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失勢 ◇
作者:橋塵      更新:2022-10-19 10:04      字數:3253
  第98章 失勢 ◇

    ◎你要我堂堂太子聽那些小人攻訐?◎

    果不其然, 第二日,六皇子許安歸冠禮未成這件事,就在朝堂之上傳的沸沸揚揚。

    就算是太子壓得住禦史台, 也壓不住那些早就想落井下石的世家豪門。

    朝堂之上,以文家、翟家、初家為代表的三大後起寒門齊力上劄子, 彈劾趙皇後失德一事, 更有甚者提出廢後。

    太子根本聽不得這些事,少不得要慫恿自己的羽翼去幫他辯駁。

    結果, 惹得東陵帝好一頓斥責。

    下朝之後,太子回到東宮,一路上竟是見什麽砸什麽。花花草草被禍害,朝服被他撕成幾片,就連小內官給他遞的茶盞也碎了好幾盞。

    元寶跟在後麵,著人收拾。

    郭若雪在房裏看書, 聽見外麵許安澤在發脾氣, 想起前些時日趙皇後大鬧許安歸冠禮的事情, 隻覺得他們母子是咎由自取。

    便轉了個身,換了個姿勢繼續看書。

    自上次郭若雪在太子書房護下蓮枝之後, 蓮枝便再也不會幫許安澤說好話了。她隻是默默地給郭若雪捏著腿。

    還沒有到午正,郭若雪就忍不住打了好幾個哈欠。

    蓮枝笑了:“小姐最近跟一個小豬一樣,老是犯困。是前些日子忙皇後生辰累著了嗎?”

    郭若雪放下書,坐起來:“是呢, 總覺得覺不夠睡。我去睡一會, 你讓膳房晚些再來送飯罷。”

    蓮枝點點頭,服侍郭如雪躺下。

    書房裏, 許安澤還想再丟什麽東西, 可放眼望去, 整個書房裏能砸的,都已經被他砸了幹淨。他隻能一掌拍在桌子上,拿自己出氣。

    何宣一直閉目,站在一邊等著許安澤把氣撒完。

    許安澤氣過之後,便知道這不是辦法,看向何宣沒好聲吼道:“你為何不說話?!”

    何宣張開眼,抱拳欠身,行禮:“殿下現在在氣頭上,臣怕多嘴,惹得殿下更生氣。”

    許安澤知道何宣是勸他消氣,便深深地吸了幾口氣,舒緩了方才心中憤怒。

    見許安澤呼吸平緩下來,何宣才開口道:“殿下現在,有心情聽微臣說話了嗎?”

    許安澤睨了他一眼:“說。”

    何宣欠身:“微臣已經不止一次告誡過殿下,六殿下不是好惹的,若非有十足地了解,十全地把握,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許安澤瞪了他一眼:“你現在說這些有用嗎?”

    何宣直起身子:“當然有用。若是殿下還不正視這件事,恐怕日後,會比今日更加難堪。”

    許安澤不言。

    何宣繼續說道:“殿下應當知道,自己短板在哪裏,不應忘記當初召回六殿下的初衷。您這樣執意打壓六殿下……兔子急了也是會咬人的,更何況六殿下他不是兔子,是一隻養在北方的狼。”

    許安澤已經徹底冷靜下來了,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書桌的一角,開始思考自己最近的所作所為。

    何宣說的沒錯,他最近對許安歸的做所作為完全可以用逼人太甚這幾個字形容。

    先是設計許安歸在北境意圖謀反,而後是設計陷害他的生母賢妃,想要他無法及冠成禮。這每一件事如果成了,那就是足以讓許安歸死無葬身之地。

    若是許安歸不奮起反抗,那便是沒有一點點活路。

    他隻覺得自己被許安歸算計的很苦,卻不想這一切的開端,竟然是他自己。

    何宣見許安澤神色漸緩,便知道他已經在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言行了,繼續道:“殿下,您一向強勢,可知過剛易折這個道理?在皇後這件事上,您的做法是對的。那日東陵帝下旨,讓皇後脫簪待罪,您不辯解一句,那便是服軟。既然都已經服軟了,不如就做的更徹底一些罷。”

    許安澤望向何宣:“何意?”

    何宣回道:“這些時日請殿下每日下朝之後也如皇後一般,去明堂念經懺悔罷。倒不是要殿下真的懺悔,隻是那種安靜的環境裏,殿下可以好好反思最近德行。一來,陛下看您知錯、趙皇後知錯不好繼續苛責。二來,其實陛下心裏還是認可您這些年的功績的,隻要您向陛下服個軟,陛下自然就不會繼續深究。”

    “你是要我這些時日聽朝堂那些人攻訐我與母後?!”許安澤剛硬的性子又起來了。

    何宣搖頭:“殿下難道還看出來嗎?那些敢上書彈劾趙皇後的人,是誰在背後當靠山嗎?陛下要扶持寒門子弟,也是需要時間的。您在這麽態度強硬下去,給陛下發落您的機會,恐怕那些依附於陛下的寒門子弟,便要順勢而上——到時候,不僅殿下八年辛苦營造的羽翼會被一一折去,就連皇後娘娘的母家,也會跟著遭殃。太子殿下應該也略有耳聞,這些年趙家人做的那些事……”

    何宣這句話意在提醒。

    許安澤望向何宣,心中一動,許久才道:“我知道了。”

    何宣又道:“臣希望您最近不要再動想要為難六殿下的念頭了。與其說不要為難六殿下,倒不如說,臣希望您能放下身段,主動與六殿下交好。您若是做到了兄友弟恭,恐怕六殿下也一時半會拿您沒有任何辦法。”

    要他去跟許安歸問好示弱,確實需要時間做心裏建樹。

    許安澤沒好氣地回道:“我會考慮的。”

    何宣見許安澤態度軟了不少,便知道經過這兩件事,太子的心思算是勸回來了。

    許安澤雖然執拗、強勢,但是不代表他不會審時度勢。隻要他願意用八年前那種謙遜勤政的態度,恐怕也沒有人可以在背後說他的閑話。

    於是,這幾日的朝堂,太子少有的安靜。

    他既沒有反駁朝廷官員彈劾,也沒有替趙皇後辯解半句。

    隻是安靜地聽著那些人近乎於泄憤一般犀利措辭刺進他的耳朵。

    東陵帝覺得稀奇,問許安澤:“太子,不打算說一說?”

    許安澤見東陵帝問到了他,便側出一步,欠身道:“兒臣無話可說,隻有日日回宮除去禮製衣袍,陪母後去明堂向祖宗懺悔罷了。”

    吵架這件事,是需要兩個人參與的。

    趙皇後失德這件事,從始至終,都有東陵帝一個人在朝堂之上馳騁。沒有人與他對局,兩天下來他也覺得沒意思。

    太子手上雖然沒有兵權,但是這些年在朝廷之上培養的勢力還是不容小覷。趙皇後母家一個二個也位極人臣。

    這次趙皇後失德的事情,太子黨與趙家閉口不言,便是已經最大的讓步。讓天下人議論,讓世家落井下石又如何?

    東陵帝根本就不敢真的廢後。

    這件事,太子知道,趙皇後知道,許安歸與許安桐都知道。

    所以,參趙皇後失德的劄子,隻是在朝堂上喧鬧了兩日,便消散了。

    倒是許都都城裏,趙皇後失德阻礙冠禮之事,一直都是百姓們飯後的談資。

    東宮裏,許安澤幾乎夜夜驚夢。麵對朝廷內外一邊倒的局麵,他竟有些無能為力。

    太子府詹事何宣,看在眼裏,卻隻能叫他一忍再忍,萬不可在這個時候去觸了帝君的黴頭。

    惠妃是這件事最大的受益者。

    趙皇後失德失勢,惠妃接手了後宮一切大小事務,立即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了內務府裏。後宮的高品級的宮娥,幾乎是大換血一般,以各種理由被逐出宮去。

    以前跟在趙皇後身邊的老嬤嬤,無一例外的都被打發了。隻留下當日領了教導郭府九小姐的李嬤嬤與她手下的一幹人等。

    她不僅省去了每日給趙皇後晨昏定省,後宮裏的其他嬪妃也如伺候趙皇後一般,日日到她宮裏來請安閑話。

    後宮裏一應大小事務都由她做主,念及這次是賢妃母子功勞讓她漁翁得利,她便囑咐了禦醫院好好地去給賢妃瞧病,吩咐禦膳房給長嬉殿送些滋補的膳食。

    就連那日鬧了一趟風波的紅燭,也以處罰為由,扣了三年俸祿,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不管怎麽說,她與賢妃相處的這些時日裏,賢妃從沒有對她有過一絲一毫的不敬重。反倒是念她膝下無子,把自己生的兒子過繼了一個,到她名下。

    而自從許安桐回到許都開始,她與解和所期許的事情,一切都開始順遂了起來。

    *

    這些時日,睡得最不安穩的要屬禮部尚書霄請了。

    太子自請責罰日日去明堂罰跪,他根本無法去東宮拜訪,更沒有辦法跟太子解釋那日的事情。

    雖然暗自讓人遞了字條去東宮,卻總是依然石沉大海,太子對他根本不予理會。

    在這一日一日的煎熬中,霄請終於與文史局又定下了的許安歸及冠之禮日子——二月二十三。

    本就是再走一邊流程的事情,這一次霄請卻是親自登門,拜訪了許安歸。

    墨染把霄請引入了緣與榭,許安歸卻閉門不出。

    守在門口的書香言道,六殿下,午睡還未起身。

    霄請這次不敢怠慢,隻能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口等著許安歸起身。

    太陽從正午到西,快落入地平線,晚膳將至的時候許安歸才打開房門,看見霄請,卻也隻是笑了笑道:“對不住啊,霄尚書。讓你在外麵等了三個時辰。”

    作者有話說:

    許安歸內心OS:那日讓你好好說話你不說,不知好歹。