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絕處逢生 ◇
作者:橋塵      更新:2022-10-19 10:04      字數:6762
  第264章 絕處逢生 ◇

    ◎盛明州這一步走得實在是高。◎

    “冬日怎麽了?”許安歸蹙眉。

    季涼道:“我身子畏寒, 是八年前在火場留下的後遺症,不然我也不會一直在南境暮雲峰上養病。”

    許安歸心疼地攬住她的頭,把臉貼在她的耳邊, 輕聲道:“知道自己身子是這樣的,還不及時行樂?”

    這話說得極其沒臉沒皮, 季涼臉色刷一下就紅了, 她嬌嗔地推著許安歸:“你……怎麽成日裏就想些這個?”

    “你都答應我了,”許安歸瞬間就變成了一副委屈的模樣, “我們早就是夫妻了……我又不是真的有龍陽之好……想一想有什麽錯?”

    這話把季涼堵得無話可說。

    許安歸在這事上一向隱忍,到現在都還是與她分房睡。他是皇子,本沒有必要這樣委屈自己,可他承諾了他會為她潔身自好,那便會做到。

    他不強迫她,給與她這份尊重, 讓她無以為報。

    季涼捧起許安歸的臉, 把自己的唇輕輕地點在他的唇上:“我盡快讓自己適應這個角色。”然後迅速收了手。

    許安歸哪肯就這樣讓她一點而過, 反手就把她的手按在桌上,另一隻手扶住她的頭, 重新壓了上去,長驅直入,像一個馳騁沙場的將軍一般,用他不可阻擋的氣勢一寸一寸掠奪了她嘴裏的芬芳。

    季涼喘不過氣, 甚至都有些站不穩, 她隻能用自己那隻沒被許安歸捉住的手,死死地拉住許安歸的衣襟。

    “許安歸……唔……”

    季涼每每想說什麽, 都會被許安歸狠狠地塞回去。

    “咳……”淩樂在外麵輕咳了一聲, “飯菜要涼了。”

    許安歸這才放過季涼, 季涼的臉像是滾燙的熱水,不敢抬頭去看許安歸那張妖冶的臉。生怕自己看了,下一刻就忍不住會撲上去,與他不死不休。

    許安歸心滿意足地望著把頭整個埋在她懷裏的小人兒,把唇放在她耳邊低語:“若想了,隨時告訴我。嗯?”

    季涼又羞又氣地拍了他一下,抬頭瞪著他:“你哪裏學的?”

    “對你,”許安歸笑若鬼魅一般,“我無師自通。”

    *

    “寧弘。”平伯在外叩門。

    寧弘連忙放下手中的賬本,去開門:“平伯,怎麽了?”

    平伯看見寧弘笑道:“寧遠商號的大掌櫃讓人來帶消息說,京兆府尹公良毅大人找你去一趟京兆府。”

    “京兆府?!”寧弘蹙眉道,“公良大人有說讓我去做什麽嗎?”

    平伯從懷裏拿出來封信,是藏息閣的印章,道:“我幫你去問了藏息閣,這是寒掌事給你的信。”

    寧弘接過來拆開信看了一遍,心裏大概就有了數道:“我知道了,平伯,您去忙吧。謝謝您。”

    這幾日在季府養病,平伯每日都親自來給寧弘送藥,送飯。

    平伯見寧弘說這麽見外的話,立即就不高興了:“死孩子,這幾年我們見得少,你就與我生分了不成?”

    寧弘連忙道:“不是……平伯,當初您把我從人牙所贖出來,帶著我一路南下。一路上照顧我的恩情我一直都記得。我父母在那場禍事中遭了災,您的孩子與平姨也死於那場禍事。我知道您一直把我當您的親生兒子一樣,我對您除了感謝,更是把您當成我父看待。您年事已高,季府上下人太多了,我怕……您打理這麽大的府邸,身子受不住。”

    平伯見寧弘這般,走近了一些,道:“你這孩子,我身子好著呢!府上薛神醫還在呢,就算有事,他也一定會把我治好的。你這是操的哪門子心?倒是你成日裏在外麵跑商,天南地北的,我才真是提心吊膽的,生怕你出了什麽事。”

    寧弘見平伯眉頭蹙的跟山川一樣,笑了:“沒事的,我身邊雇的有許多江湖高手,特別重要的事情,公子會派淩小公子來幫我。”

    平伯低頭看著寧弘的手:“公子是個好人,我知道你一直都喜歡她。可是,你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一輩子守著公子罷?這事了了,公子總歸是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的。況且我看公子對安王殿下不是沒心思。你……”

    平伯沒忍心說下去,寧弘知道平伯是在勸解他不要這麽固執。

    寧弘頷首,道:“清音姑娘對我甚好。我已與她說定,等公子這邊的事了了。我未娶,她未嫁,我便十裏紅妝把她娶回來。我知道,公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我們這些經曆過那場災難的人都幸福的活著,即便是為了她,我也不會一直不成親讓她掛念著我。平伯您放心罷,您抱孫子的時候不遠了。我的孩子,我一定給您帶!”

    平伯見寧弘在這件事情上能想開,心下鬆了不少。

    其實,從一開始,寧弘對季涼就沒有占有的心思,這份感情從來就沒有開始。

    即便是喜歡,那也是一種崇拜,一種欣賞,一種感恩。

    這種情感,寧弘不願意舍棄,更願意放在心裏的某個角落,獨自品嚐。

    平伯知道寧弘一向心思活絡,做事有分寸,與其纏著季涼讓許安歸生厭,不如放得徹底,在許安歸那裏博一個好。

    “好好好……你要是能想得明白,那就最好了。”平伯連連點頭。

    寧弘道:“我這就收拾一下,去京兆府。”

    *

    午膳之後,寧弘才到京兆府。衙役把他帶進京兆府偏廳,公良毅正在低頭看著那些血書。

    “草民見過府尹大人。”寧弘在公良毅的案牘前站定,抱拳行了一禮。

    公良毅抬眸看見寧弘,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寧公子坐罷。”

    寧弘笑了笑:“草民就不坐了,大人有什麽事傳喚,盡管問我便是。”

    公良毅點點頭道:“確實是一件大事……”

    公良毅大概把事情說了一遍,然後道:“這次請寧公子來,就是想向公子求證一件事情。北境四姓夫人都說為了交還貪墨的銀兩,變賣了家產。這些家產大部分都被寧公子的寧遠商號買入。可有此事?”

    寧弘點頭:“確有此事。草民來之前,許都的大街小巷就傳遍了這件事。草民想著,大人傳喚草民,多半也是為了這事。所以草民讓店裏的掌櫃把寧遠商號買入北境五姓產業的契書全部都抄了一份,帶了過來。”

    說著寧弘就從衣袖裏掏出一疊紙,雙手呈上去,放在了公良毅的案牘上,又退回了原位道:“這些都是謄抄下來的契書,也蓋了寧遠商號的印章。希望能夠幫到大人。”

    公良毅從前隻聽說寧遠商號的主子八麵玲瓏,人中精鬼。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來之前就是有備而來,而且對於官府的要求態度極好。有求必應,甚至已經提前想到了京兆府傳喚他來的目的,並且備好了東西。

    公良毅拿起那些契書一張一張翻看,忽然眉頭一蹙,沉聲問道:“這些家產,他們都是賤賣的?”

    寧弘回道:“是,當時朝廷的百主事與秋侍衛去北境六州調賬簿,此事牽連甚廣。許多與他們交好的商賈不敢收,生怕出事牽連自己。所以他們找上到寧遠商號,希望寧遠商號能出資收了他們名下的產業。大人應該知道,寧遠商號的生意多在東陵帝南部,北境主要產業一直都是由那些人把控,輪不到我們這個商賈插手。他們這次為了補上這些年貪墨的銀子,是下了大決心,這才願意賤賣家裏的產業給寧遠商號。這些契書在各地府衙裏都有存檔,大人盡可調閱。”

    公良毅得到寧弘的證實,又有謄抄的契書為證,這才開始相信那些人卻是為了湊錢,想盡了一切辦法。

    不然他們為什麽會以低於市價近五成的價錢把這麽多產業如數賣給寧遠商號?

    公良毅心中有數,道:“這案子本府有數了,若到時候需要寧公子前來作證,還希望公子積極配合。”

    寧弘蹙眉,道:“公良大人,這事恐怕草民無能為力。”

    公良毅疑惑道:“為何?”

    寧弘解釋:“大人知道草民剛收了這些產業,可草民畢竟沒有經營過這些,北境正等著草民去主理這攤子事兒。前些時日草民回來養病,現在病已經養得差不多了,草民不日便要帶著許都的大掌櫃們啟程去北境交接事務了。”

    這事寧弘有輔助調查的義務,但是也不能為了這件事擋了別人正常的生意。

    寧弘想了想道:“不如這樣,草民留一份供詞在公良大人這裏,這樣日後有人問起這事,大人也有說辭。若大人實在需要草民來解釋一二,請大人給寧遠商號消息,草民一定快馬加鞭地趕回來。隻是北境現在事務繁雜,確實需要我親自去一趟。”

    公良毅見寧弘如此為難,便也不再勉強,道:“好。如此也行。”

    寧弘立即上前提筆在案前留下了自己的口供,並且按了手印。

    這樣一來,整件事大致就清楚了。

    公良毅現在手上有北境四姓女眷的血書,有他們賤賣家產湊銀子的契書,有刑部手下銀子之後的收據,有寧遠商號掌事人寧弘的親筆口供,還有幾十口證人在許都各大客棧中住著,這事怎麽看都是盛明州私自攔截了這一百八十萬兩銀子。

    公良毅看著手中的證物,心中一震,盛明州到底是走到了這一步,可是他攔截這麽多銀子到底為何呢?

    難道僅僅是為了救他的兒子?

    公良毅靠在椅子上沉思良久,覺得自己與盛明州是同期的情誼,應該去一趟盛府親自找盛明州問個清楚。

    入夜,公良毅低調地來到盛府側門,讓門房去通知盛明州。

    盛明州得知公良毅來了,親自出來迎接。

    他把人引到了盛府的會客大廳,讓人奉了茶,才道:“公良兄這次來,是為了今晨京兆府門口跪著的那幾十口女眷的事情?”

    公良毅點點頭,緊緊地盯著盛明州,道:“這事,是你做的嗎?”

    盛明州不否認,也沒承認隻道:“是不是我做的,與北境軍餉案又有何關係?”

    公良毅不懂盛明州說的什麽意思,隻是望著他。

    盛明州道:“北境五姓貪墨在前是事實,東陵律法不容是事實,陛下對此盛怒也是事實。這幾年北境由安王殿下苦守才沒有破城,這是他們的幸運,難道他們不應該付出這般代價,為自己贖罪嗎?”

    盛明州所言確實有理,公良毅無話可說,更無話可辯,隻道:“這麽大的事,我必然是要上呈天聽。今日我來也不是求一個結果,隻是看在你我同期的份上,與你通個氣。這事你這麽看,那些寫了血書跪在京兆府門口的那些人可不這麽想。”

    盛明州看向公良毅,站起身,抱拳一禮:“公良兄秉公處理便是。”

    公良毅盯著盛明州許久,他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畏懼,他根本不為自己攔截了這一百八十萬兩銀子而感到後悔。

    盛明州掌管刑部,熟知東陵律法,他應該知道他私自攔截了一百八十萬兩銀子是什麽樣的結果。他既然已經有了心裏準備,又何須他來多言?

    公良毅也是起身抱拳:“如此,盛兄,自求多福了。”

    公良毅心裏長歎一聲,離開了盛府。

    *

    次日,公良毅便帶著一遝證據,站在朝堂之外,等著進去回稟。可不知道為什麽,直到下朝東陵帝都沒有招他進去。

    公良毅雖然是京官,但京兆府總管許都境內大小事務,事務繁雜。平日是不用每日來上早朝的。

    他若是來上朝,一定是震驚許都的大事。

    鄒慶一早就進去回稟了東陵帝,公良毅一直殿外聽著裏麵議事,直到鄒慶喊了退朝,也沒人出來傳喚他。

    下朝之後,堂官紛紛走出議政殿大門,鄒慶一路疾走出來,低聲道:“公良大人,陛下請大人禦書房議事。”

    禦書房?

    公良毅心中疑惑不已,怎麽陛下會在禦書房召見他,而不是讓他進議政殿回稟?

    忐忑不安地跟著鄒慶到了勤政殿,鄒慶做了一個請的姿勢,公良毅撩袍而入。

    他進去的時候,發現太子許安澤、安王許安歸、戶部尚書郭睿明、刑部尚書盛明州都在。他見狀微微一愣,忽然明白了什麽。

    “微臣拜見陛下。”公良毅向著東陵帝抱拳一禮。

    東陵帝道:“免禮。”

    “見過太子殿下,安王殿下。”隨後公良毅又向身邊的人問安,“郭尚書、盛尚書。”

    許安澤與許安歸隻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郭睿明與盛明州皆是點頭。

    東陵帝目光落在公良毅的身上,溫暖道:“京兆府有何事上奏?”

    公良毅把揣在衣袖裏的一遝紙拿了出來,雙手呈給鄒慶。鄒慶上前把東西接過來,放在了東陵帝的案牘上。

    眾人的目光都落在公良毅呈上的那一遝厚厚的紙上。

    東陵帝蹙眉,把公良毅呈上來的東西打開道:“什麽事,你說。”

    公良毅欠身:“回陛下,這是昨日京兆府登聞鼓呈上來的案子。說是……”

    公良毅說道這裏看了盛明州一眼,頓了頓,繼續道:“北境軍餉案中涉案的人員有向刑部交還之前貪墨的銀兩,共計一百八十萬兩。刑部明明說隻要還了銀子就是從輕處理,但不知道為何刑部並沒有從輕處理。株連父係四族,那些登聞鼓的女子表示不服,這才告到了京兆府。”

    東陵帝粗略翻了翻血書,然後又看了看後麵的刑部收據等證據,公良毅做事一向謹慎,他若是能把案子遞到禦前,那必定是已經把相關證據查清楚了。

    案子登記的日期是昨日,隻是半天的功夫公良毅就搜集了這麽多證據,恐怕這案子案情及其簡單,一目了然,沒什麽可以議論定奪的地方。

    東陵帝把手中的東西,遞給鄒慶。

    鄒慶及其有眼力的把那一遝東西接了過來,先給給了太子。

    許安澤粗略地翻了一下,就知道這事沒什麽好議的。就把東西還給了鄒慶,鄒慶又把東西遞給了許安歸。

    許安歸看東西極快,三下兩下就把手上一遝紙看完了。然後鄒慶把這些東西遞給郭睿明翻閱,最後才遞給盛明州。

    堂下一幹人等全部都看完了,鄒慶又把東西收好,放回東陵帝的案牘前。

    東陵帝望向盛明州:“你還有什麽需要替自己辯解的?”

    盛明州二話不說,當即撩起衣袍跪下,一拜,道:“臣有罪。請陛下處罰。”

    “那一百八十萬兩銀子真的是你攔截的?”東陵帝問。

    盛明州抬頭道:“回陛下,是。”

    “為何?”東陵帝又問。

    盛明州低下頭,隻道:“這銀子確實是微臣拿的,微臣認罪,請陛下懲處。”

    盛明州隻是重複說這銀子是他拿的,但是不說拿那些銀子做什麽去了。在堂下的所有人,都眯著眼,心中有疑慮。

    東陵帝見他這副模樣,勃然大怒:“你!好大的膽子!”

    盛明州隻是把頭低得更狠,卻不辯解,一副任由處分的模樣。

    東陵帝蹙眉,看向堂下站著的太子、許安歸與郭睿明道:“諸位覺得這事,應該怎麽處置?”

    太子低眸睨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盛明州,道:“盛大人本就是刑部尚書,對於東陵律法再熟悉不過了,盛大人自己說,這事若是依照東陵律法處置,應該如何?”

    盛明州抬眸,道:“斬立決。”

    太子眼眸微眯,見他一臉決絕的模樣,就知道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回道:“陛下,臣以為,這事應當按照東陵律法行事。”

    盛明州緩緩地閉上了眼睛,他就知道,在這種時候太子必定會撇清幹係。

    但東陵帝萬萬沒想到太子居然會同意盛明州所言,而且毫不猶豫。難道太子早就做好了準備,在這一案中想要舍棄盛明州?

    百思不得其解。

    東陵帝沒有立即說話,隻是把目光移向許安歸與郭睿明。

    郭睿明抱拳,欠身道:“回陛下,這事……戶部無權幹涉。”

    東陵帝又看向許安歸,眸光閃動。

    許安歸望著東陵帝心下了然,道:“盛大人這些時日為了北境軍餉案披星戴月,早出晚歸。臣雖然不知道盛大人為何會攔截那一百八十萬兩銀子,但臣認為,在這件事上,盛大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應下令當斬。而且……”

    許安歸看向盛明州,:“臣覺得盛大人還有話要為自己辯解。”

    東陵帝目光又落在盛明州身上,道:“你不說銀子的下落,可以說說別的。”

    盛明州抬起頭抱拳,道:“臣——所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東陵,為了陛下。微臣身為刑部尚書,覺得北境軍餉案不能隨便姑息,若是每一個貪贓軍餉之人隻要交還了貪墨的銀兩就可以從輕處罰,那底下那些人做事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微臣這是在為陛下拔出北境‘腐肉’做身為刑部尚書該做的事情,哪怕這件事要微臣身首異處,微臣也無怨無悔!”

    盛明州說道這裏,看了一眼太子。

    許安澤眼眸微眯不知道盛明州這個時候為什麽要看他。

    盛明州繼續道:“有句話,微臣想要問一問陛下,在陛下實行新政之初,新政的第一條為何?”

    東陵帝沉默不語,站在一邊的許安澤道:“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盛明州麵向許安澤抱拳道:“正是。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北境軍餉案牽扯的不是太子,而是太子的母後、趙皇後的母家,這事難道真的要按照東陵律法,給趙家也一並實施斬立決,連帶誅族之責嗎?”

    許安澤不說話,東陵帝的目光變得陰沉。

    站在一邊的許安歸雙手攏在衣袖裏,一臉淡然,卻已經知道盛明州的退路是什麽了。

    盛明州見沒人說話,繼續道:“且不說趙皇後與陛下有發妻之情,與太子有母子之情,與天下臣民有國母之尊,但就這件事上,隻放過趙家人,而懲處其他四家人的行為就足夠讓天下人所詬病。陛下聖澤四海,是要名垂千古,載入東陵史冊,成為東陵曆史上一位明君,怎麽可以在這種事情上被天下人戳脊梁骨?!可這次徹查北境軍餉貪墨一案,這北境五姓確實罪無可恕!臣,身為刑部尚書,日夜難安,想著怎麽才能讓陛下肅清北境官場,給北境官場以威懾,又能保全微臣與陛下、趙皇後、太子之間君臣之宜呢?”

    盛明州說道這裏,深深一拜:“微臣愚鈍,想不出比這更好的法子,隻能攔截北境其他四姓上繳的銀子,留給陛下一片清平盛世。這事之後,北境四家大勢已去,無論是他們手中的產業,還是子嗣,全部都盡數剜去,北境官場隻要陛下再派些清明之人,便再無後顧之憂。而世人也隻會說這件事,是由微臣——盛明州一時貪念,貪墨了那一百八十萬兩銀子,導致這件悲劇的發生。屆時,微臣將盡數背著這個罵名,名垂青史,受萬人唾罵。而陛下,既可以顧全與皇後娘娘之間的夫妻之情,也可以顧全與太子之間父子之情,趙家便可以在這件事中得到寬恕。畢竟,趙家確實如數奉還了貪墨的銀子,理應從輕處理!”

    東陵帝麵無表情地望著跪在地上的盛明州,久久不語。

    許安歸垂下眼眸,感慨盛明州這一招走得實在是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