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富貴金花      更新:2022-10-28 21:32      字數:4633
  第20章

    秦國公府的劉媽媽瘋了。

    墨隱告訴秦觀月,幾天前,劉媽媽家中進了一幫流匪,劫走了劉媽媽的女兒。就連秦國公府在暗中派人找尋,也不見下落,劉媽媽一時受了激,變得瘋癡起來,整日抱著個繡花枕頭叫女兒。

    本以為這姑娘被流匪擄去,即便不死也殘,誰知幾日後竟完完整整地被送了回來,就是接連幾天灌了許多避子湯,一時傷了元氣,恐怕再不能生育。

    秦觀月聽後,放下了手中茶盞,若有所思。

    近年來燕帝作惡多端,十六州的確常有百姓不平,難以生存,隻得結團為流匪生亂。

    可這畢竟是在京畿,防守嚴明,何況縱有流匪生亂,又怎會不去劫那些高門大戶,反倒隻劫了劉媽媽一家,且連國公府的人都尋不出下落。

    想想便知,放眼燕都,能有這等本事的,恐怕隻有一人。

    秦觀月向窗外看去,正是用膳的時分,牖外細雨連綿,長街不見人影。

    確像是私會的好時候。

    若隻留在毓秀宮中孤芳自賞,豈不是辜負了這一身新衣?

    秦觀月換上新鞋,撐傘邁進了細雨夜。

    清平觀每逢雨夜則更顯幽寂清冷,賀風為顧珩多添了一盞油燈,搖曳的豆燭如潮波般緩緩徐之,照亮了顧珩掌下的案冊。

    秦觀月到清平觀時,未曾看見賀風的身影,前來迎她的是一個小道士。

    小道士叫無塵,實為顧珩手下的死士。

    這不是無塵第一次看見秦觀月,故也並不意外,隻對秦觀月說顧相與賀大人正在浮雲居議事,他去通傳,還請娘娘稍等片刻。

    秦觀月點了點頭,站在簷下收起傘。

    她若有所思地看著無塵的背影。

    顧珩身邊侍奉的人不算多,但每個人都有誓死報效的決心。

    能讓一個活生生的人為他甘心付出生命,作為一名臣子而言,這實在有些可怕。

    秦觀月不敢猜測,顧珩手下像賀風與無塵這樣的人,究竟還有多少個?

    簷下的一滴雨落入她的衣領,涼的她縮了縮肩。

    浮雲居中,顧珩執筆在紙上勾畫,賀風不禁問道:“丞相,屬下有一事不解。”

    顧珩手中的筆並未停頓:“何事?”

    “劉媽媽的事,隻怕秦國公府已對您有所猜忌。既然如此,為什麽不幹脆順便救出儷貴妃的娘親呢?”

    聞言,顧珩抬頭,眼風輕飄飄地從賀風麵上掠過。

    “這是秦國公現在製衡她的唯一手段,你覺得,他們會不仔細照看嗎?”

    賀風會意。

    說到底,秦國公府,比任何人都害怕會失去這張底牌。

    “可是儷貴妃或許想不明白,隻怕要為母親擔憂。”賀風研磨,這句話不自覺地脫口而出。

    “我願意幫她,已是施舍,為何要在意她的感受?”

    話語一頓,顧珩放下筆,注視著賀風,語調平靜:“說起來,你為何關心起她來?”

    賀風聞言方覺適才說話不妥,從脖子紅到了耳後根。

    他支支吾吾道:“屬下、屬下不過是為丞相考慮,萬不敢逾矩。”

    顧珩不置可否地拿起筆,筆尖蘸了墨,又在紙上圈畫起來。

    “你年青浮躁,最容易被她這樣徒有幾分姿色的女子迷惑。總之,她是豔鬼化身,是心機深沉的女子。”

    “賀風,你是我最屬意的臣下,萬不可因這樣的女人而動搖。”

    賀風感慨於丞相境界高深,非自己所能及,羞愧難當地點了點頭,窘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好在一陣輕微的叩門聲替他解了窘境。

    賀風打開門,見無塵在外,道是儷貴妃等候已久。

    賀風回頭看著顧珩,等待丞相發話。

    顧珩的筆尖微微一滯。

    聽見窗外雨打青石,他微皺了眉。

    “去請。”

    不一會兒,無塵領著滿身雨氣的秦觀月而來,秦觀月走進浮雲居,賀風與無塵識相地退了出去。

    秦觀月想到那夜,在浮雲居內,她楚楚可憐地伏倒在顧珩膝旁,像他剖陳自己的淒慘身世,求丞相憐她。

    那時的她似乎隻能低微地仰望顧珩。

    雖然現在她還是隻能像菟絲花般依附著顧珩,可秦觀月知道,顧珩如今待她,多少有些不同了。

    正如她料想的那般,顧珩也不過是比尋常男子稍微多了些禮法的束縛與道義的克製,但這並不能阻擋她誘起他原始的心火。

    終有一日,他會虔誠伏倒在她的裙下。

    “在看什麽?”

    秦觀月被顧珩發現了自己的失神,忙從忖思中回過神來,順手指向窗邊銅架上的白鳥。

    “之前來沒見過它。”

    顧珩側眸看了眼:“之前被賀風放在外麵,這幾日挪到屋裏躲雨。”

    這隻鳥顧珩在山間救下的,當時它斷了翅膀,可憐兮兮地攤在顧珩手中。

    精心照看了一個月,顧珩要將它放歸山野時,它死活賴在顧珩手中,不肯走。

    倒是和秦觀月很像。

    顧珩不喜歡它,吵得很。

    “娘娘喜歡,送給你。”

    秦觀月搖搖頭:“我養不好的。”

    顧珩低笑一聲,也不追問緣由,目光狀似地無意間落在了秦觀月微濕的繡履上。

    “雨天行路不便,娘娘過來要說什麽?”

    秦觀月笑著走到顧珩案旁,拿起台上的墨錠,在硯台上緩緩轉著圈。

    “來為丞相,佳人添香。”

    “自詡佳人,娘娘對自己的容貌,倒是一貫自信。”

    秦觀月續言:“難道丞相不是這麽覺得嗎?”

    顧珩難得的沒有說話,隻是拿起了筆,蘸了蘸這新來的“侍筆小奴”為他研磨的墨汁,在冊子上勾出一個圈。

    燭光斜斜地將他二人的身影映在身後的白牆上,她站在案邊,卷袖為他研磨,而他低眸勾畫江山。

    這是第一次,他與她之間不與風月、情念、聲色有關,即便緘默不言,卻生出一種別樣的溫情。

    在那瞬間,顧珩生出一種模糊的幻覺,他想起他的娘親還在的時候,也是這樣在爹爹身邊,靜聲為他研磨。

    隻是,那是夫妻間特有的閨房之樂,他與秦觀月,又算什麽呢?

    這樣的溫情使他感到有些奇怪,顧珩開口,打破了這番沉寂。

    “在宮中待久了,悶嗎?”

    秦觀月指尖一頓,抬眼望他:“丞相什麽意思?”

    “沒什麽。”

    墨錠下不斷生出新的濃墨,秦觀月懶得揣摩顧珩欲言又止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麽樣的玄秘,她知道,她永遠難以窺透顧珩深如古井的心,幹脆不去費那閑心思。

    墨已夠用了,秦觀月把墨錠放下,輕聲問他:“劉媽媽的事,是丞相為我做的嗎?”

    顧珩擱下筆。

    她這樣直接地問他,才讓他覺得適應了些。剛才那樣的氛圍,讓他坐立難安。

    顧珩矢口否認:“光是在這宮裏,就有上百個劉媽媽。指的是哪一個?”

    在窗外濛濛的細雨聲中,秦觀月輕聲笑了。

    她早猜到,顧珩是不會承認的,她也不會愚蠢到死死地逼問,讓男人難堪。

    “丞相不必說,我也知道的。”

    秦觀月的話已說到這兒,顧珩再多辯解,反倒顯得稚嫩。

    顧珩幹脆避開她的目光,隻重新看著案上的折子。

    過了片響,案上的燭芯呲出了火星點兒,劈啪一聲在闃靜的屋中爆開。

    秦觀月的手,輕輕覆上了他的,在他的手背上溫柔地停息。

    她湊近他的耳邊,顧珩聞見了那熟悉的誘香,眉間一跳,正想要推開她,卻聽見她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謝謝丞相,這樣為我。”

    秦觀月離開毓秀宮不久,外殿便有一名正在擦拭花樽的小宮女哎呀一聲叫了起來。

    站在她身旁的外殿掌侍被她嚇了一跳,將手中的雞毛撣子高高揚起,下一秒就要落在那小宮女的身上。

    “大晚上的,瞎叫什麽!”

    小宮女名叫玉書,是前些日子內府才撥到毓秀宮來的,因不知底細,秦觀月隻讓墨隱將她安排在外殿做些洗掃的粗活。

    玉書被嚇得腿軟,當即跪倒在地:“鄧姐姐饒命,鄧姐姐饒命。”

    玉書長得乖巧可憐,此時又一副伏低告饒的樣子,外殿掌侍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見外殿掌侍回身要走,玉書連忙拽住她的裙角:“鄧姐姐,奴隨身佩戴的墜子找不見了,怕是今日去內府領東西的時候,掉在路上了”

    “一名墜子罷了,丟了就丟了,有什麽要緊。”

    “鄧姐姐,那是我娘親留給我的唯一一件東西了,求求鄧姐姐,且讓我去找一找吧!”玉書泣涕漣漣,引得周遭宮女紛紛向此處望。

    儷貴妃與墨隱不在,掌侍怕再生是非,被貴妃責怪,隻得低聲喝道:“隻這一次,快去快回,下次不許再躲懶。”

    玉書得令離開毓秀宮後,徑直來到了淑妃的宜福宮。

    宜福宮中,淑妃正躺在搖椅上,由侍女捧著一雙纖纖玉手,補染蔻丹甲。

    淑妃本是孤孀,當年燕帝微服私訪時,曾在她家中借過一杯茶。淑妃靠著榻上過人的手段,愣是將燕帝迷得神魂顛倒。

    彼時她已有了孩子,燕帝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要將她接進宮中,冊了妃位。

    隻是自蘭貴人得寵後,燕帝來她這兒的次數比以前少了許多。況且她不似蘭貴人般年輕,如今更是得盡心保養才好。

    玉書被領進內殿,站停在燈下,恭敬地垂著手:“淑妃娘娘。”

    淑妃懶懶抬起眼皮,問道:“本宮讓你辦的事,如何了?”

    玉書有些警銳地看了看殿內其餘人等,不敢開口。

    淑妃不耐地擺了擺手,那幾名侍女低聲應諾,緩緩退了出去。

    “說吧。”

    玉書向淑妃身前走近了些,伏跪在她膝邊,低聲道:“儷貴妃……的確不安分。”

    淑妃聽見此話,來了興趣,直起了身子:“噢?這話怎麽說?可是你看到什麽了?”

    玉書點了點頭:“儷貴妃晡時出去了一趟,回來時便將一盒巧心齋的糕點分給了近身侍奉的宮人。可儷貴妃身在禁宮,怎麽會買得到宮外的糕點?且就在剛才,她又不知往何處去了。”

    淑妃追問道:“你可知道她是去見誰?”

    玉書搖頭:“奴不得儷貴妃器重,隻被她安排在殿外做些粗活。奴昨日怕被儷貴妃發現,不敢跟上去細看。”

    “娼婦。”淑妃冷笑一聲,猛地一掌便拍在了扶手上,震痛了新染的蔻丹,作痛地嘶了一聲。

    “我就知道,看她在驪台宴上獻舞的狐媚德性,便不像是什麽良家子!依本宮看,她定是去與什麽野男人私會了。”

    淑妃說話粗鄙直白,沒有半點兒身為宮妃的風雅,連玉書都不禁皺了皺眉頭。

    “你,過來。”淑妃勾了勾手,讓玉書靠近些,“你給本宮盯好那個娼婦,若是發現她與哪個野男人私會,即刻過來告訴本宮。”

    玉書怕掌侍起疑,不敢在宜福宮多待,匆匆忙忙地便回到了毓秀宮。

    外殿掌侍還在打理殿外花草,見她回來隨口問道:“東西可找著了?”

    玉書心裏緊張,不敢與她多說話,搖了搖頭便跑進了裏屋。

    外殿掌侍看著她倉促離開的背影,嘟囔道:“這丫頭,怎麽今兒個神神秘秘的。”

    過了幾日,連綿不斷的雨終於停歇。而宮中忽然傳來消息,燕帝要攜宮妃前往京郊行宮避暑,秦觀月身為貴妃,自然也在內。

    往年都要進入盛暑才會舉宮遷往行宮,這次竟比往年足足早了一個半月。此次顧珩也隨燕帝同去,留了城陽王與襄陽王在宮中協理諸事。

    在與墨隱收拾前往行宮的細軟包袱時,秦觀月突然想起上次顧珩問她,在宮中待久了悶不悶,似乎便明白了這一切的原因。

    在這個春色落盡的伏月,闊別了燕宮的燈火繁盛,秦觀月隨著宮中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京郊行宮。

    離開燕宮前,城陽王竟還托人送來了些驅蚊蟲的香囊,說是行宮蚊蟲多,讓秦觀月戴在身邊留用。

    東西並不算貴重,秦觀月也沒推拒。

    這是秦觀月第初次與顧珩一起在燕宮以外的地方相聚,心情自是別樣愉悅。

    行宮與燕宮不同,雖無燕宮煊赫,但已是滿園芙蕖,河川流麗。

    此處沒了宮中繁多的規矩,亦少了許多侍衛,在這天然的園林間,仿佛倒更適宜她與顧珩相見。

    在來到行宮的第三夜,燕帝突發奇想,要在雨花閣賞畫作詩。

    雨花閣位於玉池中央的小島上,須得乘著蓮船,才能登島。

    蓮船數有限,而宮妃眾多,且蓮船一來一回要一刻鍾餘。

    秦觀月知道顧珩一向不喜參與宴席,從來都是最後一個赴宴,於是在今夜,她特意等在乘船的岸邊。

    不出秦觀月所料,顧珩果然姍姍來遲。

    此時月明星稀,島上的蓮船已都駛離了岸邊,隻剩下一葉小小的蓬船,是供宮人來回使用,而宮宴即將開始。

    秦觀月回首望著顧珩,在星月下望向他:“丞相,好似隻剩下這一隻蓬舟可坐了。”

    作者有話說:

    秦觀月:終於來到副本了,讓我大開殺戒一場。

    顧珩:救救我,救救我。

    賀風:丞相,你跟我可不是這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