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作者:富貴金花      更新:2022-10-28 21:32      字數:3827
  第91章

    顧珩下獄以來,陸起章下命封鎖宮門,除宮中照常雜役和其麾下臣工之外,其他人等隻許進而不許出。

    賀風得到消息,當即去清平觀接秦觀月離開,卻還是晚了一步。

    秦觀月躲在衣料下不敢出聲,賀風從車前躍下,擋在了守衛麵前。

    原先守衛不由分說地便要打開箱蓋,作勢要翻開檢查,賀風先他一步替其掀開箱蓋,坦誠地露出裏麵的廢衣料。

    賀風亦喬裝打扮過,如今穿著宮裏雜役的衣裳,臉上用黃泥塗過,瞧不出原貌。

    他將一包碎銀塞到守衛手中,壓低了聲音:“這是小的孝敬您的,您當值不易,且去換些酒喝吧。”

    守衛明白,繡房的衣料,都是給天下至尊至貴的這些人作衣裳使的,價值不菲。

    故而繡房裏常有繡娘偷拾些碎布料積攢起來,等人運出宮變賣銀錢。

    眼前這人約莫就是幹得這般活計。

    賀風又說了幾句好話,守衛掃了眼那箱子裏已有些發酸的布料,掂了掂手中沉甸甸的布袋,揮了揮手:“走吧。”

    賀風向守衛道了謝,緩緩蓋上了蓋子。

    前方宮門緩緩打開,賀風重新駕起騾車,抬手一鞭在騾身上,騾車向宮門駛去。

    燕宮漸漸消失在二人身後,賀風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騾車拐入城東的某條巷子又漸漸停下,箱蓋再次被打開,秦觀月聽見賀風的聲音再次響起。

    “娘娘,可以出來了。”

    在賀風的攙扶下,秦觀月終於得以從那充斥著異味的箱子裏出來。剛走下騾車,她雙腿虛軟地撐扶住一旁的牆壁,整個身子蜷縮在一起,像是要將膽汁都吐出來。

    賀風站在一旁看著也不好插手,隻得背過身去,等秦觀月的嘔吐聲停止,他才遞給秦觀月一個不知哪來的水囊和帕子。

    秦觀月搖了搖頭:“不用了,走吧。”

    早有輛馬車停在巷口等待,騾車被人駛走,二人換坐馬車而行。

    上車前,秦觀月問道:“這是要去哪?”

    賀風接過車繩,沉聲道:“前麵不遠就到了。”

    馬車向西郊駛去,一陣煙塵被風卷入簾內,幾片火灰飄旋在馬車內,最終停落在秦觀月裙上。

    秦觀月正思忖著這火灰的源頭,馬車外忽而響起一聲猶若驚雷的轟隆巨響。

    馬兒受了驚,嘶鳴不止,賀風用力扯住韁繩,才得以勉強穩住車身,但還是扯斷了右側後邊的輪轂。

    秦觀月心跳地極快,尚未從震驚中平息,餘驚之際,她挑開車簾向外看,眼裏倏然流過驚懼。

    飛揚的塵土間,龍虎觀轟然倒塌,往日的輝煌不再,沉淪為一片碎瓦黃沙。

    賀風下車修整輪子,與秦觀月一齊將目光落望向那處廢墟,眼底怒火衍燒。

    龍虎觀是京中最負盛名的道觀,亦是顧珩往日參學之處,而今物是人非,皆是陸起章的手筆。

    他要毀掉顧珩在世間的名望,先從摧毀城中道觀開始,沒有了信仰的依托,顧珩的聲名會隨日淡去。

    可陸起章料錯了,磚瓦輕易便能摧毀,人心卻不能輕易動搖。

    幾名青衣學子從塵埃間走出,人人麵露慍色,其中為首者滿目怒色地豎指向那些手握火石的兵卒嗬斥:“朗朗乾坤之下,豈容爾等奸佞小人為非作歹。”

    兵卒一步未退,一名官服士者站在兵卒身後開口:“何人在此處喧鬧!”

    領頭學子不卑不亢地一禮:“這位大人,我等皆是今歲貢士,進京趕考路過此處。龍虎觀為我大燕第一觀,先帝亦曾為其題詞,如今形容盡毀,便不怕招來天下人的非議嗎?”

    “非議?”那人像聽見了極大的笑話,不顧學子們的怒色,依舊哈哈大笑了幾聲。

    笑聲停止,他才直起腰來,上下掃量了學子幾眼:“我勸諸位不要多事,我們是奉命行事,非不非議的,輪不著我們來管。”

    “難道大人不知這龍虎觀正是當今丞相的參學地嗎?大人就算是依命行事,也要認清是非,莫從錯了命。”

    那身著官服的男子往地下狠狠地啐了一口:“丞相?你們說的是在獄中羈押的反賊李氏吧。他如今自身難保,你們還是少招惹晦氣,再不走,便讓你們陪他一起蹲天牢。”

    話音剛落,便有幾個兵卒手握刀戈開始驅逐。

    秦觀月下意識地坐在原地,隻覺得背脊僵直,她滯滯地放下車簾,賀風似乎在車簾外說了什麽,但她耳邊隻能聽見一陣嗡嗡的聲響,其餘的什麽也聽不到。

    輪轂修好,賀風駕車又行,而秦觀月腦子裏一片空白,隻不斷回響著剛才聽見的話。

    顧珩為什麽會變成獄中的反賊李氏。

    她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竅,隻覺得後腦像炸裂般疼痛。在最後的意識消弭之前,她緊緊抓住窗框,嚐試著開口找賀風求救。

    然而馬車行得太快,她那點微渺的聲音最終被吞噬在急烈的風聲裏。

    秦觀月陷入一場漫長無比的漆黑夢境。

    她夢見顧珩奄奄一息被吊在木架上,四周是昏暗陰濕的獄牢,鮮血浸透了他雪白的衣裳,甚至還有老鼠爬過他的腳麵。

    獄牢裏有燕帝,有陸起戎陸起章,還有許多她不認識的麵孔。他們排著隊站在顧珩麵前,將這個狹小的牢獄填得沒有縫隙。

    他們站在一起,投射下極具壓迫性的暗影,那暗影似鬼魅般籠罩著顧珩低垂的麵孔。

    秦觀月看不清他的表情,但能看見他身上綻開的血痕,亦能聽見他痛苦的低吟。

    他們每一個人都手握刀鞭,神色疾厲,一刀一鞭地笞打在顧珩身上。

    秦觀月在旁邊哭著喊著求他們住手,可他們仍然無動於衷。

    “珩郎!”秦觀月叫著顧珩的名字驟然驚醒,猛地坐起在榻上。

    她的寢衣被汗水浸濕,眼角還有幾道淚痕,她看見母親和墨隱正在榻旁,哭著抱住了母親。

    “阿娘,顧珩他不好了,我該怎麽辦,我們該怎麽辦……。”

    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藥味,孟夫人心如刀絞,小心地拍打著她的後背,輕聲安撫著:“他不會有事的。”

    在母親的安撫下,秦觀月的呼吸漸漸平靜下來。

    “阿娘,我要進宮去找陸起章。”

    孟夫人心疼地握住秦觀月的手:“月兒,你不能去。”

    “阿娘,顧珩不能有事。”秦觀月泣不成聲,雙眼通紅地像是兔子,淚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下,打濕了母親的肩膀。

    往日她以為自己厭惡極了顧珩的控製,想方設法地想要從他身邊離開。可在剛才的夢裏,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失去顧珩的痛苦,直到那時她才知道,她早已離不開他。

    陸起章已經是個瘋子,為了皇位他可以不擇手段,他又會怎樣對待顧珩?

    夢裏的場景太過真實,以至於她一回想起來都會覺得心窩陣陣發痛。

    秦觀月哭得喘不過氣,孟夫人亦落下了淚。

    秦觀月不顧孟夫人的阻攔,說什麽也要去宮裏見陸起章。情急之下,孟夫人一掌打在她的臉上。

    秦觀月漸漸停止了啜泣,另一種委屈湧上心頭,她淚眼漣漣地望著孟夫人,眼裏似有千萬般話想要說。

    孟夫人哭著跪倒在地上,將她抱在懷中:“我的兒,你已有了身孕,那吃人的地方,你去不得啊——”

    顧珩為李氏後人的議論很快傳到了陸清漪的耳中,彼時她正在剪窗花,手一抖,剪子劃過了指尖。

    知書急忙湊上前來要給她上藥,陸清漪搖了搖頭。

    她凝神望著指尖上沁出的血點,眼皮一跳,似有種不詳的征兆。

    顧珩他,怎麽會呢?

    若他真是李氏後人,那他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籌謀,又是怎麽在這麽多年裏騙過這麽多人的?

    可他既然能隱瞞這麽久,為何又在如今父皇垂危的關頭,被陸起章查了出來。

    陸清漪心裏疑團密布,攪得她整夜無眠。次日一早,她便請命去天牢探視顧珩。

    奇怪的是,陸起章並未做阻攔,反而頗有深意地提醒她凡事要三思而後行。

    陸起章變了,陸清漪知道。他早已不是那個恣性灑脫、真摯懷郎的襄陽王了。

    他的野心太大,大到昭然若揭,卻連隱藏也不屑。大到陸清漪都害怕,連自己都會變成他的一枚棋子。

    但即便她明白顧珩現在的身份不宜與他多有接觸,可是那畢竟是她心心念念許多年的人,她無法眼睜睜地看著他步入死巷。

    若是他願意,她就算傾其所有,也會護他周全。

    陸清漪以錦帕捂住口鼻,但天牢裏刺鼻的氣味仍然無孔不入地鑽進她的鼻子裏,聞得她胃裏一陣惡心。

    為了見顧珩,她特意換上新裙新鞋,然而邁進天牢的一瞬,她便後悔了。

    滿地難以言明的汙垢順著血水蔓延,還有不知何處而來的飛蟲走蟻。即使她已經萬分小心,裙擺和鞋麵還是不可避免地沾上了汙漬。

    這一條甬道太過漫長,走到顧珩的牢獄門前,她似乎已費盡了全部的力氣。

    關顧珩的牢獄在最深處,共有三道防門,往日這間曾關過前朝殺人如狂的邪魔將軍。

    陸清漪的心裏泛起了酸,有些怨恨起陸起章的無情。他與顧珩好歹有年少相交的情誼,顧珩這樣的文士,恐怕連重劍都難以駕馭,何苦這樣待他。

    獄卒打開最後一道鐵門,將火把掛在牆壁上,陸清漪才得以在微弱的光束裏看見顧珩的背影。

    他麵向牆壁盤腿而坐,身下是枯舊的稻草,四周是深印血跡的空牆。

    他身上的衣裳已被鞭子穿透,沾染著血跡,狼狽地不成樣子。可他依舊背脊挺直如青鬆,連發絲都不留一縷的束在發冠中。

    若非陸清漪親眼所見他背上的鞭痕,她幾乎要以為顧珩是在山林間打坐冥思,不受世間紛擾的影響。

    她看得有些入神,一時無言。顧珩背對著她,卻像是看見了身後的來人。

    “公主何故來此?”

    “我……”

    顧珩的聲音清冷如覆霜,陸清漪被這突如其來的問話堵住,來時路上早已準備好的說辭忘了個幹淨。

    她想要秉持禮節與體麵,想要居高臨下地讓顧珩做出選擇,可話到了嘴邊,卻變成了丞相痛嗎?

    顧珩闔眼道:“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如此,則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

    這是顧珩曾經教給她的道經,那時他們之間還沒有旁人的出現。顧珩隻是顧珩,即便他不會為自己折腰,但陸清漪也知道,他也不會為別的女人所動。

    可如今,似乎大不相同了。

    陸清漪沒有顧珩這般的心境和修為,也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修身養性。

    她急於做的是更要緊的事。

    “若我說我能救丞相出去,丞相願意嗎?”

    作者有話說:

    ①身立於天地之間,如同枯枝槁木。如此,則劍戟不能傷,虎豹不能害。——出自《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