雜家就先行回宮了。”

    李若蘭跟著眾人起身,看了眼丈夫,再看眼兒子,當機立斷往兒子手裏塞了一個錢袋,並朝馮公公的方向努努嘴,栓子會意,趕緊跟了上去,“馮公公慢走。”

    同時不著痕跡地將錢袋塞過去,“勞煩公公了,請公公喝茶。”

    馮公公隨意捏了捏,不是硬的,看來是銀票了,暗道張家人識趣,意思意思推辭一番便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