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學堂人數穩步增加
作者:張薇薇李雲睿      更新:2022-11-20 09:20      字數:1508
  第457章 學堂人數穩步增加

    張清遠回了學堂,沒多久,人就陸續到齊了。

    也不能說是到齊,隻能說是昨天來的人,今天都來了,而今天會不會再來人,就不好說了。

    張清遠學堂的人,本來是隻有胡嘉年、姚文遠、孟子昊以及長陵縣四人組這七個的,但這幾天,人開始越來越多。

    這事,還要從吳傑說起。

    吳傑作為年輕一輩既出色、家世又好的讀書人,在京城這個讀書人圈子裏是很有名的,經常有人親自上門拜訪,邀請他參加個文會啊詩會之類的。

    而且前兩天,受到張榜眼的刺激,大家已經準備以後多多交流學問,免得被張榜眼看輕了,便來找吳傑一起。

    但這天去,門房說小少爺不在,出門了,來的幾人點點頭,沒當回事,既然吳傑有事,那就明天再來唄。

    第二天再去,還不在?怎麽回事,這是去哪了?

    一問,原來吳傑這昨天和今天都很早就出門了,而且昨天黃昏時分才回來,今天就不清楚了。

    幾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裏看到疑惑,再一問去了哪,門房搖搖頭,小少爺的事哪是他一個下人能過問的。

    問明吳傑昨天下午回家的時間,幾人商量一番,準備黃昏時候再來,問問吳傑到底去哪了。

    然後,第三天的時候,張清遠的學堂又收獲了幾個人。

    還有虞子軒,雖然是個秀才,但從來都自詡讀書人的他,這種事怎麽能落後呢?

    沒幾天的時間,四五個讀書人早出晚歸,平日裏不見蹤影,這樣的異常,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他們都沒有隱藏行蹤,所以一番詢問加調查後,其他人立刻知道了他們的去向。

    所以到了今天,學堂的人數已經激增至二十多人了。

    可把張清遠忙壞了,主要是沒辦法拒絕,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十五要入職,都是抱著能聽一點是一點的心態來的。

    麵對這樣求知若渴的目光,一個當老師的哪能拒絕呢?

    還好也沒幾天了,聽就聽唄,無非就是自己忙叨一點罷了。

    不過一上午都沒過去,又有四個讀書人相攜而來,張清遠出去一趟接待,問明來意,廢話都沒多說,讓門房再去搬四個椅子,帶著四人去到學堂,繼續上課。

    這幾天來了這麽多人,門房光凳子就搬了十幾個,還好家裏臥室多,每個臥室都有桌椅,否則光椅子就不夠坐的。

    老人都麵帶興奮地聽著張榜眼講課,新人聽了一會,感歎著不愧是榜眼後,也漸漸入了迷。

    其實吧,不是說這些人的先生不怎麽樣,而且作為專業教學人士的張清遠,有著從現代而來的獨特的教學方式和解題思路,這個足以讓他們驚豔了。

    說實話以他們這些人的家境,拜的先生都很厲害,再加上大部分人是官家子弟,肯定有個會試前幾名的爹或者爺爺,否則也不可能跟吳傑他們玩在一起,所以他們連國子監都沒必要去,因為自家的資源已經夠可以了。

    說到國子監,雖然是國家最高學府,但此時的國子監,根本沒多少人去,究其原因,就是國子監畢業的學子,說是可以分配工作,但因為不是正經進士出身,隻能做些七品、八品的小官,以後也壓根沒有太大升遷機會,最後還是得參加科舉。

    而且國子監原本的招生範圍呢,有皇親國戚、勳貴、地方選送的優秀生員(秀才)、落榜的舉人以及交了擇校費的學子。

    按理說像虞子軒和宋儒禮這樣的勳貴,是必須要上國子監的。

    可隨著時代的發展,國子監畢業又沒有好去處,裏麵的教員雖然都是進士,但教學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慢慢地,好多學子發現,在國子監讀書,都不如找個書院或者找個學問好的先生了。

    所以漸漸的,國子監開始落沒,連皇親國戚和勳貴都不再強製去了,更不用說有更高追求的秀才舉人們了。

    因此,如今的國子監,除了那些沒有好先生、但還想更進一步的落榜舉人以外,就剩下家庭條件一般的優秀生員了以及一些擇校生了。

    新皇繼位後,對國子監的招生情況有所重視,但多年來的弊病不是說改就能改的,所以現在的國子監,依舊比較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