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布加勒斯特的女王
作者:實心熊      更新:2020-04-01 00:39      字數:5665
  再次來到薩格勒布,亞曆山大感覺到了這座城市明顯比以往要熱鬧而且更有生氣的氣氛。

  很不湊巧的是,克羅地亞與北波斯尼亞國王赫爾瓦並不在薩格勒布。

  就在不久前他剛剛得到個消息,之前在布加勒斯特之戰中逃掉的魯瓦?再次出現了,這立刻引起了赫爾瓦的注意,對於這個前波斯尼亞國王,赫爾瓦有著很強烈的戒心,因為魯瓦?不但保留著一支頗實力的軍隊,而且迄今為止他在北波斯尼亞依舊有著很大的影響。

  雖然赫爾瓦在克羅地亞得到了擁戴,但是在北波斯尼亞就不那麽受歡迎了。

  波斯尼亞人更希望他們的國王是自己人,而不是個克羅地亞人,而赫爾瓦公教徒的身份在波斯尼亞就顯得更加敏感,這一點赫爾瓦很清楚,所以對於北波斯尼亞他從開始就小心翼翼,在使用了種種懷柔政策的同時,也一直在暗暗提防著北波斯尼亞可能會發生的變故。

  魯瓦?就是這種變故的重要根源之一,除了曾經擁有波斯尼亞國王的頭銜這個足以能醞釀一場爭奪王位之戰的原因外,還有就是迄今為止魯瓦?依舊和占領南波斯尼亞的奧斯曼人有著密切關係,這就讓赫爾瓦不能不對任何關於魯瓦?的消息都萬分小心,謹慎應對。

  不過這些也都是聽上去還說的過去的表麵原因,亞曆山大能夠想到赫爾瓦會那麽湊巧的在他到來之前離開薩格勒布,大概還以為他不想和自己見麵。

  亞曆山大能夠明白赫爾瓦麵對他時的心理應該是很矛盾,一個方麵他如今擁有的一切都是源自亞曆山大,這就讓他站在亞曆山大麵前時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某種低人一頭的感覺。

  這種感覺確實很討厭,哪怕是亞曆山大並不在意這種事,可時間久了赫爾瓦自己也會覺得這麽下去是無法忍受的。

  另一方麵,亞曆山大在巴爾幹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瓦拉幾亞公國女大公的情人,更是未來的瓦拉幾亞繼承人的父親,而他同時還是已經被視為護聖戰的布加勒斯特戰爭中力挽狂瀾的英雄,至於他在匈牙利的勢力讓他同樣對巴爾幹有著很大的影響,這就讓亞曆山大似乎成為了巴爾幹事務中一個有著舉足輕重分量的仲裁人,而一個國王是不能接受另外有一個人可以淩駕與他之上的。

  至於克羅地亞與卡尼奧拉之間的邊界糾紛,就更是赫爾瓦不想見到亞曆山大的原因,因為他已經可以想象卡尼奧拉的卡爾大公應該是已經向亞曆山大開口求援,所以赫爾瓦決定不給亞曆山大這個可以公裏幹預巴爾幹事務的借口和機會。

  對赫爾瓦的想法亞曆山大還是能夠理解的,畢竟誰都不會希望自己頭上有個指手畫腳的人整天告訴你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什麽,但是這也並不妨礙亞曆山大對赫爾瓦由此產生的一些看法。

  在巴爾幹之戰中,最大贏家其實是赫爾瓦,他不但繼承了他父親的薩格勒布而且還成為克羅地亞和北波斯尼亞國王,和他相比索菲婭獲得的東西看上去反而要少了許多。

  現在赫爾瓦稍顯曖昧的態度在亞曆山大看來除了翅膀硬了這種很常見的原因之外,就是隨著繼承了大片土地,他的野心也逐漸顯現了出來,這從他對卡尼奧拉的領土要求就可以看得出來。

  那麽當他從卡尼奧拉那裏得到了他所需要的之後呢?他會不會因為這一次的成功就此胃口大開,不停的貪婪索取?

  亞曆山大在是薩格勒布停留了2天,在這兩天裏很多當地貴族來拜訪他,對於這位布加勒斯特之戰的英雄,巴爾幹人還是充滿敬意的,這也讓亞曆山大再次體會到赫爾瓦的心情。

  任何君主都不想看到出現另外一個可以和自己相比,甚至聲望還要蓋過自己的人,即便這個人並不是克羅地亞或是波斯尼亞人。

  可即便他不是巴爾幹人,這種事也是很不讓人愉快的。

  從那些當地貴族那裏亞曆山大知道了些更詳細的消息,魯瓦?在逃亡到摩爾多瓦之後不久就重新組織起了一支雖然規模不大,卻十分彪悍的軍隊。

  在這期間他無疑是得到了奧斯曼人的支持,不過種種跡象同時也表明,似乎摩爾多瓦大公斯特凡也攙和了一腳。

  隻是赫爾瓦即位之初並不想把事情鬧大,而且和卡尼奧拉的糾紛已經牽扯住了他的經曆,在解決與卡尼奧拉的領土爭端之前,赫爾瓦並不想過分招惹斯特凡這個很不好對付的人。

  赫爾瓦的決定顯然是正確的,不論是斯特凡大公是否真的在暗中支持魯瓦?,這個時候都的確不是公開發生衝突的時候,這讓亞曆山大對赫爾瓦在成為國王後的心理也多少有了些了解。

  赫爾瓦無疑是個很有主見,而且能夠隱忍的,這從他早年被趕出薩格勒布卻依舊堅持了那麽久就可以看出來,雖然他之後的崛起是經由亞曆山大的推動和支持,但是這個人也的確有著不同凡響的能力。

  至於說在曆史上的赫爾瓦幾經跌宕卻始終沒有能一展抱負,最後鬱鬱而終,也隻能說是運氣不好。

  可是現在他抓住了機會,甚至在剛剛繼位就初現猙獰,這倒是讓包括亞曆山大在內的很多人沒有想到的。

  讓亞曆山大稍微意外的是,赫爾瓦居然允許了那個叫庫拉什的其實的弟弟奧摩追求他的侄女阿洛霞,這倒是讓他對赫爾瓦有些另眼看待。

  雖然知道他這麽做主要是為了拉攏庫拉什這位同樣在巴爾幹戰爭中聲名顯赫的騎士英雄,不過他居然沒有把自己的侄女嫁給某位王子,而是允許一個騎士的弟弟追求她,亞曆山大從中看到的除了開明,還有就是不停膨脹的野心。

  不過現在阿洛霞並不在薩格勒布,做為瓦拉幾亞重要的盟國,已經被赫爾瓦冊封為斯拉沃伯尼熱女伯爵的阿洛霞奉命前往瓦拉幾亞探視即將臨產的索菲婭。

  而陪同的人,就是庫拉什的弟弟奧摩。

  至於庫拉什自己,這個戰爭期間的傳奇騎士卻又回到了他在鄉下的農莊,雖然有很多人聞名拜訪,但是每次他不是正在地裏和農民們幹農活,就是不知道跑到什麽地方去打獵了。

  似乎這位傳奇般的騎士,真的已經決定安心當個地主了。

  2天的時間讓亞曆山大知道了不少事情,所以當他離開薩格勒布的時候,他隻是讓陪同的當地貴族給赫爾瓦留下了對他問候的口信,卻沒有留下其他什麽片言隻語。

  亞曆山大相信這也是赫爾瓦希望看到的,否則不論他說什麽,都有可能會被那位國王視為是對他的指示吩咐。

  一個人一旦心裏有了成見,那麽就往往不能再用常理揣測。

  瓦拉幾亞公國,因為弗拉德三世的嗜血殘忍而被人視為恐怖之地的特蘭西瓦尼亞,這裏的天空似乎因為采佩什家族的過去總是籠罩著一層若有若無的陰霾,當亞曆山大的軍隊經過時,他們難得的受到了冷遇。

  采佩什在特蘭西瓦尼亞的聲望很高,而之前在布加勒斯特發生的事讓當地人對索菲婭不由產生了一種難言的敵意,這種敵意也自然而然的牽連到了亞曆山大的身上。

  這倒是讓亞曆山大對索菲婭沒有選擇在特蘭西瓦尼亞留下來感到滿意,畢竟在一個到處都充滿敵意的地方長期停留是很不明智的。

  而現在索菲婭更是以懷孕期間需要更好的照顧為由,長期駐留在了布加勒斯特。

  而且就是在急匆匆的趕路當中,亞曆山大也可以從當地人的議論裏聽到一些傳言,似乎已經有瓦拉幾亞的貴族向女大公提出建議,遷都布加勒斯特。

  提出這些建議的是一些如今在瓦拉幾亞公國裏頗受重用的希臘人,這些人顯然依舊憧憬著當初東羅馬輝煌時代和對巴爾幹的統治。

  亞曆山大甚至能夠想到遺老遺少們建議遷都布加勒斯特的真正目的,很顯然他們希望藉此機會慢慢消弭掉瓦拉幾亞人對女大公的影響,同時這些人或許還惦記著重新恢複羅馬榮光,畢竟布加勒斯特位於多瑙河三角洲平原的中心,那裏不但有著便於灌溉的廣大農田,可以為將來的軍隊提供足夠多的糧食,而且如果可能,或許這些人還夢想著有一天南下保加利亞,統一巴爾幹,再造羅馬帝國。

  對於希臘人這很有上進心的想法,亞曆山大倒也能夠理解。

  恢複羅馬時代的榮光對很多人來說就如同一個雖然永遠無法實現,卻決不放棄的夢想,隻是時代畢竟已經變了,所以亞曆山大也隻能對那些人的執著在精神上表示支持和讚許了。

  不過定都布加勒斯特,這個決定亞曆山大是很支持的。

  曆史上很多年之後瓦拉幾亞公國就是把布加勒斯特作為了他們的首都,隻是那個時候的瓦拉幾亞已經成了巴爾幹的孤島,大批因為奧斯曼人入侵而被迫背井離鄉的正教徒把瓦拉幾亞當成了最後的避難地,蜂擁而入的人口給瓦拉幾亞帶來了大量的勞力和眾多人才,這讓瓦拉幾亞一度成為了人們心目中抵抗奧斯曼入侵的明燈,

  但是那個時候卻已經太晚了,孤木難支的瓦拉幾亞最終淹沒在了奧斯曼人的蔓延整個東歐的征服浪潮之下。

  現在的瓦拉幾亞依舊成為了基督世界抵抗奧斯曼帝國的前線,可不論是瓦拉幾亞,還是作為強敵的奧斯曼帝國,都和之前不同了。

  選擇布加勒斯特做為首都,對瓦拉幾亞來說隻是比曆史上上早了些年,而對亞曆山大卻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亞曆山大帶領的巴爾幹衛隊當中很多人因為踏上了家鄉的土地而顯得頗為激動,這些原本來自鄉下村莊裏的農夫如今穿著整齊的軍服,披掛著閃亮的甲胄,佩戴者樣式相同的鋒利武器,甚至即便是經過長途跋涉,他們的靴子看上去也隻是肮髒卻絕不破舊,這就讓他們在行進的時候不由的挺直了腰板,當看到路邊有女人張望時,更是一個個昂首挺胸,有些還時不時的撚一下上翹的胡須,似乎這樣就能讓自己看上去更威風些。

  布加勒斯特平原位於多瑙河三角洲的上遊,廣袤肥沃的土地為棲息在這片平原上的人民提供了豐富的食糧,也成為了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糧倉。

  雖然要比往年更冷些,但是春天的氣息依舊已經染遍了平原,到處都是姹紫嫣紅的野花讓整片平原看上去就如同看不到盡頭的彩色海洋。

  從登博維察河上吹來的冷風還有些冰涼,而亞曆山大的身上卻是火熱火熱的。

  布加勒斯特已經近在眼前,而他的心卻更早的已經飛向了城裏的王宮。

  從瓦拉幾亞的使者那裏亞曆山大已經知道索菲婭已經下令把布加勒斯特城堡辟為瓦拉幾亞的夏宮,隻是從入冬開始就再也沒有返回做為冬宮的特蘭西瓦尼亞,隻從這種舉動就已經說明了索菲婭其實已經下了遷都的決心。

  這讓亞曆山大都多少有些意外,他想不到索菲婭會在這麽短短時間裏就能夠適應如今的身份,甚至還能做出遷都這種重大決定。

  畢竟雖然之前她一直被奉為希臘公主,可是名義上的精神領袖和統治國家的大公是截然不同的。

  布加勒斯特顯然已經知道了亞曆山大的到來,當他的隊伍剛剛越過城外近郊那座矗立著著名的布庫爾教堂的小山時,一隊騎兵迎著他們遠遠馳來。

  看著隊伍前麵的旗幟,亞曆山大稍微琢磨隨後認出那應該是屬於瓦拉幾亞宮廷的引導旗。

  當對麵那支騎兵行近時,亞曆山大看到了一張隱約有些熟悉的麵孔,之後他就認出那是個人是索菲婭身邊那個叫喬治利魯歐的希臘人。

  對於那些希臘人,亞曆山大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喬治利魯歐和另一個叫博德佩德的老人。

  也可以說這兩個人是他最看好的,在亞曆山大看來,博德佩德是個不錯的謀臣和外交官,不過在關鍵時刻也可以成為一個堅決勇敢的將領,就如同他在登布維察河下遊的普勒特維城堡做的那樣。

  而喬治利魯歐是個勇猛而又令人可怕的軍官,這個人有著山地人特有的彪悍和希臘人的狡猾,這就讓他顯得更加危險,被這麽個敵人盯上是很煩惱的一件事,他就如同一頭戰場上的狐狸,每每在發現獵物後會猛撲上去撕咬一番,然後就趁著敵人還沒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麽就又遠遠逃開,然後接著伺機擴大戰果。

  喬治利魯歐在隊伍前麵示意騎兵停下來,而他自己則帶馬向前。

  “尊敬的大人,我奉索菲婭·亞莉珊德拉殿下的命令來迎接您,”說著軍官向亞曆山大身後的騎兵舉著的旗幟看了一眼,然後再次在馬上躬身行禮“請您接受我的祝賀,公爵大人。”

  亞曆山大微微點頭,他知道隨著他到來的消息傳到布加勒斯特,這裏的人應該也已經知道了他已經加冕為羅馬特西亞公爵,這倒是讓亞曆山大覺得或許到了這時候這些巴爾幹人才會真的認為他配得上索菲婭了。

  而在這之前,關於他試圖借著在布加勒斯特的功績想要高攀希臘公主的傳言並不少見。

  在他喬治利魯歐陪同下亞曆山大的隊伍向著城裏馳去,一路上亞曆山大壓抑住了要向他詢問索菲婭近況的衝動,而喬治利魯歐顯然也不是個健談的人,所以直到隊伍來到了已經被改為夏宮的城堡前時,一路上都是沉默的。

  隻是當他們進入城堡時候,喬治利魯歐忽然用很低的聲調對亞曆山大說:“我們都在祈禱殿下能夠平安的生下一個繼承人,因為有太多的人在盯著我們呢。”

  亞曆山大向喬治利魯歐看了眼,這倒是讓他覺得這個人並非隻懂得把他的心思放在戰場上。

  的確,索菲婭的生產,關係重大。

  如果一切順利,瓦拉幾亞將會迎來他們的公國繼承人,如果有什麽意外,那麽一場爭奪公國權力的鬥爭也將就此展開。

  亞曆山大感覺到了希臘人的緊張,當他見到由博德佩德帶領的更多的希臘人之後,這種透著壓抑的情緒氣氛就顯得更加濃重了。

  “大人,您能在這個時候趕來真是太好了,”博德佩德稍顯激動的說“這對於殿下來說比什麽都更能讓她心安。”

  “索菲婭的情況不好嗎?”博德佩德的話讓亞曆山大不由心頭一跳。

  “隻是緊張大人,您知道女人第一次生孩子都這樣,”老頭解釋著,可隨後又壓低聲音說“不過顯然並非所有人都希望公國繼承人能順利降生,您大概不清楚這段時間來瓦拉幾亞並不是那麽風平浪靜的,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些人並不想讓我們過的舒坦些。”

  亞曆山大無聲點頭,他知道博德佩德暗示的都是什麽人,不過這時候他並不想在這些事情上耽誤時間,他的腳步一直沒有停下來而是越走越快,以至後麵的一群人隻能加快步伐才能勉強跟上。

  當來到索菲婭的房間外時,亞曆山大回頭向那些人看了眼,然後他就推開門走了進去。

  房間裏有些暗,因為擔心吹進風來,窗戶都是用厚厚的帷幔遮擋著的。

  聽到聲響,依偎在一圈柔軟靠枕上的人影微微動了下,然後稍顯笨拙的轉身扭頭。

  兩雙眼睛的目光相遇在了一起,稍微一頓後,索菲婭明顯圓潤豐盈的臉上那雙大大的眼睛向下彎曲,嘴角向上翹起,笑了起來。

  “我來了。”

  亞曆山大輕聲說。

  15歲的時候,索菲婭由青澀少女蛻變成了洋溢著魅力的女人。

  而現在的她16歲,即將成為一位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