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傳臚大典
作者:張薇薇李雲睿      更新:2022-11-20 09:20      字數:1870
  第374章 傳臚大典

    接著,等棟子小朋友醒了,張清遠陪著許久未見的兒子好好玩了一會,這才下樓去吃飯。

    吃過飯,大家都知道張清遠第二天要天不亮就起床,需要休息,也沒多聊,各自回屋了。

    栓子則是體貼地將棟子一把抱起,不顧弟弟的掙紮,強行帶回自己屋,睡覺去了。

    自己可是當大哥的,不得幫爹娘分憂啊,明日爹還有重要的事,可不能被棟子這小子打擾了。

    張清遠看著已經是個半大小夥的栓子抱著棟子離開的背影,感動差點老淚縱橫,這兒子,沒白養!

    當晚,許久沒有體會過一張床上隻睡兩個人的夫妻倆,結結實實過了一把二人世界。

    第二天,天不亮,張清遠便穿戴整齊,神清氣爽地出門了。

    劉知遠早早等在客棧大堂,等張清遠出來後,兩人一起朝皇宮走去。

    咱雖然是九十九名,但咱認識榜眼啊!

    跟榜眼一起走,多有牌麵!

    等兩人走到皇宮門口的時候,已經有不少人在等著了。

    這群人隱隱約約能看出分成了兩撥,一撥是穿著朝服的文武百官,三五成群,一看就有小團體、小陣營啥的。

    看的張清遠頭痛不已,看吧,當官就這樣,拉幫結派,爾虞我詐的,表麵跟你笑嘻嘻,暗地裏卻捅刀子。

    還有一撥是張清遠這般穿著嶄新進士冠服、帶著烏紗帽的新科進士。

    咚咚咚——

    三聲鼓響,劃破了沉靜。

    前麵的文武百官立刻按品級站好隊,等待宮門打開。

    後麵的進士們,也在禮部官員的提醒下,按照排名站好。

    禮部官員跟為首的一甲三人,簡單講了講傳臚大典的流程和注意事項。

    又一鼓聲響起,五更天(注①)已至,宮門緩緩打開。

    文武百官在前,新科進士在後,一群人低著頭,快步進門。

    此時的天已蒙蒙亮。

    對於來自現代的張清遠來說,皇宮也算是熟的很,北京的故宮都去過好多次了。

    本以為就跟以前參觀一樣而已。

    可一進宮門,一股肅殺的氛圍撲麵而來。

    特別是天剛剛有了一絲亮光。

    開闊的空地兩側有士兵肅立,雖然看不清模樣,但也知道他們正在牢牢地盯著自己這群人,仿佛自己這邊隻要稍有異動,就會引來刀光劍影。

    威懾之下,沒有人敢東張西望,緊跟隊伍,步行至奉天殿外的大廣場上。

    眾人站定後,天色逐漸放亮。

    張清遠忍不住側眼看了看,這裏的戒備更加森嚴,士兵肉眼可見的魁梧精悍。

    再抬眼看看前麵,烏壓壓全是人,隻能隱隱約約看見奉天殿的屋簷。

    此時的奉天殿內,已設有黃案,黃榜(即大金榜)置於其上。

    然後就是等皇帝到來。

    沒過一會。

    儀仗現,皇帝出。

    伴隨而來的,是三聲鞭響,史稱淨鞭,用以警示百官。

    張清遠再次抬眼看了看,還是看不清,隻能看見明黃色的儀仗在移動。

    隻聽有太監喊了一句什麽,文武百官紛紛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禮,張清遠等進士也趕緊跟著跪下行禮。

    接下來,傳臚大典正式開始。

    先由大學士將黃榜拿出,交給禮部尚書,放在奉天門前正中間的黃案上,位於新科進士的後方。

    首先,由鴻臚寺官員宣讀《製》:“永熙元年四月十二日,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接著,傳臚官站在黃案後,打開黃榜,開始唱榜。

    “一甲第一名陳亮——”

    “一甲第一名陳亮——”

    “一甲第一名陳亮——”

    連唱三遍,由鴻臚寺官員引出班,就禦道左側跪下。

    “一甲第二名張林——”

    “一甲第二名張林——”

    “一甲第二名張林——”

    同樣是連唱三遍,也同樣是由鴻臚寺官員引出班。

    張清遠跟在官員身後,這是要走禦道了啊!

    全力穩住心神,在官員的指引下,跪在狀元陳亮的右後方。

    緊接著。

    “一甲第三名王詢——”

    “一甲第三名王詢——”

    “一甲第三名王詢——”

    跟上麵兩位一樣,出班,跪於狀元左後方。

    三人呈三角形跪著。

    剩下的進士和同進士們,則沒有這個待遇了,隻是唱名一次,也不需要出列,站在原地跪下即可。

    唱名完畢後,全體官員及新科進士行三跪九叩禮。

    至此,禮成。

    注① :這裏的五更天大概在4點40多,而這個京城大概在北京一帶,日出時間大概在5點,所以天剛剛蒙蒙亮。

    【這裏本來要奏樂的,我被這個宮廷樂搞糊塗了,直接刪掉了,傳臚我寫了好久,各種查資料,發現都不太一樣,隻能這樣寫了,所以這個大家湊合看吧,經不起推敲。】

    【還有啊,這是傳臚,有的朝代還有個小傳臚,是傳臚大典前一日,皇帝召見前十名,確定名次的,所以才能有探花郎長得帥這一說。不過我沒寫,為了盡快出名次,直接殿試這天讓皇帝大概看了看。】

    【最後呢,本文的時代設定是從宋朝以後跟現代的曆史不一樣,所以我會盡量尊重曆史,大概會借鑒下明朝的曆史發展,曆史黨也不要太過深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