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二合一)
作者:富貴金花      更新:2022-10-28 21:32      字數:6642
  第39章 (二合一)

    夜風拂打在偏殿的菱花門上,發出輕微的聲響,透過薄薄一層茜紗,隱約還能看見門外賀風與墨隱的身形輪廓。

    墨隱已在殿外候了整整半個時辰,聽見殿內隱約傳來陣陣低泣。她攥緊了手中的錦帕,頻頻想要回頭張望,卻不敢真的推開那扇門。

    她怕這樣的行徑會觸怒顧相,娘娘恐怕會受到更過分的對待。

    偏殿中,秦觀月軟伏在顧珩的肩頭,小臂無力地垂落在桌邊。那一點擾人的酒氣漸漸散去,隻剩下無盡的疲憊。

    “月娘,你喜歡嗎?”

    顧珩輕吻過她的耳垂,牽引起不同尋常的觸感。他的語氣真摯,未帶半分狹昵的意味,仿佛真是在悉心關懷她的感受。

    她鬢角被汗浸透,含糊地嗯了一聲,眼皮沉地抬不起來。

    適才借著滿腔酒意,朦朦朧朧之間,醉意交織,秦觀月隻覺如夢一場,四肢百骸似已分離。

    那枚緬鈴還被握在顧珩掌中,微微顫著,羞得秦觀月不敢去看。

    她往日聽人說過這是南疆來的新奇玩意,能使佳人心顫,今日一試才知它的厲害。

    “喜歡,便把它帶回去吧。”

    秦觀月聞言倏地睜開了眼,不可置信地望著他的側臉。

    顧珩依舊如初見那般清冷矜持,可如今從他嘴裏說出的話,卻不是從前的經文道義,而竟是些令人臉羞的謔語。

    帶回去?他想讓她怎麽帶?

    秦觀月靠在顧珩的肩上,悄悄蹙了眉。

    雲雨之歡固然是她綁住顧珩的手段,顧珩也的確逐漸沉迷其中。但眼下的境地,她還不願讓顧珩來全權決定主動,至少現在不能。

    這點甜頭應當淺嚐輒止,才足夠吊人胃口,不能凡事都依著他來。

    有時秦觀月也會懷疑自己用錯了手段,錯估了顧珩對於每種他不曾了解的事情,都有超出常人的求索之勢。

    對於雲雨之事,比起他自己的感受,他似乎更在意如何使秦觀月快樂。對於這門涉及不深的新學說,他想要深究下去。

    那般勁頭模樣,並沒什麽情誌可言。秦觀月就像一本玄奧的典籍,被顧珩翻閱來、翻閱去,隻為滿足他對於學問的探賾。

    秦觀月避開他的視線,撇開臉,一縷青絲還黏在潔白的麵頰上,她半是嗔怪地拍開他的手。

    “珩郎!”

    緬鈴沾水後太過光滑,顧珩被她這樣突然一擊,沒拿穩。

    小鈴叮叮當當地跌滾出了桌台,發出令人羞赧的聲響,正巧抵落在顧珩的雲靴旁。

    顧珩垂眸看著那染了塵埃的緬鈴,沉沉抬眼,目光冷極。

    “你不喜歡?”

    秦觀月怯怯地扯了他的袖子,嬌聲為自己辯解:“我今夜飲了酒,身上乏得很。”

    顧珩仍然沒有動作,沉默不語,隻是眉目間的氣氛似又凜了些。

    秦觀月垂下漆密的鴉睫,遮住眼中的穠麗,化成令人憐愛的泣露。

    纖白的玉指勾住顧珩抵在桌上的手:“珩郎難道還要像上次玉清閣外那般嗎?”

    顧珩怔了一瞬。

    他本以為,這件事他們會默契地都不再提,顧珩也漸漸忘了那日葡萄架下的行徑,卻沒料到秦觀月今夜會將舊事重提。

    原先漸漸隱去的愧意,又一絲一縷地蔓延上心底。

    “罷了。”顧珩踢開那枚緬鈴,似是有些失意。

    這緬鈴是他特地差人從南疆尋來的,秦觀月曾躬身為他,讓他感到極度適意,他也想讓秦觀月與他有相同的感受。

    秦觀月敏銳地察覺到顧珩的變化,正巧她心中也有話要問。

    她勾腳碰了顧珩的腿,便佯裝關懷道:“珩郎近日瞧著疲倦,可是朝中那些庸臣又讓珩郎憂心了?”

    顧珩輕笑,隨口回了一句:“他們還不至於讓我憂心。”

    秦觀月像忖思一番,又換了種話術探問。

    “燕帝他……沒有為難珩郎吧?”

    對於朝事,顧珩從不與秦觀月談論一二。或許是因為對她多少還有幾分忌憚,又或許是因為覺得她難以參透。

    當秦觀月反常地探問起這些事,顧珩不免納罕,警覺地望向她:“怎麽突然關心起這些事了。”

    秦觀月知曉顧珩起了猜忌,掌心沁出了汗。

    此事隻怕從顧珩口中探問不出什麽來了,好在她還留了後路,不必指望顧珩。

    她旋即軟了語氣,故意消解他的顧慮。

    “珩郎難道不知道嗎?”

    “嗯?”

    顧珩等著她繼續說下去,可秦觀月隻是雙手撐在桌台上,腳尖有一搭沒一搭地碰著他。

    “我並非那般行舉放縱的女子,之前種種巧思接近珩郎,也不過是想與珩郎親近。如今我與珩郎形同伉儷,自然是將珩郎視作夫君。夫君的前程,哪有娘子不過問一句的……”

    說到最後,她的聲音漸漸低落下去,似羞還怯,露出少女姿態。

    燭影綽約下,尤其惹人憐愛。

    “形同伉儷。”顧珩緩緩重複著念了一遍,似是對這樣的詞感到陌生。

    時至今日,他為秦觀月破了數十年的清戒,在歡海中與她肆意沉浮,也享受與秦觀月共處的日子。

    可他從未想過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他們之間的關係。

    顧珩輕展了眉,不知是在問她,還是在喃喃自問。

    “月娘真是如此想的嗎?”

    顧珩的聲音剛落下,秦觀月便添上一句緊隨其後的反問。

    “在珩郎心中,難道不是這樣覺得嗎?”

    顧珩緘默,隻凝神望著案上的豆燭燃化了蠟,流落在燭台上。

    他撫了撫手邊的拂塵玉柄,附以淡淡的笑意,目光卻並不真切。

    “我與月娘一樣。”

    時光似在此刻停落,他們二人之間難得默契地俱不言語,卻不是因為被這番情話打動,而是因為他們心中各自流轉著不同的心思。

    他們終歸太過相似,總是用沉默偽裝,又彼此欺瞞愛意。

    “珩郎,我心中害怕。”

    顧珩的目光落在了桌上那片泛著光的靡靡水跡上。

    “害怕什麽?”

    秦觀月抿了抿唇,不知該如何答複。

    她害怕顧珩有朝一日失勢,害怕她傾盡數日的心血就此崩潰坍塌,害怕她本以為少見起色的人生又要墜落穀底。

    可這些,她不能與顧珩坦白。

    秦觀月隻是輕輕搖了搖頭。

    “我也不知道。”

    顧珩也不知道,但他無暇多問。

    他還在忖思方才秦觀月的那一句“形同伉儷”中,究竟有幾分真情。

    他隨口扯了一句頑笑,似是出於禮數,這頑笑不是為了化解秦觀月的心結,而是為了敷衍這有些沉寂的氛圍。

    “你怕我被默別公主綁去草原?”

    “珩郎還有心頑笑。”

    此時的秦觀月,對於那位隻見過一麵的默別公主還沒有甚麽了解,於是也隨口應了一句玩笑。

    “聽說漠察遍山野狼,要是珩郎真被默別公主綁去草原,合該小心別被野狼吃掉。”

    “你該擔心的是城陽王,而不是我。”

    顧珩會心而笑,卻不想這話聽得秦觀月心中一驚,不知顧珩是隨口一提,還是另有深意。

    良久,顧珩又道:“朝中的事你也不必憂心,一切平安。”

    “珩郎如此說,我便放心了。”

    秦觀月先顧珩從屋內出來,墨隱在兩步外候著,而賀風卻在拐角處遠立。

    他們都深諳其中之意,秦觀月與顧珩二人獨處時,常傳出不堪之音,幸而墨隱是個女子,還好在近前侍奉。

    墨隱看秦觀月出來,像往常一樣快步上前:“娘娘,還好嗎?”

    墨隱對秦觀月的情感來源於一種悲憫,對於命運的悲憫,這種不能存在於主仆之間的關切確實存在於二人之間。

    她不能提及秦觀月的出身,卻真切地看見即便位於高位的她也會淪為另一種侍婢。

    墨隱敏銳的捕捉到了秦觀月神色的變化,又補問了一句:“是哪裏不舒服嗎?”

    “無妨,回去備上熱水吧,我想洗洗。”

    二人經過遠處的賀風時,秦觀月也勉力擠出一個得體的笑。

    她終究也不懂,在賀風眼裏,她又是什麽呢?

    “我著你請的人,到了嗎?”林影婆娑,秦觀月側首向墨隱問去。

    “我同他說好了,方才娘娘耽誤了些腳程,他該是到了。”

    秦觀月微微頷首,兩人向後苑百秀林處走去。

    主仆二人緊了步子,輾轉幾彎,便得見一人。

    遙遙一望,此人風骨清瘦而又略顯佝僂的背影顯在陰沉的月暈下。

    這是一種既不匹配的體態。

    秦觀月知道,這是久浸皇威,近身侍奉留下的烙印。

    “魏主事。”

    秦觀月輕輕一聲喚,那人才在昏暗下明了麵。

    秦觀月不等魏恪回覆,便委身一禮。

    “還未曾恭賀主事晉升之喜,便要這樣勞動,實在有失禮數。”

    魏恪見狀連忙扶將起秦觀月。

    “娘娘這是說的哪裏話,墨隱來找奴,想是有要緊事,娘娘交代就好。”

    魏恪說罷後,向秦觀月身後的墨隱望了一眼,這種心照不宣,存在於二人之間很久了。

    燕朝雖不禁對食之事,但亦有嚴令,燕帝身側侍奉之人,在此事上不能有絲毫幹係瓜葛。

    此法不違人情,也確保了朝綱國本。

    魏恪在燕帝近側侍奉筆墨,燕帝病重期間,則常無分晝夜,不解衣冠地筆錄燕帝之口述言行,因而燕帝病愈後,被早早提拔為了恭奉司的主事。

    而魏恪與墨隱凶險之處就在此。

    “你這份心意,本宮會記下的,今日倉促召你前來,是想問你近來朝中的動向。”

    墨隱雖與魏恪有份情誼,但她也深知,不是什麽心裏話都要交由眼前這個人的,因此,她之前並未與魏恪多說些什麽。

    秦觀月怕自己意圖太昭,畢竟,她與魏恪並不熟實,這點分寸還是要的。

    於是又措辭道:“今日主事也看到了,陛下病體初愈,那漠察便在大殿之上大放厥詞,絲毫不顧皇家顏麵,竟惹出擇夫這樣一樁奇事來。本宮既為燕朝宮妃,自是想侍奉之時,能寬慰陛下一二。”

    魏恪雖不解她言下之意,但卻深諳不該越權過問之理。

    “貴妃娘娘勞心了,令奴等汗顏,隻是漠察此邦照例是每歲都要朝貢的,還不知娘娘具體問的是什麽動向。”

    “陛下如今龍體遭創,想必臣工也該有些得力的人上位幫扶著了?”秦觀月若有似無地拋給他一句。

    魏恪聞言後,眉頭稍蹙:“容奴想想。”

    片刻遲疑後,魏恪抬起了頭。

    此時,遠處傳來一行宮人的窸窣聲,秦觀月吩咐道:“墨隱,你去遠處看著人些。”

    “回娘娘,此事說起來有些遠了,但奴並不知是否算是大動向,隻知曉此事陛下讓奴等封了口,不準議論。”

    “魏主事,我深知此事難為你,你且放心說,本宮不會置你於險境。”秦觀月向墨隱處探了一眼。

    “墨隱亦被本宮支開了,此事與她也無牽連。”

    魏恪直了身,向秦觀月深深作了一揖:“回娘娘,前陣子丞相被削了財權,是國公大人所奏。”

    秦觀月在行宮之時就曾聽聞此事,但竟不知此事與秦國公府有關,也罷,自己既為替身,娘親亦被扣著,又有什麽喜怒可言。

    “此事本宮聽到過風聲,隻是家父乃是國臣,我亦不好多言,隻是,還有一事——”

    秦觀月將話鋒一轉,直言:“近日宮中亦有傳聞,說是陛下免了顧相修繕皇陵之職。”

    言罷,秦觀月故作姿態將臉別了過去,拽弄著一旁垂下的斜柳葉。

    魏恪稍有思量後開口:“確有此事,陛下免了丞相之職,又委派襄陽王去做了。隻是此事、此事……”

    秦觀月見魏恪猶疑,便開口安撫:“主事但講無妨。”

    “皇陵之事雖看似突然,實則也是與秦國公先時的彈劾有幹係的。”

    “主事的意思是,從彈劾到今日,陛下籌謀了如此之久?”秦觀月信手拈下一枝柳葉,任它在指尖被碾出汁來。

    “陛下的意思,奴不敢揣測。但而今看來,秦國公的建言,應是奏效。”

    魏恪並不明晰秦觀月與顧珩之間的關係,隻當是她擔心自己的父親,便又添言:“陛下取秦國公之策,說明看重國公,對娘娘,這是一件好事。”

    是一件好事?

    秦觀月之前的猜疑如今在魏恪這裏得到了證實,顧珩,是有一些不虞之兆。隻是她不明白,在她入宮之前,秦國公府一直是不涉朝政、不參宮務的虛職,而今怎又和顧珩扯上了幹係。

    還有,襄陽王陸起章接任了顧珩的職事,又是否是另一種預示呢?

    原本她隻以為,這是顧珩與城陽王二者擇其一的選擇,此時秦觀月卻覺得征路迷霧重重,無力邁進。

    她緩了緩神色,不想讓魏恪看出一些端倪:“主事說的是,既然家父安好,我也心安了。今日,叨擾了。”

    秦觀月喚來墨隱,著她與魏恪二人小敘了一會,這才偕人離去。

    清平觀內,賀風正為顧珩更衣。

    “今日大殿上,丞相無故被城陽王打趣,甚是荒唐。”賀風將顧珩的大氅理齊,披掛在楠木架上。

    顧珩沒有接他的話,隻是徑直走向了書案,任意抄起一份書翻看著。

    “讓你查的事怎麽樣了。”

    “屬下派人在秦國公府外圍埋了眼線,未曾見到有娘娘母親年齡相仿的婦人出入。”

    賀風又一思忖:“屬下考慮,其母若不是被深囚府中,那就該是在他處禁著,隻可惜秦國公府難進,弟兄們一直未曾得手一探究竟。”

    顧珩隻輕點了點頭,將燭燈挪進了些,好讓文字亮堂起來。

    “秦國公呢?”

    “秦國公近日稱病,連朝都免了,看不出什麽異動。”

    “罷了,著人繼續盯著,你下去吧。”顧珩掀過一頁,向賀風吩咐道。

    沉重的木門闔上,搖曳的燭火下,顧珩將這一頁看了很久。

    沒有了秦觀月的清平觀,靜默的讓顧珩有些不適。

    他起初是以為懷念與秦觀月的床笫之歡,但今日與她交鋒,卻終究軟了手。

    多日前,他身披月色回觀時,秦觀月會為他備好吃食與溫水,他貪念這種餘歡與交付,也貪念這種被需要與被等待。

    多年來,他始終是在等待。

    那夜,他與秦觀月提及家親,卻欲言又止,秦觀月懂事的避開了話鋒,卻避不開自己心底的傷痕。

    顧珩本不姓顧,也非起家於京都,他是臨江水域的南浙人。

    顧珩的本家是當時鼎盛一方的文壇大家李家,他是名流李道生之幼子,李家世代簪纓,家學淵源,待到李道生這輩,卻慘遭誅族之災。

    這是一場連坐甚廣、誅戮成海的往事,世人諱莫如深,也從未以此再加妄議。

    因為,此事僅僅發源於李道生詩詞中的一句話,而這句話究竟是什麽,囿於當時案子隱秘,又經年隔世,此句亦無所考。

    隨著燕帝的一道旨意,李府瞬時成為一座空宅血海,而在這場紛亂之中,一個侍女抱著一個繈褓之中的嬰兒從後苑狗洞之中爬出。

    而這個嬰兒,也逐漸長成了現在的顧珩。

    顧珩每每想到此事,眼皮總不自持地跳,連胸口也隱隱作痛。

    那個侍女將顧珩托付給了一座道觀的道士,便再無音信,直到十多年過去,她身患重病時又找回顧珩,將這些塵事再度揭開,不及顧珩照料,便撒手人寰了。

    顧珩也因燕帝崇信道教之便,一步一步的從南浙走到了京都。

    再往後——

    顧珩止住了這種強迫性的回憶,或許,隻有和秦觀月獨處的那幾夜,他的心是安的。

    夜色如墨,偶有兩三點星子於天際披落星光。

    秦觀月與墨隱隻差走過一座長橋,便能見毓秀宮形貌。就在此時,站在橋前的灞柳下的城陽王聽見身後窸嗦聲響,回過身來。

    “娘娘。”

    他穿著月牙白的錦袍,長身玉立,無限風姿。

    若換作往常,秦觀月定會想盡辦法避開他,可今夜,她才確定了顧珩被奪權之事為真,再加之筵席上默別公主親口點名城陽王,讓秦觀月多少感到不安。

    此時麵對城陽王,她似乎少了些如往日那般的底氣。

    甚至,她開始試著忖度起麵前的這個男子。

    論形貌,陸起戎雖比之顧珩稍顯遜色,但在燕都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雖他手中沒有顧珩的權勢,但他的身份更尊,且數次與她表露過心跡。

    若是真將其視作青雲梯,也未必比顧珩差。隻是秦觀月一直不明城陽王究竟有幾分真心,因而一直保持疏遠。

    她不習慣別人沒由來的示好。

    “宮門已落鎖了,王爺還留在宮中,似乎不合規矩。”

    “漠察使臣進京,皇兄特許我與起章留在宮中。”陸起戎負手而立,比往日的溫和而言,今夜的他眉目間似乎多了幾分戾氣。

    “況且娘娘說起不合規矩,比起今夜筵上的旁人,我已經算是很守規矩了。”

    秦觀月怔了怔:“王爺這話是什麽意思?”

    “娘娘難道不明白嗎?”

    今夜筵席上,她一言未發,怎麽就招了城陽王的眼。

    秦觀月今日本想與城陽王拉攏些關係,卻不想遭他這般質問,心中不悅,語氣也生硬了些。

    “王爺怎麽越說越偏了,您什麽都沒說,本宮應該明白什麽?”

    城陽王向她走近,神態自若:“今夜驪台宴,眾臣共迎漠察使臣。娘娘坐的席位,正巧在臣工席的對麵。”

    秦觀月稍覺不安,攥緊了袖底的帕子。

    “王爺究竟想說什麽?”

    “之前娘娘多次勸我,要我與您保持宮中的體麵規矩。可今夜顧相就坐在我的前方,他的眼睛可是一直落在娘娘身上,難道娘娘就不曾發覺嗎?”

    城陽王的話如一記驚雷,擊得秦觀月心跳飛快,小腿險些一軟,好在墨隱及時扶住了她。

    她勉力讓自己鎮定,耳廓卻感到陣陣發熱。

    “顧相向來不愛與人親近,又怎會像王爺所說那般。或許隻是因為本宮正巧坐在顧相對麵,顧相一定不是有意為之。”

    “是嗎?”

    秦觀月默了默,知道城陽王今夜語氣不善,與其和他一般咄咄逼人,倒不如以柔克剛,示弱與他。

    城陽王見她不說話,似乎也覺得適才著急,語氣放重了,故也站在原地觀察著秦觀月的神色。

    卻不想看見她眸子一垂,一滴盈盈的淚就險要落下,言語間竟是委屈。

    “前有蘭貴人的事在前,宮中俱人心惶惶。本宮不知哪裏得罪了王爺,王爺為何要如此為難本宮?”

    月色柔軟,襯得秦觀月的麵容楚楚,身姿纖弱。

    陸起戎看著月色下的她,張了張嘴,像是一拳砸在了棉花上,原先的氣惱與不甘皆化作了雲煙。

    他歎了口氣,聲音也軟了下來:“我隻想知道,娘娘對待顧相,是否也如對我這般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