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世界的大門
作者:實心熊      更新:2020-04-01 00:39      字數:5406
  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是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的寵臣,同樣也是她對自己識人之明引以為豪的證據。

  很多人可能不會知道,早年的貢薩洛和如今是完全不同的,傲慢,好鬥,而又桀驁不馴,這是所有認識年輕時候的他的人共有的印象。

  如果不是出身顯赫的貴族家庭,而且還和伊莎貝拉女王多少有著親戚關係,貢薩洛或許就隻能這麽在低級軍官的位置上蹉跎一生,如果僥幸活下來,最多將來拿著一份還算豐厚的薪金頤養天年就是了。

  畢竟在他參加收複失地戰爭的那段時間裏,卡斯蒂利亞並不缺少像他這種勇敢衝動卻又毛病很多的軍人,在人們眼中他這樣的人就是衝鋒陷陣的工具,至於說用腦子打仗這種事,往往和他們沾不上邊。

  貢薩洛一開始也的確是如此,他作戰勇猛風格硬朗,每每身先士卒的架勢都讓他看上去更像個負責打頭陣的**,這樣的人如果運氣好也許能托著滿身的傷活到戰爭結束,可大多數都是默默無聞的死在戰場上,除了家人沒有人還記得他們。

  但是貢薩洛是幸運的,他是貴族,算起來還是伊莎貝拉的遠房表侄,這就讓他有了足夠的機會可以出人頭地,而貢薩洛在戰爭中的表現也的確得到了女王的欣賞,所以他在眾多軍人當中脫穎而出,受到了重用。

  而貢薩洛也的確沒有辜負伊莎貝拉女王的賞識,當意識到好運氣開始向他招手時,貢薩洛沒有如別人那樣得意忘形,而是立刻意識到了以他當時的能力是無法勝任女王賦予的職責的。

  從那之後貢薩洛開始學習知識,這個在35歲前甚至連拚寫都很困難的**開始閱讀那些枯燥乏味的曆史,詩歌,更是到處搜集前人留下來的各種與戰爭有關的書籍,他瘋狂的吸取著知識,同時憑借著多年來在戰場上獲得的豐富經驗和在軍事上的天賦,迅速的把那些知識轉變為可以在戰場上發揮重大作用的力量。

  不過雖然貢薩洛的地位改變了,但是他卻始終是那個桀驁不馴的**,不論是在宮廷還是在兵營裏,他都是那麽肆無忌憚,以至很多人既無法忍受他那粗鄙的作風,也無法接受他無禮的態度,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女王那近乎偏執的寵愛,即便他曾經是收複失地戰爭時期的英雄,也最終難免因為得罪人太多而被從宮廷裏趕出去。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不是伊薩貝拉女王的慧眼識人,貢薩洛這塊金子也永遠隻是塊又臭又硬的頑石罷了。

  所以如果說有人會背叛伊莎貝拉,別人也許有可能,但是貢薩洛卻是怎麽也不會做出這種事來的。

  至少伊莎貝拉女王是不會相信貢薩洛背叛自己這種流言。

  可是,阿拉貢的瑪利亞隻是她的女兒,她不是她的母親,更沒有母親那往往能在最困難的時候依舊能堅定不移的走向目標的果斷,和在紛紛擾擾的各種迷霧麵前用清醒理智做出正確判斷的頭腦。

  她繼承了母親的某些近乎執拗和多疑的性格,但是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它們,她一邊用這執拗維持著她狂熱的信仰,一邊用多疑的目光盯著身邊的每個人,隻是她顯然沒有把這些特性用對地方。

  正因為這樣才有她不止一次的要求曼努埃爾一世組建十字軍東征光複聖地這種早已經不合時宜的想法,還有就是她雖然學著她的母親一樣熱衷於宮廷陰謀,卻又總是把眼光隻是盯在圍著她轉的那些人身上,而從沒注意過宮廷之外是否有針對她的陰謀。

  現在聽到貢薩洛的名字時,瑪利亞第一個念頭就是貢薩洛是否和胡安娜之間有了什麽勾結,盡管她立刻強迫自己甩掉這個荒謬的念頭,同時也對堤埃戈的用心有所懷疑,可這個念頭一旦出現就很難再完全抹去。

  瑪利亞的理智告訴她貢薩洛是不會背叛她的母親的,因為這完全說不通,不論是身份地位還是財富榮譽,不要說如今的胡安娜給不了他,即便是她成為了女王,也不會比伊莎貝拉給的更多,隻是這一點就可以肯定背叛對貢薩洛來說沒有任何好處,更何況瑪利亞很難想象還有誰會像她母親那樣寵信貢薩洛。

  最重要的是,如今的胡安娜已經是一無所有,隻要不是腦子糊塗到家的人就知道把一切押在她身上是多麽愚蠢不智。

  隻是雖然知道這些,可多疑的性格卻讓瑪利亞怎麽也無法把那個念頭徹底消滅,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她開始胡思亂想起來,隨著腦洞越來越大,一個之前從沒有過的想法忽然鑽進了她的腦海。

  胡安娜,會不會用王位做為誘餌引誘貢薩洛?

  如果她答應和貢薩洛結婚呢,如果她答應讓貢薩洛成為卡斯蒂利亞的共王呢?那樣貢薩洛會怎麽辦?

  這個念頭一起,瑪利亞就坐不住了,她的思想開始順著這條看上去不太可能卻又怎麽想怎麽有道理的思路一路狂奔,直到險些因為控住不住立刻給母親寫信揭發一場大陰謀,這才堪堪壓製住內心的衝動。

  她不停的告訴自己要小心謹慎,畢竟那不是別人,而是貢薩洛·德·科爾多瓦,母親最信任和寵愛的大臣,所以在沒有任何證據之前如此指控一位王國重臣和將領,是很不嚴謹的莽撞行為。

  隻是即便這樣,這一夜瑪利亞王後失眠了。

  亞曆山大這一晚睡的倒是很香甜,不過在睡下之前他寫了幾封信,收信人分別是妻子,妹妹和情人,隻是這個排名是否分先後也就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

  同樣失眠的還有傑姆斯·哥倫布。

  他抱著那本快要被他翻爛的航海日記反複看著,試圖從其中發現些之前被他忽視的什麽東西,他逐詞逐句的仔細琢磨日記裏的那些記錄,甚至連一些日常生活方麵的小事都不放過,因為不知道為什麽,傑姆斯隱約有種想法,那就是或許自己可能會有些包括他哥哥克裏斯托弗在內的前人都沒有注意到的重大發現。

  傑姆斯會如此重視,也是因為亞曆山大的提醒,之前他按照亞曆山大的吩咐在這幾年中連續的對新航線的探索不但讓他賺的滿缽滿盤,同時也讓他開闊了眼界,對於被他哥哥稱為印度群島的那片土地他覺得越來越神奇,特別是正如亞曆山大所說,越是往南走一些難以解釋的謎團就越多,隻是迄今為止他探索那片土地的範圍都還沒有太過超越哥倫布海航日記中大致描述的那片地區,可是如果正如亞曆山大說的那樣向著更南方的方向探索,那麽他就必須做好足夠的準備了。

  清晨的時候,亞曆山大在隨從的輕聲催促下醒來,他夜裏做了個夢,夢到自己正在一條不停蕩漾的大船上上下起伏,遠處是雷霆萬鈞的密布陰雲,而大海則好像要沸騰起來似得不停從深深的海底湧起巨大的浪頭把他的船一次次的拋上半空又猛然間的抓進深深的浪穀。

  醒來時候的亞曆山大抹著額頭上的汗水,他當然不會相信所謂預兆這種事,不過這個夢卻依舊讓他有些心升戚戚然的感覺。

  伊比利亞和其他地方是不同的,不論是在意大利還是巴爾幹,他都並非是孤軍奮戰,而在這裏他卻一切隻能都依靠自己,這個夢似乎在提醒他,在這裏稍有差池就會萬劫不複。

  打起精神的亞曆山大很快就投入了“工作”,按照之前由堤埃戈透露的那樣,他是依照教皇的密令來伊比利亞審查那些聖跡的,而按照梵蒂岡一向對聖跡行為頗為嚴謹的態度,亞曆山大決定先去拜訪一下裏斯本的當地大主教。

  這個時候的裏斯本正在修建那座後來頗負盛名的大教堂,這座因為由瑪利亞王後極力支持而導致修建宗旨一改再改,建築規模也是越來越大的大教堂一直要到2個半世紀之後才真正完工,隻是也正是這座每年要動用國庫收益的五分之一做為經費的大教堂,嚴重的拖累了葡萄牙的發展,特別是在經曆了2個世紀後那場幾乎把整座裏斯本夷為平地的大地震之後,曾經輝煌一時的葡萄牙海上帝國也就從此沒落了下去。

  不過現在沒有人能想到這個,而亞曆山大雖然知道卻也並不想多管那個閑事的提醒葡萄牙人,畢竟那是200年之後的事,另外他也不認為那是件壞事,仔細想想如果自己成為了未來的西班牙國王,或許他還會在這件事上推波助瀾一下。

  如今的裏斯本大主教還駐蹕聖天使教堂,這裏是位於裏斯本城市中心的一座年代久遠的教堂,是當初皈依上帝後裏斯本城建起的第一座教堂。

  如今的裏斯本大主教是約翰·布若宗總主教,做為整個葡萄牙王國的總主教,這位主教大人和其他地方的主教一樣享受著崇高的地位和碩大的權力,而且因為伊比利亞特殊的曆史原因,這裏的信仰氣氛遠比歐洲其他國家濃鬱的多,民眾對教會的崇拜尊重也遠非那些整天拿神甫主教們開涮的其他地方可比。

  布若宗總主教是個高大的胖子,他聲音洪亮中氣十足,布道的時候往往會用震人耳鼓的大聲背誦那些充滿代表著上帝對世人懲罰威脅的經文詞句,這讓他有個很響亮的外號,叫“上帝的獵犬”。

  總主教顯然很喜歡這個外號,甚至有時候還會以此自稱。

  在裏斯本,布若宗總主教有著崇高的地位和受到足夠多的尊重,這讓他很滿足。

  在總主教看來,梵蒂岡的紛紛擾擾和他沒有什麽關係,雖然梵蒂岡的權貴也有人曾經向他透露過希望他前往教廷任職,但是總主教卻很幹脆的婉拒了。

  同時他還告誡自己的幾個不錯的朋友遠離梵蒂岡,而對當初還是瓦倫西亞大主教的亞曆山大六世前往梵蒂岡的舉動,布若宗總主教曾經私下裏對一些朋友說:“那個人總有一天會為這個決定後悔,他很快就會發現梵蒂岡不是個能讓人幸福的地方。”

  亞曆山大的到來讓布若宗總主教稍顯意外,而當他公開了自己來意後,總主教就更是意外。

  對梵蒂岡在對待伊比利亞頻頻出現的種種聖跡的謹慎態度,總主教自然是有所耳聞,特別是因為當今教皇就是出自瓦倫西亞,所以消息自然也就更多些。

  伊莎貝拉的野心是很明顯的,這即便是遠離卡斯蒂利亞也同樣可以深深感覺得到。

  對那位女王的舉動,裏斯本的總主教表示了沉默,他雖然同樣有著狂熱的信念,但是伊莎貝拉做的那些事卻多少讓他有些心存疑慮。

  所以當瑪利亞到了葡萄牙之後立刻開始模仿她的母親在葡萄牙大肆宣揚新聖地的言論時,總主教因為擔心女王母女的舉動可能會引起梵蒂岡的不滿,所以一直小心翼翼。

  現在亞曆山大的突然到來,讓總主教不由為之前一直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而憂心忡忡起來。

  “大人,我想您應該知道我到這裏來的目的,不過裏斯本並不是我真正的目的地,實際上我隻是路過這裏。”

  “當然,這個可以想到,”總主教心領神會的點點頭,他猜到亞曆山大應該是為了在卡斯蒂利亞發生的那些事來的,說起來當聽說那一連串所謂奇跡發生的消息後,總主教是很詫異的,雖然也對伊莎貝拉的雄心壯誌早有耳聞,可他卻怎麽也想不到她會有那麽大的野心,儼然是要把卡斯蒂利亞變成新的耶路撒冷“那麽您對於裏斯本,我是說對於整個裏斯本總教區是否有什麽看法?”

  注意到總主教似乎刻意強調了裏斯本總教區,亞曆山大心底暗暗一笑,他知道這應該是總主教在有意提醒他主教區與葡萄牙王室間並非完全是一回事。

  “梵蒂岡對總主教區是很滿意的,事實上教皇陛下在派我來之前曾經在私下裏表示過對您的尊敬,”亞曆山大向布若宗總主教說著,他這話倒的確並非是信口雌黃,亞曆山大六世的確曾經親口對亞曆山大提到過這位總主教,隻不過教皇的原話是“那是個很滑頭的人,對他來說裏斯本教區就是他的王國,為了這個他甚至寧可放棄樞機的紅帽子。”

  亞曆山大的拜訪時間不長,不過這已經足以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當他剛剛離開天使教堂不久,王後的使者就到了教堂,在邀請總主教共進晚餐的同時,王後還不忘讓人向布若宗總主教透露了希望他能在國王和那位羅馬特西亞公爵之間牽線搭橋的願望。

  對瑪利亞的要求,總主教用一個很含糊其辭的敷衍應付了過去,他因為到現在也依舊不知道梵蒂岡對在伊比利亞發生的事情究竟有著什麽樣的態度,這就讓總主教覺得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貿貿然的站在任何一邊。

  布若宗的態度讓瑪利亞有些惱火,可她卻又一時間沒有辦法,於是她開始再次慫恿她的丈夫。

  曼努埃爾一世對亞曆山大的興趣真的不大,可他對傑姆斯卻是很感興趣,之前因為錯過與哥倫布的交際,而讓那個強大的鄰居首先發現了新航線懊惱一直占據著他的內心,所以這一次他已經下定決心,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價也要迅速組建一支通往大西洋航線的船隊。

  在曼努埃爾一世看來,如果能同時掌握兩條分別從不同方向通往東方的航線,那麽葡萄牙無疑會在這場海上商路與殖民地的開拓競爭中占據巨大優勢,畢竟現在看來伊莎貝拉女王因為更關注經由大西洋通往東方,而還沒有足夠的精力去注意非洲的新航線,那麽在這個時候如果能一邊保持對非洲航線的控製,同時又能派一支艦隊和哥倫布一樣經由大西洋到達東方,那麽葡萄牙無疑就會在這場海上爭霸中成為真正的贏家。

  至於這樣可能會引起瑪利亞王後的反對,曼努埃爾並不認為這很重要。

  在曼努埃爾看來瑪利亞就是個被寵壞的孩子,她那盲目模仿母親的毛病已經給她惹了不少麻煩,曼努埃爾甚至在心裏暗暗盼著瑪利亞再惹些更大的麻煩才好,因為到了那時他就可以站出來以為她解決難題的名義站出來展現他做為國王的力量,同時也可以借機讓他的王後稍微收斂些。

  所以當瑪利亞向他提議不再相互虛以委蛇,幹脆直接邀請那位公爵到王宮來之後,,曼努埃爾立刻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王後的請求。

  這讓瑪利亞不由很是高興,甚至在舉行例行覲見時還破天荒的向國王的某個情婦露出了個微笑。

  王後的近侍再次拜訪了亞曆山大的住所,不過這一次拜訪要比之前形式隆重的多,而且在請柬上也很莊重的寫下了“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羅馬特西亞公爵”的大名。

  看著那封鄭重其事的請柬,亞曆山大對好像嚴陣以待準備上戰場的傑姆斯說:“接下來,是成為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開拓者,還是永遠要隱藏行跡的海盜,全看你自己了。”

  聽到這個,傑姆斯紅光滿麵的臉上瞬間一片亢奮。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