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九月,是收獲的季節
作者:實心熊      更新:2020-08-27 23:54      字數:5360
  一片幹燥的戈壁上,幾個騎著阿拉伯馬的騎士飛快的奔跑,在地麵上待起一團團煙塵。

  那些騎士身上裹得嚴嚴實實,一張蓋著包頭巾的臉上露出鷹隼般的銳利目光。

  這些騎士一邊的馬鞍上掛著橢圓的盾牌,另一邊的皮質插槽裏裝著幾隻半長的刺矛。

  他們飛快的在戈壁上跑過,時不時的回頭向身後看看,似乎在觀察是否有人在跟蹤他們。

  地平線上的丘陵在戈壁的盡頭照上了一片陰影,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裏,那片陰影似乎成了人間樂園。

  他們飛快地向著那裏奔跑,但終於要接近山腳下的時候,看著山坳裏一小片蔥鬱的綠色,那些人發出了喜悅的呼聲。

  綠洲在這樣的地方就是天堂,有時候一個在戈壁深處的一小塊綠洲就如同把人們從地獄裏拯救出來的奇跡。

  這些趨勢已經口幹舌燥全身乏力,一路上的奔跑讓他們疲憊不堪,這個時候他們隻想喝足了水,然後躺在陰涼裏好好的睡上一覺。

  在幾個世紀前,這裏還不是這個樣子,傳說就是在這片幹涸的戈壁上,曾經有一座很大的城市。

  有幾條環繞城市的人工開鑿的河流,讓這座城市成為了通往內陸深處的一塊福地。

  隻是隨著風沙的侵蝕,氣候的變遷,還有人為的戰爭禍亂,那座城市如今已經消失在了漫漫沙土之下,除了有時候幸運的人能夠偶爾經過發現一些殘垣斷壁,因而推測當初的輝煌,就再也找不出任何一點往日的情景了。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片土地沒有人光顧,相反,就在不久前,就在這片戈壁的深處,就爆發了一場規模龐大異常激烈的戰鬥。

  這幾個騎士正是交戰雙方其中一方的斥候,雖然那場戰鬥已經過去的幾天,但是雙方依舊偵騎四出,尋找對方的蹤跡破綻,試圖再次決一死戰。

  獲勝者希望借此機會一勞永逸的消滅對手,失敗者則不不甘心慘敗試圖重振軍威,扭轉敗局。

  雙方在這片遠離位於奧斯曼帝國東南的戈壁上擺開陣勢,都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解除來自邊界另一邊的威脅。

  這場戰鬥規模雖然很大,卻是雙方第一次正式交手,所以雖然暫時取得了勝利,但是取勝者卻並沒有掉以輕心。

  年輕的伊斯馬儀是這場戰鬥的勝利者,他的敵人是一位來自奧斯曼東南邊境的總督。

  這位總督因為被高權重手中擁有龐大的兵力,而深受遠在君子坦丁堡的塞利姆的信任和器重,而最關鍵的是,在和他的兄弟邁哈邁德的爭位之中,這位總督很是鮮明的站在了塞利姆一邊。

  這讓塞利姆很是感動,甚至稱其為“諸帕夏中的最高位者”,這個稱號不能不說是足見塞利姆對他的恩寵。

  隻是這位總督倒也不是那麽容易就被哄騙的,他雖然很幹脆的站在賽利姆一邊,可是卻絕不輕易離開自己的地盤,而且隱隱有要自治的跡象,為此他甚至還為自己的兒子求了一個“穆吉魯圖”的稱號。

  穆吉魯圖在奧斯曼語中有很多種解釋,既可以被認為是高位者的副手,也可以被看作是某人的繼承人。

  這樣的一個稱號無疑袒露了總督的心思,隻是塞利姆這個時候與邁哈邁德的爭鬥正酣,根本抽不出空來對付這個不識抬舉的權臣。

  不過當聽說在東南邊境的波斯人有試圖向奧斯曼邊境入侵的跡象後,塞利姆立刻下令讓總督討伐那些膽大妄為的波斯部落。

  同時塞利姆也給附近的一些地方的部落下達了命令,要他們如果必須謹守各自的領地,防止波斯人可能的襲擊。

  那些部落當然樂於遵從這個命令,他們約束住自己領地內的民眾一邊小心翼翼的戒備可能出現的波斯人,一邊冷眼看著波斯人和那位總督之間的戰鬥。

  戰爭就是在這樣一種往往是戰場外的麻煩要比戰場上更複雜的局麵下開始的,或者說塞利姆從開始就根本並沒有把那個據說如今才歲的小屁孩放在眼裏。

  讓那些薩法維波斯人和總督去相互消耗,這對塞利姆來說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好事,而且他也不相信薩法維會對自己造成什麽真正的威脅。

  他捉摸著等他對付忘了邁哈邁德騰出手來之後,他就可以幹脆一勞永逸的把那兩個獵物都一網打盡了。

  小屁孩兒有時候是乖孩子,不過絕大多數是熊孩子,而一個手裏有錢,身邊有人,還恰好得到了一大批最新式的火器武器的小屁孩,就可能會折騰出個驚天動地的大事來。

  伊斯瑪儀就是這樣一個小屁孩。

  就在半年前,他徹底擊敗了母親的祖國白羊王朝的土庫曼人之後,在經過半年時間種種手段的分裂與吞並,他已經掌握了土庫曼人的很大一部分部落。

  所以在感覺羽翼豐滿之後,伊斯馬伊第一次開始認真的考慮是否應該向奧斯曼人發起挑戰。

  這顯然是一個很冒險的舉動,很多人對他挑戰那個龐大的巨人並不看好,即便據說從一些歐洲人手裏得到了很多犀利的先進武器,可是挑戰奧斯曼帝國依舊被視為是一種瘋狂的舉動。

  而伊斯瑪儀想要撼動奧斯曼這個巨人也有著他自己的想法。

  他知道自己根基尚淺,甚至即便是吞並了整個土庫曼人的白羊王朝的領地,可一旦發現他可能帶來威脅,或許奧斯曼人就會把他扼殺在萌芽之中。

  所以他決定先下手為強,在奧斯曼人還根本沒有把它放在眼裏的時候,狠狠的在那個巨人身上咬下一塊肉來。

  這樣即便將來奧斯曼人可能會報複,他也隻需要吐出吞掉的地盤,就可以和奧斯曼人討價還價。

  伊斯瑪儀是個想到就要做到的小屁孩,當聽說奧斯曼帝國發生了爭位戰爭時,他覺得這是個機會,而且立刻付諸的實施。

  而讓伊斯瑪儀沒想到的是,他麵對的敵人並沒有如同想的那樣如何強大,或者說,奧斯曼人從開始並沒有出動足以能令他感到足夠壓力的兵力。

  一場大規模戰鬥的勝利給了伊斯瑪儀足夠的信心,他開始頻繁的派出斥候主動尋找敵人,在他看來,趁著奧斯曼人還沒有意識到他的實力之前狠狠打擊一下這個對手,顯然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讓伊斯瑪儀很意外的是那些由那個叫歐康妮的女人給他送來的那些火器。

  犀利的火槍和威力巨大的火炮讓伊斯瑪儀眼界大開,他立刻把這些武器安排給了他親信的部隊,很快一支由他的薩法維教團紅頭兵組成的火器部隊就在這塊土地上活躍了起來。

  雖然累得不行,但是那幾個騎士卻堅持著隻是喝完水之後稍事休息就匆匆上馬繼續趕路。

  當他們越過丘陵地帶,進入連綿山區之後,他們這才稍稍鬆了口氣。

  這幾個人是伊斯瑪儀派出去打聽消息的斥候兵,他們在戈壁深處與奧斯曼人遭遇,在好不容易擺脫了追兵之後,他們連夜趕路急著把打聽到的消息向沙赫報告。

  伊斯瑪儀如今正在這片山區裏,他有一隻大約不到人的軍隊,這支軍隊絕大多數都是他的薩法維教團的信眾,這就確保了軍隊對他的忠誠,而其餘的不足人這是來自那些被他征服的部落。

  伊斯瑪儀知道那些部落對他顯然有著各自的心思,他們或許想要把寶押在他的身上,但是卻又看看他的成色如何,所以這場戰爭對他來說至關重要。

  在擊敗了奧斯曼的總督之後,伊斯瑪儀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他拒絕了手下將領們要求立刻發起新的進攻的建議,而是把軍隊重新帶進山區隱蔽起來,然後等待著可以趁機狠狠教訓奧斯曼人的機會。

  幾個斥候的到來讓伊斯瑪儀覺得也許他的機會來了,所以他破例讓已經準備侍寢的妃子退下,然後立刻召見了那幾個斥候。

  可是那些人給伊斯瑪儀帶來的,卻是個讓他意外之餘,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做的好消息。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兒子,有著正義者之稱的巴耶塞特二世,在君士坦丁堡去世了。

  這個消息存到東南邊境的時候,據巴耶塞特二世去世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個月。

  這其中除了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有大多數時間是因為塞利一直嚴密的封鎖著巴耶塞特二世去世的消息。

  如果不是宰牲節的臨近,因為邀請蘇丹參加儀式的呼聲越來越高再也無法掩飾,塞利姆對巴耶塞特二世的的死訊或許還會繼續封鎖下去。

  這個消息一傳開,奧斯曼帝國內部就掀起了一陣軒然大波。

  在宣布巴耶塞特二世駕崩的同時,塞利姆宣布自己是父親臨終指定的繼承人,他命令所有地方的總督和部落酋長齊聚君士坦丁堡準備參加他那盛大的登基儀式,同時他下令赦免他的兄弟邁哈邁德,甚至還大方的封邁哈邁德為埃及大維齊爾。

  邁哈邁德當然不會接受這種所謂封號,更不承認塞利姆的地位。

  他不但否認塞利姆的繼承權,更是公開質疑他們的父親巴耶塞特二世的去世是否與塞利姆有關。

  雙方原本已經形同分裂的局麵隨著巴耶塞特二世的死訊的公開,終於徹底變成了一場真正的內戰。

  伊斯瑪儀沒有想到他等來的會是這樣一個消息,他開始甚至懷疑這個消息可能是奧斯曼人為了迷惑他而製造的假情報。

  可隨後他就意識到,奧斯曼人不可能用這種事情來誆騙他,那麽這一切就是真的了?

  奧斯曼帝國發生了內戰,這讓伊斯瑪儀一時間覺得簡直是他每天沒日沒夜的禱告終於得到了回應,他當時就拋下那幾個送信兒的斥候,跑到帳篷外對著天房的方向跪下,然後在經過一番繁雜的祈禱儀式後,他下令連夜召集所有將領。

  伊斯瑪儀認為這是對他的一個啟示,如果枉顧這個啟示他是會遭到懲罰的。

  伊斯馬伊的堅決果斷給他自己創造了一個在事後都沒有想象到的奇跡。

  公元年的月,薩法維波斯帝國的軍隊從東南方向入侵奧斯曼邊境,在首次勝利之後,薩法維波斯的沙赫伊斯瑪儀一世果斷帶領他的軍隊想著方遭敗績的奧斯曼人發起了進攻。

  這是一場對奧斯曼人來說並不公平的戰爭,或者說對東南邊境總督來說是不公平的。

  在他獨立支撐著與入侵的波斯軍隊熬戰時,那些各地的部落貴族卻冷眼旁觀,他們不但不派出援軍,甚至有時候另應該承擔的軍需後勤物資都肆意斷截,這就讓總督的軍隊經常是在饑一頓飽一頓的情況下與敵人交戰。

  而這個時候恰恰傳來了巴耶塞特二世駕崩的噩耗。

  所有人的心在這個時候都動了起來,無數雙眼睛盯著君士坦丁堡和埃及,他們知道兩頭雄獅將要進行一場殘酷的搏殺,而誰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現在看來還不得而知。

  這讓絕大多數奧斯曼帝國的部落貴族們決定暫時看看形勢再說,而這對於正在和薩法維波斯交戰的東南邊境總督來說,則是一場災難。

  總督不得不在與敵人交戰還是確保實力這兩個難題之間作出選擇,他很清楚不論選擇哪一點對他來說都是利弊難料。

  而經過一番考慮之後,最終戰勝敵人的念頭占了上風。

  總不會選擇這麽做,並非是對塞利姆的忠誠,而是他把整個西南邊境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無法忍受薩法維波斯蠶食所以他的領地,所以他唯一一能做的就是消滅或是趕走入侵的敵人。

  隻是總督依舊小看了那個小屁孩。

  年月初,在奧斯曼帝國東南方的穆勒什高原,雙方爆發了一場對雙方來說都至關重要的大戰。

  穆勒什之戰的結果,以伊斯瑪儀付出了將近人的傷亡代價,一舉殲滅了奧斯曼東南邊境總督的大軍。

  在這場戰鬥中,伊斯馬伊手下裝備著新式火槍的紅頭民兵發揮了巨大作用。

  他們利用強大的火力對奧斯曼人展開了屠殺般的進攻。

  整個戰鬥在傍晚的時候進入了最激烈的時刻,因為過於投入以至並沒有隨著天黑而告一段落當,所以當第天天亮時薩法維波斯帝國的士兵才發現,他們的麵前除了血流成河的大片屍體,已經沒有了活著的人。

  西南邊境總督在這場戰鬥中失蹤,即便是在之後打掃戰場也沒有人發現他的蹤跡。

  不過現在伊斯瑪儀已經不再關心那個人的下落了,他一邊讓他身邊的人給那個叫歐康妮的女人寫信,告訴她自己需要她送來更多的火器,一邊急匆匆的向周邊的那些部落派出使者。

  然後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向著奧斯曼帝國那廣袤無垠的內陸投去。

  這個野心勃勃的小屁孩已經不滿足於隻是在巨人的身上咬下一塊肉,他看中了奧斯曼的土地,他要把那個以往看上去令人生畏的巨人徹底掀翻。

  亞曆山大接到巴耶塞特二世死訊是要到月末了,也就是在那一天,他同樣接到了關於斐迪南下落的報告。

  斐迪南帶著他的一對外孫終於回到了薩拉戈薩。

  不過亞曆山大認為這已經不能改變什麽了。

  烏利烏悄悄離開巴比亞裏多德已經有些日子,他帶走了足夠多的人手,同時也給堤埃戈帶去了一封信。

  教皇亞曆山大六世一直留在塞維利亞,這讓不論是卡斯蒂利亞還是阿拉貢的教會都多少覺得很不舒服。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奇跡已經夠多了,他們不希望看到塞維利亞成為新的一處聖地。

  同時隱約從梵蒂岡傳來的各種各樣的流言,也已經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教會裏流傳開。

  亞曆山大六世同樣也聽說了這些流言,他很憤怒,卻由於時間沒有別的辦法。

  如今的他被放逐出了梵蒂岡,雖然依舊空有一個叫皇的頭銜,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被流放,大概再也沒有機會重新見到西斯廷教堂那標誌性的羅馬穹頂了。

  現在唯一維持他尊嚴的是他畢竟依舊有著那個顯赫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讓所有人都不能忽視其意誌的女婿。

  很多人曾經猜想亞曆山大會如何安排他的這位老丈人,甚至連教皇身邊的那些隨從也暗暗擔心可能要跟著這個倒黴教皇一起四處流浪了。

  直到烏利烏的到來。

  月初的一天,亞曆山大六世正無所事事的站在一株金桔樹下盯著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的果實發呆。

  忽然,一個隨從快步走來向他報告“殿下的禦前官正在外麵等著覲見。”

  在那一刻,老教皇微微動了動已經有些駝了背,在擺手示意隨從去把烏利烏叫進來之後,他有些費力的抬起手,從眼前被果實墜得已經垂到眼前的枝杈上很用力的揪下個紅彤彤的金桔。

  在又費力的剝開橘皮,從裏麵取出果實塞進嘴裏咀嚼了一陣後,亞曆山大六世才對已經走到麵前安靜的等著他開口的摩爾人笑著說“很好吃,已經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