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1503歐羅巴之戰(二)序幕
作者:實心熊      更新:2020-06-27 23:58      字數:5536
  尼古拉·馬切尼急匆匆的穿過街道,他的腳下一溜小跑,懷裏抱著的一遝亂七八糟的各種文件紙張被風吹的嘩啦啦的亂響。

  馬切尼穿過人群,擠過幾個攤販,又從一座小木橋上跑過去。

  然後在聖多尼小教堂後麵一棟臨街房子的門前停下來。

  這是棟不大的2層小樓,和左右鄰居相比,這棟房子看上去要小得多。

  馬切尼用力敲敲門,等房門剛一打開就急匆匆的擠了進去。

  “我的製服呢,帽子,腰帶,還有靴子,快點給我找出來。”

  剛跑進屋裏,馬切尼就急匆匆吩咐著仆人,然後他又快步跑回自己的房間,把懷裏那些東西放在桌上。

  “發生了什麽事尼古拉,”馬切尼的母親聞聲從另一個房間裏過來看著在屋子裏一通亂翻,收拾東西的兒子“你這是要去哪兒,不是說好了今天晚上要和波羅蘭蒂家的人一起吃晚飯嗎,要知道你父親已經決定和老波羅蘭蒂一起宣布你和他女兒訂婚的事了。”

  “哦,那你們就宣布吧,”馬切尼一邊往包裏塞著幾件貼身衣服一邊隨口應著“反正對你們來說隻要我和那個女人訂婚就可以了,至於我自己在不在無所謂。”

  “你怎麽能這麽說話?”

  老馬切尼走過來不滿的訓斥著兒子:“你現在在女公爵那裏有了份體麵的差事,而且很快就要繼承家業,可像我們這種人家如果沒有門好親事可是不夠真正的體麵,和波羅蘭蒂家結親可沒給你丟人。”

  “好吧,我承認和這一家人結親讓我很榮幸,不過現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了,父親請你告訴我老波羅蘭蒂和他的閨女,如果他們不怕她可能會有個隨時沒命的未婚夫,我自己是不反對這親事的。”

  “什麽,要打仗了?”

  聽到這裏才發現兒子正在準備軍裝的好馬切尼立刻有些慌了,他跑過去想要奪下兒子從牆上摘下的軍刀,不過他還是慢了一步,看著已經開始登上靴子的兒子,老馬切尼不停的抱怨著。

  “公爵小姐,我是說盧克雷齊婭公爵夫人不是已經任命你一個文職了嗎,還是在宮廷裏當差,可怎麽就突然又要去當兵了?”

  “父親,我一直是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比薩團的連隊長,所以我現在得恢複現役,”馬切尼說著用力把腳在地板上一跺,發出咚的一聲悶響,然後又在靴子裏扭了扭腳指頭讓自己舒服一點“如果你們沒有別的事情,我我現在就得趕往軍營,不過我房間裏的東西不要亂動,特別是剛才拿回來的那些書稿可是很珍貴的。”

  說完,不等父母再問些什麽,馬切尼的又急匆匆的跑出了家門。

  1503年4月,就在伊比利亞半島戰雲密布的時候,同樣在意大利,硝煙的味道也已經越來越濃。

  其實在3月份底的時候,隨著奧地利軍隊越過米蘭城向著帕爾馬方向推進,戰爭的信號已經十分強烈。

  3月31日,帕爾馬公爵斯科普向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發出了求援。

  4月5日,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攝政,公爵夫人巴倫娣·德拉·貢布雷給帝國皇帝馬克西姆寫了一封親筆信。

  在信中,巴倫娣毫不掩飾的聲明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對帕爾馬有著保護其獨立和安全的義務,如果帝**隊執意威脅做為羅馬忒西亞邦聯一份子的帕爾馬的安全,公國將不得不被迫履行自身對同盟的諾言。

  這是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第一次以正式的公開方式宣布“羅馬忒西亞邦聯”這一名稱。

  這個造成的影響要比奧地利人對帕爾馬的威脅更加強烈。

  4月7日,即在親筆信送出去兩天之後,巴倫娣以攝政身份宣布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進入戰爭動員狀態。

  翌日,比薩的埃斯特萊絲女公爵宣布備戰。

  同一天,佛羅倫薩政府宣布派遣誌願兵加入比薩團。

  也是同一天,自稱米蘭公爵的費拉拉公爵康斯坦丁宣布進入米蘭地區的奧地利軍隊為入侵者。

  4月10日,羅馬涅都主教馬希莫從駐蹕地博洛尼亞出發,巡視大主教區,同時公開為所有羅馬忒西亞軍隊舉行祈福彌撒。

  馬切尼是在4月10日的下午帶著他的連隊趕到蒙蒂納的。

  他是比薩團第一個到達蒙蒂納的部隊,不過他的目的不是為了簡單的與蒙蒂納軍隊會合,而是為了“入列”。

  在亞曆山大的設想中,未來的帝**隊是靈活鬆散,卻又有著統一指揮的一個聯軍。

  在平時,各個公國和領地的軍隊會駐守和維持本國的安全,而在戰時,這些軍隊則需要迅速形成一支統一指揮的聯合大軍。

  這就需要這些軍隊在平時也相互之間能夠經常切磋與參加共同的聯合演習。

  當戰爭來臨的時候,至少每個國家要能夠有一支部隊與其他國家的部隊一起行動,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邦聯武裝力量。

  馬切尼的連隊就是比薩團中被直接調入這支邦聯武裝力量的部隊,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都參加過布加勒斯特和第二次羅馬涅戰爭。

  所以當馬切尼到來後,他沒有感覺到任何的生疏與不適,而是整個連隊都迅速的加入了羅馬忒西亞軍隊的戰鬥序列。

  在意大利,並沒有人知道伊比利亞那邊正在發生什麽,信使要把消息傳到還需要很久,或許那時候很多事情已經有了結果。

  不過,不論是雙方哪一邊和遠在另一個半島的朋友提前溝通了消息,歐洲大陸的兩個半島幾乎不約而同的在1503年的4月擺開了陣勢。

  4月12日,這原本是個很平常的日子,但是這一天卻注定要記入意大利的曆史。

  中午的時候,在被奧地利人占領的皮亞琴察通往帕爾馬的加爾班湖的沿岸大道上駛來了一輛馬車。

  車上坐著幾名被頭頂的太陽曬得頭昏眼花的奧地利士兵。

  當馬車行駛到距加爾班湖的一個小河灣不遠的地方時,他們被早就在這裏設下卡子的帕爾馬城防軍擋了下來。

  不知道是炎熱的天氣讓人心浮氣躁,還是原本遲早要發生,誰也記不清是哪一邊首先動了手。

  雙方的士兵在河灣邊展開了一場規模不大,卻注定要發生巨大影響的流血衝突。

  這場戰鬥從開始到帕爾馬人落敗時間很短,隻是接下來發生的變化卻是出人意料的。

  就在奧地利人被砍翻了幾個帕爾馬城防軍的歡呼還沒停下來時,一隊突然從帕爾馬方向奔來的輕騎兵闖入了衝突的現場。

  雪亮鋒利的馬刀幾乎毫不猶豫的劈向了那幾個還沒有反應過來的奧地利士兵,然後就在他們的屍體還沒有倒下時,那些輕騎兵已經從他們身邊掠過,向著他們身後幾個正趕著跑過來幫忙的同伴衝了過去。

  波西米亞輕騎兵的出現完全出乎這些奧地利人的意料,或者說,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戰爭就這麽毫無征兆的降臨了。

  而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則完全出乎奧地利人的意料。

  以帕爾馬為中心,羅馬忒西亞軍隊迅速出現在了那條已經很有名的“熱那亞-帕爾馬-波河”防線的兩端。

  以貢帕蒂為指揮的西部軍團和以奧孚萊依為司令官的東部軍團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出現在了防線的各個陣地上。

  這讓原本如同郊遊般慢吞吞向前推進的奧地利人不禁大吃一驚,特別是走在整個部隊最前麵的格拉茨伯爵,完全被這突然出現的變化嚇呆了。

  格拉茨伯爵之所以會成為整個奧地利部隊的前鋒,不是因為他多麽英勇善戰,而是他的領地就在與意大利北部接壤的阿爾卑斯山北坡的山下。

  翻過這座天然的邊界山脈,格拉茨伯爵的部隊就可以很順利的進入北意大利。

  正因為這樣,在之前幾次入侵意大利的戰爭中,馬克西米安都讓這位伯爵充當先鋒,為自己打打前站。

  而在格拉茨伯爵以往的經曆裏,戰爭總是慢吞吞的,雙方哪怕是已經在戰場上隨時可能交火,可依舊有可能再扯皮上那麽幾天。

  或者即便是已經到了無話可談的地步,真正要打起來或許可能依舊要很長時間之後。

  因為這需要建立營地,囤積物資,等待後續部隊,如果是在冬季,可能幹脆雙方要先過冬之後再見真章。

  以往的戰爭就是這樣,拖拖拉拉也許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所以在奧地利人一邊沒有人認為會剛一宣戰就可能要與敵人生死較量。

  但是這一次他們顯然是錯了。

  早在3月,當確定戰爭已經不可避免時,亞曆山大在給巴倫娣的信中就明確的表示要發動一場“全新的真正戰爭”。

  這將是一場用與以前截然不同的戰略與戰術實施的全新戰爭。

  迅速,果斷,一旦定下戰略決心就堅定不移的予以實施的行動,在2月的時候,就已經隨著貢帕蒂與奧孚萊依分別被任命為北部防線兩個軍團的司令官確定了下來。

  這是一場可以說真正的蓄謀已久的戰爭,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內,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以一種旁人無法理解的速度與效率為戰爭做著一切準備。

  當巴倫娣給馬克西米安寫信的時候,北部防線的東西兩個軍團已經進入距離防線隻有幾法裏的前進陣地。

  而這個時候奧地利人還正在米蘭城中享受著意大利春天帶給他們的溫暖與愜意。

  在這一切當中,有一個人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前任宮相科茨察赫在維也納宮廷中布的真真假假的謠言成為了遮擋住奧地利人眼睛的戰爭迷霧。

  在富各爾家不惜本錢灑出去的大把金幣開路下,很多人相信科茨察赫說的“羅馬忒西亞公爵雖然大膽,卻並非是個瘋子”的說法。

  他們更願意相信戰爭威脅隻是那個暴發戶公爵拙劣的外交手段,他隻想保住他如今的地盤。

  或許必要的時候會像被激怒了的貓似的,揮動幾下鋒利的爪子,但是麵對皇帝,他最後還是會乖乖的把指甲收回去。

  所以雙方在邊境上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甚至也許還會發生一兩場有些規模的戰鬥,但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戰爭是不會爆發的。

  至少,那位羅馬忒西亞公爵既沒有主動挑起戰爭的勇氣,更沒有這個實力。

  奧地利人相信這個說法的實在太多了。

  這其中既包括那些宮廷裏的貴族,也包括軍隊中的將領。

  不過最重要的是,皇帝本人也相信這個說法。

  馬克西米安會相信亞曆山大不敢發動戰爭的原因,是因為看到了他之前的老對手路易十二的待遇。

  他認為亞曆山大既然不敢真的去得罪法國國王,以至即便獲勝之後,也還是客客氣氣的和法國人簽署了協議,那麽對作為皇帝的他也肯定同樣是這樣的態度。

  而巴倫娣從接到斯科普的求援到做出反應居然用了將近一星期這件事,更是讓占領了米蘭的奧地利人相信羅馬涅-托斯卡納公國就是個裝腔作勢的稻草人公國。

  甚至有人因此提議不如直接一路南下,入侵羅馬涅,奪取蒙蒂納。

  所以當奧地利人聽說與帕爾馬城防軍發生衝突的時候,作為前鋒正駐紮在皮亞琴察城裏的格拉茨伯爵的部隊,立刻調動起來,向著帕爾馬方向進逼。

  不過格拉茨伯爵到底是個謹慎的人,他沒有隻派出一個連隊去向帕爾馬人報複,而是直接把自己的整個部隊派上了戰場。

  他相信,隻是這種規模的調動,已經足以能夠下的帕爾馬人做出應有的賠償了。

  做為奧地利駐北意大利部隊的前鋒,格拉茨伯爵部隊,大約1100人。

  然後他的這支部隊,就一頭撞在了恰好位於北部防線左翼的貢帕蒂軍團的正麵。

  當看到遠處的起伏的丘陵後麵出現的波西米亞騎兵時,格拉茨伯爵開始隻是覺得有些意外,不過他依舊沒有意識到形勢的變化。

  他下令讓部隊停止前進排成整齊的矛陣,同時琢磨著是否應該等到敵人的騎兵逼近時,就命令部隊中不多的火槍手射擊把他們趕跑。

  不過這樣一來很可能會把後麵的敵人嚇跑,如果那樣可能就失去懲罰帕爾馬人的機會了。

  所以伯爵考慮在和敵人短兵相接之後,再把那些討厭的騎兵用弓箭和火槍驅逐出陣地,然後就對敵人的步兵展開一場屠殺。

  “這應該足夠讓那些帕爾馬人知道該怎麽尊重別人了。”

  伯爵把自己的打算告訴了手下之後,得到的是一陣對他周密計劃的恭維和討好。

  然後奧地利人就看到那些騎兵遠遠的向著自己陣地的側翼衝去,這時候伯爵才隱約感覺到事態有些不對。

  那些騎兵的目的看上去很明顯,他們是打算要截斷奧地利人的退路。

  這讓伯爵意識到除了這些騎兵之外,正麵很可能還會有一隻規模可能不遜於自己的敵軍正在逼近。

  伯爵立刻命令所有部隊展開戰鬥隊形,他需要首先布好陣勢,同時占領有利地形。

  但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一個可怕的真相。

  他麵對的並非是一隻他想象中規模不小的敵人,而是整整一支敵人的大軍。

  以蒙蒂納團為核心,與之前就已經被從比薩,佛羅倫薩抽調出的部隊組建而成的北方防線西部軍團的兵力,兵力4400人。

  而在帕爾馬以東至波河一線,則是奧孚萊依指揮的巴爾幹人兩個團為主力,同時加入了大半個博洛尼亞團的將近5300人的東部軍團。

  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亞曆山大對威尼斯人始終抱著很大的戒心,所以他把軍團的主力放在了整個防線的右翼,在隨時準備與奧地利人展開決戰的同時,警惕的防備著威尼斯人的動向。

  9700人,這幾乎已經是亞曆山大所能投入到北意大利的所有兵力,這其中果然有很多跟他一起連年征戰的老兵,但其中更多的是剛剛征招入伍的新兵。

  就如同當初的蒙蒂納和那不勒斯軍隊一樣,亞曆山大需要用一場戰爭錘煉自己這支幾乎是全新組建起來的軍隊。

  “要麽和羅馬忒西亞公爵一起崛起,要麽一起沉淪,我們沒有退路了。”

  當初送走亞曆山大六世的時候諾梅洛對斯科普說過的這句話又一次出現,不過這次是斯科普寫給諾梅洛的信中。

  聰明的選擇在亞曆山大六世這條大船將沉之際選邊跳幫的諾梅洛,如今是羅馬城的護民官。

  接到信的時候,諾梅洛幾乎隻稍微猶豫了一下就做出了決定。

  他開始在羅馬城裏活動起來,憑借著多年的經營和如今與儼然是首席樞機主教的老羅維雷之間建立起來的密切關係,諾梅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籌集到了大批的物資。

  然後這些物資被源源不斷的通過貿易聯盟在海陸各方的力量迅速運往北意大利。

  “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新式戰爭,一種前人從未采用過的方式,這場戰爭會改變以後戰爭的形式。不過首先要改變的,將是今後歐洲的格局。”

  亞曆山大在他寫給妻子的信中如此描述。

  而後,這封信就成為了羅馬忒西亞邦聯發動戰爭的未來指導。

  4月12日,以在距帕爾馬十四法裏左右的加爾班湖畔,羅馬忒西亞軍隊一舉全殲由奧地利格拉茨伯爵指揮的部隊為序幕,第三次意大利戰爭就此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