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狼心狗肺割肉認栽
作者:葉陽嵐      更新:2022-11-01 09:21      字數:5868
  第299章 狼心狗肺割肉認栽

  一個穿著一身粗布舊衣身材高壯的漢子,扶著同樣衣衫不甚體麵,頭發花白的弱小婦人在大門前哭鬧。

  男人該是個市井莽夫,喊話的聲音高亢響亮,振聾發聵:“你們這是什麽世道,當了大官就能仗勢欺人嗎?六親不認……你們動手打死我試試看?我是你家大人嫡親的侄兒,堵著門口不讓進?你們憑什麽?這是我家!是我家!”

  與他一起的老婦人看不出具體年齡,原是被他攙扶著。

  後麵被拿著棍棒衝出來的家丁一嚇,頓時一屁股坐在地上。

  再下一刻,她便開始哭天搶地的抹淚:“哎呀,沒天理了,有家不讓回,京城裏的大官就是這麽欺負人的嗎?反正也沒活路了,你們幹脆將我們這孤兒寡母逼死算了。”

  楊府的管家認定他們是無理取鬧,來訛人的。

  一開始以為他們是無意中認錯門臉兒,找錯了地方,好言相勸,想哄著他們趕緊走。

  但這漢子橫得很,擼袖子就推了他一下,還精準叫出楊成廉的名諱,聲稱自己是楊成廉的侄兒,帶著母親來認親的。

  可是眾所周知,楊成廉還沒入仕時寧氏就已經守了寡。

  這麽些年了,她膝下就隻有楊成廉和楊陳氏這一兒一女。

  楊成廉又怎麽會平白冒出個侄子來?

  管家眼見著好話說盡也無濟於事,這才喊了家丁出來,打算將這倆人轟走。

  卻不想,倆人嗓門太高,這一番吵鬧之下就引來了許多人圍觀。

  若是隻有這漢子,他還能二話不說直接把人打出巷子,遠遠地趕了,可——

  身邊跟著個仿佛風吹就倒的孱弱老邁的婦人,萬一一個推搡之下再攤上人命官司……

  這責任誰都承擔不起!

  所以,現在雖然人叫出來了,他們人多勢眾,管家也不得壓著脾氣好聲好氣與他們理論:“這位小哥兒,你可不能信口雌黃,這親是能夠隨便亂認的嗎?汙了我家大人清譽,你們要擔罪責的。”

  “他當官他了不起?我們要處置的是家務事,少端出官架子來唬人!”那漢子還沒來得及說話,這回卻是坐在地上耍賴的老婦人又搶先嚎啕起來:“大家都是一門所出,一個祖宗,你們這是喪良心。叫那黑了心肝兒的楊成廉出來,要叫我們吃官司?我們還叫你們吃官司呢,再不給我兒個說法,我們……我們就去衙門,敲登聞鼓告狀去,告他個狼心狗肺,違背祖宗!”

  這母子倆看著是一對兒無賴,可是口舌卻是相當厲害。

  這一番叫罵,又惹得周圍不明真相的百姓指指點點。

  甚至——

  因為這老婦人看上去年邁又瘦弱,衣衫破爛,一臉的風霜慘相,便有不明真相的路人下意識的同情弱者,直接出言幫腔:“這宅子裏住的我記得是個大官兒吧?古來都是民不與官鬥,若不是真的確有其事……看這兩個落魄的叫花子,又哪裏會有膽量鬧到大官門上來?莫不真的是飛黃騰達之後不肯認窮親戚吧?”

  “別胡說!”楊府的管家厲聲嗬斥,極力澄清,“我們楊家在這京城裏一直都是有名有姓的大戶人家,但凡在這附近住的久些的鄰裏都知曉,我們老太爺故去的早,老夫人膝下就一雙兒女。我們老爺兄弟都沒有,又哪兒來的侄兒?”

  楊家這座宅子,是楊成廉登科那年他們母子頭次進京就置辦下來的。

  雖然楊成廉那一年在所有進士中隻排了個中等的名次,並不夠出類拔萃,但卻不得不承認這母子倆是很有目標、決心和毅力的那種人——

  那一年楊成廉雖然放了外任,他們卻一早就拿出大部分積蓄在京城裏置辦了這座宅子,然後堅信終有一天楊成廉會升遷,調度回京,並且此後也一直身體力行的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

  楊成廉在外任上做了三屆,入仕後的第九個年頭,終於第一次有了做京官的機會。

  雖然那時官職微薄,並且隻在京做了兩任,可是在此期間他家嫡女楊盼雨在閨秀圈子裏打出了名聲,被選入皇帝的後宮。

  之後,就算楊成廉再度調任離京,他這座府邸在京城裏也一直都留有一席之地的。

  周圍的鄰居,有在這裏住了幾十年的,對他家的情況大抵了解,也出言幫著辯解:“怕是真有什麽誤會,楊大人在此置辦宅子安家有將近四十年了,我們也都知道家裏老太爺早逝,老夫人隻有一兒一女。就在前幾天那姑奶奶不才因著老太太生病著急,自己也病倒了嗎?確實從沒聽說楊大人還有兄弟和侄子。”

  附近圍觀的,雖然路人多,但也有起碼三分之一是鄰裏。

  大部分人都會本能的偏袒自己熟悉之人,於是七嘴八舌的替楊家母子解釋澄清起來。

  管家見著風向一邊倒的好轉,這才鬆了口氣,再開口時態度也強硬傲慢起來:“怕是有什麽同名同姓之人,你們找錯了門戶。門第祖宗不能亂認,我家老夫人就在這宅子裏住著,的確沒生過第二個兒子,你們休要胡鬧,速速離去!”

  圍觀百姓見他底氣十足,又有許多多年的鄰裏作證,也都漸漸開始對那對兒母子生疑。

  那老婦人終究是見識淺薄了些,當即啞了聲音,往兒子身邊躲了躲。

  這種無事生非的八卦,哪怕最後得以澄清,可隻要鄰裏間的閑話多了,也一定會影響家裏的名聲。

  管家認定了這倆人是騙子,有鄰裏作證,他也不再遲疑,不耐煩的招呼人手:“把他們趕走……這大清早的,晦氣的很。”

  幾個人高馬大的家丁上前,就要將那母子二人拖走。

  老婦人害怕被打,立刻又往兒子身後躲了躲,同時卻是大喊:“打人啦!楊成廉……堂堂的朝廷命官,草菅人命打人啦!”

  那漢子孤身一人,又因為人生地不熟,原也是有幾分生了怯意。

  但見著對方把他當畜生似的往外攆,也瞬間燃起鬥誌。

  他卻居然是很有兩下子功夫,三兩下將衝在最前麵的一個家丁掀翻在地,然後沒等其他人反應過來動手,就扭著那人胳膊單膝壓在對方背上,又再凶悍的叫囂起來:“誰說我父親是這府裏老太太生的?你們這些幫腔說閑話的都是隻有娘沒有爹的嗎?我曾祖父楊忠,祖父楊瓊,祖籍天水郡,後來祖父跟隨曾祖父遷居去的安城郡。我父親名叫楊守興,是五十二年前祖父外出經商時娶的二房夫人生的。同父異母!同父異母的難道就不算親兄弟了?”

  管家一開始的確以為他就隻是個尋釁鬧事的,現在聽他居然能精確數出楊成廉祖上三代的家譜經曆……

  管家也是驚了,開始拿不準真偽。

  鄰裏中卻幾乎不會有人知道楊成廉祖父父親的名諱,可是看著這人信誓旦旦的模樣,對他的話又天然的開始相信,轉了風向,又開始指指點點的議論。

  有人更是八卦心泛濫,忍不住好奇的直接的攛掇著問管家:“劉管家,這小哥說的可是真的?若是祖上三代名諱都對得上……那……”

  也有人精確的一把扣住精髓,笑問打趣兒那母子二人:“這麽說來是楊家老太爺趁著外出經商時惹下的風流債?你生父是楊老太爺的外室所生?”

  古往今來的律法上都隻是承認一妻多妾,所謂的二房夫人,也不過就是私底下不入流的叫法而已,一個男人,絕不可能有兩個平起平坐的夫人!

  如果這漢子所言屬實,他祖父楊瓊是在寧氏之後娶的他祖母,並且這位祖母也沒正式進有寧氏母子在的那個楊家門……

  那就應該算是外室了!

  這個身份,其實並不榮光。

  可那漢子原就不是什麽體麵人,見著有人奚落,也不覺得羞恥,直接梗脖子頂回去:“不管是外室生的還是妾室生的,反正都是他老楊家的種,他必須得認!”

  此時眾人已然不想看這母子二人和楊家人扯皮。

  堂堂從一品高官家中秘史,堂而皇之的被扔到大街上任人品評,這樣的好戲一輩子可未必能遇到第二場,百姓見這母子二人沒臉沒皮,索性都逗弄著他們閑扯起來……

  有人笑著幫忙揣測:“若是這樣說來,那楊老夫人並不知曉這母子二人的存在倒也說的過去了?”

  經商在外的時候,隔著十萬八千裏養了外室,又生了個兒子,隻要男人回家不說,也不試圖把孩子抱回去給正室夫人養,那正室夫人被蒙在鼓裏也就不奇怪了。

  這話匣子一旦拉開,就有點壓不住。

  隨後,又立刻有人接茬,調侃那母子二人:“即使你父親是楊老太爺的外室之子,可你祖父原也不過是個經商的,人家楊大人走的是科舉入仕的路子,如今的這份官職家業也都是這些年裏憑借自己的本事積攢下來的。你們母子看著是落魄了,這是過來打秋風,撿便宜來的吧?”

  多少有點不要臉!

  殊不知,這母子二人就是不要臉來的!

  “什麽叫他憑本事攢的?”坐在地上耍賴的老婦人也來了精神,口沫橫飛的氣憤嚷嚷起來:“老爺子年輕時在外拚死拚活的跑商賺來的銀子,都給了誰?還不是都進了他們母子的荷包?這府裏住著的我那大伯哥,他們這宅子不是他剛當上官就置辦下的?這麽大份的宅子產業,沒個幾千兩銀子他拿得下來?就算當官能日進鬥金,那時候他可還沒當官呢,他置辦這些產業的銀子哪兒來的?還不是我公爹,老太爺掙給他們的?”

  當官能日進鬥金?這不就明明白白指的是貪官嗎?

  雖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裏絕對隻是這老婦人信口開河的亂說話,當不得真……

  可真要以訛傳訛的鬧開了,對楊成廉的官聲和名聲都不好!

  管家急的滿頭大汗。

  可這裏他必須得盯著,就趕緊吩咐身邊同樣在看熱鬧的門房小廝:“這倆人看來是訛上咱們了,我處置不了,快去請老爺過來。”

  “是。”小廝趁著人多,閃身就跑回宅子裏去通風報信。

  而這大門口的熱鬧卻在繼續。

  老婦人口才相當了得,並且越說越帶勁,腰不酸腿不疼的幹脆拍拍屁股站起來,當街說起書來:“我真哥兒年歲小,他父親又去的早,他不曉得……老太爺後來病倒,服侍他湯藥,伺候他最後兩年的可都是我家男人和婆母。就住在這宅子裏享福的那老太婆,她伺候人了嗎?我實話告訴你們,老太爺從辦後事到下葬再到守孝,都是我家一手操辦的,你們倒是把那老太婆叫出來問問,她連她男人葬在哪兒都不曉得!”

  這個時候,交通不便。

  經商之人走南闖北的奔波,若是染上重病或者發生意外,死在外頭的比比皆是。

  可一般遇到這種情況——

  若是橫死,官府會查明死者身份,並且通知他家人過來將屍體帶回去安葬的。

  就這婦人所述的這種情況——

  若是楊老太爺楊瓊是在外室的溫柔鄉裏病死的,不是命案,官府也不會管,算他家的家務事,若是外室及其子女使壞,不給老家的正室和嫡子報喪,也是有可能的。

  可就算楊家的情況是這樣,現在這楊老太爺都過世幾十年了……

  楊成廉這麽大的官,手底下門路也多,他老爹出門經商,幾十年下落不明,他就不會查一查,找一找?

  而非要等到今天,外室那邊的後嗣找上門來?

  人人心裏都有自己的盤算,稍微心思活絡些的就開始揣測——

  或者這宅子裏的正牌老夫人寧氏,根本不是不知道老頭子在外養外室,而就是因為早知道有外室和庶子了,她心胸狹窄,才故意慫恿兒子對親爹的下落和死活不管不問,任由對方客死異鄉,不得落葉歸根。

  如果真是這樣,這份心思,可當真是歹毒狹隘!

  而楊成廉,一個做官的人,哪怕是受他母親指使,與母親同仇敵愾……

  可是男人養外室算什麽天理難容之事,他一個做兒子的,這樣也是有悖孝道。

  何況——

  他們還拿著老爺子攢下的錢財出來置辦產業,升官發財過好日子!

  這母子倆,不是狼心狗肺嗎?

  不過,因為這鬧事的兩母子身份還沒被楊成廉母子當麵承認,眾人也不敢隨意蓋棺定論,說他一個從一品大官的是非。

  可是這裏的人卻是越聚越多,所有人都興致勃勃的看熱鬧。

  “我呸!”老婦人則是當真說到興頭上,跳起來衝著楊家大門口啐了一口濃痰,“狼心狗肺的東西!她那時候就隻顧帶著她的兒女卷家產跑出來享福了,還哪管男人死在哪兒,葬在哪兒?我們來要銀子怎麽了?怎麽了啊?我們應當應分!各位街坊鄰居你們都給評評理!”

  她這裏越說越歡實。

  也因為實在是聲情並茂,吵吵的太有氛圍感,圍觀的人群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熱情高漲。

  甚至——

  有人還拍手叫好,開始起哄。

  楊府的管家在旁邊看著,攔也攔不住。

  轟走了,又怕他們這煞有介事的真鬧到京兆府衙門去告狀。

  想上去打一頓——

  又得為了楊成廉一輩子的官聲隱忍,不敢造次。

  左思右想,無計可施,就隻能暫且任由他們鬧。

  這邊的馬車上,由於那母子倆吵吵的動靜實在太大,來龍去脈祁歡也聽得直樂。

  要不是忌諱這是在大街上,她幾乎要笑趴在顧瞻懷裏。

  這會兒強忍著,隻摟著他手臂,另一隻手甚至抹了抹眼角笑出來的淚光,她好奇的仰頭問顧瞻:“難道你真查到那個楊瓊有後人在世了?”

  找人冒充楊忠楊瓊那一族的後人來楊成廉家裏鬧,這損招是祁歡出的。

  當時就是惡趣味,打算的也簡單——

  他們不是頂著楊瓊後人的招牌招搖過市幾十年嗎?

  既然自認是那家人的後人,又認為那個身份是保護傘,那就讓他們做個夠!

  找人冒充楊瓊的後人過來敲詐,寧氏母子心裏有鬼,就算明知道對方身份可疑,他們也絕對不敢把人送去官府糾查核真實身份,省得反而核實出他們自己的黑曆史來,最後就隻能割肉認栽。

  並且,這樣敲詐勒索的人,還能一批一批的來。

  她就是要寧氏母子自食惡果,打落牙齒和血吞。

  顧瞻看她笑得都沒正形了,就緊緊將她摟在身邊,省得她笑趴下去,儀態不雅。

  祁歡樂成這樣,他心情也不錯,於是調侃反問:“何以見得?他們說的這些,就不能是我編的嗎?”

  “要編出這麽好的故事,你肯定得找我幫忙啊。”祁歡撇撇嘴,篤定道,“顧世子,不是本姑娘小瞧了您,術業有專攻嘛……要編出這樣真真假假摻合的恰到好處,叫人即使不信也不敢懷疑的好故事,您還真不是這塊料。專業扯謊編故事,還得看我!”

  祁歡的確是有編瞎話麵不改色心不跳的特殊技能,一個小姑娘,年紀也不大,膽子卻正的很。

  顧瞻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卻非但不覺得這是缺點,反而認為這都是她與眾不同的過人之處。

  “早知道你這麽自信,就該先去找你編排下看看了。”顧瞻極是配合的也與她湊了一句,笑過之後,他才稍稍正色道:“這件事上算是咱們運氣不錯,我確實查出了那個楊瓊是有血脈留世的。不過他當年離開安城郡出去做生意也沒做起來,自覺無顏回鄉,心灰意冷之下幹脆就地找了個小商戶家的女子成婚安頓了。真實情況跟這倆人說的差不多,他跟他唯一的兒子都不長壽,他過世時兒子還小,後來才娶的媳婦兒,所以兒媳知道的一些家族過往也都是聽自己夫婿說的。”

  寧氏當然跟楊瓊沒有任何關係。

  隻楊瓊的兒媳也沒見過公公,過去的幾十年裏,她一直以為公公婆婆是原配的夫妻,突然有一天,有人去告訴寡居又窮困潦倒的她,說他公公其實另有一房妻室,甚至還有一個比她公公年長幾歲又做了大官的兒子……

  這個兒媳,憑著自己拚湊出來的信息,大概也隻會懷疑自己的婆婆其實是個上不得台麵的妾室或者外室。

  要不然又哪有正室夫妻倆吃糠咽菜,窮困一生,反而是妾室或者外室及其子女升官發財去享福的?

  也或者,她一個沒什麽見識的婦人懷疑不到任何所謂的真相,但——

  顧瞻可以替她編排好了,再告訴她!

  反正這個時候既沒有聯網,也沒有dna檢測認親的技術水平,查案子認親,全靠人證物證,看誰家更具說服力。

  當然,祁歡也認定了現在正在楊家門前鬧的這一老一少,並不是楊瓊真正的兒子與兒媳。

  畢竟——

  哪有那麽巧的,顧瞻找到了他的後人,他的後人就剛好戰鬥力爆表,無師自通的就能成為手撕寧氏母子的利器了?

  安排過來打頭陣的,一定要有本事將事情直接一次鬧大,這樣才夠刺激。

  如果打擊報複這事兒都循序漸進的悠著來……

  那還不如跪著給對方寫封諒解書,然後自己窩囊的一頭撞死算了!

  這裏她心情大好的正與顧瞻打情罵俏論是非,楊家門裏,楊成廉也終於被驚動,由楊夫人蔣氏陪同著一塊兒匆匆出來。

  ------題外話------

  歡歡子:論整人,我是專業的!

  顧世子:我媳婦棒棒噠!論捧哏,我也是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