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奶團子也有煩心事
作者:雁來憶君      更新:2022-10-21 12:10      字數:2078
  第二十章 奶團子也有煩心事

  杏花坳本就不大,沒過上兩天村裏人都知道宋家買了一頭毛驢,不少人過來看熱鬧。

  宋老趕夫妻倆早早編好了說辭,跟鄉親們說是兩個兒媳婦回娘家借錢,三兒子又在飯館裏預支了一些工錢才買了這頭毛驢。

  鄉親們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他們就說嗎宋家窮的叮當響,怎麽可能有錢買毛驢呢!

  宋大川每天牽著驢溜山邊,有的時候妯娌倆會牽著它下地,寶珠也想出門,她來到這裏三個多月,最多也就在家門口站站,還沒出去過。

  小奶團子看出兩個嫂子又要出門,抱著二嫂脖子說什麽也不肯鬆開,李秀梅找來一個竹簍,裏麵鋪上幾層舊衣裳,又鋪了個墊子筐邊上也用舊衣裳圍著就怕紮到她的小手小腳。

  倆人又找來布條,一會兒把寶珠和竹簍綁在一起,怕她閃了腰,準備了好多布條,打算多綁幾道。

  張冬雪怕寶珠曬到,在竹筐上麵還搭了個小棚子,石春花見妯娌倆蹲在那裏擺弄竹筐點閨女小腦袋:“為了帶你出去玩,你兩個嫂子忙乎半天了。”

  “娘,我們倆也沒啥急事,就是去地邊給奶羊和家裏的雞鴨弄些野菜,用不上半個時辰就回來,正好帶寶珠出去散散心。”李秀梅抹了把汗說。

  “她這麽點能有啥愁事,還散心,,你可真會幫她打掩護!”石春花被兒媳婦逗樂了。

  寶珠貓兒一樣的歎了口氣:咋不愁啊,自己到現在連茅草屋的門都進不去呢,房子後頭明明有十畝地,能見到的隻有六根壟,愁啊!

  張冬雪一屁股坐在地上,笑的直打顫:“誰說寶珠不愁的,你們剛才聽到她歎氣了吧,寶珠你有啥煩心事,跟嫂子說說唄!”

  說不出來,也不能說啊,寶珠見竹簍弄的差不多了,張開小胳膊讓二嫂抱,張冬雪先給她把了尿,放在竹簍裏小心固定好。

  “你們快點出發吧,再磨蹭一會黑天了,記得早點回來,一會兒外麵該有蚊子了。”石春花囑咐倆人。

  “哎!”寶珠軟糯糯應了聲,石春花瞪她,你就不能收斂點,不怕被人當成妖怪抓走啊!

  妯娌倆去的是離家最近的一片的地,因為有莊稼擋著陽光,地裏又除了兩遍草了,這裏的野菜比山上的要嫩一些。

  李秀梅幹活麻利,不大一會的功夫就采了半簍子菜,揮舞起鐮刀把小腿高的野草割倒打成捆,一會兒抗回去喂奶羊和毛驢。

  “大嫂,你看寶珠一會兒,把刀給我,我幹一會兒!”張冬雪把小姑子從後背挪到胸前,想把她遞給大嫂。

  “再割兩捆就夠奶羊和毛驢今個吃了,你看著寶珠就行,寶珠出來開心嗎?這邊好玩嗎?”李秀梅回頭逗孩子。

  還行吧,自己就是圖個新鮮想出來轉轉,看一回就不惦記了。

  遠處有人朝這邊走過來,寶珠眼尖,看出是宋大河揮著小手“啊”了兩聲,喊完她就後悔了心裏默默祈禱二哥最好別過來。

  “哇,寶珠,二哥來了!”宋大河兩步並做一步,幾句話的功夫跑到媳婦和妹妹身邊:“整天說我辦事不牢靠,你們帶這麽點的孩子下地就合適啦?把孩子給我!”

  寶珠不想找他,縮了一下小身子,隻留一雙眼睛露在筐沿邊上觀察敵情。

  要不是大嫂在邊上,張冬雪非懟他幾句,說他辦事不牢靠已經很委婉了好了,沒說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就不錯了。

  “那些草歸你拿,我和大嫂這就回家。”

  宋大河非要背妹妹,寶珠小手捂在他嘴上,她錯了,剛才不該和二哥打招呼,下次絕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求放過啊!

  最後抬出公婆,宋大河才放棄搶孩子的念頭,一隻胳膊夾了兩捆草,見他一個勁往妯娌身邊湊,李秀梅接過寶珠:“你們聊吧,別忘了一會兒回家吃飯。”

  幾個人一進院石春花從廚房跑出來,手裏還拎著把缺口的菜刀,宋大河嚇的躲到媳婦身後,盡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你們沒讓這個憨子欺負寶珠吧?”

  “婆婆放心,小姑子一根汗毛都沒少。”李秀梅交給宋大河一捆青草,一些嫩野菜,讓他帶到後麵喂奶羊和毛驢。

  “幹活的時候想起我來了,抱下寶珠都不讓,我不幹活!”

  “那你也別吃飯了。”石春花把閨女接過去,孩子在她懷裏,兒子絕對不敢搶。

  半天沒看到小姑姑的福明跑過去搭話,宋福旺扶著東西能走幾步了,寶珠很有長輩範,摸了宋福明頭頂兩下,宋福旺嫌棄這樣挪動太慢,幹脆趴在地上往這邊爬。

  這父子倆絕對是親的,想幹啥頭腦一熱就去幹了,不管不顧的。

  福旺爬到阿奶跟前,攀著她的腿站起來,髒兮兮的爪子揪住寶珠衣襟不放,石春花和寶珠同時低頭看身上的泥印子,九個多月的孩子能揍了吧!

  宋福明轉過去幫堂弟擦手上的泥,宋福旺還以為哥哥是來找自己玩的,伸出熱情的雙手,餘下的那點髒東西都蹭到堂哥袖子上,前襟上也是。

  “要不,,你們揍他一頓吧,別打壞了啊!”宋福明糾結了老半天才說。

  “你們該不會等著我吃飯呢吧,說實話我還真餓了,我今天聽到一個消息,咱們邊吃邊說。”宋老趕最後一個回家。

  修河堤的時候一共衝走了二十三個人,後來堤壩決口又衝走十五個,這事縣令原本想悄悄處理,不知道怎麽走漏了風聲,聽說上麵已經派人來調查了,明後天就到。

  “最好來個清官,還百姓一個公道,咱不說別的,一家就給二兩銀子,怎麽好意思拿出來的。”石春花壓低聲音說。

  “還應該讓那些人看看咱們的莊稼,難道不該免租子嗎?”張冬雪喂兒子喝雜糧和野菜粥。

  大家夥也就是感慨一下,小老百姓什麽作用都起不到,隻敢背地裏發發牢騷。

  待著也是無聊,寶珠眯著眼睛算了一下,過兩天村裏確實會來一群官差。

  咦,爹爹早上走到時候還好好的,現在印堂怎麽黑了,這是要出事,要倒黴的先兆,難道和過幾天要來的人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